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与浸润
——论汉乐舞在儿童教育中的“活化”

2021-11-27 05:41:56吴雪梅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艺术家 2021年12期
关键词:画像石乐舞活化

□吴雪梅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关于汉乐舞

(一)什么是汉乐舞

关于汉画像石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随着对汉代古墓的科学发掘和保护,汉画像石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其内容几乎涉及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可以准确反映汉代的真实景象。而汉乐舞作为汉画像中的一种类别,在研究汉代音乐和舞蹈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汉乐舞的音乐形式包括乐器演奏以及歌唱等各种形式,舞蹈方式是在不同场合下的舞蹈表演,主要以群舞为主。这种宏大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呈现,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密不可分。

(二)汉乐舞产生的背景

首先,汉乐舞产生的时代是汉朝,在经历了多年的战乱和分裂之后,汉代作为一个统一的、稳定的王朝,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文景之治”为百姓带来繁衍生息的机会,汉武帝时期推行的“推恩令”“独尊儒术”和加强中央集权等一系列政策,让汉代的统治日益稳定。这些内容在汉画像石中也有所表现。其次,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汉画像石被发现的地区多为经济富庶之地或是政治、文化中心。发达的经济和富足的物资,为汉画像石的出现提供了条件。汉画像石中展现的艺术形式都是在经济发达的情况下产生的,当时的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口腹之欲,开始追求更高的精神层面。以山东为首的汉乐舞分布区域表现的是儒家文化,以南阳为首的汉乐舞分布区域表现的是楚地的浪漫主义文化,以重庆为首的汉乐舞分布区域表现的是中原与西域的融合文化,这些不同种类的文化让汉乐舞的形式更加丰富。除了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外,还不得不提到汉代盛行的厚葬之风。为了追求生前和死后世界的统一,汉代在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之后,盛行起厚葬之风。汉画像石作为丧葬礼制性建筑的一类开始大肆出现,同时,为后代研究汉代文化以及汉代乐舞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二、汉乐舞应用于儿童教育的意义

(一)现代社会何为传统——树立传统意识

1.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符合时代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14 年9 月24 日,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孔子2565 周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明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他还用形象的语言要求重整民族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以此类推,除古代文献的文字外,陈列在汉画馆和敦煌壁画上的中国古典舞也都应该从二维空间向四维空间活起来。它们不是中国当代社会所熟知的,也不是芭蕾舞和现代舞、民间舞和当代舞观念及技术创造的“意蕴和精神”所能替代的。与此同时,教育部也在大力改革语文的教学重点,提高传统文化和文言文的比重。因此,在基础教育角度就对传统文化加以重视和启蒙,能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还能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2.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坚定文化自信

当今社会充斥着各种繁杂的信息,纷扰交织,对此很多时候无从辨析。正如舞蹈普及教育现状,各种舞蹈考级在校外机构被利益驱使,使舞蹈失去教育初衷。六七岁的儿童跳着《洛神》《点绛唇》,穿着汉服跳起拉丁舞……凡此种种,美其名曰“融合”“创新”。但是少年儿童无法从种种乱象中辨析文化的祖源,容易对文化产生混乱的认识。那么,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在这些纷杂信息中脱颖而出,占据主流地位,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相比于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我们更为迫切的是需要让儿童对传统有一个正确的、自信的认识。丰富的传统文化形式会为基础教育形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传统文化形式可以帮助孩子们塑造一个健康向上的人格,提高孩子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品位。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和考验。汉乐舞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文化形式,融诗、歌、舞为一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适宜儿童体验。鉴于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我们可以不必纠结传统的定义,只是单纯地将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汉乐舞展现在他们面前,让艺术的氛围带给儿童最直观的感受。汉乐舞中的音乐形式、舞蹈形式和服饰形式都是汉代文化的精华所在,儿童在感受的同时,可以最直接地接收到汉乐舞中的各种优秀思想,在潜移默化中让儿童树立传统意识,建立文化自信。

(二)儿童阶段何为美——塑造和提高审美

1.树立正确审美

如何定义“美”,是世世代代的人们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什么是美,什么可以代表美,现阶段看来,自然美是人类最早意识到的美。大美之美,美在自然,自然美是“自然人化”的结果。人对自然美的发现与欣赏也是无穷无尽的,人从自然美中获得的启示更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美愉悦人的身心,激发人的创造灵感。自然的理性可治愈人的心灵创伤,提升人的道德情操。人与自然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也就是天人合一。这种自然美在汉画像石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汉画像石的产生是当时的人们为了记录当时的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等现实发生的场景所刻画出的艺术作品,是人们对当时自然美的发现、欣赏和转化。

