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俚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戏曲表演中有着形形色色的表演形式,演员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戏曲表演,一方面可以展现感性的戏曲内容,另一方面能将生活的韵味以戏曲表演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从戏曲表演艺术的专业角度来看,戏曲的结尾应展示和表现生命。表演者只有以舞蹈的表演形式进行戏曲表演,才能全面而生动地展示和表达生命。中国的戏曲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戏曲一方面应在传统审美表达方式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另一方面应让戏曲表演紧随人们审美需求的发展。在众多艺术表现形式中,戏曲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研究戏曲表演艺术中的舞蹈表达形式与其美学特征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1]。
在当前时代,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文化和精神方面的追求也在不断增加。在戏曲表演中,演员根据戏曲表演的特色及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选择与之匹配的舞蹈,不仅能增强戏曲表演的艺术效果,还可以满足人们对戏曲表演的审美需求,让观众在观赏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戏曲所表达的情感。可以说,在戏曲表演工作中运用舞蹈是非常重要的。在笔者看来,借助舞蹈的表演形式进行戏曲表演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戏曲,我们可以发现,戏曲的表演过程事实上是一个叙事的过程。在戏曲舞台上利用的各种表演形式和表演技巧,其目的便是将戏曲的叙事功能更好地展现出来。戏曲演员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表演时间不足的问题,戏曲演员只有高效地利用戏曲表演技巧,才能使自己的表演过程更加顺畅。在进行戏曲表演的过程中,演员利用舞蹈动作往往可以高效地传递自己想要传递的信息,这是被戏曲届专业人士所广泛认可的。因此,在戏曲表演过程中利用舞蹈元素,可以有效发挥戏曲的表演叙事效果。事实上,在戏曲表演中利用舞蹈因素也是戏曲发展的必然趋势[2]。
优秀的戏曲演员往往可以在表演过程中利用各种合乎情景的表演技巧和表演形式,将观众带到戏曲设定的情景中,并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因此,如何通过合乎情理的表演技巧和表演形式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是当今戏曲届广泛探讨的问题。而在戏曲表演过程中,演员利用舞蹈的表演形式可以有效提升自身表演的艺术性、生动性和感染性。
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戏曲艺术吸收与借鉴了大量艺术的表演形式和元素,因此,戏曲艺术是一种极具包容性的表演艺术。进入现代化社会以来,人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艺术表演形式,同时,人们对艺术的需求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为此,戏曲艺术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借鉴其他艺术表演形式的优势,从而满足新时代下人们对艺术的审美需求[3]。
首先,相关表演人员和表演团体没有意识到在戏曲表演过程中利用舞蹈表演形式的重要性。很多艺术团体在进行戏曲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仅仅注重各类舞台技术的应用,始终青睐于表演环境的营造。不仅如此,他们对观众的视觉过度重视,而忽略了对演员动作的指导。在他们看来,只有营造出良好的表演环境,带给观众视觉冲击便可以达到良好的表演效果,而在表演过程中利用舞蹈的表演形式不是必要的。在这种错误观念的指导下,其创作出来的舞蹈艺术作品是低质量的。其次,即使有部分戏曲演员可以进行舞蹈表演,但从他们的表演中可以看出,他们普遍存在基本功不扎实的问题。甚至有部分戏曲演员根本没有接受过相关的基本功训练。因此,他们在表演过程中很难将舞蹈的表演形式应用到戏曲表演中。还有一部分演员在日常训练中没有进行必要的舞蹈基本功训练,这是导致当今演员在戏曲表演中无法有效利用舞蹈的表演形式的重要原因[4]。
古人通过深入研究和观察自然提出了“形与神”的艺术创作理念。该创作理念被广泛应用到形形色色的艺术中,因此,中国艺术形式与西方艺术有着明显的区别。戏曲往往是在故事的基础上阐述事件的起源、发展和结束三个环节。通常情况下,戏曲演员通过唱、演、做等形式来进行艺术表演和艺术诠释。戏曲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有着明显的区别,它需要演员运用肢体动作、面部表情、服装等形式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情感直观地展示在观众面前,从而让观众领略戏曲中的艺术美。著名剧作家王骥德提出:戏曲需要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戏曲的表现形式也应遵循艺术规律。戏曲舞台上没有实体的门窗,演员需要通过动作进行表演,如演员表演骑马是通过挥舞鞭子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戏曲的自由度为演员自由地表演提供了空间。因此,在戏曲舞台中利用舞蹈的表演形式是有一定合理性的[5]。
中国戏曲具有程式化的特点,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演员在舞台上做的每个动作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要求。例如,“七八”专指将军的出场,“走边”主要是指在夜间的疾驰,“马”主要是指骑马。此外,传统戏曲通常通过将事件夸张化的方式来吸引观众的目光,并激发观众的想象力,让观众自由挖掘其中的含义。例如,在戏曲表演中,戏曲演员往往是通过夸张的动作或夸张的表情来展现各种心理变化。戏曲的独特表演形式反映出戏曲表演艺术的特有形象,演员在进行戏曲表演的过程中可以侧面反映出他们对生活场景的观察和反思[6]。
舞台艺术主要是通过歌舞和音乐的形式展示其独特性。因此,歌舞自然成了戏曲表演中的一个独特标志。在戏曲表演中,表演者往往通过“手、眼、步”等方式向观众展示戏曲的特点,从而增强观众的愉悦感[7]。例如,在京剧《霸王别姬》的表演中,演员需要通过舞剑来表现人物的爱与悲。在表演《梨花颂》的过程中,演员需要通过唱舞并重的方式来进行表演。演员通过这种方式营造剧情的意境,能提升观众的观看体验。戏曲是中国艺术形式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它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收集了各种艺术形式的素材,因此,戏曲表演中包含着许多民族风审美特征。中国戏曲舞蹈是在传统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发展的,是在相关专业戏曲工作者努力的整理和提炼中形成的。不仅如此,中国戏曲舞蹈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汲取了古典文化,因此,它还具备一定的古典特征。戏曲舞蹈的表现力是通过表演者协调的呼吸、精绝的眼睛表现力及高超的舞蹈能力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在戏曲舞蹈表演过程中,表演者的每个动作呈现都非常重要。
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中国戏曲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戏曲诞生以来,它便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喜爱,群众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戏曲创作。因此,戏曲中饱含着许多群众性文化。无论传统戏曲还是现代戏曲,它们都拥有着民族化、人性化等特点。在戏曲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人群的生活状况。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发展传统戏曲的方法。而在戏曲表演中利用舞蹈的表演形式进行表演,可以有效提升戏曲表演的感染力和号召力,这对戏曲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了在戏曲表演中舞蹈表演形式的利用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相关戏曲表演者的戏曲表演提供理论借鉴,从而有效提升戏曲表演的感召力,进而促进戏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