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森林康养产业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
——以澜沧县为例

2021-11-27 17:41王忠群赵小飞
普洱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澜沧普洱康养

王忠群,赵小飞,李 荣

1.澜沧县林业和草原局,云南 澜沧 665600;2.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云南 普洱 665000;3.普洱学院,云南 普洱 665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走进森林、回归自然正逐步成为人们扩大精神文化的消费热点。森林康养产业以其贴近自然的特性和旅游观光、生态养生、山水摄影、休闲度假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适应了人们崇尚自然的旅游理念,成为人们出游的最佳选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都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目标,而良好的生态环境特别是森林生态环境是广大农村地区最大的优势和财富[1]。

一、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概述

森林康养于20世纪起源于德国,随后在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得到较快发展[2]。学术界目前对森林康养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森林浴、休闲旅游与健康养生、森林医学、森林休养、森林疗养等说法都与森林康养密切相关[3][4]。一般认为,森林康养是基于当地良好的森林资源及其环境,以传统中医学和现代西医学理论为指导,开展以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为目标的森林保健、森林疗养、森林休闲等相关系列活动[4]。国外对森林康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康养的基地建设及其评定、典型模式、医疗保健作用和相关人才培养等方面[2]。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四川、湖南和北京等省市率先在全国开展森林康养试点建设[5]。从总体来看,国内的研究则多集中在森林康养的概念、基地建设与评价指标、典型模式、发展路径等方面[2]。众多学者对森林康养产业的相关理论做了较多的研究,但有效的研究成果偏少并且定量化分析有待加强;在实践当中,森林康养产业形式的丰富程度及实践有待加强,发展空间大[6]。

作为一项新兴经济发展业态,森林康养产业顺应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把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和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融合起来,成为当前政策关注的热点和重点。为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四部委局于2019年3月制订出台《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把优化森林康养环境、完善森林康养基础设施、建设森林康养基地、丰富森林康养产品、繁荣森林康养文化、提高森林康养服务水平为主要任务,努力培育一批功能显著、设施齐备、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森林康养基地,努力构建产品丰富、标准完善、管理有序、融合发展的森林康养服务体系[7]。与国家和其它省份相比较,云南省森林康养产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小,目前不定期没有建立一整套指导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规章制度。但是,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是典型的边疆、民族、山区和美丽省份,发展森林康养产业较其他省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基于云南省森林康养特色资源,可建立高山模式、花海模式、茶园模式、梯田模式、草甸模式、雨林模式、河流模式、湖泊模式、喀斯特地貌模式、竹林模式等10个森林康养典型模式[8]。云南省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可建成最具发展后劲的朝阳产业。

二、普洱市森林康养产业状况

普洱市高度重视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普洱市森林康养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旅游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产业发展的决定》,编制完成《普洱市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试点市总体规划》《普洱市休闲度假养生产业发展规划》《普洱市主城区休闲度假养生旅游产业示范区总体规划》《普洱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等规划,为全市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明确了目标和任务。出台《普洱市“绿色食品牌”招商引资奖励及鼓励投资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为开展森林康养提供了招商引资政策支持。

普洱市森林康养产业得到蓬勃发展,“养在普洱”成为普洱旅游新形象、新坐标。2018年普洱斛哥庄园、江城三国庄园获得国家森林康养基地认证;2019年普洱市入选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市,思茅区、墨江县、景谷县、江城县入选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区),景谷县正兴镇入选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镇;太阳河国家森林公园、澜沧县国家森林公园、墨江县国家森林公园、景谷熙康·云舍康养基地、普洱南亚热带植物园、江城中澳农科嘎勒澳洲坚果基地、西盟佤部落旅游区、景东杜鹃湖入选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西盟秘境佤寨稻田庄园、江城阿卡庄园入选森林康养人家。

根据《云南省普洱市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总体规划(2019-2025)》,普洱市规划到2022年,建成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产业布局较为合理的区域性森林康养服务体系,建设森林康养基地50处,建立森林康养骨干人才队伍;到2035年,建成覆盖全市的森林康养服务体系,建设森林康养基地200处,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森林康养专业人才队伍;到2050年,森林康养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森林康养理念深入人心,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分的森林康养服务。

