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兵,王 煜
(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起步阶段,要“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1]。其中的“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变”思维是切合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而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四个全面”就是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也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变”,更是立足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上“变”。正如有学者龚培河研究“四个全面”的内部的关系,认为其内在逻辑严密,具有矛盾的对立性统一性,提出要以动态的全景视角探讨“四个全面”的理论逻辑关系和实践原则。[2]基于此,辩证分析“四个全面”,在“变”与“不变”的过程中,保持联系性、坚守发展性、遵循规律性,不是一味否定过去,固化其本质和核心,而是扬弃过去,展望未来,以科学精神理性思维谋全局求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等会议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新一代党中央逐步明确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尤其是在党的十九大上,把“四个全面”纳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当前,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有了新的表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渡,其中有变的目标内容和更高的发展要求,也有没有变的基本理念、方针及原则。正如恩格斯认为:“辩证法被看做关于一切运动的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而且“辩证法的规律无论对自然界和人类历史中的运动,还是对思维的运动,都必定是同样适用的”[3]。因此,这里的“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不变”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内涵,“四个全面”的“变”和“不变”实现了联系的辩证统一。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发展的新时代。这“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4]。而2020年决胜全面小康即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的阶段战略目标变成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里不仅是战略目标名称的提法变了,也有了新的发展意蕴和新的内涵深度。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时期有新成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观国家发展大局,预计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百万亿元,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新增的城镇就业人口六千万人以上,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社会保障体系,拥有覆盖超过十三亿人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和近十亿人基本养老保险。更为重要的是,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得到控制,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1]这些新成就在2021年两会政府报告的各项数据中得到证实,国民生产总值稳定增长2.3%,各项指标达到发展预期。由此可知,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党带领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实现了总体小康、全面小康,接下来就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步步在发展进步,不断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靠拢。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对十八大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超越,首先在经济上综合国力、人民收入大幅度“跃升”,迈上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跨越性的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5]。其次在政治、法治上,坚持民主中国、法治中国理念,建设有法可依的服务型政府,充分保障公民的民主平等权利,从严治党,强化监督,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再次在科技方面,立志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突破科技核心技术,重视人才,建成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而不再是简单“进入创新型国家”。接着在社会方面,重视民生,建成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使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此外,重视生态环境,形成绿色的生产生活理念,基本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因此,“四个全面”之“变”符合时代要求,是“五位一体”的整体系统的全方面的具体的变革。
根深才能蒂固,源远才能流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提出2035年的远景目标,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继续延用了党的十九大提出“第二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上的两个阶段的安排。虽然“四个全面”的一个方面内容变了,但是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的本质内容没变,其根本理念、总目标、总任务、方针和原则的理论基石等没有变。
首先,“四个全面”面临的国内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主要矛盾没变,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此阶段的变化调整,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做出的主动抉择。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范畴下的“四个全面”,始终贯彻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拥有民主集中制的优势,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唯有保证其根本政治立场,坚定革命信仰,坚守底线,守护革命的初心和使命,奉行真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再次,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指出,新时期中国建设的指导思想、远景目标和必须遵循的原则并没有变化,“四个全面”依然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续用新发展理念和系统理念深化改革,稳中求进,力争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争取在“第二个百年”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且,在此阶段仍然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两个维护”、“四个自信”、“五位一体”,实现共同富裕,保障公民的各项权利,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总任务。可见,此时的“变”终究是为了确保实现“不变”的共产主义社会终极目标,只是在方式方法、体制机制范围内的“微变革”,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本质没有变。总之,经过实践论证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的方针战略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的“根”和“源”,是“四个全面”无论如何也不能轻易更改的内容。
变则通,通则达,变是事物运动的常态。发展无止境,实践无止境。“四个全面”依托实践上的发展、发展中的实践,不是单个的个人或某一部分人的主观上决定的,是主体符合客观现实的变化、尊重客观联系规律、抓住了核心本质的“变”。
