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生纪录片:“花式”表达有点“潮”

2021-11-27 00:16:32金震茅
视听界 2021年5期
关键词:花式弹幕网民

金震茅

2021年开年,以《我在故宫600年》、《神奇动物的一天》、《沸腾吧火锅》第二季、《棒!少年》等为代表的一批网生纪录片扎堆上线。越来越多的网生纪录片用创意无限的“脑洞”表达,散发出网生纪录片独特的“潮”味。

纪录片与网生代的碰撞往往能擦出“花式”新品,给予纪录片表达上新的启发。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做好“互联网+”文章,是纪录片创作者的新课题。

一、纪实主调:看到“纪录片+”的新可能

在新技术、新受众、新生态下,网生纪录片的版图持续扩大。多元化、年轻态的“纪录片+”的表达探索,为网生纪录片创新发展打开更大的想象空间。

(一)纪实展示+真人秀

网生纪录片采用纪录片与真人秀相结合的方式,贴合新媒体受众的欣赏习惯。由腾讯视频出品的网生纪录片《奇遇人生》,采用的就是“纪录片+真人秀”深度结合的形式,在“纪实”上下足了功夫。在腾讯视频上,《奇遇人生》每集的点击率稳定在4000万以上,最高一期点击量近6000万。《奇遇人生》第二季延续“用探索世界的方式探索自己”的主旨,邀请了很多有故事、有态度的素人,嘉宾们在人生轨迹交汇中秀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再如由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及中广天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10集观察类真人秀纪录片《守护解放西》,被网友称为2019年度“宝藏级纪录片”。“解放西”是长沙乃至全湖南最繁华的地带,这里人口流量大、不稳定因素多。网生纪录片《守护解放西》以湖南省长沙市坡子街派出所民警为人物核心,通过观察记录式的拍摄手法讲述真实的警务故事,该片在纪录片、真人秀和影视剧三种形态中找到了最大公约数。《守护解放西》在B站首轮播放,10集作品引发了88万弹幕、102万追剧量、4700万播放量,获得8.7的豆瓣评分。

值得一提的是,微信公众号“中央政法委长安剑”推文《这么不正经的公安纪录片,还是头一次见……》,阅读量达到10万+。2020年10月,由B站续推的警务纪实观察类真人秀纪录片《守护解放西第二季》受到全网热捧,B站评分达到9.8分。在微博上,该片触达更为广泛的受众,相关话题阅读量早已超过两亿,建立起了跨越圈层的影响力。

(二)头部内容+剧情式

爆款“剧情化”的头部内容,能够吸引用户的关注。网生纪录片的“剧情化”,不同于传统纪录片和情景再现手法,而是根据客观事实改编故事情节、由演员扮演人物,通过声音画面的全新设计、纪录片影像风格重现等形式进行叙事。

敦煌是历史记忆的收藏者,敦煌故事属于经典的头部内容。在腾讯视频首播的《敦煌:生而传奇》是2021年由五洲传播中心、企鹅影视以及新加坡IFAMEDIA联合制作的5集人物纪传体·剧情式传奇纪录片。此片沿着东汉到现代的历史脉络,运用纪实剧的样态讲述敦煌的历史故事。网生纪录片《敦煌:生而传奇》依靠充足的历史依据、严谨的态度,将相关历史元素通过剧情演绎出来,给网民呈现了犹如电视剧一般的观感。剧情讲述了从大汉到晚唐时期,班超、沮渠蒙逊、武则天等多位传奇人物的故事,带领网民走近那些推动敦煌走向辉煌的人物。例如《敦煌:生而传奇》第1集《烽烟骤起》以东汉时期“最强外交官”班超带领36人出塞西域的故事展开,在实力派演员鄂布斯的演绎下,以“剧”的方式,还原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敦煌:生而传奇》上线不久,便取得了亮眼的成绩,腾讯视频开分9.7,豆瓣评分8.7。

为了能够让网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硝烟弥漫的诸侯争霸时代,腾讯视频全网独播7集剧情式历史纪录片《风云战国之列国》,该纪录片以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的兴衰为主线,通过全景式的剧本视角、剧情化的讲述方式将网民带入特定的历史场景中。《风云战国之列国》用演员参演的方式,通过演员、对白呈现史实。每集中的主要角色都是由优秀的演技派来饰演,以故事推动剧情发展,为网民呈现一种电视剧甚至是电影级别的观感。