三、澜沧县森林康养资源状况

(一)基本情况

澜沧县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普洱市西部。根据森林资源调查,2017年澜沧县土地总面积87.4081万km2,其中林地面积64.2760万km2,森林覆盖率65.28%,林木绿化率62.52%,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5229.2267万m3。澜沧县域范围内目前分布有1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目前正在申报创建邦崴古茶林省级森林公园和发展河草海省级湿地公园。云南澜沧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为7869.22km2,由景迈山古茶林、大岔河和佛房山三个片区组成。澜沧县丰富独特的古茶林和茶文化旅游资源为开展森林康养提供了重要基础;底蕴深厚的拉祜文化和多民族生态文化人文为开展森林康养创造了有利条件。2017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创建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

(二)森林康养主要资源

1.以景迈山和邦崴山为代表的古茶林资源

澜沧县的野生茶、古茶资源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景观价值和民族文化研究价值。景迈山古茶林面积1 723.43km2,是目前全世界所发现栽培型古茶园中茶树植株数目最多、面积最大、栽种历史最长、茶树个体年龄相对较大、保存比较完整的古茶园,是人工栽培型古茶园景观的杰出代表,是世界茶树演化史中最后被人工驯化栽培的最典型例证。2012年9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为全球重要农业遗产(GIAHS)保护试点。2012年11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被国际茶业委员会确认为“世界茶源”。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0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示为省级民族文化保护区;目前正在申报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邦崴过渡型古茶树为是迄今发现的唯一古老的过渡型古茶树,反映了茶树发源、早期驯化的利用过程,它不仅是国家的珍稀植物和国宝,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邦崴过渡型古茶树已成为世界茶树原产地的坐标和活化石,它的存在和发现,解决了一个多世纪以来“茶树原产地在印度还是在中国”的争论,印度《阿萨姆评论》的承认和图文刊载就是最好的证明。

2.以大岔河片区和佛房山片区为代表的原始森林资源

澜沧国家森林公园大岔河片区主要森林景观资源有保存完好而独特的原始常绿阔叶林、古老珍稀桫椤林、原始森林河流景观——大岔河、珍稀濒危植物群落—长蕊木兰林、古树群落、珍稀古老罕见的翠柏林、野生古茶树群落等。佛房山片区距离县城仅10km,森林风景资源主要有原始季风常绿阔叶林、澜沧栎林三棱栎林、云雾缭绕、古树成群,东海水库人工湖泊嵌于莽莽林海中,是澜沧县城市民休闲养生最佳场所。

3.以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和糯扎渡水电站库区为代表的湿地、水域资源

糯扎渡自然保护区澜沧片区面积6 794km2,属自然生态系统类别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分布有北热带北缘雨林、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和热性竹林生态系统以及热带野生动物。糯扎渡水电站是澜沧江流域规划建设的最大水电站,水库正常蓄水位812m,库区范围长达204.2km,水面面积33 106.7km2,总库容237.03亿m3,相当于11个滇池的蓄水量,属云贵高原较大的人工湖泊景观。依托仙顶云山、整控摩崖石刻、大歇场茶马文化和三县交界的高山峡谷等自然人文资源,将形成世界知名的澜沧江(糯扎渡)品牌。澜沧县城周边建设有勐朗水库、东海坝水库、南丙河水库、哈巴河水库;邦崴古茶林旁边分布有邦崴水库、富东水库;景迈山糯岗分布有糯心湖(糯岗水库)等众多人工湿地。这些水库、湿地均为重要的灌溉水源地,具有农业用水、调蓄、防洪和森林康养等功能。发展河大岔河片区河谷山涧旁分布有许多呈串珠状分布的小水塘,形成了“串珠状”多水塘湿地耦合系统,具有较好的水源涵养及水文调节的生态服务功能。

4.动植物及生物多样性资源

澜沧县位于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澜沧江流域,植被类型主要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和暖热性针叶林林。海拔800m以下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为季节性雨林,海拔800m以上的地区主要为暖热性针叶林和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植物种类组成十分复杂,主要种类有有千果榄仁、滇南风吹楠、长蕊木兰、大叶木兰、海南龙血、剑叶龙血,三棱栎、红花木莲、澜沧栎等各类保护植物共8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2种、云南省重点保护植物11种、IUCN红色名录保护植物有13种、被CITES收录的保护植物有53种,同时有不少栽培植物的野生亲缘种,如野生稻、野茶树、野芒果、野砂仁、野三七等,均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相关调查成果,澜沧县域范围分布有亚洲象、印度野牛、马来熊、云豹、蜂猴、倭蜂猴、印支灰叶猴、熊猴、豚尾猴、蟒蛇、圆鼻巨蜥、冠斑犀鸟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熊、豺、黄喉貂、黑颈长尾雉、猕猴、短尾猴、大壁虎等44种、云南省级保护动物2种和众多IUCN和CITES附录物种。

