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选育出极早熟高产油菜新品种

2021-11-27 14:53:06本刊通讯员侯文坤
电脑迷 2021年6期
关键词:冬闲双季稻菜籽

本刊通讯员 侯文坤

我国长江流域稻后可种植油菜的冬闲田超过6400万亩。由于晚稻收获期不断后延,导致稻油轮作茬口紧、播种期温度下降,缺乏耐迟播、早熟耐寒油菜新品种已成为制约我国冬闲田有效开发的突出短板。近日从中国农科院油料所了解到,针对早熟油菜单产偏低、抗病性差和耐寒性弱三大难题,选育出满足双季稻区冬季生产的极早熟高产油菜新品种“阳光131”,为破解三熟制冬闲田利用瓶颈提供了有力品种支撑。

油料所程勇研究员介绍说,“阳光131”苗期生长势强、田间菌核病发病轻、成熟期一致、耐寒性好、抗倒性强,生育期仅有173天左右,比一般油菜缩短一个月以上。该品种于2017年获得登记后,在双季稻地区表现突出,晚稻成熟之后仍能播种,油菜成熟收割后可立即种植早稻,高产田块亩产可达到150千克,比传统早熟品种增产一倍,得到种子企业、种植合作社和农户的广泛认可。

在江西吉水县醪侨镇“阳光131”示范片,采用一次性联合收获,多点测产平均亩产菜籽141.7千克,按每亩直接成本投入395元、用工1.5个、菜籽收入991.9元计算,平均每亩经济效益达596.9元,实现了高产高效。

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同时油菜还具有用地养地作用。研究表明油菜与水稻、玉米等轮作可促使后茬粮食作物产量增产8%~17%,有利于推动粮油兼丰、生态修复与绿色可持续发展。

油菜不与粮争地,南迁北移潜力巨大。“阳光131”等突破性极早熟油菜新品种的育成,打破了三熟制早熟油菜品种选育40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可支撑我国油菜主产区南移400公里,达到广东、广西等双季稻产区。目前,在江西吉安、湖南衡阳等双季稻主产区已建立“稻稻油”三熟制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

据专家测算,加强“阳光131”等早熟油菜品种配套生产技术模式集成示范,加快推广应用步伐,有效挖掘我国稻后冬闲田面积潜力,可推动我国油菜年种植面积扩大约2.7万平方千米,增加油菜籽近600万吨,年增效约160亿元,使我国食用油自给率提高约6个百分点。

猜你喜欢
冬闲双季稻菜籽
The 2022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CHINA TODAY(2022年4期)2022-11-22 12:43:48
山西农谷闫村蔬菜园 冬闲变冬忙“菜篮子”变“钱袋子”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海南杂交水稻双季稻单产突破1500千克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1:28
春天时蔬菜籽头
花卉(2021年17期)2021-09-15 08:51:16
“冬闲”变“冬忙”
高蛋白菜籽粕对成长猪只有益
北方牧业(2016年6期)2016-12-17 14:04:49
咨询台 要大力发展双季稻生产
湖南农业(2015年5期)2015-02-26 07:32:28
贵州西部山区冬闲田土种草模式与特点分析
施肥模式对双季稻产量、养分吸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不同施肥制度对双季稻氮吸收、净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