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敏
(四川消防救援总队成都支队金堂大队,四川成都 610000)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建筑中都已经基本实现了固定消防设施的安装,但是在此过程中,规划及管理工作中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不但影响消防救援效果,也间接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所以,要求相关部门能够增强对固定消防设施的安置与管控力度,通过对灾情防控工作的研究分析,来实现对相关设施的科学应用,提高消防救援的整体效率。
(1)在多数人员密集区域中,对于固定消防设施的安置缺乏科学合理的规范设计,导致部分设施在安装过程中只重视形式,不重视使用效率。甚至是在部分老旧居民小区中,仍然存在着消防设施安装不健全的现象,不但各种管道、电路的规划不规范,而且个别开发商为了获取高额利益,恶意压缩消防通道的空间,导致消防车辆难以通行,极大地降低了火情救援的成功率;(2)部分区域中对于固定消防设施的安装并没有遵循国家规定,不但消火栓数量不能满足国家标准,而且对于此类消防设施的管理存在疏忽。甚至在个别建筑物周边,消火栓供水不足,在消防救援过程中,大大影响了施救工作的整体效率。
目前,在我国不少大型房屋建筑群中,由于个别管理层对于固定消防设施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因而在日常消防管理工作中,并没有设置专门的管理岗位,在对相关设施进行维护与保养的同时,维护人员通常都是身兼多职,因此并不具备一定的专业性机能,导致维护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固定消防设施存在年久失修的严重问题。并且,在此状况下,一旦火灾发生,被困人员不仅难以展开自救,而且消防专业人员也不能够及时入场开展救援工作,为周边居民的人身健康安全及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1)在当前的固定消防设施管理工作中,相关条例规范对于消防部门工作人员的职责划分并不明确,部分岗位人员对自身的职能认知存在误区,因此忽视了对消防设施的定期巡查与维护;(2)在不少消防通道内,特别是居民小区中,个别住户对于消防设施缺乏理解,各种私人物品大量堆放,各类纺织品、木制品甚至是纸盒纸张堆杂,不但为火灾的发生提供了可燃性条件,而且影响其他住户的正常逃生;(3)个别固定消防设施中对于火灾监控及预警系统、排烟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的管理并不到位,对其的安置工作只流于形式,消火栓系统的管道设计路线并不规范,再加之长时间的不检修维护,因此绝大多数设备已经不能够使用。
一般来说,我国的固定消防设施主要凭借其自身的功能类别来进行分类,同时通过对国家标准和消防要求的分析,通常会分为火灾探测及控制、灭火以及防排烟三个主要环节。
(1)在火灾探测与控制设施的应用方面,不少地区对于火情远程监护系统的应用并不到位,因此在预警的过程中并不能发挥出其全部作用。个别单位缺乏对相关装置的定期检查,导致其线路年久失修,发生老化;(2)在灭火设施的应用方面,室内消火栓系统的故障频率较高。部分单位对室内固定消防设施的认知存在误区,认为火灾救援仅仅只能依靠于室外消火栓。同时,再加之我国普遍对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应用不全面,故而致使不少地区在发生火情后,难以实现自救;(3)在防排烟设施的应用方面,不少建筑物并没有安装正压送风系统。大多数管理人员认为火灾只是偶发性人为灾害。
(1)要求在人员密集区域中必须将固定消防设施配置齐全,保证消火栓、烟雾报警装置及火灾监督设备安装的规范性。在此基础上,为了增强固定消防设施安置的科学合理,可聘请专业的消防部门对各个楼层的逃生路线及相关救援方案进行监督管理;(2)相关部门必须顶起对固定消防设施进行安全排查,避免杂物堆积、设备安置不合理,以及消防双设施损坏等状况的发生。同时,加大对于密集区域防止救援及消防安全的宣传呼吁,以提高附近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1]。
首先,相关部门需主动改变消防演练工作的形式,加强对专业消防人员救援经验的学习,并根据其自身对于火灾救援实际情况的分析,来制定出最为合理的救援路线及救援方案;其次,要想通过对消防演练的应用来提升消防工作人员的实战技能和水平,要求相关部门能够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重视对固定消防设施的应用技能学习,引导相关人员双管齐下,既能够保证对消防理论知识的应用,又能够熟练掌握对于实战设施的使用,为火灾救援过程中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有力的后盾支持;最后,创新消防演练形式,丰富工作人员对于不同形式火情灾害的处理手段[2]。
当前,在不少人员密集区域中,特别是商场、小区等地,相关部门对于消防工作的培训并不到位,针对小型火情灾害尚有还击余地,但是一旦面临中大型火灾危机,很难开展及时且有效的火灾救援。这是因为,多数部门在培训过程中较为重视对移动消防设施的应用,因而忽视了对固定消防设施的学习与使用。所以,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能够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在专业消防管理人员的引导下,进行专业知识训练。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灭火人员的学习状况加以考核与评估,确保在岗工作人员都能够掌握一定的固定消防设施应用技能,以从根本上降低火灾发生时的损失。
(1)加强对安全疏散通道的使用。当建筑物中突发火情时,相关人员需及时对人流进行疏散,引导人流从太平门、疏散楼梯以及逃生孔等区域逃生。在此过程中,为了避免拥堵现象的发生,就要求消防部门能够提前制定好科学合理的疏散方案,并通过对建筑物中相关路线的区别划分,来设置出最为便捷且顺畅的疏散路线。针对于高层建筑中15层以上的火情灾害,要求消防部门能够对消防专用电梯进行定期检查与养护,从而保障消防电梯的使用安全以及电梯中电话的顺畅;(2)建立出完善的火灾报警系统。针对建筑物中所发生的大型火情灾害,消防部门需加强对报警系统的利用,同时,为了帮助被困人员及物资争取到最佳的救援时间,相关部门需在报警的同时及时确认起火点的具体位置,以避免消防专业人员在确认火情的过程中浪费时间。并且对于距离较远、楼层较高的起火点,相关部门必须对室内消火栓系统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固定消防设施能够正常使用,从而满足火灾救援的基本需求;(3)安全使用防排烟系统,从根本上减少人员伤亡问题。通常而言,在火情发生之后,建筑物装修中所使用的化学成分会在燃烧的情况下产生大量有毒烟气,极易致使被困人员发生昏迷,从而降低险情的逃生概率。因此,这就要求相关人员能够安全使用防排烟系统,及时排出建筑物中烟气,一方面增大救援人员的能见度,另一方面加大被困人员的自救几率[3]。
在灭火救援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固定消防设施的应用水平往往决定了灭火工作的实际效率。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种房屋建筑的密集也为火灾救援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因此,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必须主动加强对消防知识以及消防设备的学习与应用,在日常工作中定期对固定消防设施进行巡查与维护,同时,在面对突发灾情时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岗位职责,协助消防人员正确开展消防救援工作。并以此来降低国家和社会的损失,避免人员伤亡状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