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程东建 彭世繁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河南省西华县人大代表、共产党员张新芳,也迎来了新的收获。
三年多以来,以张新芳为主的河南西华县人大代表驻西华县法院调解室,成功调解民事案件300 多起,人民群众送的锦旗、感谢信挂满了墙。他一年多义务当调解员;他为调解一起案件,20 多次到当事人家中调解;骑电车往返百公里入村入户调解案件,返回家已是深更半夜;调解不吃当事人家的饭,到街上买饭吃等脍灸人口的故事,在西华县大街小巷传为佳话。
张新芳是全国老模范,2011 年12 月入选中国好人榜,2012 年12 月被评定为第五届全国敬老孝亲楷模,两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2012 年5 月被评为全国“奉献社会优秀影响力人物”,2016 年12月被评为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李克强总理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可喜可贺的是他这位老模范又有了新贡献。
2017 年,张新芳以人大代表身份,进驻了法院人大代表调解室,开始了他陌生、难缠却很有价值、意义的民调工作。
他调解处理的第一件案例是:西华营镇屈庄村民田某国因无家可归,状告村委一事。通过深入了解,田某国独自一人生活,1987 年前后他去新疆务工,一去8 年,家中的宅基地被村干部转让给了他人。田从新疆回来后,一直在西华县城当环卫。为了宅基地,田某国多次找村委、镇政府、县信访局反映,始终未有落实。随着田某国年龄增大,他旧房已坍塌,新房无处盖,无家可归,走投无路,常想轻生。最后,田某国将村委告上法院处理。为了尽快解决田某国居住问题,2017 年5 月6 月,张新芳多次亲自到田某国所在的西华营屈庄村,先是查看宅基地实情,后召见村委干部了解处理、协调此事;8 次给村委主要领导电话联系,并到法院咨询解决办法。2017 年8 月19 日张新芳前住屈庄村委、田某国宅基地占有方、党支部书记、西华营包村干部四方商议,确定了三项处理意见:①尽快扒除田某国的危房,保护周围公共安全。②由村镇负责,积极向县有关单位给田某国申请廉租房一套。③如果廉租房解决不了,尽快给田某国确权宅基地一处。最后,田的危房已扒除,镇政府和村委为田某国申请了廉租房,这样10 多年没有解除的老大难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不但和解了邻里亲情,而且改善了干群关系,收到很好的效果。
2018 年10 月,张新芳接到址坊乡叶桥村叶占停代父母的一桩赡养案件。他审验卷宗后,根据情况需去本村落实,县城距址坊大约近百里路程,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他骑着三轮电车前去原告家。通过对村委领导和村民走访调查,问题出在他的二儿子和二媳妇身上。经过深入细致的引导、交流、感化最后达成协议,二老轮流赡养。这个家的老人有了生活的依靠,缓解了兄弟间、父子间的亲情矛盾,张新芳当天下午连夜11 点到家,累点苦点张新芳总是一笑了之。
2018 年6 月接到迟营乡张庄村赵某离婚一案。案例比较特殊,主要原因是媳妇与婆婆的矛盾,儿媳之间并没有大的问题,媳妇住在其娘家不回,矛盾升级,来西华县法院调解多次,效果甚微。张新芳走出法院调解室,去双方家庭,与双方老人沟通,争取能找到合好的希望,他骑着三轮车走在路上,还是思考着女方和好的苛刻条件是,公婆扫地出门,二老不能住在她那院……这可是一个大难题!先到男方家做公婆工作。男方的二老说,只要他们能和好,不离婚,我们怎样都行。从男方家出来时针已指向十一点左右,张代表又到女方的娘家。双方距离六公里,酷暑难耐,女方的家人和个别邻里都在村里树下乘凉。面见女方家人后,张新芳首先从“民法”的角度入手,先给他讲儿媳赡养老人义务开始,再引导女方的爹娘得劝导孩子,不要护短,不要纵使矛盾升级,不要将女儿的2 个儿子因父母离婚造成伤害,最后要求女方要深明事理,婆媳之间发生点矛盾是正常的,抓住不放甚至拆散家庭就不正常了。他苦口婆心,春雨润物般的劝导下,双方的父母都认识到各自的不足,后来女方撤诉,重新合好。调解后回来时,女方家庭父母留张代表吃碗便饭,并饱含深情地说,“你恁大岁数啦,冒着高温来调解闺女的婚事,成全她们的家,你为的啥?”“俺再闹下去就错上加错了”。张新芳婉言谢绝了他们的盛情,挥手与女方家人道别,兴奋地去男方家报告这一值得庆贺的喜讯。这一案例的成功了结,是张新芳用爱心、耐心、公心、责任心、奉献心的投入,才使无路可走离婚案重归于好,柳暗花明。