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决胜全面小康的胜利,中国的科技水平有了提升,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现实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向目标的大国强国又迈进了一步。并且,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中,新的国际和国内局势是新的社会存在,要求社会意识必须做出相应的变革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从生产力的发展实际出发,重视经济发展等社会现状,这赋予了新时期“四个全面”的变革的客观必然性。同时,在“四个全面”的变化中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立志于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以人民为中心,走群众路线,以人民的利益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行深化改革调整,进行现代化生产,不断展示出其发展为人民的本质特色。况且,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领部分。“四个全面”是一个整体系统,居于目标引领的内容发生变化,其余三个“全面”的内容也应该随之发展,随之提高。因此,“四个全面”实现了一变俱变的整体性发展,在阶段目标调整上,整体系统地对其他三个“全面”实行范围内、体制机制内、方式方法上调整,保证阶段目标的顺利实现,补短板,齐头并进,体现出了大局思维,突出了带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社会主义特色。简而言之,唯有这样实现“四个全面”整体系统协调推进,才能更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动力支持、制度保证和法律保障。
总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党的十八大后,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建成全面小康,带来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全方位变化。在此基础上,特别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的远景目标的内容中,反复出现的“更”字充分体现了“变”:更高要求、更高水平、更公平、更有活力、更完善、更美好等等都是系统的“变”的具体展现。并且,这里是立足“不变”的根本性原则上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变”,是在面临现有国情世情和主要矛盾范围内的体制机制调整,根本上为了实现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远景目标,也体现了国家富强后的更高要求、人民富裕后的更高需求。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决胜全面小康胜利在即,“十三五”规划收官在望,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克服种种困境,复兴大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发展,向更高更强更好迈进。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新旧“四个全面”的变化过程,分析其理论和实践逻辑,能更好在全局上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
恩格斯提出:“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有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6]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联系引起事物的运动发展。事物的发展,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理论组成,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的奋斗目标的重要理论部分。正因为如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具有历史阶段性,跨过这个发展时期,达到相应的目标,则必然在逻辑上被更高水平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取代,在历史上、逻辑上共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理论不仅来源于实践,而且亦是对规律和本质的反映,更是循序渐进地发展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总结了建党、建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衍生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在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两次理论的“飞跃”,构造了理论自信的基石,构筑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管是“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还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以及改革开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基本国策,甚至“四个全面”发展战略和“五位一体”发展布局等,始终都在奉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论发展品质。邓小平就曾提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7]新时代“四个全面”的目标理论更迭就是符合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做法,唯有适时而改,而不是过犹不及,才能恰到好处。既然国家“十四五”发展前景大好,那就顺势而为,抓住天时地利人和,达到国强家和民富,在理论上做好准备,继而在发展战略、思想路线、发展阶段、国际战略等方面逻辑演进,丰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推进“四个自信”的理论创新,最终引领指导中国实践创新。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肩负着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人,实现了中国“站”起来的目标,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实行改革开发,展开了“三步走”战略谋篇布局,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实现了总体小康,以及人民收入的提高。到了第三步全面建成小康,是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人的指引下,中国人民齐心协力,补短板,调供给,保民生,终于在“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之际,顺利开启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两个阶段”建设的实践新征程。
“十三五”后,国家进入全面高质量发展实践期。若要奔赴“全面”高质量进步,就不能再是经济单方面的“高质量发展”,而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全角度全方位的“高质量发展”。因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把“六个新”作为“十四五”规划的第一个五年内的实践发展目标。首先,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要求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对农村和城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开放有更高标准,并且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资源优势,发扬国内的市场比较优势,用需求带动发展,改革不适合的政治经济体制,扩大开放,实现更加公平,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有活力。其次,在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方面,把依法治国、从严治党和人民当家做主有机结合,党的组织领导把自治、德治、法治结合,建设新型城乡治理体系,提升党的治理能力,把法治渗透于国家安全、社会治理、人民利益保障、生态环境、环境资源保护、军队治理等方方面面,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然后,全面从严治党,“严”为主基调,以批评和自我批评增强自我净化完善、自我革新与提高的能力,用党内外监督、政治监督、法律监督等的全方位监督体系,制约公权力的行使,营造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良好政治生态。
以此可知,新时代的“四个全面”,是顺应中国发展的新局势下的具体的历史的实践变革。“十三五”规划即将过去,获得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等各方面的成就,以及决胜全面小康取得的决定性的成果为新“四个全面”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新时期“四个全面”的更迭,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看家本领。习近平更是明白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8]中国共产党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世界、解释世界、改变世界,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变革,其非片面地推进“四个全面”的更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领导下的实践创新。
