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旭 蹇 然 湖北广播电视台
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内部原有的许多空间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不得不被废弃,如搬迁的工业区、弃置的军事基地、废弃的交通设施等。这些老旧空间被废弃是难以有效避免的,其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1]。但是,如果能够通过更为有效的策略将无法规避的废弃场所问题纳入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整体考虑中,赋予老旧空间以新的生机与活力,则可以使城市朝着友好型人地关系的方向发展,但是无论对设计者还是城市自身来说,这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一般来说,城市内老旧空间由于场地尺度、土地性质等多方面的不同,有着诸多相似的表述或定义。基本上,大部分老旧空间在短期内都不会投入使用。而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则包含公共空间质与量两方面的内容,只有这两方面均满足公众综合需求和使用活动需求,才能保证空间的作用及价值最大化。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由于前期对公共空间价值认识不足,土地成本、城市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城市中心区域、旧城区公共空间环境在“量”与“质”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2]。老旧空间为城市创造高品质公共空间、重塑城市中心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增大,人们对户外活动的要求日益提升,老旧空间的适应性再利用可以为城市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宝贵的空间,为增加公共空间数量带来弹性的用地和全新的发展契机[3]。老旧公共空间由于自身的区位条件、历史地位等优势,在再度转变为城市公共空间时拥有巨大的潜力。同时,在提供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时,优先开发老旧空间还可以方便交通、节约能源资源。比如,闲置的仓库、工厂或市场,要么位于城市的核心区域,要么交通条件便利,对这些老旧空间进行适应性再利用,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优势作用。
在可持续发展观的城市建设要求下,不论何时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都应优先考虑已经开发过的场地,恢复与开发已经受到污染、破坏的老旧空间,相较于重新开发一个新区域,这样投入的成本相对低廉,而且开发和推广速度也更快。因为城市中的居民对这类老旧空间基本上都不陌生,部分老旧空间还有一定的情感寄托,对其再利用后认可度更高。比如,英国诺丁汉大学朱比利校区就是在一个曾经受到污染的旧工业区棕地上建成的。又如,上海黄浦江滨江绿地的开发则充分利用了当地原有的旧工厂、船坞及码头等空间环境。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各项基础设施的功能与服务日趋完备,人们在使用城市公共空间时,都希望能够感受到城市公共空间的“精心”与“特别”之处,但要实现这一目标,对公共空间环境进行有效的维护,城市建设环节需要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将十分巨大,且这种投入是持续不断的,这就给城市的发展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现代生态学的观点认为,城市空间并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废弃,暂时的老旧与废弃,往往是因为在短期内人们还没有找到可行的利用途径。因此,要想适应性再利用老旧空间,就需要准确认识并评估老旧空间的价值。老旧空间适应性再利用,是设计尊重自然发展、倡导能源与物质循环利用、场地自我维持的生态设计观的集中体现。在适应性再利用老旧空间时,合理利用空间内遗留的废弃物,如砖块、石头、植物、土壤等资源,可以有效地满足新场地的需要,这样还可以有效地减少对资源的索取,节约公共空间建设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但需要注意的是,设计中要尽可能避免废弃物成为新的污染物,要保证老旧空间的适应性再利用不会对公众健康造成危害。比如,如果老旧空间为工业废弃场地,场地中锈蚀的金属及被污染的土壤都需要先进行净化处理,然后才能投入使用,否则不仅难以提升公共空间品质,还会对人们的健康生活产生危害。
