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形势下的线上就业指导模式建设研究

2021-11-27 07:13卢晓晓
山西青年 2021年15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情绪

卢晓晓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一、疫情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受疫情影响各地企业延迟复工,人们也是减少外出尽量在家活动,停工停产对经济的冲击已经显而易见,特别是对服务业和制造业来说,供需的变化必定会引起工作岗位的变化,所以招聘人数会呈现不同程度的萎缩和减少。综合考虑疫情以及其他各方面因素,今年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2020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020年2月—8月是应届毕业生求职的高峰期,由于今年的情况特殊,使得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很大,再加上其他求职者的竞争,使得今年的求职者数量持续增加,我认为其中增长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非疫情因素,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都在不断增长,竞争也就越来越大。第二是受疫情影响导致的供给增加现象,毕业生求职时间的缩短以及其他往届生竞争者的因素。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的人数也逐年增加。2019年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为834万,今年预计达到874万[1]。毕业人数的上升,意味着就业总量的扩张,然而工作岗位的有限性必然让应届毕业生的求职压力越来越大。

二、常见的消极心理状态

受到疫情影响,就业压力的增大让高校毕业生也出现了诸多心理问题和情绪困扰。

(一)焦虑心理

疫情发生后,无限期的延迟开学,随着毕业日期的日益逼近,由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双重影响,对接下来即将要面对的求职问题产生畏难心理,伴随着焦虑、失眠等心理和生理反应。毕业生应该正确看待自己的焦虑情绪,对所处形势和自身优势作出理性的分析,从而抑制这种焦虑心理的产生。只有充分认识焦虑心理,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才能在求职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积极主动性。

(二)自负心理

有很多同学在学校各方面表现良好,成绩优异,能力突出,甚至有时候对自己有过高的评价,与自身实际能力不符。这是部分毕业生很容易产生的心理,由于年轻阅历不足,急于求成,以为自己一定会找到理想的工作。他们没有意识到,就业实际上就是一种竞争,就业市场也是秉持着优胜劣汰的原则。但是有些毕业生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对自己评价过高,对工作单位和工作岗位期望过高,好高骛远,希望能满足自己各方面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自负心理的表现,如果用这种心理状态去求职,结果只会处处碰壁。

(三)自卑心理

在社会竞争中,有的学生因为自身或家庭的一些因素而产生自卑心理,在一些就业机会面前犹豫不定、止步不前。并不是他们真的在能力方面存在缺陷,而是因为他们不能很好地预估自己的实际能力和专业素养,往往自我评价偏低,自卑心作祟,这会直接导致他们内心的恐惧心理,在求职时缺乏主动性,没有做好心理准备[2]。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遇到一点困难就会更加悲观绝望,还可能会出现逃避的态度,导致自卑心理更加严重,所以正确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

(四)依赖心理

在面临毕业找工作的时候,部分毕业生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缺乏主动意识,总是希望通过学校的合作企业找到心仪的岗位,或者依赖父母的安排。有这种依赖心理的学生,本身就是缺乏上进心的一种表现,大学里应该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而不是一遇到困难,不去想解决办法就直接求助于他人,长期有这种依赖性心理的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也会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

(五)虚荣攀比心理

虚荣攀比心理在毕业生求职过程中也是比较常见的。在找工作的时候,有的毕业生不从自身实际情况和个人条件出发,盲目的攀比他人的工作,把超越他人的工作待遇作为自己的标准,很有可能错失很多很好的合适的机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种虚荣攀比心理是万万不可取的。

(六)从众心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不断扩大招生,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上升,在这种大众教育的背景之下,很多学生的个性特征被埋没,到了毕业的时候在求职过程中也犹豫不定,不能用主观态度去面对问题,不知道自己所持有的价值观是什么样的,不知道自己想找什么类型的工作,这样往往会出现一种从众心理,不经思考就仓促决定签约,这样的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不仅个人能力与职位不匹配,也抑制了个体的潜能。

三、毕业季求职学生心理调适

上面介绍了几种高校毕业生在求职期间容易出现的消极的心理状态,高校应该开展相关就业指导心理课程,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尽快适应当下新环境、新形式,勇敢面对挑战。

(一)正确认识自己

对自己的认知在就业择业中居于首位的,要正确认识自己,理性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能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评,理解自己的各种情绪和压力,从而判断自己是否做好了就业准备。

(二)相信自己,让压力变动力

很多毕业生面对今年如此严峻的就业竞争心里没底,甚至失去了自信。情况越是严峻,越要对自己充满信心,首先要相信自己,把压力转换为动力,勇敢去面对,才有更多的机会,自信是一个人的力量源泉,是一个事业有成的人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之一。如果毕业生在求职期间出现了焦虑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其中的原因一定是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没有做到充分的练习、没有充分了解工作岗位的要求和条件,然而这些都是通过认真思考和学习可以收获的技巧和信息。

