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琳,胡 彬,肖 帅,刘德才,王全红
(1.北京市优质农产品产销服务站,北京 100101;2.北京市植物保护站,北京 100029;3.大兴区瀛海镇东二村,北京 100076)
五色韭菜属于叶韭,因其从根到叶尖呈现白、黄、绿、红、紫 5 种颜色,而被称作“五色韭菜”,又叫“野鸡脖子”。五色韭菜曾经作为贡品进入清宫,后来也在北京蔬菜市场享有盛誉。五色韭菜主要是通过铺糠(或铺沙)避光、控制温度变化等物理措施实现的。通过铺糠(或铺沙)避光,韭菜地下的假茎呈白色,叶鞘部分变成黄色,叶子中上部见光而呈现绿色,让叶尖在较长时间的低温条件下,使叶绿素转变为紫色的花青素而呈现紫色,紫色下部则因低温时间较短,呈现红色。由于栽培步骤较为复杂,五色韭菜的栽培逐渐减少,生产技术也近乎失传。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传统老品种需求的提升,瀛海镇种植户通过摸索再次成功培育出五色韭菜。
五色韭菜颜色鲜艳,味道浓郁,产品品质优良,生产前景较好。进入生产阶段,每年可生产2茬五色韭菜,每茬韭菜667 m2产量约200 kg,青韭可收4茬左右,每茬667 m2约600 kg。五色韭菜同类产品售价在100~300元/ kg。绿色方式生产的青韭,采摘与宅配销售渠道售价平均可达到10元/kg。韭菜上色处理后,每667 m2年收入5.2万~13.2万元。若扩大生产规模,则有望进一步压缩人工、材料等投入成本;另外,可通过加强环境调控延长上市季节,实现周年供应。
培育五色韭菜要求品种具有生长旺盛、假茎粗而长,抗压,丰产,耐寒等特性。因进行覆盖处理的时间较长,生长旺盛、抗压、抗倒伏的品种才能达到较好的上色效果。一般选择深休眠品种,因其回根充分、上色效果好、品质佳。可以采用山东的马蔺韭进行生产,1次播种后,可进行3~5年的五色韭菜生产。
选择排灌良好的地块,清除前茬残株,整平土地,每667 m2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50 kg。北京地区适宜播种期为4月上旬至中旬,最迟不晚于5月上旬。采用上一年收获的新种子,条播栽培,667 m2用种量为4~5 kg。播后覆土1.0~1.5 cm厚,轻轻踩实后浇水。
待叶片长到8~10 cm,播种后45 d左右,在两沟之间开沟,沟施有机肥,随水冲施,大水灌透后,见湿见干,将沟耙平。8月份,待韭菜分蘖后,再追肥2次(8月中下旬和9月下旬)。
进行上色处理的韭苗以长足2年的最好,即第1年早春播种,养1年根,第2年再养1年根,使鳞茎内积蓄足够多的营养,然后进行生产,这样容易获得较高的产量。第1年播种后至翌年春天,即4月下旬—5月上旬,可以挖苗移栽。施足底肥,每667 m2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约3 000 kg。韭苗挖出后,剔净宿土,修剪叶梢,假茎以上宜留5~6 cm,易于缓苗。定植行距 25~30 cm,丛距35~40 cm,每丛40株左右。对于较大的丛行距,要保障栽培畦内通风良好。定植后及时浇水。
为了促进养根,增加营养物质向根部积累,当叶片生长到35~40 cm或出现倒伏现象时即可对植株进行修剪,只保留假茎上3~5 cm。剪头之后,7 d之内不可浇水,让刀口自愈。每次剪头后及时随水追肥。
7—8月份,韭菜进入开花抽薹阶段,为了保障冬季上市韭菜产量,防止韭菜开花,在出现开花时应立即剪除花头,避免韭菜生长进入抽薹阶段,消耗鳞茎营养。10月份以后随着气温降低,应减少浇水,以防植株贪青而影响养分的贮藏积累。11月上旬土壤昼消夜冻时浇水。开始覆盖栽培时要浇1次大水,浇透浇足,保证韭菜整个冬季生长的需要,至翌年3月撤去覆盖物为止,期间不能浇水。注意冻水必须浇足、浇透,有时可连浇2次水。
用作物秸秆在栽培畦北侧与西侧设置风障,使其与冬季西北风方向一致,高3 m左右,风障越高,保温性能越好。风障要垂直于地面,平行于栽培畦。设置好的风障需加2道栏杆,并用绳子拴在地锚上,以防大风将风障吹倒。也可以采用温室内栽培的方式,韭菜回根期间,撤掉棚膜通风,加速韭菜回根。
北京地区在11月下旬(小雪节气)铺糠。将地面植株残体清理干净后,底部先铺5~6 cm厚的锯末,锯末打湿,保持不散不滴水的程度,也可以采用沙子替代锯末,锯末之上铺麦糠,总厚度40~50 cm。一时盖不齐的,也可先盖15 cm左右,到12月上旬再全部盖齐。不栽韭菜的畦面土埂等处均要覆盖上麦糠。
为了提高麦糠的保温性能,使地面吸收太阳光,提高地温,防止韭菜腐烂,需要进行晾糠工作。晾糠是在12月中下旬进行,即盖糠后15~25 d,露地栽培20~25 d,温室内栽培约15 d 。观察叶尖有硬挺状态,即可开始筛糠。用细齿木杈把畦面上的麦糠挑出一部分,放到田埂处。把剩下的底层麦糠用木杈翻转,将底层麦糠翻上来弄平晾晒。晾糠一般在晴天08:00—15:00进行,下午把麦糠重新挑回原畦覆盖上。阴雪天不进行晾糠,进入2月份,或天气晴暖时,晾糠时间可长一些,晾糠时注意勿使韭菜受冻害。此阶段韭菜的地温宜保持在10~15 ℃,麦糠内温度宜保持在15 ℃以上。晾糠的过程可以蒸发掉土壤中过多的水分,促使韭菜生长良好,避免腐烂,还可冻死部分韭蛆。
韭菜高20 cm左右时进行晾色,晾色和晾糠结合进行,操作相近。头茬韭菜一般从08:00晾到15:00左右。需要注意观察韭菜叶尖,若发现冻得发僵的韭菜,要迅速将麦糠回盖,第2天即可见叶片出现紫色,若未能及时回盖麦糠,则不容易产生紫,若样重复晾色3 d,韭菜叶尖受较长低温的作用产生的紫色则固定,俗称“冻紫”,“冻紫”以后在畦内留下4~5 cm厚的糠,俗称“丢糠”,使韭菜下部基本见不到阳光从而形成黄色。所留糠的厚度要随着韭菜的长高而逐渐加厚,每次丢糠时,只保持3~5 cm的叶尖露在外面即可,叶尖始终保持紫色,稍下部就呈现深红色的过渡色;而在韭菜靠近麦糠表层的区段,受蓄热麦糠的影响,温度也比较高,又可以得到一定的光照,这部位的韭菜就能形成正常的绿色。随着韭菜逐渐的长高和保留糠厚度的增加,紫色、红色和绿色部分也逐渐上移,最终兼具“五色”。
头茬韭菜长至20~25 cm高即可采收。收割头茬韭菜后,按照之前的处理,重复晾糠、晾色、上色等操作,进行第2茬五色韭生产,4月4日前收割第2茬五色韭菜。收割后将覆盖物与风障等设施物资撤掉,锯末与麦糠放置在干燥的库房,下一年晾晒后可继续使用。之后可根据长势情况收割3~4茬青韭,管理与上一年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