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通识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2021-11-27 14:02:17孙南航
山西青年 2021年11期
关键词:通识理念艺术

王 维 孙南航

(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通识教育把人作为根本出发点,也从人的发展需求角度出发进行综合考虑,以推动学生自由发展以及自我品质的完善。推动通识教育发展已然成为高校教育改革以及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而在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高校的教育教学也逐步带有了一定的通识色彩,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1]。公共艺术教育在内涵层面上和通识教育具备高度一致性,而且二者能彼此促进,相辅相成,高校可以以通识教育理念为指导,对当下的公共艺术教育进行优化改革,合理设置课程模块,优化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公共艺术教育的指导之下提高艺术素质,为适应复杂社会打下基础。

一、通识教育和公共艺术教育概述

(一)通识教育

把通识教育和高等教育联系起来的学者是帕卡德,他指出通识教育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是给学生提供全部知识分支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开展专门知识和专业学习之前从整体上了解知识的总体概况。从这一角度进行分析,通识教育是和专业教育不同的一项教育活动,关注的是学生知识学习的基础性、整体性以及广博性,而不是致力于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独立判断能力和良好的思考能力,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完善学生的人格[2]。同时教育理念来自古希腊自由教育,保有了自由教育传统,其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第一,通识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在理解其内涵的过程中,不能够只是把它理解成在学校设置通识课程和组织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文体活动,而是要立足教育理念,办学思想的层次,体现出对通识教育的重视。通识教育理念的核心要点在于学生通过完整化的知识学习,塑造完整人格,达成育人目标,所以从本质上看,通识教育是指向如何做人的教育。第二,通识教育可理解成一种教育内容,从这一角度分析通识教育内容涉及能够突出通识教育核心思想的课程,也包括高校学生的多元化社团活动、讲座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等。第三,通识教育可以理解成为教学模式,必须要借助系列措施的支撑以及制度保障,才可以突破理念层次,变成一种人才培养的现代化模式。

(二)公共艺术教育

公共艺术教育是高校面对所有学生所开展的,以培养学生艺术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在对学生的全面素质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艺术教育具备不可或缺性。为了更好地理解公共艺术教育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理解:第一,公共艺术教育是美育教育。公共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别,其倡导培养的人才并非专业化的艺术人才,而是要对学校所有学生开展艺术人文教育,让学生能够在艺术熏陶之下塑造灵魂,陶冶情操,成为生活艺术家。第二,公共艺术教育是自由教育。公共艺术教育是一种让人获得更多自由的教育实践活动,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教育来自西方,目的是解放人权促进人的启蒙和解放。通过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可以用艺术给学生带来精神行为层面上的自由,让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感知多样化的思想情感,并在其中自由翱翔,品味艺术魅力,获得良好的艺术共鸣。第三,公共艺术教育是启发智慧和启迪创新的教育。科学需要艺术,艺术也离不开科学。多元智能理论本身也和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不管是从科学创新还是从智能发展角度出发,艺术教育都不可或缺。公共艺术教育能够对人的智力进行有效开发,使得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智力发展灵感以及契机,同时还能够启发学生建立创新思维。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通识性分析

通识教育的开展主要是让学生掌握非专业的某类拥有普遍意义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打破了专业限制,每个专业学生都需进行积极学习。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面向的是所有学生,是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的内容,其通识性特征主要体现在:第一,公共艺术教育和通识教育在教育精神方面具备高度一致。通识教育的开展可以让学生掌握大量拥有普遍意义的知识和方法,有效消除和淡化专业限制。公共艺术教育恰好是作为拥有人类共性知识而教授给广大学生的。艺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也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优化,满足着人们的基本需求,拥有普遍教育价值,契合通识教育理念与教育精神。所以从本质上看,公共艺术教育和通识教育一脉相承。第二,公共艺术教育是践行通识教育理念的必然选择。为了对通识教育理念进行有效渗透,需要在实际的课程安排当中得到体现,更需要在课程实践当中得到落实。在课程目标、设计、实施、评价等诸多环节都需要贯彻通识教育理念,这是其从理论步骤实践非常关键的一步。在高校推动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通识教育的通识性,构建与国情相适应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以便为通识教育理念的落实创造良好条件。

三、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科学设置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

