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和马克思一起,一生致力于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为无产阶级解放铸造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军事理论,是恩格斯从事理论创造的重点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无产阶级军事科学奠定了第一块理论基石。恩格斯在军事理论研究领域所做的工作是开创性的,他研究军事理论所持立场、观点和方法是独树一帜的,他的军事理论贡献具有划时代意义。
1848年欧洲革命平息后,马克思和恩格斯预断欧洲主要国家将出现经济危机,革命高潮会随之而来。但他们不久便修正了这个看法,放弃了“革命已经迫近”这个估计,因为他们看到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经济繁荣期,而“在这种普遍繁荣的情况下,即在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力正以在资产阶级关系范围内一般可能的速度蓬勃发展的时候,还谈不到什么真正的革命”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513~514页。。虽然他们始终坚信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终将到来,但也承认革命高潮会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不会出现。因此,他们决定把更多精力转向理论研究,为无产阶级革命做更充分的理论准备。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1848年欧洲革命经验,认为在未来的无产阶级革命解放事业中,军事斗争将是主要的斗争形式。他们之间达成默契,马克思继续从事已经开始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完成一部政治经济学专著;恩格斯则把军事理论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向,为无产阶级革命锻造军事理论武器。此后,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20年时间里,恩格斯耕耘于军事领域。1851年4月,恩格斯撰写了“长篇战略论文”《1852年神圣同盟对法战争的可能性与展望》。他后来对人讲,这篇论文只是一次练笔,并不打算发表。但是,这篇论文是恩格斯把军事作为专业后取得的第一个成果,具有标志性意义。在这篇论文里,他把历史唯物主义引进了军事科学领域,同时展现了高超的战略分析能力。在20年时间里,恩格斯的军事理论研究大致从两个方面展开。
(一)为一些报刊的军事专栏撰写军事评论和军事论文。恩格斯非常看重这项工作,认为发表在报刊上的、极具现实感的报导和评述有更多的受众,更容易产生影响,从而可以更有效更及时地传播他和马克思在军事理论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另外,恩格斯在1848年革命之后再没有机会直接参与军事实践,而为报刊撰写军事报导和述评,可以使他的军事理论研究紧贴现实,是通向军事实践的重要桥梁,因此他曾自荐担任伦敦著名报纸《每日新闻》的军事通讯员。从1853年以后,恩格斯先后在《纽约每日论坛报》《新奥得报》《南非人报》《人民报》《普特南氏月刊》《朗卡郡和柴郡志愿兵杂志》《志愿兵读物》等英、美报刊发表数百篇文章。这些文章可分三类:一是评述和分析当时世界范围内发生的重大战事。恩格斯为报刊军事专栏撰写的关于战事的第一组文章(马克思参与其中),是评述1853年10月至1856年3月英、法、土、意和俄之间爆发的克里木战争。以后,恩格斯又相继发表了关于意大利战争、摩洛哥战争、加里波第运动、美国南北战争、普奥战争以及英国殖民战争的报导和述评。在这些文章里,恩格斯贴近具体战争,深刻剖析了战争与政治、战争与经济、战争与外交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战略战术运用、武器装备发展和作战方式演变等,揭示了战争运动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二是分析和评介欧洲各国的国防体制、军事制度和军队组织。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需要拥有军队,因此要为无产阶级建军做必要的理论准备,为此他认真研究欧洲各国军队及国防建设情况,先后发表了关于德国军事改革、英国志愿兵制度、法国军队状况等方面的论文,联系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性格、国民素质等条件,来说明这些国家军队的组织、编制、训练制度和官兵素质等特点,深刻揭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般规律。三是研究和介绍武器装备发展史,以及由此引起的军队组织结构和作战方式的变化,如《论线膛炮》《步枪史》等,揭示了物质技术条件变化对军队组织结构和作战方式演变的决定性作用,并论及人和武器对战争胜负的作用。恩格斯这个时期所撰写的军事论文达到了很高的专业水准,一些匿名发表的军事论文,如《波河和莱茵河》曾被猜测是某位资深军事作家撰写的。马克思给当时居住在英国曼彻斯特的恩格斯写信说:“如果发生什么军事事件,我就完全指望曼彻斯特的陆军部会立即给我指示。”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299页。反映了恩格斯在军事领域所享有的威望。
(二)为《美国新百科全书》撰写军事学条目释文。19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纽约每日论坛报》编辑部一部分人酝酿编纂一部美国版的百科全书,并于1857年4月发函邀请马克思为这部百科全书撰写条目释文,其中包括军事条目。马克思接受了这个邀请,并请恩格斯共同完成这项工作。就军事条目而言,他们共撰写了59条,其中恩格斯承担了大部分,有48条,与马克思共同完成的有8条,内容涉及军事制度、军种兵种、军事工程、武器装备、军队指挥、军事人物、军事地理等,概述了自古以来的战争史和军队发展史,分析了各历史时期的军队组织、武器装备、军事训练以及作战方式的演变,其中“军队”“步兵”“海军”“筑城”“攻击”等条目释文具有很高的军事学术价值。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历史唯物主义运用到这些条目释文中,因此这些释文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1876年11月至1878年3月底,恩格斯撰写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最重要的理论著作之一——《反杜林论》。杜林是柏林大学的讲师,他在19世纪70年代中期先后出版了多部理论专著,散布反科学社会主义观点,对德国社会民主党产生了广泛影响。恩格斯撰写了一组批判杜林主义的论文,发表在德国社会民主党机关报《前进报》上,后汇编为《反杜林论》。这部著作的“政治经济学编”中的“暴力论”三章,系统阐述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精神实质的暴力论,即关于战争的基本理论,科学回答了经济对战争的本原作用、作战方式演变及战争胜负对经济的依赖以及战争对历史的作用等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奠基之作。从一定意义上讲,“暴力论”三章是恩格斯对自己二十年军事理论研究所作的一次总结,展现了他在军事科学领域所达到的高度,在军事科学史上树立起一块里程碑。
