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有益探索*
——复旦大学政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经验

2021-11-27 00:00刘季平苏长和
教学与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政治学专业课思政

刘季平,苏长和

一、引 言

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度概括了教育在新时代的重要地位,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这一重要讲话,体现了习近平对教育工作“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深谋远虑和高瞻远瞩。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育人不是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责任,专业课同时也承担着重要的思政功能,课程思政就是将立德树人和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专业课中的一种新教育理念,达到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教育部在2018年10月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指出:“着力推动高校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做好整体设计,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合理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在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

近年来,很多高校对“课程思政”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也取得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在学生培养方面发挥了积极效果。但是,从目前情况看,“课程思政”多数仍在探索阶段,各个高校基本都是以试点的名义在开展局部的实践,对于“课程思政”的理解也参差不齐,尚未统一。有些学校是确定部分学院进行试点,有些学校确定部分专业试点,也有学校选择若干课程试点,对于什么样的课程属于“课程思政”,是否存在准入机制,如何评价尚未有较为统一的标准。此外,在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认识、教学教材、评价体系、体制机制保证等方面,都还存在许多需要加强、提高、完善的地方。随着越来越多高校以及专业开始引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理顺“课程思政”内涵,摆正认识,积极创新,是接下来将“课程思政”工作向纵深推进的必要环节。

政治学是一门国家性和专业性非常统一的学科。这不是针对中国政治学而言,对世界主要大国来说,也均适用。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早在2017年就纳入学校首批建设的三个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另外两个是哲学和新闻),在两年试点的基础上,国际政治专业在2019年也被纳入学校课程思政示范专业。至此,学院所有本科专业均成为课程思政示范专业,累计有17门专业课纳入课程思政建设课程。在近四年的课程思政探索和实践中,复旦政治学专业积累了一些经验,形成了一系列较成体系的做法,在此将我们的一些做法拿来与全国同类学科进行分享,期待得到教育界同行的批评、指正和建议。

二、关于专业课实行课程思政的一些认识误区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生现象,一开始推广推进的时候还是存在一些认识偏差和误区。这也是正常的。这就需要教育管理者自身在这些认识现象上有自己的判断和定力,逐步减少这些认识误区,为课程思政和三全育人的推进创造好的外部舆论环境。我们在课程思政示范专业试行过程中,对以往全国思政教育和现在课程思政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认识偏差或误区进行了梳理、研判,从而为示范专业建设过程中教师可能出现的疑惑,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期准备。概括起来,在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思政建设上,可能出现如下一些认识偏差:

一是思政课承担传播价值观的任务,而专业课只要负责讲授专业即可。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有一种比较极端的看法,认为专业课内容要去“政治”、去“意识形态”,要“价值中立”。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显然是错误的,立德树人、传播价值观不光靠思政课,专业课特别是人文社科专业课也需要进行价值引领。

二是思政课负责讲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业课就不需要讲这些了。我们认为,这种“你讲你的,我讲我的”、将思政课与专业课对立的认识也是片面的。当然,思政课与专业课还是存在区别的,专业课讲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不是要用思政课去取代专业课,或者专业课去取代思政课,关键是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更为学理的语言转化到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教学中。

三是在思政课、课程思政、通识课程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偏差。一种认识认为,思政课讲思政,通识课讲通识;思政课给人印象是说教,通识课给人印象是人文教育。实际上,在我们引进通识教育的那些国家,通识课一定意义上就是其思政课、课程思政课。换句话说,通识课也承载着价值观育人的重要功能。因此,传统的思政课、通识课、课程思政课,在我们这里不是对立的关系,更不是用通识课来取代思政和课程思政课,三者都应该而且必须是同向同行的。

四是外国留学生为授课对象的专业课就不要讲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了,以免给人留下我们是在搞意识形态宣传的印象。我们认为,来华学习哲学社会科学专业的外国留学生,有必要了解中国政治、中国制度、中国治理的基本知识。外国留学生不需要选修中国学生必修的思政课,但是在专业课中,教师有责任将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的原理知识告诉留学生,增进他们对中国制度体系的理解。如果我们在专业课中还是用欧美政治理论教这些留学生,不重视将我们的政治理论、制度体系和国际关系理论教授给他们,那我们的专业课教育也会失去育人的意义。

五是认为推广课程思政就是干涉了学术和专业教育,降低了课程的学术性。这种认识在一些高校中可能不同程度存在。实际上,课程思政对专业课的学术性和专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在政治学原理、国际关系理论、公共行政等基础课中,就需要教师着力从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构建的角度,将中国政治和外交实践的特色创新成果,转化为一般知识原理贯穿到基础课内容中。这样做并没有降低专业课程的学术性,反而促使教师对构建我们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和教材体系提出更高的要求。