做好课程安排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具体的课程安排方面需要牢牢把握通识教育的内涵与特征,注意针对艺术核心素养和普通素养的课程进行合理安排,妥善处理好艺术教育普及以及提高之间的关系,助推高校教育的创新发展。不少高校受到资源配置因素的影响,在具体的艺术课程开设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艺术类公选课程类别少,课程安排也不尽合理,不能够对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与普通素养进行综合提升,也没有处理好普及和提高间的关系[3]。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高校可以学习中外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当中的成功经验,先系统完整地设置教育部门所规定的选修课程: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另外为了保证课程的完整性,体现出学校特色,地方高校还必须从地域特色角度分析,积极设置可以突出地方文化以及地方艺术魅力的课程,加强地域文化建设,提高艺术教学的民族性和地域特色,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弘扬,优化美育教育。

(二)优化艺术教育课程内容与评价

目前高校在推动公共艺术教育的过程中,通常会利用公共选修课形式进行课程安排,并将其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当中,指出非艺术类学生必须在艺术选修课程当中获得相应学分和完成特定考试才能毕业[4]。学校所规定的公选课课时数相对较少,想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教师只能选取相对简短和一般化的内容进行说明,在知识深度广度以及逻辑性层次,不能够达到公共艺术教育和通识教育整合要求。再加上教师在教学当中运用了灌输性方法,导致学生在笼统艺术知识的学习当中缺乏兴趣。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高校需要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安排,结合学生的喜好鼓励学生参与到艺术实践活动当中,围绕课程内容设置一定的研究主题,然后让学生分组研讨和反思总结,在小组互动和学生自主发挥当中,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艺术价值和内涵。在这样的情况下,课堂是师生交互平台和实践研究平台,而教师是教学的宏观指导和调控者。在教学评价机制的设置上,应该把理论和实践、课内和课外、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进行结合,全方位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得到更加客观全面的评估结果。

(三)创新公共艺术教育手段与实践

在网络普及以及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为了加快社会的改革发展步伐,助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创新发展,必须与时俱进,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发建设多元化的教育资源,打造更多的优质精品网络课程,让学生在公共艺术课程学习当中获得良好的资源以及平台保障。学校可以把慕课、微课、快课等融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综合提升。过去高校设置的公共艺术课程往往是理论课程占据极大比重,实践课程的安排少之又少,甚至有的学校并未开设实践课程,不仅影响到学生的艺术理论消化,也制约了学生艺术实践素质的发展。对此高校需要加大实践课程所占比重,合理安排容易操作和上手的实践课程,比如吉他、口琴、架子鼓、电子琴等,并结合学生的艺术层次分级设定实践课程,满足学生艺术实践需求,并通过定期组织实践活动的方式,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创设优良的校园艺术氛围。

(四)建设公共艺术教育的保障机制

对于通识教育理念的落实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整合实施来说,除了要在课程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的安排上做好优化之外,还必须在保障机制建设上加大力度,尤其是要进一步完善教育师资力量,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专职艺术教师,将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放在首位,同时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培训方式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学校首先需要配齐公共艺术教育教师,也就是要根据艺术课程的具体开展需求做好普及艺术教育教师的合理配置,并对专业艺术教育师资进行结构调整,促进校际合作以及院系交流,并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定向培养大量优秀的艺术教师。可以构建高校美育名师工作室,汇聚艺术教育层面的名家名师,对广大教师起到榜样示范和综合指导作用,并通过完善教师评审和激励机制,督促教师自觉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满足艺术教育的创新要求,提高教师群体的文化艺术学术层次。

通识教育从本质上看是全人教育,把推动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作为重中之重,这对于培养全面型人才来说有着重要意义。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落实可以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当然通识教育理念也可以给当前高校的教育改革提供指导方向,为高校教育精细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新思路[5]。通识教育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具备高度一致性,为了推动学生综合艺术素养的发展,体现出公共艺术教育的功能,可以把通识教育理念融入公共艺术教育改革实践当中,找到最佳的艺术素质培养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接触体验以及感悟艺术的过程中提高艺术素养。

猜你喜欢
通识理念艺术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纸的艺术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34
通识少年“种”石油
探索科学(2017年3期)2017-05-03 11:23:30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探索科学(2017年1期)2017-03-03 01:41:24
通识少年·拿破仑
探索科学(2016年11期)2017-01-17 13:08:58
因艺术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
艺术之手
读者(2016年7期)2016-03-11 12:14:36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