2.传统文化的审美意义

汉画像石中的汉乐舞以古朴的汉画形式把汉代的音乐和舞蹈形式呈现出来,通过高超的雕刻艺术将汉代真实的生活和娱乐场景生动地展现在当代人面前,显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汉乐舞的艺术形式多种多样,既包括场面宏大的乐舞百戏、杂舞、鼓舞乐、相和歌乐等,又包括小型歌舞形式如舞蹈、杂技、说唱、戏谑、游戏等。如今,我们带领儿童走进汉画像石,让他们感受汉代的乐风舞韵,体味宏大的表演场面,惊讶于演员高超的技艺,领略汉乐舞的形式美和艺术美,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烙下中华文化烙印。汉画像石中的汉乐舞,动作之优美,形式之多样,彰显了汉代繁盛的国力、深刻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当儿童触摸历史时,汉画像石带给他们的是传统与现代、未来不同的审美定义,却传递着相同的文化符号。

审美活动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每个民族的审美心理特征都会在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艺术活动中表现出来,并且在该民族的文化习俗、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中得到解释和印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乐占着相当的比重,其中以身体构成的乐舞关涉政治、社会、伦理、教育诸多方面,而在乐舞传统中生成的中国古典舞也脱不开这些方面的考量。对美的形态的特殊感受,是每个民族审美观念的一个重要内涵,既表现了每个民族审美观,也浓缩了该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和民族文化心理特质,是民族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果。让民族的美走进新一代儿童的心里,并在其中生根发芽。

3.儿童舞蹈美育的意义

舞蹈美育是一种生命美育,对儿童进行舞蹈美育的意义绝不在于舞蹈技能的高低,而在于儿童的生命质量,提升儿童的生命强度,是帮助他们培养认识美的觉悟、追求美的理念和创造美的能力。少年儿童对于音乐、舞蹈之类的艺术形式,需要建立自己的认识,对美的体验是儿童自发的一种感受。因此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只要符合儿童对于美的定义,那么就是美的。芭蕾舞是美的,钢琴曲是美的,汉乐舞也是美的。

儿童舞蹈美育自古就有,汉乐舞作为汉代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其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和民族印记。儿童在观赏的过程中除了可以感受到雕刻艺术的精美以外,通过排演汉乐舞片段,穿上与汉画像石描绘的相同的服饰,尝试完成《六博对弈》《俳优》《手袖威仪》《建鼓舞》等乐舞片段,这样更能直接地让儿童浸润在集大成的汉代音乐和舞蹈当中,真正践行儿童舞蹈的身体审美教育,提高儿童对美的感受力和鉴赏力,在未来包罗万象的艺术形式中具备强大的辨识力。

汉乐舞不仅是一种美的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汉乐舞体验过程,是传统文化的一种“活”化形式的尝试。它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儿童的情操,给他们带来愉悦的体验,同时更是实施美育的过程。帮助儿童形成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促进他们诗意人生的实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树人育人的初始和终极,不但是人格修养的入门途径,更能使它达到成熟的、高级的境界。

三、从符号到文化——如何将汉乐舞运用到儿童教育中

(一)认识的建立

1.青少年认识的特点

皮亚杰(瑞士)将儿童和青少年的认识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他认为所有的儿童都会依次经历这四个阶段,新的心智能力的出现是每个新阶段到来的标志,而这些新的心智能力使得人们能够以更为复杂的方式来理解世界。虽然不同的儿童以不同的发展速度经历这几个阶段,但是都不可能跳过某一个发展阶段。同一个个体或许能同时进行不同阶段的活动,这明显地表现于从一个阶段进入一个新阶段的转折时期。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儿童在发展初期对美的认识尚未成熟,在认知过程中通常是进行比较直观的感受。

2.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

我们在思考怎样建立汉乐舞的概念时要考虑儿童的认知规律,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艰涩的概念变为直接观察、体验,让儿童直接面对汉画像石本体,正确引导,了解汉乐舞的服饰、妆容、动作和韵律等。直观地展示汉画像石中乐舞壁画的美,让汉画乐舞真正“活”起来,可以在儿童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产生想要去接触、去了解汉乐舞的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用相对轻松的方式建立汉乐舞的概念,利用美育课堂形式,从不同方面对汉乐舞进行解读。在传统文化与教育的融合中,通过多媒体设备教学形式的结合,能更好地促进儿童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方式的适当使用,生动形象地传递汉画乐舞的内容,以多种方式向儿童呈现更多的汉画像石图文,儿童可以更直观地对传统文化进行理解。借助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强化儿童对文化内容的记忆。对于汉画像石在基础教育中的传播和应用,可以通过将汉画像石扫描为纸质,由儿童涂鸦上色,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对色彩的感知以及审美能力。还可以通过将汉画像石中的故事制作为动画或视频的方式进行传播,为儿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创造更多的途径,方便文化与教学的融合,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汉乐舞的多种体验将激发儿童对艺术的向往,同时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符号的确认。