(三)努力提高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的是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件事情所做出的判断和评估,同时也是个体自信心的直接体现。当自我效能感低时,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长远目标,然后再分解成几个短期目标,分步骤循序渐进地去逐个击破,在这个过程中会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不断增强自信,用这种状态去迎接求职挑战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管理情绪调节心理

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和心理调节的方式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课,在求职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加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打击能力。首先,毕业生们应该对此时的就业形势有一个清醒而全面地认识。虽然这次疫情给就业市场带来的冲击很大,大多数企业开始缩招,对即将面临毕业的同学来说是有不利影响的,但是我们可以从其他角度对疫情进行重新地评估,从认知上去改变这件事情带来的负面情绪,找到更为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找到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去调节自己的认知和情绪,加强求职过程中的信心和耐心。

还有一种方式叫做情绪转移,顾名思义,当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棘手的问题产生负面情绪时,可以尝试将这些不良情绪转化成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游泳、打球或者画画来抒发这种不良情绪带来的低落感。同时也可以运用放松的方法让我们的情绪缓解,比如音乐放松法等。合理的情绪宣泄也是一种良好的情绪转移方式,适当与家人朋友倾诉,沟通也是一种良好的自我宣泄和自我调节的方式,家人朋友的激励会给我们输入能量、提升我们的自我认同感。

总的来说,疫情属于社会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毕业生要勇敢面对,把这次事情当做是一次挑战而非借口,从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打击能力,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相信科技的价值、专业的价值和信念的价值,给自己设定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为之不断奋斗,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不断努力。

四、当前形势下线上助推就业路径探索

(一)就业政策的线上推介

首先,要广泛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这样大学生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就业相关的具体事宜,尤其是在国家就业政策刚刚颁布的阶段,宣传工作尤为重要,尽量使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把宣传的范围扩大化。在疫情防控期间,对于就业政策的宣传的解读我们只能在线上进行,所以就更需要大力去宣传,给应届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信心。其次,完善就业政策的配套措施,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提供相应的就业规划和指导。学校可以结合不同学生的个性、家庭、能力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指导,提出对学生有帮助的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二)招聘信息的线上推介

在以往的招聘季中,会开展专门的校园招聘会,由于疫情影响,无法组织线下的招聘活动,学校要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协商对毕业生就业流程尽量简化,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线上办公,并将详细的招聘信息根据专业分类,通过学校、用人单位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及时有效的推送。毕业生要时刻关注相关招聘信息,根据自己的专业和求职意向选择适合的工作单位和岗位,在网上推荐自己,进行简历投递以及线上面试。学校应针对线上应聘展开培训和指导,从而更好地帮助毕业生顺利完成求职。

(三)就业指导的线上推介

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有的学生想继续学习深造,有的学生想直接就业,还有的学生对自己的将来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选择……学校要第一时间推出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咨询专线,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进行不同的线上就业指导,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个性化需求,疏导毕业生的矛盾心理,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引导大学生通过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问题、适应环境,认清自己的价值观,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从而实现人生价值。

(四)单位学生双选会的线上推介

在单位和学生之间搭建网络双选会。用人单位和学校可以通过双选会的形式进行网络推荐活动,首先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岗位需要和相关专业的毕业生的实际表现进行匹配,将挑选出来符合用人单位的学生进行推荐,最后进行用人单位和学生进行线上对接,完成双向选择。通过这样的形式,既可以帮助用人单位完成招聘,也可以帮助毕业生实现就业。

(五)线上应聘流程指导

学生以往接触到的求职面试,多是以现场面试为主,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和展示,现在转为线上面试,难免会产生不适应,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为了帮助毕业生疏解就业压力,尽快适应线上应聘,掌握相关的技巧和方法。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开展线上应聘流程指导活动,比如:大学生就业政策解读、如何制作一份高水平的求职简历、线上面试礼仪注意事项等。通过开展集中讲解的方式,让毕业生们进行自主学习,完成求职必要的知识储备和相关礼仪,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提升就业效率。

(六)特殊群体重点帮扶

重点关注家庭贫困、特殊家庭学生的就业指导,加大对他们的心理疏导,引导学生及时调整心态,克服悲观态度,积极面对挑战。实行“一生一策”针对性帮扶,因人施策,引导学生回避不良就业心态、做好职业规划,针对性地给他们推荐岗位,指导他们线上简历投递和面试技巧,帮助他们尽快顺利就业。

五、结语

疫情给2020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新的就业形势,各个高校更应该积极应对,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结合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就业指导和帮扶,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不断提升高校就业指导水平。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情绪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