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智库建设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

2021-11-27 07:13:21彭嘉璇
山西青年 2021年15期
关键词:智库机制人才

彭嘉璇

(湖南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2)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面对这一关键时期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亟需一批具备较高专业水平和决策服务能力、具备较强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高质量智库,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适应国家不断提升的世界地位的战略需求[1]。目前,官方智库、民间智库以及高校智库等共同构成多元互补的智库体系。其中,高校智库在促进高校教育决策科学层面发挥着主要作用。目前,高校智库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自主性、话语权、影响力、人才培养以及成果转化等诸多层面依然面临着一定的困境。这些困境反映出了高校智库建设机制保障层面尚且不足。为此,如何通过完善高校智库建设机制保障来推进高校智库建设的发展成为当下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高校智库的基本内涵

智库亦可称之为“智囊团”[2],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聚集大量各学科专家学者,为国家治理以及社会各领域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中心对智库的类型进行了详细的划分,主要分四个类别,包括党政军智库、社会科学院智库、高校智库以及民间智库等。高校智库是独立于高校传统院系,在高校内部设立的,主要从事政策研究的组织。一般而言,高校智库建设是由高校独立组建或与其他机构合作组建,侧重培养具备政策研究能力的人才,侧重对政策制定、政策思想以及政策知识等进行研究。高校智库由三项基本要素构成,即人员要素、技术要素和价值要素。高校智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具备较强的学科优势;二是,集中了大量的学科精英;三是,高校智库拥有庞大的资源且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

二、高校智库建设中面临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智库建设的高度重视,高校也在积极地推进高校智库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高校智库建设中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影响了高校智库建设与发展的进程。现对当前高校智库建设中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简述。具体如下:

第一,高校智库建设缺乏相对的自主性。对任何一个智库而言,其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公信力产生影响[3]。当智库具备较强的独立性,就能够对出台的相关政策做出更加客观、独立的判断。一般而言,高校智库缺乏独立性不足的主要表现是:一,在机构设置层面高校智库隶属于高校,其应有的独立地位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二,高校智库建设的资金来源较少,缺乏独立的资金获取途径,多数来源于政府资助或其他途径的捐赠等。

第二,高校智库的成果转化不佳。高校智库所从事的研究是立足于客观事实的一种现实模型研究,其有别于高校传统的研究。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高校智库通常会采用文献分析、田野调查、模型分析以及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但是,在当前高校智库建设中,不少学者受传统学术研究思维定式的影响,缺乏实证层面的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促进高校智库成果的转化,高校智库应有的作用也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高校研究者对政府决策机构的运作模式不熟悉,与政府决策机构的沟通不通畅等,都影响了高校智库成果转化的实效性。

第三,高校智库建设与运行机制不完善。目前,高校智库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在机制保障层面面临着一定的困境,集中体现在:1.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完善。高校智库是由大量精英人才组成,而是否拥有大量的人才,对智库建设的质量以及智库的运行都会造成直接影响。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理论研究能力较强的人才较多,而具备实践经验和决策咨询经验的人才占人才总数的比重较少。2.高校智库的评价机制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者的积极性,更不利于推动高校智库的知识创新能力发展和成果转化。3.智库建设的转化机制不完善。受高校智库与政府部门的沟通、研究人员的研究能力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智库的成果转化机制并不完善,其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推动高校智库建设与发展的具体对策

在对高校智库建设中面临的困境进行简述的基础上,下文提出通过优化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完善经费管理机制、完善项目管理机制以及完善智库评价机制等层面构建促进高校智库建设的机制保障,更好地推动高校智库的建设与发展。具体如下:

(一)加强高校智库人才队伍建设,为智库发展供给充足人才

高校智库要想实现优质、高效发展,就要有充足的专业人才。为此,高校应当采用科学的举措完善高校智库人才使用与管理机制。具体而言:

第一,丰富人才引入的途径,吸引多种类型的优秀人才。在智库发展所需人才选拔方面,高校应广泛利用多种渠道,吸引社会优秀人才、政府部门专业人才、企业优秀人才,不应拘泥于某种渠道。应构建高校智库和政务、商界等多领域间的人才流通体系,以全职与兼职、编制内与编制外相结合的模式,增强不同主体间的协作。同时,在人才引进过程中,应当注重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的各类人才的聚集与合作。

