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 力
(哈尔滨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所谓“志愿服务”,指的是基于自愿,不求回报的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其他组织,面向社会或者他人提供的公益服务,其核心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如何在新时代践行志愿者服务理念,培育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精神,是相关人员重点思考的课题。因此,基于培育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角度考虑,本文围绕“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展开深层次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是大学生认知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展现出的一种优良品质,为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提供行动上的动力和理念指导。因此,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基于公益性目的来推进道德教育,最终使得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志愿活动来实现为己利他人的目的。基于价值观角度而言,志愿服务活动是一项超越基本道德水平的高尚品德行为,是大学生对道德观理解后作出的正确选择,既有利于大学生深化理解道德价值观,又有利于学生对道德判断力的提升,进而有利于大学生品德素质水平的提高[1]。
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是大学生价值体现的重要方式。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始终走在前端,通过培育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可以发挥大学生的作用,帮助那些正处于危难的人们。同时,大学生志愿服务者以“互助”精神可以让处于危机的人们脱离危机的同时,可以唤醒被互助摆脱危机的人的内心的仁爱和慈善,使他们付出所余,持之以恒地真心奉献,进而有利于大学生服务意识的强化[2]。此外,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志愿活动时,既可以不断提升个人社会责任感,又可以实现奉献服务意识的强化,使得个人价值能够在活动中完美体现出来。
对于大学生来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直接说明了其对服务精神的高度认可,服务过程也是大学生自觉将志愿服务精神与社会实践相融合的过程。基于传统模式的大学生教育侧向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但是人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以社会形态生活在校园里[3]。由此可见,教育和生活相结合的重要性。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与学生校园生活和实际生活搭建了桥梁,也进一步完善了学校教育中实践教育的缺失部分,使得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锻炼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等,从而有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第一,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性。部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尚未考虑新时代形势需求,一味地侧重于志愿活动的落实,而没有注重志愿活动的时代性和创新性,不利于志愿活动应有价值的体现。与此同时,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方式主要以理论说教和案例灌输为主,缺乏吸引力,既不能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也无法将志愿服务活动转化为大学生践行道德价值观的内在需求,更无法将志愿精神转化为健全的志愿人格[4]。第二,服务内容层次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尚未充分挖掘大学生的潜力和价值,所开展的各项志愿者服务活动主要以一些简单的公益活动为主,如便民服务,服务内容相对简单,没有与大学生专业技能相结合起来,不利于大学生专业技能实践水平的提升,进而不利于大学生的综合发展。
第一,针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高校尚未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和建设体系,部分高校虽然在实践中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规章制度,但是具体执行中仍然存在缺乏科学性和灵活性的现实问题。第二,大部分高校没有健全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对高校志愿服务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即使高校大力组织志愿者服务活动,也是强迫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这种缺乏主观参与意识的活动显然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5]。第三,保障机制方面,当前高校志愿者服务的发展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志愿服务方面的法规建设相对滞后,无法保障志愿者的人身安全和政治权益,容易让志愿者在提供“利他人”服务受到伤害,进而影响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兴趣,也会影响高校志愿服务的良性发展[6]。
现如今,我国高校绝大部分的学生片面认为志愿精神就是雷锋精神,认为志愿者服务就是在没有任何报酬情况下帮助他人,服务于他人,从而给予别人一定的方便和快乐。事实上,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理解是简单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忽略了志愿精神当中的自我进步的内容,志愿精神并非单纯地服务他人,而是在互助中实现自我发展,具体来说,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活动时,通过服务社会和帮助他人,可以有效锻炼实践能力,还能够在精神层面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二是忽略了志愿精神当中的“友爱精神”和“平等精神”,绝大部分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对他人缺乏尊重和人文关怀,甚至极个别存在优越感,将自身比作无私奉献的“施舍者”。总而言之,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理解过于简单化和片面化,使得其在志愿活动中难以提升自我,且不利于大学生的个人发展。
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应遵循时代需求原则,与时俱进,坚持在创新中谋发展,才能确保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工作成效。因此,在志愿者服务实践活动中,需要摒弃传统的理论说教,主动引导大学生结合自身专业实际和特长,在志愿者服务活动中感悟奉献、互助、友爱等传统美德,以此强化奉献精神。通过内容丰富且有深度的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大学生奉献精神的培育,还可以促进大学生专业发展。
首先,构建便捷高校志愿服务平台。高校及志愿服务组织应依托互联网构建志愿服务信息化平台,一方面为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提供信息来源,以便大学生参与到服务活动中;另一方面结合志愿者参与活动的时长、服务对象等,在平台上进行评价,并结合大学生的实际表现来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借此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前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其次,强化激励机制。志愿服务虽强调不求回报的无私奉献,但是一味地付出而没有得到精神层面的满足,会降低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兴趣。因此,要建立多形式、深层次的激励机制,让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获得精神层面的奖励。如定期开展寻找“最美志愿者”“感动他人先进事例”等志愿服务颁奖活动,不断激励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最后,完善保障制度。为了更好地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保障大学生志愿者的活动权益。政府及相关部门需要从立法层面进行完善志愿者相关的法律制度,尽快制定出志愿者人身财产安全保护机制和纠纷解决制度等,如志愿者个人信息、志愿者合法权益如何保护等问题,都要在相关保护机制中体现出来。
第一,针对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精神缺乏正确认知的问题,应在实践中通过灌输教育来强化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精神的正确认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采取理论研究、辩论对话、主题讲解等方式,解决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志愿服务精神的认知问题、认同问题,不断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加强疏导教育,帮助大学生辩证认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通过理论灌输方式向大学生系统地讲解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引导大学生在服务他人时体会成就感,在无私奉献的实践活动中实现自我提升和自我发展,以此让大学生充分感受到互助、进步、奉献是有机的统一体。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活动中,并在此过程中得到奉献人格的完善。
综上所述,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在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工作实践中,仍然面临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方式方法缺乏创新性、缺乏完善的志愿精神培育机制等困境,而不利于大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在实践中,应从遵循时代需求原则,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方式方法、优化和完善志愿精神培育机制、强化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精神的正确认知,激发主观能动性等几个方面入手,不断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水平,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