5.拉祜族等多民族文化资源

澜沧县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居住着拉祜族、佤族、哈尼族、傣族、彝族等28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8.9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8.97%,其中拉祜族21.52万人,占43%,是拉祜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聚集了全世界1/3、全中国1/2的拉祜族人口。澜沧县是电影《芦笙恋歌》及主题曲《婚誓》的原创地,民族原生态文化富集,这里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有葫芦节(阿朋阿龙尼)、扩塔节(春节)、新米节、火把节、泼水节、山康茶祖节等民族民间传统节庆活动,有野阔拉祜—南岭勐炳、唱响快乐拉祜的地方—酒井老达保、拉祜神鼓敲响的地方—糯福南段、拉祜编织之乡—富邦佧朗、拉祜摆舞之乡—东回班利、芦笙吹响的地方—木戛勐糯等特色旅游村寨。独具魅力的拉祜文化正从这里走出云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澜沧县开展森林康养提供了重要基础。景迈山糯岗古寨、翁基古寨具有独特的“山-水-云-林-茶-村”少数民族与自然生态复合景观,独特的茶林种植方式、古老的茶叶制作技术、传统的民居建筑风格、原始的茶祖宗教信仰、淳朴的世居民族性格以及蕴含其中的和谐人地关系,造就了景迈山茶文化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同时,基于茶文化的共同价值观又深刻影响了景迈山的民族性格、道德伦理和行为准则,形成了与茶文化密切相关的宗教信仰和民俗传统、乡规民约,更好地促进了古茶林的保护、利用与发展,这些充分体现了人类在认识自然、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巧妙利用自然的高超智慧,是世界重要农业文化景观的典型代表,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神和谐共处的典范。音乐歌舞之乡酒井乡老达保组,村内建筑都保持着原始古朴的建筑风格,拉祜民居建筑特点突出,有深厚的拉祜文化底蕴,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牡帕密帕》的传承基地,传统的拉祜族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音乐文化等保留完整,民族文化浓郁,民族特色鲜明,被评为“省级民族特色村”。老达保组村民崇尚歌舞,男女老少皆能歌善舞,有原生态组合的“达保五兄弟”和村民组成的“雅厄艺术团”,自创民歌有200余首,先后多次参加中央、省市节目活动,被称为“世界拉祜音乐第一乡”。

6.森林温泉资源

澜沧县是一个温泉大县,县内共有温泉90余处。其中,惠民镇付腊温泉和酒井勐根温泉、勐朗镇大桥头温泉、热水塘温泉依山傍水,绿树成荫,风光宜人,常年水温在60℃以上,含硫、硝和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对人体有较好的保健和治疗作用,是市民及游客游玩和娱乐的最佳场所。

7.中草药和森林食品资源

澜沧县境内野生药用植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如姜状三七、龙血树、鸡血藤、黄莲、重楼、防风、天冬、柴胡、白芨、继断、野百合、三棵针、龙胆草、黄草、葛根、苦楝、灯台树、盐肤木、樟树、木姜子、木棉、杨梅、余甘子、茯苓等均有分布。上世纪80~90年代,富东、发展河、拉巴等乡先后组织适生区群众实施了草果、砂仁等林药的规模化种植。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部分企业、合作社及农户进一步加大中药材种植开发,建成林下三七、滇重楼、滇黄精、阳春砂仁、草果、石斛等中药材种植面积65684亩,产量1773.975吨,产值3436万元。