在对老旧空间的废弃物进行利用时,有“隐”和“显”两种设计手法,其目的是一致的,即消化部分原有场地中的废弃材料,取代部分外来材料的使用,进而有效地节约空间建设成本,降低对环境所产生的污染。“隐”性手法主要是将废弃物转化成未来空间的建设材料;“显”性手法则是通过艺术设计的手法将废弃物转化成公共空间中可见、可用的环境要素。比如,设计师在进行景观设计时,经常会将公共空间中废弃的铁轨、熔炉、机器及其他金属材料等物品通过创意设计的方法转化成形象鲜明的装置艺术品。
老旧空间再利用并非现今才在设计领域出现的概念,在我国历史上就有老旧空间与废弃物再利用的相关记载和研究。比如,北宋建筑典籍《营造法式》中,将其表述为“五材并用”,这是我国由来已久的营造节材思想及一直以来遵守的用材准则。建造施工期间产生的建筑垃圾,如破损残余的石、砖、瓦等,都可以作为建材被再次利用,如可以将其铺在庭院中。绍兴郊外东湖、柯岩、吼山、羊山四大石景最初都是历代开山采石留下来的,在今天则成为优美的自然景观。古人在进行空间建造时,取材不仅会考虑自身的使用需求,还会考虑后世之人的需求,由此可见,老旧空间与废弃物的再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
老旧空间适应性再利用需要将恢复和营造场地的生态性功能作为首要前提和努力的目标,这样才能切实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从广大人民群众的角度来看,他们希望能够使用和体验的公共空间,通常是能够愉悦个人身心、放松自我的场所,这就使得设计彰显自然演化和生态修复的过程显得极为有必要。这不仅可以让公众从中接触和体验自然环境,还可以深入了解生态修复知识,加深对城市发展与人类自然文明进程的认知,这对普及环保知识、传播城市生态文明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同时,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老旧空间长期没有投入使用,而一级生态系统具备修复和演化的能力,所以老旧空间自身可能拥有意想不到的自然环境,具有不同程度的生态效益。总体来看,利用多样化的老旧空间生态环境系统可以达到节约建设资源、维护城市生态健康发展的目的。
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品质高低可以通过能否满足和促进公众活动来体现,尤其是空间能否促进公众自发地参与社会性交往活动。通过适应性再利用设计可以将老旧空间和废弃物转化成促进公众积极活动的场地。这一类环境设施具有更强的独特性、趣味性和历史感,更容易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比如,德国杜伊斯堡北部公园就是在200hm2钢铁厂旧址上建设起来的。设计者没有随意丢弃钢铁厂的各类废弃物,如炼钢炉、仓库、铁轨等,而是结合城市公众户外活动环境行为需求,将这些废弃物改造成了多功能的公共空间环境设施。比如,将大型混凝土构筑物、炼钢炉等与攀岩运动结合在一起,做成攀岩的基本器材。工厂铸件车间有一块已经生锈的大型地砖,将其表面的锈蚀处理干净后,放在了广场中心铺地,户外演艺广场的位置因此变得比较突出。将这些废弃物进行灵活应用,不但节约了空间建设材料,而且有效提升了空间辨识度。
不同人由于兴趣爱好、成长环境及文化水平等存在差异,对美的理解和认识可谓各不相同。而老旧空间作为特殊的景观设计素材,以一种视觉审美与生态高度结合的形象开始走进公众的审美认知视野,其中,生态美学的作用与价值不容忽视。生态美学的作用价值就在于打破了原本的“风景美学”简单粗暴的视觉之美,而是开始从更加宽广的角度让人们对自然及环境之美形成更加清晰的感知。这种适应性再利用观念将生态因素理性成分与审美活动结合在一起,公众得以借助老旧空间再利用感悟城市发展模式转换、生态文明进程的意义,其审美思想也从狭隘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借助老旧空间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不能局限于视觉、功能等其他技术性指标的内容,还要考虑诸多社会与人文历史的问题。其设计目标也不只是局限于废弃物的再利用,而是从长远角度出发,实现场地生态与社会生态的全面复兴。城市中的公众对老旧空间并不陌生,部分老旧空间甚至让公众产生了归属感和认同感,基于这样的原因,在老旧空间适应性再利用期间,发挥其精神引导作用就显得极为有必要了。
总之,优质公共空间的建造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在全球能源资源短缺及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对公共空间的建造是城市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存在,与此同时,还有诸多老旧空间由于环境、功能等因素被废弃。对老旧空间再利用,可以有效地提升公共空间品质,节约资源能源,满足公众的公共空间使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