(二)思想的渗透

汉乐舞不仅仅是一种舞蹈和音乐形式的符号,更是一种文化和思想的体现。当时的人们崇尚什么样的思想,追求什么样的精神境界,都会通过艺术的形式呈现在汉画像石中。内容丰富多彩的汉画像石,大致分为三类。

(1)现实生活。例如,迎来送往、车骑出行、迎宾拜谒、庖厨宴饮、乐舞杂技、钟鸣鼎食、六博对弈、驰逐狩猎、射御比武、飞剑跳丸、驯象弄蛇、鱼龙漫衍、吞刀吐火、捕鱼田猎、亭台楼阁、门卒侍卫等。

(2)历史故事。汉代先民善于思考和崇拜,虽然皇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在社会上新儒学占主导地位的同时,道家思想和民间宗教也十分活跃。

(3)神仙世界。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相交)四神;传说中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创造天、地、人的始祖女娲;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相交。还有玉兔捣药、神兽守鼎等。

尤其在汉乐舞中的手袖威仪为儒家思想在汉画像石中的具体体现,手袖威仪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发展到汉代已经极为成熟。孔子曾云:“君子不重则不威”,由此可见威仪在汉代的重要性。除了威仪的重要性外,汉乐舞中也体现出儒家的其他重要思想。汉乐舞中“三皇五帝”“羽人”等无不体现儒家“天人合一”的重要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出现在西周,汉代著名的儒学家董仲舒也曾提到“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汉乐舞中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由此可见,汉代的儒家思想也深深烙印在汉乐舞中,艺术表达思想,思想蕴含在艺术之中。不仅仅是儒家思想,汉乐舞中还蕴含老庄思想、佛教思想、楚地浪漫主义等各种汉代的思想,是汉代文化和思想的呈现方式。儿童在第一阶段对汉乐舞建立初步的认识之后,就可以通过汉乐舞体验,了解儒家等学派的优秀思想,这对少年儿童三观的形成也有重要意义。

(三)文化的传承

上文提到,汉乐舞中蕴含了汉代诸子百家的思想。正是这些观点的不同,让汉代的文化变得丰富多彩。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即使倾尽毕生之力也很难窥得其全貌。这里,汉乐舞反映的内容是真实的,有历史的可靠证据,具有丰富内涵和深刻的底蕴。汉乐舞已经成为极具价值的文化资源,展现了汉代宫廷的真实礼仪、汉代百姓的真实生活等。我们走进汉乐舞就是在走进汉代真实的历史。汉乐舞成为我们窥探了解汉代文化和历史的“望远镜”。

国家强调“文化自信”“文化软实力”,那么在基础教育儿童成长的关键期,面对扑面而来的“舶来品”洋文化,面对中国舞蹈文化认识的无所适从,儿童以怎样的方式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样式并对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自信?中国历代都将舞蹈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例如,在汉魏之际,儒家宗庙祭祀活动,严格限定在贵族子弟中。汉太乐律称:“卑者之子,不得舞宗庙之酬。除吏二千石到六百石及关内侯到五大夫子,取嫡子高五尺以上,年十二到三十,颜色和顺、身体循理者,以为舞人疽。”这些经过挑选的舞人就肩负着身体文化政治的职责。再如,元代山西永乐宫壁画上的舞童,长巾翻飞,踏足抬臂,成平圆、立圆、8 字图而舞。“长袖善舞”的袖舞是中国古典舞的代表性种类之一,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过儿童袖舞的舞蹈形象,延续到明清,儿童舞袖的形象依旧普遍存在。

那么,汉乐舞一定可以作为国家主流的身体审美教育载体,成为中国古典舞的身体母语。我们将充分利用徐州地域的优势,挖掘适合少年儿童身心体验的乐舞形象,让二维的壁画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活”起来。在传统深厚的中国大地上,孩子要自豪地学习传统的巾舞、袖舞、棍舞、伎乐童子舞、《灵星舞》,让汉乐舞在孩子们内心生根发芽,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让民族的美好传统“扎进”孩子们心里。

猜你喜欢
画像石乐舞活化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龟兹乐舞
金秋(2021年22期)2021-12-02 03:26:33
汉代画像石里的成都生活
石材(2020年8期)2020-10-28 07:53:34
沂南北寨——大型画像石汉墓
艺术品鉴(2020年6期)2020-08-11 09:36:52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思考
先秦时期乐舞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10
邹城汉画像中的乐舞百戏
丝路艺术(2017年5期)2017-04-17 03:12:20
汉画像石墓出土仿木结构石立柱初步研究——兼谈白杨店画像石墓出土立柱位置
东方考古(2016年0期)2016-07-31 17:45:44
汉画像石中的“天神”
大众考古(2015年1期)2015-06-26 07:20:48
敦煌乐舞团艺术家简介
丝绸之路(2015年9期)2015-05-09 18: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