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属性,拥有时间和空间的存在形式。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对立统一于事物及其发展的始终。“四个全面”属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时期新发展理念的新布局,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也反映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变化。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的过程中,习近平说过,“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并且“社会总是在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总是层出不穷的,其中有一些可以凭老经验、用老办法来应对和解决,同时也有不少是老经验、老办法不能应对和解决的。如果不能及时研究、提出、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理论就会苍白无力”[8]。通过理论和实践创新,突破老经验、老办法的限制,肯定动态求真思维,否定僵化的一层不变,在新时期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指导实践追求真理,是利用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观点,符合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被载入宪法,写入党章,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结合的新理论成果,其深刻的理论内涵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发展的过程,也是在不断发展充实。其核心在“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主要是围绕解决两个主要问题,即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怎么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运动发展的过程,要解决这个问题,更需要运用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的关系原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的绝对运动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相对静止”的阶段目标,比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全面建成小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这些相对静止的短期目标的替代变换,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绝对运动的实践理论发展,也通过历史的具体的实践带来相对的阶段的理论的变革,诠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的“时间上”的动态发展,达到了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的真理性的平衡。更重要的是,在当前的一定时期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四个全面”是其重要关键组成部分,因而,“四个全面”部分意义上的“变”即达到整体意义上满足人民需要的“动”。尤其是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制约整体的发展,“四个全面”的理论调整,必将带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发展,达到从理论到实践、从时间到空间、从人民到国家的动态性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4]“四个全面”的新旧变化,体现理论和实践的动态性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继承和创新,也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继承和创新,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特色。
列宁说过:“马克思主义是以事实,而不是以可能性为依据的。”[9]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更是从现实的国内和国际情况出发,制定方针政策,调整战略布局。以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全面建成小康被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取代,以及“四个全面”的整体协调推进的过程,是贯彻了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法,用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分析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好体现。在这“十四五”开局之时展望未来,总结“十三五”的成就,结合实际作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的新变革,是我国现在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做出的适时调整,对我国“五位一体”的国家建设有重要意义。
第一,打铁必须自身硬,内因是发展的关键,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四个全面”的调整变换,是应对中国自身形势发展、国内主要矛盾变化的需要,遵循了矛盾分析法,贯彻了对立统一的规律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中国的发展根本在自身,也只能靠自己。事物普遍具有矛盾,而各个矛盾各有不同,必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特有的国情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矛盾特殊性,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决不能照搬前苏联,也决不能简单借鉴其他国家。在中国发展道路的各个时期也是有着各自的矛盾,新时期“四个全面”的目标调整,继续深化对外开放,正视我国发展的外部大局,不放弃外部循环,应对中美贸易战挑战。同时,深化对内改革,重视内部大循环,依托科技自立自强进行大国强国建设。对“四个全面”进行适时调整,尤其是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的变革,化被动为主动,有利于正确应对国际局势变化,增强预见性,才能化解国际危机,在危机找到机会,把危机变为发展的机遇。
第二,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新中国过去七十多年以来积攒的点点滴滴发展成果都成为了发展壮大的基石,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没有这些量的积累,没有总体小康的目标实现,没有全面小康的最后奋力前行,是无法达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质的变化。随着国家国内经济总值的不断增加,人均GDP超越1万美元,处于跨向中等收入国家的关键时期,需要不断积累量变,更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切实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积攒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让中国今非昔比,人民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包括更好的教育、更大的住房、更有水平的教育和养老等美好的生活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把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奋斗动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补足短板,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第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遵循规律是发展唯一的选择。发展的过程也不可能会一帆风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中国发展要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阶段,进而达到生产力新飞跃、生产关系的新变革。辩证解析“四个全面”过程的规律性,肯定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以来的建设成就,吸收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建设经验,扬弃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建设成果与不足,有助于应对多变的外部局势和国内局势。当今世界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日益增多,外部环境的挑战和机遇前所未有,形势严峻。比如,应对中美贸易问题,只有主动出击、增强遇事预见性,才能真正面对目前的新机遇新挑战,否则只能被动落后挨打。党和政府面对世界动荡期,应有战略眼光,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局,要以问题为导向,提高科学的思维能力,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
总之,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用辩证视角看待问题,用辩证思维做充分准备,很有必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要看到国际国内形势中有利的一面,也看到不利的一面,从坏处着想,做最充分的准备,争取较好的结果。”[10]“四个全面”的更迭,顺应时代发展,是分析权衡中美贸易战利弊,应对国际国内局势,从挑战危机中抓住机会机遇的正确选择。这个变换的过程,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符合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动态发展,真正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性、发展性、规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