梁永明
(阜阳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安徽阜阳 236000)
随着全球贸易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食品安全问题已上升为全球性问题。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和各种食品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及农业生产科技的广泛应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食品安全俨然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食品检测不但可以筛选出不合格、不符合规范的食品,为人们饮食健康提供良好的保障,而且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开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国家经济的稳定,有利于提升食品行业的技术水平,生产出符合安全标准的放心食品。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食品安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国家倡导、健康绿色食品,并相继提出一系列政策性措施,支持食品安全工程和放心食品工程。食品检测在为人们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
我国食品检测技术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存在检测的滞后性。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一方面是相关商家没有按照食品生产制作要求严格实施,另一方面与食品检测技术落后存在一定关系。食品检测技术存在以下3方面问题:①检测方法相对较少;②缺乏较为成熟的快速筛选检测技术;③高技术检测手段欠缺。
我国食品安全检测存在检测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我国食品检测过程中,针对食品所采用的一些检测方法,有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食品从田间地头生产源头开始,到食品加工、销售,再到消费者餐桌。食品生产流程需要进行跟踪监督,若充分发挥监管作用,做好源头和加工过程中的监管,对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把控,那么有害食品将不会流入市场[2]。由于受到食品安全检测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方面的限制和体系制度不完善的影响,许多食品检测工作不到位,存在形式主义。
食品检测的市场准入制度成为食品检测水平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当前,我国一些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存在检验资质缺乏、实验室制度以及管理不公平、检验缺乏权威性,直接或间接地导致食品检测结果缺乏公信力。有关检测部门缺乏对食品检测机构的有效审查,导致一些食品市场准入门槛被人为降低,缺乏安全保障的食品流入市场,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3]。
目前,我国食品检测的准入条件缺乏公平性,导致形成不合理的行业壁垒。根据我国相关部门资质管理规定,资产性质和行业所属部门是检测机构获取资质认证的重要前提,这种规定导致国有检测机构行业准入门槛低,民营企业准入门槛高,民营企业在获取资质方面处于劣势地位。此外,相关资质管理规定的不完善,导致一些检测机构只有准入门槛,没有退出机制。一些行业资质管理相关规定仅仅涉及基本技术、质量检测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要求,缺乏对机构行为的相关法律约束,导致食品检验机构缺乏积极履职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针对食品检测存在技术方法落后问题,应重点提升食品检测技术。参考和借鉴国内外发达国家食品检测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目前的现有技术以及检测现状,更新食品检测技术,让食品检测技术和世界接轨。从现实角度出发,结合国际标准和实际技术,不断改进与完善我国食品检测技术,加强检验技术的进一步研究,通过各种方法实践的对比分析,找出目前更符合我国现状的最佳食品检测方法[4]。根据食品质量安全监控数据,制定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的标准,有目标、有选择地对检测的仪器设备进行不断更新改造,保障检测设备的先进性,让食品检测技术与时 俱进。
建立完善食品质量检测体系,强化食品网络化建设,健全检测体系中检测机构的配置。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引导,建立规范的检测市场,打破企业之间的壁垒,引导民间资本向食品质量标准化方向倾斜,带动更多行业中介机构的介入,形成高效、合理的检测竞争市场,规范市场发展。民营企业中介机构的参与,一方面有利于市场形成良性竞争机制,避免检测垄断;另一方面,可实现检测技术的提升,有利于政府部门采用更合理的技术手段实施监督,为消费者在食品安全鉴别与甄选方面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5]。
针对我国食品检测统一市场标准不健全的问题。①结合我国实际的食品检测市场,统一检测方法,促使检测标准能够有效统一。对于同类食品检测方法的统一有利于将这些食品放在统一平台进行比较,结合检测结果,使消费者形成对比和区分的标准,对于不符合标准的产品通过统一的检测方法过滤到市场之外。②统一检测标准和规范检测费用。标准统一是为了促使检测能够稳定、一致,而规范检测费用则是体现检测公平、公正的前提。③建立健全的企业自建体系,建立食品安全和行业信誉之间的紧密联系。有效整合资源,建立和完善检测机构、信息系统、激励惩罚机制、问责追责机制、信用评价机制等一系列机制,确保食品检测的科学性、准确性。
良好的食品检测体系,能够实现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把关,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综上所述,针对我国食品检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探索食品检测的新技术、新方法,建立完善的食品质量检测体系,制定统一的食品检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