第二,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养和人才交流机制。高校智库的主要任务是针对某个领域进行深入的探究。我国高校智库要想实现高效发展,一定要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完善的人才培育体系:一,智库应当增强现有研究者间的沟通和互动,加强观念、意识层面的交流;二,应当增强不同智库间的交流与互动,为智库学者提供参观、学习的平台,使我国的智库学者可以掌握所在领域最新的研究现状,汲取他人有益之处;三,增强高校智库和商界、政府人员等社会各方之间的沟通交流,经过互相学习,达到一同进步的目的。

第三,建立起完善的高校智库人才激励机制。在对高校智库研究人员进行绩效考评时,应当将个体或者团体智库研究成果对智库发展策略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作为考评的重要指标。同时,高校应当不断健全激励体系,保证学者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对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学者予以适当表彰,或者对社会影响显著的课题予以资金支持。从精神层面而言,智库应当尽量让学者们的知识需求得到满足,为学者们打造多样化的参观、学习的平台,协助学者们举办学术座谈会、发表研究成果,提升其在学术界的影响力。

(二)拓宽高校智库经费来源渠道,增强高校智库的自主性

高校智库资金来源渠道较少是影响高校智库的自主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推动高校智库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应积极拓展高校智库经费来源渠道,从而有效地增强高校智库的自主性。具体如下:

第一,丰富经费资金来源渠道。在巩固政府经费支持渠道的基础上,还应当发展社会资金渠道。建立科学的智库建设融资体系,引导智库组织公益类活动,吸引民间资本的加入。丰富资金来源途径,而不仅仅依托政府部门,有助于提升智库自身发展的独立性,提升智库研究项目的实效性,从而实现智库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建立专门的智库经费管理制度和审计制度。智库建设过程中,应当构建经费管控机制,逐步和高校的财务部门相脱离,设立单独的财务部门,对资金与各项费用进行专门管控。在费用支出方面,一是,将项目研究作为资金的主要用向,把大部分资金都投入到项目研究活动中;二是,提升智库研究人员的薪资福利在资金支出中的占比,另外要加强人才培育,可采用成立专项基金的方式,调动学者们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三是,健全智库费用开支公开机制,提升经费使用的透明度,陈列每项开支的具体情况,积极接受社会各方的监督,提升人们对智库的信赖度。

(三)建立完善的高校智库项目管理机制,促进高校智库成果的转化

高校智库应当构建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经过科学的管理提升项目研究的效率和质量,并注重研究成果和社会实际需求的结合,以提升智库的社会地位。具体而言:第一,科学地确定项目研究定位,服务实际需求。高校智库充分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和高校资源优势,立足对当前国情的正确分析,科学地确定研究方向。在课题选择方面,高校智库应当将社会的实际需要作为出发点,且将社会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主导。力争以研究成果推动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第二,拓展高校智库的影响力。高校智库应当不断增大研究成果的推广力度,丰富推广渠道,拓展推广维度。例如,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提高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且利用报纸、电视等广泛宣传研究成果,发行专刊、专著以及为智库研究人员创造尽可能多的国内外学习、参观机会,打造优秀的智库研究团队等途径扩大社会影响。

(四)健全高校智库的评价机制,促进智库成果优质产出

评价机制的所有组成要素间是互相支撑、互相促进的,这样才能够保证评价体系的公正、客观,才能保障智库的高质量发展。在高校智库建设中,依托规范化、指导性等功能提升高校智库发展的质量,保障智库的稳定、长效运行。具体而言:第一,评价指标选择层面要做到公正、客观。第二,评价方式选择应力求多元化,以确保全面地评价智库建设和运行的真实情况。第三,评价内容应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结合。此外,还应高度重视评价程序的规范性和构建优质的智库评价环节等,保证评价的科学、公正,发挥评价的判断、预测、选择及导向功能。

四、结语

新时代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推进高校智库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应当实现高校智库与官方智库、民间智库的多元互补,充分发挥出智库在国家治理、经济发展以及促进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为此,高校应当不断地优化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完善经费管理机制、完善项目管理机制以及完善智库评价机制等,推动高校智库的建设与发展。

猜你喜欢
智库机制人才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文苑(2018年21期)2018-11-09 01:23:06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微智库
微智库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2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
全球化(2015年9期)2015-02-28 12:40:12
建智库,话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