四、澜沧县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路径

(一)加强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森林康养服务水平

要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快森林康养基地的路、水、电、气、通讯、网络、停车场、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依托已有林间步道、护林防火道和生产性道路,改造道路通行和标识系统,建设森林康养步道;充分利用现有房舍和建设用地,改造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森林康养地的供水供电、垃圾污水处理以及停车、环卫、通讯等公共设施建设,提高森林康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强化旅游解说、信息咨询、安全救援等服务体系建设和培训,进一步完善餐饮、住宿、医疗、康复、娱乐、运动、购物和交通驿站、标识标牌引导系统等配套服务设施。加快完善景迈山景区风景道、游步道、景区停车场等服务设施。完善各旅游景区(点)和公路沿线观景台、游客服务中心和旅游标识标牌等配套设施,积极创建景迈山古茶林国家4A级景区、拉祜风情园和糯扎渡国家3A级旅游景区。继续推进以惠民旅游小镇为代表的特色小镇建设;探索发展民宿旅游,推进澜沧景迈、芒景片区为代表的最美乡村建设,积极打造提升酒井乡勐根村、糯福南段村龙竹棚老寨、雪林乡左都村大寨、南岭乡勐炳村等生态民族特色旅游村建设。同时,在县城规划打造土特产购物一条街,民族特色饮食一条街,提升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形象。

(二)加强森林康养精品线路与产品开发,打造“森林康养人家”品牌

借鉴国内外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打造当地特色优秀森林康养品牌。重点突出“世界茶源”“生态民族茶文化”“万亩原始森林景观”“拉祜和多元少数民族文化节庆”等资源特色,以人文和自然俱佳的组合景观吸引游客。

1.培育森林康养产业,大力发展森林康养+医疗

积极培育森林疗养、康复、保健、养生、养老等森林康养新业态,强化与医疗单位的合作,加快康养中药、保健品、化妆品等医养结合产品的研发、加工和销售。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资森林康养产业,开展森林康养保健等医疗健康服务,强化对医疗、科技的投入,加快推进公共医疗卫生资源向森林康养基地延伸。加强林药材种植培育、森林食品和药材保健疗养功能研发。大力推行医养结合、游养结合等新型产业模式和业态。

2.加快推进森林康养+食品

大力发展食用笋、珍稀干果、木本油料、林下药材、山地水果、食用菌、森林蔬菜及驯养野生动植物等森林食品产业。充分挖掘传统养生文化,注入乡土情结和地标特色元素,大力发展森林食疗、森林药疗等森林康养服务模式。

3.探索发展森林康养+文化

传承和挖掘具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的森林康养文化,推进野生菌、竹编、木雕、织布、土法造纸等传统民间技艺展演。结合本地林业资源实际,大力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林特产品、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商品。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对森林康养的提升作用,开发文化研学旅行、休闲体验旅游等项目。

4.积极发展森林康养+体育

启动森林康养步道建设工程,打通重点区域森林康养步道和网线,建成互联互通的森林康养慢行网络系统。支持森林康养景区与生态体育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森林康养山地运动、湿地水上运动等森林体育旅游,打造森林健步、森林骑行、森林瑜伽、森林太极、森林马拉松、森林户外拓展等体育项目。

(三)积极培育发展森林康养各类市场主体

在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财政不断加大对森林康养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以缓解澜沧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压力。鼓励外地优势森林康养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打造跨界融合的产业集团。鼓励医疗机构、国有林场、森林公园和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旅游开发公司跨界联合组建森林康养企业。加快出台国有森林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保持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科学合理规划,支持有实力的工商资本参与森林康养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吸收各种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参与发展森林康养产业,鼓励支持其与医疗、保健、体育等部门机构合作,开展体质测试、亚健康调理等健康管理,提升养生实效;引导帮助其与林场、村集体、农户等森林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在稳定森林资源权属的基础上,按所有权、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放活经营权,对森林康养产业实行市场化配置。

(四)加强森林康养教育资源整合力度,打造熟悉掌握森林康养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积极探索与地方院校开展人才培养合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依托地方院校和旅游中介服务机构,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培训森林康养师、讲解员、健康管理员等;积极开展森林康养产业从业人员的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加快森林康养产业实训基地建设。将森林康养专业人才培训纳入相关培训计划,强化医疗卫生、养生保健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森林康养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依托职业教育及专业培训机构开展对森林讲解员、森林康养师、森林康养服务管理、森林康养认证等从业人员的森林康养理念理论和职业技术培训工作,深化引进来、走出去的人才交流与培养策略,不断提高森林康养行业、康养基地的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

猜你喜欢
澜沧普洱康养
《寻美澜沧之拉祜老妪》《美丽孟连之盛装》
韩国康养胜地——平昌阿尔卑西亚
“澜沧号”动车组运抵老挝万象 即将投入中老铁路动态检测
山水禅心 康养五莲
在普洱半山酒店寻找诗和远方
绿色是普洱的底色
海峡两岸首届森林康养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一杯普洱的姐妹情怀
“普洱”音义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