(三)综艺元素+明星化

相较于传统纪录片,优酷上线的纪录片《奇妙之城》采取了纪录片+综艺的形式,堪比综艺的高流量嘉宾配置,每一集都有一名艺人深度参与。特别是片中的明星艺人还卸下“人设”面孔,展示他们接地气的一面,从而使《奇妙之城》成为2021优酷纪录片的开年标杆。由腾讯视频出品的《奇遇人生》口碑爆棚,它以一种“敞开式”的公路奇遇形式,为明星嘉宾定制专属探索之旅。每一集中,固定主持人阿雅都会陪同一位明星艺人,前往一个非凡之地。通过明星嘉宾在“极致环境”下的情感流露,引发网民去思考和审视自己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奇遇人生》第二季还加入了明星+素人双故事线叙事结构,明星自带的粉丝效应为纪录片完成了第一波的受众积累。

综艺元素+明星化已成为网生纪录片中的一股力量,构建起独特的流量氛围。胡歌为《但是,还有书籍》配音,在个人社交网站上转发片花,为纪录片造势。由云集将来、国家地理、优酷联合出品的纪录片《被点亮的星球》中,万茜和郎朗作为“星球讲述人”向网民讲述地球的故事。跨界、跨圈的明星使网民对纪录片产生亲近感,同时,也让网生纪录片借助明星的影响力,让网民感受到纪录片精品的力量。

(四)拟人语态+人格化

网生纪录片以人格化叙事来增强感染力,将单纯的“入眼”升华为“入心”,打造起用户与网生纪录片之间的强连接。“拟人化”的叙述,表面是让被人格化的对象讲述它的故事,实际上也是在讲述人类自己的故事。每集5分钟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瞄准集聚大量年轻受众的B站,将其作为主要的网络传播平台,该片沟通了年轻人与文物的感应,一经投放便引起了网民的热烈讨论。第一季25集一经播出就受到广泛好评,豆瓣上的评分为9.4,B站上的评分更是高达9.9分。

《如果国宝会说话》引入了“拟人化+讲故事”联动的叙事策略。片头“叮——您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片尾“叮——国宝留言持续更新,请注意查收”的配音,这种形式上的拟人化,让“文物”活起来,赋予国宝“说话”的人类基本技能,这样不仅提升了产品辨识度,也符合年轻人追求个性的特点,不自觉地给网民亲近感。该片第一、第三人称视角交替使用,前者直接进入文物附魂,现身说法,讲述“我”这个文物本体的故事,在《天衣飞扬》这一集里采用的都是第一人称,借着莫高窟里飞天们神秘又浪漫的独白,让网民感受到飞天“活”了起来。《又见唐刀》里,则将汉刀与唐刀拟人化为师傅与徒弟,师傅是固守环首刀传统与精髓的守护者形象,徒弟则是在坚守中求变的“弄潮儿”形象,师徒间的一问一答,拟人化地反映出唐刀对汉刀的传承与创新。《如果国宝会说话》还用年轻人熟知的现代感十足的表达方式进行讲解。例如第12集在介绍鸮尊时,解说这是“最呆萌的青铜器”、中国人在商代发明的“愤怒的小鸟”、甲骨文里的“商”字就是一张“猫头鹰的大脸”等等。这些口语化、网络化的卖萌表达,不仅贴合当下年轻网民接收信息的习惯,还让网民在聊天的过程中完成了对文化的接收。

再如由视袭影视、阿里健康、中视传媒携手打造的纪录片《万物滋养》,该片深谙年轻人的审美趣味,一经上线便受到网友热议。特别是片中将人工蜂巢中的蜜蜂与人类比作房客与房东,将蜂蜜比作房租,独树一帜的解说萌到了B站网民,小故事化的叙事更加走心,调动起受众观影和互动兴趣,网民的好奇、释怀贯穿其中,从而使该片更加具有人文力量。

(五)视频博客+日更体

Vlog是视频播客的简称,是创作者记录生活和展示自我的一种影像形态,Vlog的出现满足了受众在碎片化时代获取信息的需求。芒果TV自制的8集纪录片《石榴花开》在创作手法上突出Vlog,给网民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

Vlog纪录片为网民提供了多种可能的解答。微博Vlog博主“蜘蛛猴面包”拍摄了系列纪录片《武汉日记2020》,这位自媒体创作者每日更新一篇几分钟的短视频,日日更新。除了在国内播出,也同步在YouTube上更新。其作品的共情性和亲历感,让无数网友为他的Vlog点赞。再如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推出的融媒体系列纪录片《武汉:我的战“疫”日记》,该片均由身处武汉战“疫”一线的当事人拍摄,Vlog为纪录片带来了大量的“一手材料”和“口述历史”,给予网民一种前所未有的沉浸感与代入感,让片子拥有了别样的共鸣力量。

