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方法的转变及完善

2021-11-27 01:06金振奎
魅力中国 2021年4期

金振奎

(承德市第三中学,河北 承德 067000)

化学被称为"理科中的文科",其中涉及到大量的概念、原理、实验以及计算,并且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纵横交错,特别容易混淆,鉴于此,一些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模式展开教学活动,寄托于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但是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始终是离散的,缺乏层次性和逻辑性,最明显的课堂表现就是"听得懂"但是"不会做"。鉴于此,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实施推进,初中化学教学方法也开始顺应潮流进行相应的转变,教师首先要重新认识自身在课堂中的角色,从以前的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然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渐摒弃"划重点、死背诵"的传统教学理念,要帮助学生建立思维体系,让学生能够将零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从而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一、目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从目前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现状来看,一些教师仍然只注重知识点的讲授,而忽略学生能力的培养,"重知识,轻能力"、"重讲解,轻实践"、"重预设,轻创新"等现象十分严重,这与新课程标准理念完全不符。

(一)重知识,轻能力

初中化学作为九年级的一门新兴学科,涵括了大量理论概念、实验操作以及推断计算等知识点,为了让学生尽快了解熟悉这些知识点,很多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只是反复地让学生对概念、定义以及计算格式等进行单纯的记忆背诵,进而忽略对学生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这完全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背道而驰。重知识,轻能力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了记忆机器,淡化了化学这门课程对学生操作能力、推理能力和观察能力的训练提高,完全颠覆了这门课程的设计初衷。

(二)重讲解,轻实践

化学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中包涵了大量的化学实验,许多结论和猜测都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同时化学实验通常伴随着明显的视觉现象,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进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然而一些学校由于经费紧张,不愿意购置与实验相关的药品仪器,从而导致一些课程演示实验都无法完成,更别提让学生进入实验室自己做实验。另外,很多教师都错误地认为演示实验只为验证书本结论的正确性,只要学生把结论记住,做实验与否并不重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向学生讲授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至于其中的原理分析只字不提,从而使得学生缺乏对实验直观的认知,实践操作能力大打折扣。

(三)重预设,轻创新

在化学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只是纯粹地按照既定教案对知识点进行板书讲解,课程内容和进度安排等一切教学内容都以预定好的教案作为标准,因此很多教师教了几十年的化学,但教案始终只有一篇。像这种完全照搬课前预设内容进行的讲课,是一种全封闭的教学模式,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性,无论学生是否理解,无论学生是否心存疑虑,教师只是按照早已准备好的教案来开展程序化教学,这会让课堂教学形式趋于死板,毫无乐趣可言,进而严重打击学生对化学课程的积极性。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方法的转变及完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实施与推进,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也开始顺应潮流进行相应的转变,笔者根据自身对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教学的认识理解,并就如何转变及完善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巧妙设疑,启发思维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从以往"主宰者"的角色转变成为"引导者",要想完成这一转变,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教学活动动中巧设疑问来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在一个又一个疑问中逐渐揭开谜底,极大地激发出学生求知欲望。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组织者,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同时这也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将课堂还给学生"这一理念。例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用Fe 和CuSO4 反应的实验作为引子,然后提出疑问,1.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改变?2.该结论能否拓展至整个化学反应中去?3.若化学方程式为,则X 的化学式是?4.能否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对这一结论进行解释?经过一连串巧妙设疑,学生的思维自然就被调动起来,再加上教师从旁点拨引导,学生就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显然比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更为有效。

(二)形象教学,注重实践

在传统的化学课堂上,老师通常依靠一根粉笔一张嘴来对化学反应、原理和现象进行解释描述,而学生更多的时候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乏形象直观的感受。形象教学法是利用生活实验、图片视频和互联网多媒体等方法,让抽象化的知识点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三)整合知识,构建网络

思维导图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好方法和好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提升记忆力。在教学单元结束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组织和复习与学科主题相关的知识内容,以求帮助学生良好的记忆。此外,思维导图良好的外观可以让学生在绘制过程中更容易记忆和回忆信息,加速他们的学习进程,加长信息的存储时间。同时,思维导图这一可视化的表征方式可以促进学生连接未知概念与己知概念,将学生的认知结构可视化,从而为学生自我学习和调节提供方法和途径。

总而言之 初中化学本身就是一门思维性比较强的学科,传统的死记硬背难以符合该学科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设置疑问、形象教学,帮助学生整合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使得学生的学习更有章法,以此才能增强课程教学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