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跃林
(临沂市河东区发展和改革局(区重点项目管理服务中心),山东临沂 276000)
近年来,河东区始终坚持以“项目为王,投资为主”的理念为指导,不断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十三五”期间,全区累计引建项目295个,建成了吾悦广场、鲁商知春湖等一批重点项目,带动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但是,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在下一步加快发展中予以解决。
(1)投资结构。近年来,河东区实施的重点项目大多集中在农副产品初级加工、传统五金加工等领域,这类项目科技含量相对较低,产业关联度相对较小;而高端软件、文化创意、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相对缺乏,从而导致投资结构整体不优。(2)项目手续。一个手续完善的重点项目需具备土地、规划、立项、能评等手续,但是由于部分项目单位手续办理意识不强、个别项目想尽快建成投产等原因,有的重点项目仅办理部分手续就急于开工建设。这样的项目建成后,可能面临投入大量资金,建成后却不能投产的困境。(3)投资规模。由于缺乏影响力大的投资建设主体,近年来实施的项目中投资规模大,示范带动强的产业化重点项目较少,特别是投资额过100亿元的工业类项目屈指可数,难以引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4)实施效果。个别项目在实施前,没有对市场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分析论证,盲目上马,跟风上马,这样的项目在建成后很难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建成后运营效果不佳,从而造成资金、土地等投资资源浪费[1]。
(1)资金要素方面。企业从银行的贷款资金和自有资金是重点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但是,近年来由于国外新冠疫情形势尚不明朗,世界经济发展相对低迷等因素,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影响,盈利空间有所下降,自有资金有所减少;加之,银行信贷收紧,部分企业投资建设的重点可能受到企业规模和所有制歧视,很难得到银行贷款,影响了重点项目的资金筹措。(2)能源要素方面。近年来河东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16―2020年间全区地区生产年均增长6.9%,累计引建项目295个,金科智能制造、吾悦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落地,项目建设和生产生活的能源需求持续增加,对能源稳定供给造成较大压力。(3)土地要素方面。每年的土地指标都是一个定数,这些土地指标需优先保障医疗、卫生、道路等民生和基础设施领域的项目建设,真正能用到重点项目上的土地指标十分有限,土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4)人才要素方面。相对于发达地区,河东区尚属于发展中地区,由于薪资、发展环境和前景等因素,很难吸引重点项目所需的高层次人才来河东区发展。
(1)城市发展规划方面。河东正以国际生态城建设为引领,加快打造临沂市“中心城的中心区”,在招引建设重点项目方面应侧重于金融、总部经济等绿色型、科技型项目,但是从实际情况看,这类重点项目无论是从项目数量还是投资额度上看,总体占比还不高;甚至个别项目和城市发展规划契合度相对较低,这些项目建成运营后,对河东区正在打造的“中心城的中心区”贡献不大。(2)产业发展规划方面。根据《河东区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河东区目前正大力发展五金、食品等10大产业,并明确了项目招引和建设重点,但是项目建设实际工作中,也有个别化工制品制造等10大产业外的项目被列入重点项目实施范畴。
(1)从管理方面。对重点项目的管理还侧重于传统的项目筛选、进展情况调度和通报等工作,对项目的整体谋划、动态监管等方面的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比如,有的项目在成功申报重点项目后,由于市场形势发生变化等因素,企业改变或者中止实施该项目,如果监督管理不及时,可能项目未能及时在项目库中更新项目信息,或没有及时将中止实施的重点项目调出重点项目库。(2)从服务方面。一个重点项目从谋划、开工到最终竣工投产,需要政府各相关部门协同做好服务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部门可能存在“重监管、轻服务”的思想,没有为项目单位当好“店小二”;有的部门可能对本单位职能范围的服务做的很到位,在部门联动服务方面还有所欠缺。
要综合考虑重点项目的产业政策符合性、技术先进性、手续完整性和市场效益性等多方面因素,确保建设的重点项目手续完善、建成后经济效益显著。要统筹考虑项目投资结构,既要重视五金、食品等传统产业重点项目建设;也要超前谋划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要规范重点项目手续管理,新开工建设的重点项目要具备立项、土地、能评等手续,要严格按照项目建设法人责任制等要求进行项目建设。要重点谋划一批投资过50亿元,乃至100亿元的重点项目,带动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要指导企业根据市场变化,做好重点项目实施前的论证工作,确保项目建成后能有良好的经济效益[2]。
争取和利用好各级关于重点项目建设的扶持政策,在土地供应、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策划一批符合河东区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申报省、市重大项目,争取省市土地、能源等资源要素支持。建立多元化的土地供给机制,充分利用好增减挂钩、盘活、土地整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供地潜力。用好各级出台的人才扶持政策,对一些重大项目所需的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给予政策支持。通过组织开展政银企对接会等方式,搭建金融机构和项目单位的交流合作平台,让项目和资金实现有效对接。引导金融机构结合重点项目投融资需求,适时推出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产品和工具,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业[3]。
立足河东区“中心城的中心区”“国际生态城”的城市发展定位,围绕河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发展规划,梳理项目建设重点与路径,高标准建设一批和本地发展规划契合度高的优质重点项目。围绕五金、食品、建筑建材等河东区三大传统产业,着力引进、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的重点项目,和启阳工具、大林食品等现有重点企业形成互补共振,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加快推进东夷文化旅游等重点项目建设,争取项目尽快竣工投产,产生经济效益,推动精品旅游等四大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加快人工智能、工程机械关键核心零部件生产等领域重点项目招引和建设,助推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发展。
完善重点建设项目管理机制,按照“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的要求,做好项目整体谋划工作。及时将因建设条件发生变化而不再按计划实施的重点项目调出重点项目建设库。指导项目建设单位制定项目建设计划,定时间、定任务,不断提高项目建设时效。同时,完善重点建设项目服务机制,做好重点建设项目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为重点项目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全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做好拟建项目预评估、项目建设问题收集与解决、项目投产运营服务等工作。做好部门联动服务工作,对重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服务。结合区级领导帮扶、“1+7”帮服等活动,安排专人为重点建设项目提供“一对一”服务,及时掌握项目最新建设情况,确保以优质的服务助力重点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