三年多,张新芳亲手调解离婚案有四十多个,百分之九十都调解成功,上述记叙的是这些案件中的一个。
某镇梁某和本村的刘某借款一案。张新芳接到本案后,与刘某、梁某联系,了解案情。因梁某在外地经营饭店生意借刘某现金12 万元,他亏了本,还不上,也不敢回家。原告刘某了解到被告梁某在洛阳市做卖彩票业务,曾找过他,但无力偿还情况下,才把梁告上法院。后来再联系梁某不接电话,问题一直未能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原告刘某来法院调解室请求张代表和他一起去洛阳面见梁某,当面调解。张新芳考虑再三,冒着炎热的天气,还是和原告一起驱车几百里,辗转多方打听,最后见到了被告梁某。从下午四点,一直到夜里十二点数小时的交谈疏导,使被告冰冻的心被热情融化,达成一致意见。按当下的实际收入,按每年还2 万的协议达成,被告需用6 年还清原告12 万元的借款,最终二人握手言和,实事求是的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调解结果,使这桩经济纠纷得到了结。
一柱桩经济纠纷案,一件件都被他成功调解达成和解并妥善解决避免了矛盾发展,为当事者的权益保驾护航。据不完全统计,从驻法院调解至今,他共接经济纠纷案件200余件,调解成功百分之四十左右。
张新芳驻法院监督兼民事调解出了名,被人们称作“金牌调解员”,个别棘手的案件交给他调解。2020 年下半年,法院、信访局、司法局领导指派他解决去北京上访案。
袁某,西夏人,上访案件已达8 年;艾岗宋某上访案件6 年,东夏王某上访案件27 年,华泰办事处彭某上访案件6 年。上述案件都因多种情况的积累,由小事发展为难以解决问题,个别问题是我们处理问题一碗水没端平,不公道,造成诸多矛盾激化,使这些村民走上访道路,这几件非常难缠,又非常不易解决上访案,沉重压在张新芳身上。他反复想,一头是百姓,一头是政府,只有心里装着公平尺,必须要有公平心、责任心来处理。接着,张新芳一是走访所有上告户,了解他们内心的积冤,倾听他们的呼声、诉求,根据不同情况、不同类别,诸个进行研判、分析,如实向上级机关反映,要求寻找合理解决的办法。同时,张新芳又请金牌调解员、河南省人大代表陶金华,西华县十五届人大代表崔金力协助调解。张新芳去六位上访户走访不少于三十次,他和陶代表去原告户所在地党委政府、办事处每处费两天,其中两个案件用了两个晚上到十点左右,不厌其烦的沟通,最后打破了坚冰,使多年的问题得以解决,双方达成协议,保证以后都不再上访告状。西夏党委政府领导非常满意的说,人大代表可真行,帮助政府维安宁。百姓们说,人大代表很公平,一碗水端得平,人民群众都赞诚。
张新芳还应邀到河北蔚县、周口市、商水县调解民事案件,件件调解得合情合理,顺人心合人意,当事人双方都满意。
以张新芳为主的县人大代表驻法院调解室,调解案件调出了和谐、调出了稳定、调出了名,省人大、市人大、市司法局领导检查后,对其工作表示肯定,周边扶沟等县兄弟单位也慕名莅临县法院借鉴经验。2020年张新芳被县法院和市法院评定为“优秀调解员”,市人大表彰为团体荣誉奖、优秀人大代表。问及张新芳他调解成功的秘诀和动力时,他诚恳地说,调解要以法律为依据,引领自己还要学法、懂法,才能依法行事;带着爱、带着情、带着一把公平尺来处理一件件民事案件,有理有据,有温度,当事人才能口服心服。至于走村串户,不图名、不图利哪来的动力,张代表坦荡回答,我是县人大代表又是共产党员,只有不忘初心,铭记使命,勇于担当,为人民做好事、解难题是我义不容辞、一生的追求和信仰,对人民的热爱、对社会的贡献永远没有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