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府谷县农业机械服务中心,陕西 府谷 719499)
科技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投入,并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良好助力。在农机使用数量日益增加的背景下,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人们越发意识到任何行业的发展均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为此,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并根据当今农业机械污染现状提出相应的管控措施,将农业污染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尽可能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达到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目的。
农业机械在实际作业环节,主要通过发动机运转动力来完成相关作业流程,与此同时,也会有大量的尾气排出,在很大程度上污染农村地区的空气。有统计表明,80%以上的农业机械均采用柴油作为日常工作的燃料,所排出的尾气量要远大于家用机动车尾气排放量,这说明农业机械在运行环节会严重影响空气质量[1]。
在利用农业机械进行喷药、灌溉、施肥等相关作业时,难以避免油污、药物及肥料等物质发生渗漏现象,最终对水体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汽油、柴油、润滑油泄漏现象,致使农用机具出现作业故障。在农用机械维修过程中,如废油或清洗液未得到合理处理,随意泼洒于田间土壤,就会对农作物土壤环境造成污染,土壤墒情随之变差,很容易出现板结现象。
为美化道路两侧的风景,通常会在道路两侧种植花草树木,而农用机械在行驶环节会排放大量烟尘,进而粘附于道路两侧的植物表面,严重影响植物的健康生长。另外,一旦农业机械消声功能出现问题,各零件因间隙过大可产生巨大的噪音。不仅如此,若废旧轮胎、机架及螺丝等废弃物得不到合理处理,均会对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农村地区受到教育程度及信息水平的影响,还未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片面认为农业机械只会排放固定量的尾气,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同时,认为即使农业机械会排出一定量的残渣及油污,也不会对人类生活有很大影响,广大农民并未明确青山绿水与自身生命安全的紧密联系。
一般来讲,管理部门所涉及到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农机使用管理及源头管理两个方面,其中源头管理主要是农机销售及生产环节的管理工作。例如,农机非法改装及拼装,导致广大农户操作动力不配套的农用机械,此种农业机械在实际作业环节,燃油量及烟尘排放量要远远大于标准机械[2]。而在使用管理过程中,经销商一味强调自身利益,缺乏对农用机械安全使用及保养方面的培训,进而导致农村地区农用机械带病作业现象频频发生。
从目前农用机械的使用情况来看,农机类型主要包括大中型田间耕作机、联合收割机、运输型拖拉机等,而这些机械在实际使用环节存在渗漏油污等现象,燃料燃烧不充分,大大降低柴油机对燃料的利用率。随着燃烧不充分、排放量超标等现象的日益凸显,追溯根源,是燃油热转化及农机装配技术不成熟所致。
首先,农业机械在道路运输环节,超载超限、超负荷运转等现象时有发生,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大黑烟的排放量。其次,农业机械在实际工作环节,农机手通常选择不合适的速度及挡位前进,最终出现发动机冒黑烟等现象。最后,在农业机械维修和保养环节,一部分废弃物得不到合理处理,乱丢乱倒现象尤为严重。综合分析以上问题,均是农机手综合素质偏低所致,农机手在上岗前并未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其综合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要想从根本上治理农业机械污染问题,就要从根源抓起。其一,制定农业机械强制报废回收制度,通过法律法规对农业报废机械进行回收。其二,做好农业机械的检测工作,重点检测农业机械的排放量,合理控制有害物质的排出。其三,严格监督并管理农机经销商,并对农机购置人员进行详细且专业的农机安全使用和技术保养培训。其四,在基层地区建立农机维修点,农机维修人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及技术水平,确保修理人员持证上岗,做好废弃物的处理工作。其五,在农业机械污染防治环节,要予以相应的政策支持,将一些节能环保型农机列入补贴政策,提高广大农户使用节能环保型农机的积极性。
综合分析现有农业机械的运行情况,均存在设计结构不合理、热能转化不足、舒适度欠缺等问题,因此,在农业机械研发过程中,要尽可能缩小各零件之间的空隙,避免农业机械操作环节的噪声污染问题[3]。此外,还要增加农业机械的密闭性能,以免油污发生渗漏,积极创新设计发动机燃油室的形状,使喷油时间及喷油位置具备合理性,在提高热能转化率的基础上,促使燃油充分燃烧,从根本上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进一步保护大气环境。
农机手作为农业机械的操作者,在日常操作过程中,需具备规范性的操作及保养流程,尽可能避免农机带病作业等操作行为的出现。在农业机械保养环节,要合理处置废弃物,改掉乱丢乱倒等陋习。农机手在实际作业环节,需严格遵循相关操作流程,驾驶中所选用的挡位要与农机具的发动机功率相匹配,避免超负荷作业等现象的发生,从根本上凸显农业机械的应用效率及工作质量,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可借助微信、电视、自媒体等诸多互联网平台对农业机械环保进行宣传和讲解,从根本上增强农民环保意识,使农民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好坏与自身生命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为广大农户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理念,才能有效提高农民参与环保工作的积极性,为解决农业机械环境污染问题提供良好助力。
农户在购置农机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农业机械的实用性及便捷性,而且要对农机质量、耗能情况有充分的了解,确保所购机具的排放量达到相关要求标准。在满足作业需求的基础上,可选用充电动力机带动机组作业,此举可有效避免大气污染,并注意做好电池的回收及利用。
宣传人员可选择图文并茂的宣传方式,将农业机械污染等相关宣传资料发放于农户手中,使农户了解农业机械污染的危害程度,一旦机械在使用环节发生故障,就要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处理。此外,部分技术人员也可送教下乡,教授农机手简单的维修保养技术,并合理处置废弃物。
农机主管部门要定期组织技术人员下乡对农机使用情况进行检查,针对使用年限过久、耗油量高、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农用机具,要按照报废标准做报废处理[4]。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应针对满足要求标准的节能型农机开展,对于排放量不达标的农机则无法享受购机补贴政策,政府部门可为农机生产企业提供一定的环保研发资金支持,适当将政策向节能环保型农机倾斜。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化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先进农业机械化装备,对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有着积极的作用。综合分析农业机械发展现状,既有积极一面,也有消极性影响,为此,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也要格外注意农业机械对环境的污染问题,确保两者间得以和谐发展。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