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轩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不同岗位技能不是单一的需求,高素养、厚基础、精技能、具备职业迁移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企业需求的新方向,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也面临新的问题,加快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行业发展和岗位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职教改革的核心和出发点。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依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 号)文件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核心,对接国家教学标准,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关键[1-2]。本文通过对交通土建专业群“两通一特”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实现相近专业跨学科大类集群培养,通识教育与专业特色技能培养深度融合,创新“两通一特”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强技能、专特色”的复合型人才,在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构建“两通一特”人才培养模式,依据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要求,在交通教育职教集团和相关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帮助下,学院坚持“立足交通、服务经济、特色办学、质量立校”的指导思想,依托交通行业,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引导,按照土木建筑大类交通土建工程专业建设领域为就业面向,采用相近专业跨学科大类整合,即以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为基础,整合建设工程监理专业(公路工程方向)、道路养护与管理专业、城市轨道工程技术专业、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工程造价专业(公路工程方向),以共同的交通土建工程设计、施工、维护为就业面向,构建公共基础课相统一、专业基础课相统一和专业核心课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创新“两统一特”人才培养模式,在交通土建专业群实施“两通一特”人才培养,旨在打造“高素质、厚基础、强技能、专特色”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带动相关土木建筑专业也融入“两通一特”专业集群培养,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坚持面向就业市场,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行业办学特色,以交通土建全寿命建设周期为专业培养基础,不断实践与优化,从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系统构建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安排学时、重点强化实践教学、严格规范毕业标准、联合推动书证融通、突出培养技能特色七个方面对“两通一特”培养模式进行科学构建,优化和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合作育人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推进“三教”改革,实现岗位技能与人才培养的深度对接。
坚持育人为本就是要立德树人,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构建交通土建专业群“两通一特”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就是要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坚持面向产业人才需求,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探索新的途径,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特点,以岗位就业需求为导向,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上下足功夫,努力健全德技并修的教育机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培养目标[3]。
坚持立德树人第一任务,构建“三全”育人综合培养体系,把立德树人融入文化素质教育、专业技能培养、实训实习的全过程教育环节,推动课程思政改革[4-5]。学校准确办学定位,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产业发展,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交通行业人才需求特点以及企业岗位技能需求,结合行业办学优势与特色,专业建设目标定位是服务交通土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所开设的交通土建施工类专业都是依托公路桥梁建设施工全寿命全过程建设为主体,围绕交通土建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养护管理等全寿命周期建设管理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需求设置专业,进行专业类别整合与学科优化。
依托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为基础整合优化,按照土木工程大类交通土建专业岗位技能进行人才培养,采用跨学科相近专业整合,构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素质拓展课程+限选课”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采用公共基础课相统一、专业基础课相统一、专业核心课有特色的培养体系,素质拓展课和限选课作为补充,全面实施“两通一特”专业人才培养试点改革,实现“高素质、厚基础、强技能、专特色”的人才培养,达到传授基础知识与培养专业能力同步推进,重点关注学生职业素养和专项技能特色传授的契合度,实现将家国情怀、专业精神、个人素养、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融入学生的全过程教学改革,培养德技双修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科学规范的标准建设,落实教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相关学科的课程结构,是“两通一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遵循科学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通过调研交通土建专业群相关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确定专业群每个专业的就业岗位,分析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形成知识、能力、素质相统一的人才培养调研报告。通过行业企业调研了解就业市场,通过毕业生跟踪调研了解就业学生的分布与需求,通过在校生学情调研为学生量身打造培养方案,构建岗位职业能力体系。依据岗位技能要求构建课程体系,淘汰原有与职业岗位能力不适用的单元模块,按照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注重学生专业特色技能培养,注重岗位迁移能力的提升;依据职业能力岗位群要求构建岗课融通的课程体系结构,优化专业技能培养模块,搭建与交通土建专业群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素质拓展课+限选课”课程结构体系,严格按照职业教育标准和技能要求设置公共基础课程,保证通识教育类别齐全、课时充足,如开设“毛泽东思想概论”等思政理论课、“形势与政策”“应用写作”“数学”“外语”“体育”“职业规划”等课程;同时按照要求把军事理论内容分散设置在每学期进行,贯穿教育全过程,并将“党史国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音乐美术鉴赏”“职业素养”等设置为限选修课,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提升文化自信,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深化体育、音乐美术课程教改,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和人文审美素养[6-7]。
按照《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采用与学科相配套的教材,选择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体现学科特点的公共基础课程教材,选择紧跟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专业课程教材,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单元模块,动态更新数字教育资源平台,及时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规范、典型工作任务及典型案例等资源上传数字平台。把劳动教育、创新创业融入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工匠精神的弘扬,教育学生尊重劳动、崇尚自强。构建“两通一特”岗课融通的课程体系,突出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加强了实践动手能力的锻炼,体现了应用性技术的培养,提升了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在构建“两通一特”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通过跟踪调研,统计分析了专业集群培养近三年的就业率、就业去向、岗位更换率、岗位技能需求等数据以及专业群发展前景需求预测,为岗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优化与调整提供有力的数据分析支撑,学生可依据自身特点、兴趣爱好、特长等分析专业规划与方向,及时引导学生理性选择专业方向,科学做好职业规划,确保学业和就业的顺利衔接。
构建“两通一特”人才培养模式,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培养动手能力强、专业技术硬、适应岗位快的学生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强技能、专特色的复合型人才,是构建“两通一特”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出发点和落脚点;合理职业规划,注重就业导向,培养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深化“三教”改革,积极推进项目式、模块化教学,借鉴成功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多样化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积极采用信息技术实施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重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管理,保证实训课时充足,与校企合作工程公司等企业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专兼“双师”团队,在小浪底建立勘察、检测、仿真综合实训基地,是开展“两通一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保障。进行“两通一特”培养模式改革,优化教学进程,专业课实践性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数的50%~56%,依据学生职业成长规律,做好岗位工序前后衔接,合理设置实验实训教学环节,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岗位专业能力要求,专业认知实习在专业基础课中开展,跟岗实习开设在专业核心课程中,按照所有专业教学设计整体推进,综合协调各专业分批次到校企合作工程技术公司进行专业基础专项技能训练,核心课程环节后安排4~6 周集中在共享性实训基地进行综合技能实训,最后一学年,安排在校企合作企业6 个月以上的顶岗实习。
加强实习全过程管理,学校和企业各安排一名实习指导教师全程指导学生。同时每学期定期开展志愿活动,结合学院的社会服务、企业项目科研、校地帮扶技术支持等各类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实践中锻炼技能,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传承与创新。
实施“两通一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把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结合起来,是“两通一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难点。院校交通土建专业群属于高职土木专业,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同等重要,按照职业标准要求选择建筑BIM 证书标准参与试点,按照证书标准要求,将证书等级培训内容合理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块,把“X”的技能要求嵌入课程,实现“1”和“X”相互融通衔接,提高“两通一特”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但同时也避免助长学生“考证热”,因为“X”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不是行业准入资格,是学生学习能力评价。“1+X”证书制度核心是书证融通,探索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结合,是目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学分银行”试点,把学生阶段性的教育成果在“学分银行”进行存储记忆,开展有效的成果的认定,实现知识的积累与转换,才能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有效融通。
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按照国家教学标准要求,在高职交通土建专业群开展“两通一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基于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教学改革的积极探索,实现了“高素质、厚基础、强技能、专特色”复合型人才培养,从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特色培养两个方面实施改革,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修养,锻炼学生专业特色技能,为行业企业和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