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芳
(河北省曲阳县北岳中学,河北 曲阳 073100)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搞好教学设计是首要条件。关于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应从优化教学问题的设计入手。因为"问题是数学的灵魂,问题是思维的动力",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创设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教学问题,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颗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学生的心扉,使他们处于思维的最佳状态。因此,设计良好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重要保证。
新课标要求,数学课程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问题设计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能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设计趣味性问题要注意选择恰当的趣味内容,使其服务于教学,要既有活跃的思维,又有冷静的思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学习数学知识就是要运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因此在问题设计时,要充分了解挖掘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现象,并从中提炼出数学问题。此外,还要结合课本中列举的例子,设计出高质量得问题,使之既适合绝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其学习动机,产生积极性思维。此时,教师给以恰当的启发和点拨,日积月累,学生的思维会越来越敏锐。
联想思维就是由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的思维过程,它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活动,各种不同属性的事物反映在头脑中便形成各种不同的联想。不少学生数学学习难见效果,大都是由于缺少必要的联想训练,联想思维能力低下而造成的,客观上反映了课堂教学中联想型问题的设计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在问题设计中应由一个问题联想到另一个问题,既要巩固所授知识又要为新授知识做好铺垫,既要掌握书本中的问题又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拓展知识面,做到学以致用。同时问题设计必须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一个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器官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实践表明,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可以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学生的思维更灵活、更开阔、更具有独创性。
学生的智力水平、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学习程度自然有"好、中、差"之分,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就要"好、中、差"兼顾,设计出可供不同能力学生回答的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问题。这样,可使全班学生人人都处于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参与讨论问题的积极状态,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真正体现新课程中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关于三角形中位线的应用,课本中有这样一个例题:证明顺次连结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笔者把该例题设计成如下问题串:(1)顺次连结正方形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2)顺次连结菱形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3)顺次连结矩形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4)顺次连结平行四边形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5)顺次连结等腰梯形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6)顺次连结一般四边形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7)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的形状与原四边形有什么关系?你能总结出规律吗?学生在解答上述问题时,层层推进,并且在问题的已知条件与结论的改变中真正体验到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的形状与已知四边形的对角线有关,而与原四边形的形状无关,真正理解了这个问题的精要所在。
通过设计阶梯式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有效地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虽然学生要学的数学知识都是前人已经发现的,但对学生来说,仍是全新的、未知的,需要每个学生再现类似的创造过程来形成。因此在数学学习中,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再创造机会,激励学生进行再创造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设计的问题应尽量的体现知识的"再创造"过程。要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参与说、议、做、练等多种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努力营造学生全面参与学习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参与的方法,提高参与的效果,达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使学生在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数学的思维,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例如,在教学"探索规律"时,我设计如下问题:先叫学生用自备的火柴搭建等边三角形同时提问:搭一个等边三角形需要3 根火柴,搭2 个等边三角形需要几根火柴?搭3 个等边三角形需要?几根火柴?搭10 个这样的等边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搭100 个这样的等边三角形呢?你是怎样想到的?如果用n 表示所搭等边三角形的个数,那么搭n 个这样的等边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你是怎样表示搭n 个这样的等边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
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经历了一个有价值的探索过程:如何由若干个特例归纳出其中所蕴含的一般规律。同时,尝试用数学符号表达自己的发现,与同伴交流。在活动中,学生不仅探索到了规律,还通过经历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到了数学的价值。
问题设计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又是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实现数学教学素质化的重要途径。问题是思维的核心,是思维的方向。有效的问题设计必然会激活数学课堂教学,能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