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驰
(秦皇岛市卫生应急调度中心,河北 秦皇岛 066000)
伴随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和5G技术正在与医疗领域深度融合,诸如移动APP、自助服务机、机器人智能导诊等技术被广泛应用,海量数据正在以排山倒海之势扑面而来,传统档案管理手段已无法应对如此磅礴壮观之势,加快推动医卫档案管理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在蓬勃发展的时代面前,任何单位和个人唯有融入适应,任何行业领域唯有拥抱前沿信息技术,方能不被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碾压,不被时代所弃,医卫档案管理信息化亦然。本文以医卫机构作为研究客体,从其档案管理信息化入手,认真分析档案管理信息化所遇之困扰,并对此提出科学有效化解对策,为推进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贡献绵薄之力,也为政府和医疗机构管理层提供决策参考。
加快医疗卫生档案管理信息化步伐,是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落实人民至上发展理念的客观要求[1]。首先,通过加快推动医疗卫生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有助于更好规范医院诊疗流程,实现医疗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缩短患者排队等候时间,使患者得到更及时的救治和养护,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其次,通过加快推动医疗卫生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有助于提高医疗卫生档案管理的使用效率,提高医疗卫生档案管理信息的准确性,进一步发挥医疗卫生档案在患者诊疗、健康监测和预警中的重要作用。再次,通过加快推动医疗卫生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有助于制定并颁布档案管理信息统一标准,打破医疗卫生机构各部门科室之间的体制壁垒,推动医疗卫生信息在各医院部门科室之间的共享,从而实现档案信息使用效能的最大化,更好地维护患者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最后,通过加快推动医疗卫生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有助于医疗卫生机构引入先进的防护技术,更好地保护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安全,确保医院及患者的隐私不被盗窃和泄露,从而更好地维护患者的身体健康权益[2]。总之,推进医卫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从长远来说是一项利国利民工程,需要政府、医卫机构、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久久为功,方能发挥功效。
从医疗卫生机构长远发展的角度而言,医疗卫生档案管理信息化是社会发展和呼应人民群众关切的必然之举。然而,医疗卫生档案管理信息化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各要素相互联动,共同发力,方能取得良好效果的过程。从医疗卫生档案管理信息化现状来说,档案管理思想滞后、档信技术人才匮乏、档案管理制度落后和档案信息标准缺失等问题,则对医疗卫生档案管理信息化产生制约作用。如果这些问题不进行及时有效解决,那么医疗卫生档案管理信息化只能是天方夜谭。
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人民群众对维护健康权益的呼声日益高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面临新挑战。如果一味遵守传统档案管理思想,那么不仅应对不了“互联网+医疗”发展要求,而且满足不了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就医的新要求。当前,医疗卫生机构档案管理从业人员档案管理思想比较滞后,比如档案管理人员知识结构有待更新,缺乏与档案管理信息化相应的档管理念,对各项新技术的学习运用存在懈怠心理等[3],如果这些思想问题不能被及时有效解决,则会影响到医疗卫生档案管理信息化实施效果。因此,医疗卫生机构档案管理从业人员必须适时更新档案管理思想,积极学习档案管理领域前沿知识和技能,并将所学用于推动医疗卫生档案管理事业发展,主动融入到医疗卫生档案管理事业发展的新浪潮,为推进医疗卫生档案管理信息化做出应有贡献。
人才资源是推进医疗卫生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第一资源。获得人才资源的数量多少和容易程度则会直接影响档案管理信息化成败。在推进医疗卫生档案管理信息化过程中,档案管理信息技术人才则是最重要的资源。档案管理信息技术人才的获取受制于多种因素,比如经济发达地区档信人才资源聚集,更容易招聘上这类型人才资源,而欠发达地区则不容易招到这样的资源,这对于处于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而言,推进医疗卫生档案管理信息化并非易事。此外,档信技术人才获取也与当地政府政策支持有关,有的政府在引进优秀档信技术人才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出台解决住房、配偶工作及子女入学等支持政策,这为档信技术人才全身心投入免去后顾之忧。最后,从医疗卫生机构自身角度而言,由于不重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上参差不齐,在档信技术人才引进上缺乏力度,这些问题使档信技术人才比较匮乏。
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是医疗卫生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制度保障,保证医疗卫生档案管理信息化在正常轨道上行稳致远。档案管理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分类、存储、借用等环节都有着严格的制度保障。然而,医疗卫生机构现行的档案管理制度较为落后,比如档案信息采集太过简单,缺乏统一的信息采集标准,这使各科室采集的信息较为杂乱,不利于档案管理后续环节的使用;缺乏档案资料整理和分类标准,使得各类信息混杂在一起影响使用;缺乏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没有固定可用的档案资料存放场所;档案资料的借用缺乏详细登记,导致档案资料时常出现丢失。这些问题严重制约档案管理的规范有序推进,不利于档案管理信息化。