恩格斯从事军事理论研究所坚持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独树一帜的。
(一)恩格斯从事军事理论研究的动力源自于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致力于为无产阶级解放锻造理论武器,这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究其根本,是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即无产阶级解放的历史必然性或合规律性;再一个就是无产阶级解放的路径,即用什么手段来实现解放。而解决这两个问题,都离不开对军事问题的探讨。人类历史发展有没有决定性因素,如果有,这个决定因素是什么?在传统解释中,战争往往被摆到决定的地位,认为战争是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根本动因。马克思和恩格斯则认为,相较于战争这类东西,物质经济利益更根本,战争根源于物质经济利益的冲突,并且以经济为基础。也就是说,要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需要给战争的历史作用作科学定位,正确回答在人类社会进程中战争所起的作用,以及战争发生和发展的内在机制。这就意味着,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能回避战争问题,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创建新世界观起步之始就涉及战争问题,并作出科学阐释。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路径问题,基于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以及阶级斗争规律的深刻理解,他们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最高斗争形式是暴力革命。他们当然希望能够用和平方式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但是他们认识到在资产阶级掌握暴力机器并不惜使用暴力的情况下,无产阶级必须做好用暴力反抗暴力的充分准备,“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60页。。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初期,就已经在探讨暴力对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意义。正是创立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需要,军事理论研究贯穿于他们理论研究工作的全过程。
(二)恩格斯的军事理论研究始终紧贴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现实需要。前面讲到,恩格斯曾经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20年间把主要精力用于军事理论研究,其实在其他各个时期恩格斯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工作,可以说,军事理论研究贯穿于恩格斯一生的理论活动。在1845年前后,他和马克思共同完成由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他们的世界观由唯心主义转变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按照他们的话来讲就是“完成了脱毛”。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已经在讨论战争问题。此后,他们始终关注军事理论研究。总的看,他们数十年的军事理论研究工作,曾经有过5次重心转移,而每一次都和当时欧洲政治形势,以及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密切相关。譬如,1848年欧洲革命期间及以后一段时间,他们的理论研究重点是总结这次革命的经验教训。19世纪50年代以后,欧洲政治形势趋于缓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处于低潮,这时候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工作重心是进行理论准备和力量积聚,他们的军事理论研究注重于对战争指导艺术及军队建设问题的探讨,传播他们的军事理论见解,帮助工人阶级掌握军事斗争艺术。到19世纪70年代初,发生了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运动,这时他们的研究重心又转向了现实工人运动,总结巴黎公社斗争经验,帮助工人阶级从巴黎工人的武装起义和政权建设中汲取理论营养。进入19世纪80年代,德国工人运动蓬勃兴起,成为欧洲工人运动的中心,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工作重心,转向在工人阶级政党中普及科学社会主义,与形形色色的假社会主义学说划清界限,为工人阶级运动提供理论指导,其中包括关于战争的科学理论。到19世纪90年代,随着列强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军国主义阴魂开始在欧洲上空飘荡,世界大战阴云积聚,恩格斯军事理论研究的重心转向世界战争和世界和平问题,为当时参加国会斗争的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议会党团讨论军备等问题提供理论支持。纵观恩格斯一生的军事理论活动,可以看到他的理论研究始终紧贴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脉搏:当革命运动高潮来到时,他更多地关注现实;当革命运动处于低潮时,他又转向了基本理论研究,而他所关注的所有问题都是和当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现实需要紧密相连的。