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时代地方高校《园林花卉学》翻转课堂教改新模式探究

2021-11-27 13:06
绿色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花卉园林模块

宗 梅

(安庆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1 引言

基于安庆师范大学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定位,该校积极推进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特别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培养,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此方面的教学模式改革。翻转课堂作为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于学习理论知识的典范,近年来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目前翻转课堂的操作基本是,在课前、课后学生进行自定义的学习,在课堂时间则用于深入理解概念,参与团队合作性的问题解决[1]。翻转课堂本质上是一种“先学后教”的模式,不仅从时间、空间、结构、流程等方面进行翻转,更加是一种“范式的转换”[2]。

《园林花卉学》作为集应用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园林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主要以园林花卉和少量的室内绿化木本植物为对象,研究其分类、品种识别、观赏特性、生长习性、繁殖及栽培及园林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和实践技能[3,4]。课程内容庞杂、知识点密集,学生需要记忆的花卉品种比较繁多,且传统《园林花卉学》因课程教学课时及授课场所受限,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而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课堂氛围沉闷,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均较差,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教育信息化的十年规划指出,坚持育人为主,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5]。诗人叶芝曾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翻转课堂就是那火种。因此,《园林花卉学》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正是顺应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学校双创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来积累的教学经验,围绕教学模式构建,课前、课中及课后模块等方面进行具体、详细、有针对性的探讨。

2 《园林花卉学》教学模式的构建

对于课程的教学改革,最首要的环节是建立合适的教学模式,它统领着整个教学活动的策划与教学内容的安排,因此,本文以《园林花卉学》课程教学为例,从设计的合理性,实施的可行性等方面入手,构建《园林花卉学》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具体主要细化为课前、课中、课后三大模块,且三大模块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这将更有利于《园林花卉学》教学目标的实现。

2.1 课前模块

相比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是知识的传授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充分利用学生的闲暇时间,让学生先提前自学,并回答相关问题,以此大致了解下节课的相关教学内容。

在课前,《园林花卉学》的主讲老师根据安庆师范大学课程中心信息平台,掌握学生整体的学情基本信息,设计一套适合整体学生的教学方案。推送给学生相关的教学课件、视频、网址等资料,如中国MOOC大学资源、学堂在线、B站等一些优秀教学视频,并在其中穿插一些简单的提问,老师要把控好关于问题的度,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难,这样学生不是一直被动的接收,有助于他们对问题的思考,激发其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进行第十章《园林水生花卉》的学习前,《园林花卉学》的主讲老师将相关的课件、视频等资料推送给学生,如学堂在线、B站上的北京林业大学的《园林水生花卉》课件,让学生提前预习,并完成相关问题的回答,还可将疑难之处在平台上交流,方便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预习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为课中阶段有的放矢教学打下基础。同时结合该章内容布置一些问题,如①安庆市公园园林水生花卉种类及特点;②园林水生花卉的艺术效果;③园林水生花卉的生态效应等。学生根据兴趣挑选相关问题,组成小组,小组内再进行相应的细化分工,建立同学联络群如QQ、微信群等,方便同学之间交流、学习,将每人所收集来的内容聚合汇总,做成PPT以备汇报。通过这种拼图式的学习,完成整个问题的探索与整理,学生既能体验独立自主的一面,又能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

2.2 课中模块

课堂内化是翻转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课中模块是课堂内化的重要阵地。 在此模块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一改往日“独角戏”的教学方式,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重点点拔与启发引导,精准把控课堂节奏。教师善于应用启发式的提问,即问题的提出引人入胜,引起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鼓励学生开阔思维,循序渐进地展开讨论,有效引导学生们通过讨论得出相关结论,既增强了师生互动,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不易遗忘。在引导同学们参与质疑和争论过程中,教师最好要把握雨露均沾的原则,特别是内向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锻炼的机会,因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能塑造人格。

在课前的基础上,教师会要求学生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成果交流,PPT 汇报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展示,可以锻炼学生的书写表达能力、归纳汇总等能力。老师随机选择一个小组,并在此小组中再随机挑选一位同学进行汇报,这样的安排会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减少小组中个别同学打酱油的现象,达到课堂教学目的,老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整体状况打分,并对全组的整体配合进行相应的分析、点评及课堂总结。

通过前期《园林花卉学》翻转课堂的一些实践,发现在学生翻转角色,扮演“老师”去授课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请学生上台来讲课,基本均照本宣科,个别学生几乎全程眼睛未离开讲台,不敢与台下的同学们有任何眼神的交流;在讲授的过程中也未设置任何提问,与同学们没有任何的互动,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导致台下的同学有的打起了哈欠,有的眼神游离,学习状态很差,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师点评学生讲课效果时,要及时跟学生反馈,并设置引导式的提问,让学生慢慢悟到教的过程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才能让学生真正明白这个道理: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为获得今后更好的教学表现,反而会激发出他们自主学习的内在深层动力。

2.3 课后模块

目前衡量教学效果具体、可量的指标主要是学习评价与考核。因采取翻转课堂式《园林花卉学》教学改革,不再只有课堂部分,还增加了课前预习、翻转授课表现、课后总结等部分。因此,对它的评价和考核应涉及学生的学习全过程,学生课程学习表现即为一种综合式的评判。具体来讲,课程教学考核可分为平台学习、课堂表现、成果汇报和期末纸质测试成绩等共同构成。平台学习又分:签到状况、学习时长、问题回答情况等;课堂表现又分:到课情况、是否参与课堂讨论、回答问题情况等;成果汇报方面又分:课堂整体效果状况、语言组织能力、阐述的吸引力、团队分工合作状况等方面;期末纸质测试不再是唯一指标,将其权重设为60%,且考试内容也进行相应的调整,更加侧重主观题,考验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而非仅仅照搬书上的内容,学生只能学到死记硬背。

同时,在课后模块,为完善教学效果,教师与学生双方均需不断地进行课后反思,且应定期进行充分、必要的沟通,找出哪些环节还存在什么问题?可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更好地去解决它?或者是否有可替代的方法?等等。这些是对教学的再认识、再思考,有助于今后教学效果的完善。

3 结语

教学改革是一项任重而道远、循序渐进的过程。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当前非常热的一种教改模式,国家和各高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进行尝试、试验。翻转课堂改变了教师的授课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一个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彼此去适应、磨合。对于当前的教育来讲,翻转式的教学不仅是一个契机,也是一种挑战。作为以信息技术为前提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对于传统课堂来讲,具有颠覆性的冲击,在开展翻转课堂时,一定要把握好度,警惕唯技术化,不要被新技术绑架,而迷失了方向。如个别老师一味地利用新技术,在课堂上全程播放微课,完全成了甩手掌柜,学生与老师之间没有最基本的互动,这就大大偏离了翻转课堂的本质。因此,要重新认真审视教与学的定位,重新梳理师生互动的关系。

当然翻转课堂的优势非常明显,让学生从被动变主动,且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它是教学改革的趋势之一。但在实施翻转课堂时,也为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问题,教师如何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热情?一些平台可否开发出类似于游戏激励机制的课件?如何更优地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如何实现最佳地教学相长?等等,亟待今后进一步地深入研究与提高,这也是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三方今后共同努力与探索的方向。

猜你喜欢
花卉园林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2021国际花卉展览会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花卉之二》
《静物花卉》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法兰克福“春天”花卉展
必修模块相关知识过关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