二、潮流表达:解锁网生纪录片更多可能

在用户群、平台侧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网生时代”对于纪录片的实践和布局层出不穷。网生纪录片在纪实基础上,为网民带来感观愉悦与精神愉悦。

(一)弹幕:“自来水”的互动

利用视频网站弹幕的优势,网生纪录片更容易与“自来水”互动,传播性也更强。

1.交互式体验

开着弹幕看纪录片,为年轻人带来交互式的新体验。如今,弹幕已成为“互联网+社交”的新样式。对于B站用户来说,弹幕是一种仪式感极强的存在,弹幕会围绕纪录片形成一个专有的讨论场,豆瓣评分达8.9的纪录片《寻找手艺》在B站播放时,弹幕中时常飘过相互交谈的对话,甚至会不断出现关于纪录片内容的科普弹幕。而在腾讯视频大型自制纪录片《风味人间》中,弹幕中关于美食的讨论也非常密集,各地方的人纷纷在弹幕中留言自己当地的美食,或者对画面中的食物进行打卡留言,其中的“戴不戴手套”的梗更是在弹幕中频频出现。B站制作的纪录片《历史那些事》第1集《在下东坡一个吃货》中,借鉴了高人气日剧《孤独的美食家》中的“小剧场”形式,瞬间就让人眼前一亮,弹幕也沸腾了起来。

2.即兴式点评

弹幕的首要特征是“即时”。网生纪录片弹幕的评论对象往往是纪录片的一个短暂碎片,因此弹幕评论带有明显的即兴意味,弹幕能够让“自来水”们边看纪录片边把即时感受、情绪和看法用文字直接在视频上发表出来,在表述形式上短小精悍,往往限于一两句话,甚至一个词。当然,“自来水”们也会在弹幕中指出片中的不足。比如纪录片《历史那些事》第一季苏东坡拿了一本书在江边走,网友提出了宋朝没有线装书。第二季又有网友提出明朝人的发型应该都是梳起来的,不应该披着头发。这些都证明了网民的文化和专业水平都很高。

3.反哺创作者

网生纪录片弹幕不仅激励创作者进行优质内容的再创作,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内容观看的趣味性,逐渐成为内容的一部分。纪录片《历史那些事》上线后,导演、编剧等化身B站up主,他们在评论区写下作品创作初衷和拍摄感受,和用户亲密互动,为第二季创作积累经验,形成用户、创作者、视频平台共同推进网生纪录片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要让“自来水”源源不断,最终还得拿作品说话。

(二)网感:快节奏的呈现

相比传统的纪录片,网生纪录片因为时间短,叙事节奏也会更加紧凑,满足网民的碎片化消费需求,实现对网生代的收割。《上新了·故宫》《风味人间》《了不起的匠人》《人生一串》《寻找手艺》等网生纪录片凭借快节奏、强密度的内容呈现,俘获大批网生代受众。如腾讯视频上线的纪录片《水果传2》在35分钟内讲清楚5种水果繁衍、生长、谱系等各方面的知识,整体切换速度快,传递的内容层次也相对更多。同样,腾讯视频自制纪录片《风味人间》快节奏的叙事,使得片中内容独具网感,也更能击中网民的观看痛点。在《风味人间》第1集50多分钟的篇幅中,便集合了20多道中外美食,使得纪录片整体的内容切换速度增快。再如由B站和旗帜传媒联合出品的纪录片《人生一串2》,当剧情进入重庆时,有两组快切镜头,第一组是重庆名胜古迹的镜头,解说突然喊“停”,画面静止;随后是一组“小脏摊”和破胡同的镜头。两组画面快速切换,既完成了信息量的交代,又能够抓住网民转瞬即逝的注意力。

(三)杂糅:强连接的质感

在表达上,网生纪录片采用杂糅进行“跨界”,尝试更符合互联网的连接方式。在豆瓣拿下9.2超高分,在B站撬动3.6万弹幕评论的《但是,还有书籍》就是一个典型例证,在解说词方面,该片采用了较为网络化的语言表达。诸如“豆瓣秃顶会会长”等网络化的词句频出,同时片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动漫元素。例如在讲述小说家朱越的故事时,片中首先给网民展现的是一个动漫版的朱越形象,让网民产生对人物的好奇。