比如说,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这20年时间里,他之所以关注欧洲当时发生的一次又一次局部战争,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些战争会对欧洲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影响,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会激发或抑制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三)恩格斯把一种全新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军事科学研究。他这样做,取得两个重要结果。一是使军事科学由“头立地”转变到“脚立地”。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之前,军事理论家及哲学社会学家们解释战争现象都是唯心主义的,归结为统帅意志、国家理念以及人性。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则把人们的探寻目光引向隐藏在统帅意志、国家理念以及人性背后的物质经济利益。如恩格斯在总结1848年欧洲革命经验时,撰写了《德国农民战争》。这部著作运用的大部分史料取自德国历史学家戚美尔曼的《德国农民战争史》,但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重新研究这些史料,纠正了把那场发生在15世纪的德国农民战争仅仅归结于宗教冲突的观点,揭示了当时德国社会中披着宗教冲突外衣的阶级冲突,以及阶级冲突背后的物质经济利益冲突,特别是揭示了参与这场斗争的各阶级背后的物质经济利益对他们政治立场的决定作用。恩格斯认为,这种阶级关系到1848年德国革命时依然在起作用,所以1848年革命中的德国资产阶级犯了和他们前辈在15世纪德国农民战争中一样的错误。恩格斯用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来解释军事历史,给人们打开了新的眼界。再一个重要结果,是使人们认识到,军事科学发展是永无止境的,随着新的社会关系出现必然会产生新的军事科学。恩格斯在《1852年神圣同盟对法战争的可能性与展望》这篇论文里讲到,拿破仑作战体系是资产阶级社会关系的产物。这个作战体系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众兵性,一个是运动性。众兵性是怎么形成的?因为法国大革命解放了农民,使得建立大规模军队有了社会条件。由于军队规模扩大了,军队的运动性随之增加,一个庞大的军队不能老是驻守在一个地方,它只有在不停移动中实现它的作战目的。恩格斯因此认为,随着无产阶级的兴起以及与之相应的新社会关系形成,无产阶级在军事科学上会有自己新的表现。历史证明恩格斯的这个论断是非常正确的。中国革命所创造的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同传统军事理论便有质的区别。毛泽东在论述十大军事原则时曾讲到,我们的军事原则是公开的,蒋介石和他的主子美国人是知道的,他们在想办法对付,但是他们学不会,也对付不了,因为阶级基础不一样,我们有人民战争,我们有革命的政治工作。毛泽东的这个话,正是对恩格斯关于军事科学发展规律论述的历史呼应。
恩格斯和他的战友马克思,在世界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关于这一点,不仅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给予了充分肯定,如毛泽东就曾要求人民解放军“有文化条件的干部必须研究马、恩、列、斯的经典著作”①《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下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11页。,研究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军事理论,以提高政治素质和军事理论素养;而且一些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家,也承认马克思、恩格斯在军事理论领域中的重要影响。英国军事史学家富勒在他的《战争指导》一书中设专节评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军事理论。作为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家,虽然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持否定态度,但也承认恩格斯“具有第一流的军事头脑”,恩格斯和马克思关于战争艺术的“新颖看法”,“注定地改变了整个战争指导”②[英]J.富勒:《战争指导》,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第75页。。著有《大战略》的美国军事理论家柯林斯也说:“卡尔·马克思在现代战略领域里播下了极为重要的种子。”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倡导和推动的社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习惯以及摆布人类命运的方式”③[美]约翰·柯林斯:《大战略》,北京:战士出版社,1978年,第12页。,从而给战略理论植入了新理念,开辟了新视野。
恩格斯和他的战友马克思在世界军事思想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地位,源于他们在这个领域中所作出的划时代贡献。第一,他们颠覆了军事理论传统,为被统治阶级锻造了军事理论武器。军事理论历来是统治阶级的专属领地,不能让被统治阶级染指,马克思和恩格斯打破了这个传统,给被统治的无产阶级创造军事理论,帮助他们掌握军事斗争的理论武器。第二,他们构建起新的军事理论范式,为无产阶级思考军事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思维路径,帮助他们沿着正确方向探寻真理。当代一些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学者虽然反对马克思主义,但并不妨碍他们“偷运”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军事理论范式,这表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军事理论成就具有普遍的真理性。可以说,恩格斯和他的战友马克思不仅实现了创建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目的,而且在世界军事科学发展史上树立起一座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