统一规范的档案管理信息化标准是推进医疗卫生档案管理信息化不可或缺的量化标准,其对于提升档案管理效率、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流程、实现档案信息在各科室共享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当前医疗卫生机构缺少统一的信息标准,导致各科室患者信息存在冲突和重复,严重影响档案管理后续环节的信息使用,使得档案管理信息化步伐停滞不前。此外,基层医疗机构档案信息化成效一般,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可及,优秀的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存在一定困难,老少边穷地区人民群众难以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由此可见,制定统一且规范的档案管理信息标准对于推进医疗卫生档案信息化非常迫切。
医疗卫生档案管理信息化是实现医疗卫生机构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回应人民群众维护生命健康权益呼声的根本之举。推进医疗卫生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解决制约医疗卫生档案管理信息化难题,要着重从转变档案管理理念、引培信息技术人才、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和制定档案管理信息标准等四个方面入手。通过多措并举,医疗卫生档案管理信息化指日可待。
医疗卫生档案管理信息化能不能取得实效,关键在于医疗卫生机构相关人员能不能转变档案管理理念[4]。如果相关人员思想上高度重视医疗卫生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那么医疗卫生档案管理信息化只是时间早晚问题,一定会成功的。首先,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者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深刻认识到档案管理在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明确档案管理的目的、方式、步骤和实施路径,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提高档案管理效率,更好地让人民群众就近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其次,医疗卫生机构档案管理从业人员也应及时转变档案管理工作理念,树立人民至上服务意识,积极学习档案管理领域前沿知识和技能,主动更新知识结构,提升档案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协力推进医疗卫生机构档案管理信息化。
先进的信息技术人才是有效推进医疗卫生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核心要素。当下,谁的信息技术人才多,谁就更容易优先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首先,政府要在信息技术人才引进上给予大力支持,使得各地医疗卫生机构均有平等机会获得优先的信息技术人才。其次,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大力度引进优秀的信息技术人才,为档案管理部门充实后备力量,进一步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再次,医疗卫生机构也要从内部培育自己的信息技术人才,缩减用人成本,激发员工工作动力,为医疗卫生档案管理信息化培养生力军。最后,选派内部优秀的技术人才,到发达地区示范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交流学习,将先进地区的档案管理经验引入内地,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设备供给和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强化弱项,补齐短板,提高信息技术人才的整体水平。
建立和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是保障医疗卫生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必要因素。首先,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系统完整的档案采集、整理、分类、存储和借阅等制度,确保档案信息的规范、安全和有效。其次,医疗卫生机构对于不合理、不全面的档案管理制度要进行适时革新和完善,以确保档案管理信息化有序推进。再次,医疗卫生机构要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划设固定的档案存储场所,制定档案机房的运营、使用和管理制度,保障档案资料的使用安全[5]。最后,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与本机构预算相适应的台账制度,保障医疗卫生档案管理信息化必要的设备齐全,引进新技术,提高档案管理效率,确保人民健康权益。
统一规范的档案信息化标准是确保医疗卫生档案管理信息化成功的重要因素。首先,医疗卫生机构各科室要设立统一的信息采集标准,提高效率,节约时间,确保医疗卫生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实现档案信息在各科室之间的转换和共享。其次,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做好医疗卫生档案业务技术标准的规范工作,制定统一的医疗卫生档案业务标准和信息化网络标准。最后,要对医疗卫生档案信息管理软件标准进行规范,即要求应用软件的通用性和统一性,实现医疗卫生单位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档案信息的集约化管理和利用,加快推动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