在叙事语态上,网生纪录片大多采用故事化的杂糅方式,如被网友称为“吹爆创意”的纪录片《风云战国之列国》。该片在历史事件的阐释上,比起之前最大的亮点,不再是史料回顾加旁白,而是加入说唱、脱口秀、戏剧等元素,新潮风趣的杂糅表达和质感连接,瞬间将网民裹入了历史洪流中,达到古今融合、直击人心的效果。

腾讯视频推出的纪录片《此画怎讲》是网生纪录片创新表达的新鲜尝试,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就讲述了一幅画中相对完整的故事。让网民在观赏纪录片的同时,将名画中的各种“散装知识”了然于胸。而这种了然于胸必然建立在“散装知识”的有效强连接上,感官上的愉悦和无差别的审美沉思都在同一个纪录片中融合,这样的网生纪录片显得更有社会层面的意义。这或许正暗合着杂糅之中强连接的内涵:当网民抱着娱乐的心态去接受知识时,却得到了意料之外的知识满足。

(四)趣味:年轻化的语态

优酷、爱奇艺、B站等头部平台的用户数据显示,网生纪录片用户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一批“年轻态”纪录片频频“出圈”成为网红。因此,网生纪录片注重年轻态表达,加强情节的感染力,从而俘获网生代的心。

《如果国宝会说话》运用年轻态的网络因素,与以往的纪录片相比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大量网络词汇的巧妙运用,该片还在表现风格上也趋于年轻化。比如第二季第24集《击鼓说唱俑:唱响我人生》里,唱佣的“出场”,是在闪光灯、呐喊声交相辉映下荣耀登场的,这个场景模仿的是明星演唱会,以这种网生代十分熟悉的方式请出文物,网民会不自觉地被带入到这个氛围里。年轻化的语态是推动网生纪录片向网生代渗透的重要因素。《如果国宝会说话》还开发了感性和“萌”的表达语态,为文物注入鲜活的年轻气息,让网生代耳目一新。纪录片《历史那些事》中,片名的使用融入了青年亚文化,第1集《在下东坡一个吃货》,第2集《我在我家偷文物》,这些梗的妙用,拉近了纪录片与网民的距离,符合当下年轻一代的审美趣味。

网生纪录片的表达玩法越来越潮,B站新上线的纪录片《宠物医院》,则干脆说起了给狗狗看病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纪录片的旁白一改过去的播音腔,以“狗”为第一人称进行“萌萌哒”叙述,让网生代倍感亲切。

(五)吸睛:极致感的影像

为了追求视觉体验上的极致感,网生纪录片启用超微观摄影、显微拍摄、动画再现、交互式摄影控制系统等影像语言,在画面呈现上追求视觉奇观,充分调动网民感官。如纪录片《风味人间》利用超微拍摄手法放大细节,呈现了食物分子层面的变化过程。在B站上线的纪录片《奇食记》,在拍摄时选用了制作院线电影的摄影团队班底和电影器材,另外通过调色和滤镜等手法让纪录片更具“网感”,这部纪录片在B站评分高达9.1分。五洲传播中心与美国国家地理合作的《星空瞰华夏》借助卫星遥感成像、数字摄影测量、三维动画等技术呈现极致影像,展示中国山川壮丽与文明缘起,极具冲击的画面使得该片成为一场视觉盛宴。

VR影像以其独特的沉浸感与互动性,将网生纪录片画面感知升级到另一个时间与空间。中国电信号百控股联合光明网共同打造的VR纪录片——《世界遗产看中国》,对中国世界遗产进行360° VR全景展现。如第1集《峨眉山》航拍部分采用定制大型无人机搭载全景VR设备进行拍摄,地面部分则大量运用数控电影轨道进行动效拍摄。制作组在后期采用虚拟演播拍摄方式,S级的三维动画效果更是带给网络用户影像语言的全新疆界。

猜你喜欢
花式弹幕网民
弹幕
花式卖甘蔗
“花式健身”要谨慎
HOLLOW COMFORT
汉语世界(2021年2期)2021-04-13 02:36:18
“弹幕”防御大师
一大拨弹幕正在向你袭来……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遵义(2018年20期)2018-10-19 07:15:06
花式冰激凌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中国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 13:26:38
官博辣么萌,随你 花式撩
火花(2016年7期)2016-02-27 07: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