六是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好像高校里搞不了学术的,才去搞思政。最强的教师都分配到专业教育中,搞不了学术研究的去搞思政研究,这种认识是有问题的。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建设关键在教师,我们认为,专业和学术功底好的教师,对开展课程思政很关键。做好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关键在教师。

七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很重视思政工作,于是可能就有一种声音认为,高校现在强调思政、课程思政,是教育的保守和倒退。我们认为这不是保守和倒退,而是真正将思政育人和专业育人结合起来,回归教育完整的本质。教育并不只是专业育人,古今中外,教育的功能除了启发激发学生才智,还包括必要的社会和政治功能。

八是认为课程思政就是简单的“课程”加“思政”,在专业课程中抽出一部分讲授思政内容。我们觉得这是一种教条化的做法。一门专业课,不是说10%、30%有思政元素和内容就实现了课程思政的目标,关键在于将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贯穿在专业课的主体内容中。

以上这些都是或多或少存在的思政和课程思政课的认识误区。我们要推进课程思政工作,首先要在教师中澄清这些误区,这样才能为课程思政实施创造好的舆论环境。

三、一流学科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统一

复旦大学政治学(含政治学、公共行政、国际政治三个专业,下同)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教育部近两轮学科评估A+学科、上海市高峰学科A类建设学科。政治学专业被列为学校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后,有人担心重视课程思政会不会削弱一流学科建设。实践证明,这个担心是没有必要的。恰恰相反,一流学科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的,因为育人是一流学科的重要内涵之一,育人和科研是一流学科的两条腿,如果忽视了育人而仅仅强调科研,一流学科就是不健全的。要做到两者相互促进,关键在于找到一流学科和课程思政的结合点。学院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在调研、听课、研讨基础上,认为这个结合点就在于做好一流学科建设中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构建与专业课课程思政课的有效统一,用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成果赋能专业课思政,通过理论成果与教学成果的相互转化,真正增进学生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目前,很多高校在人文社科专业中试行课程思政,碰到的一个大的难点,就是如何用学理性语言有效地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到专业课中,如何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知识转化到教材教学中。有一段时间,哲学社科专业课教材内容主要讲授的是欧美专业课的内容,有的甚至是完全照搬,欧美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有些知识是我们需要吸收转化的,但是有些内容有其强烈的价值观、制度观、文化观、政治观,如果简单照搬,就必然造成我们思政课与专业课内容出现“两张皮”现象,学生在思政课上学的是一套,在专业课中学的又是另外一套,相互不兼容。要改变思政课和专业课一度出现的“两张皮”现象,办法之一就是中国的一流人文社科学科应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自身一流学科建设中加快构建中国的理论体系,将中国特色、风格、气派的理论成果及时转化到专业课教材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理论自信。我们认为,做好这个结合,既促进一流学科建设中的科研,也就是聚焦中国特色政治学知识体系构建,又能促进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效果,增强学生专业课学习的理论自信和政治自信。

复旦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有四个重点方向,第一个就是中国的政治学、公共管理和国际政治理论体系,教材体系,话语体系,学科体系(知识体系)。这也是四个方向中最重要的一个,是我们一流学科建设的“牛鼻子”。这个知识体系的建设过程,对课程思政或者对思政课能够起到专业支撑的作用。学科点是全国唯一一家承担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构建的单位。学科在做知识体系理论研究的时候,边进行理论研究,边将理论成果完成教材教学转化,实现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和育人的教材体系构建同步进行。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在政治文明、制度文明上取得很多成果,中国政治学在国家理论、政府理论、政党政治、民主政治、公共政策、外交思想和文化等很多领域取得既有自身特色同时兼具一般政治学理论特点的成果,但是这些成就,还没有完全体现到20世纪90年代后编写的相关教材之中,也没有完全转化到教学之中。通过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重大课题系列成果的引领,学科点要求示范课程要积极、及时将这些最新理论成果转化到教学教材之中,增强学生的理论自信和政治自信。这就是一流学科知识体系建设的课程思政意义。所以,课程思政和一流学科建设不是矛盾的,而是相得益彰的。

四、课程思政要解决好“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的问题

习近平提出教育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这个重要论述贯穿落实到课程思政中,对于管理者和一线教师来说,就是要解决好“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的问题。中国的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充分体现了“三全育人”的要求,育人工作从思政课教师扩展到所有课程教师,体现了全员育人的要求;从思政课扩展到专业课,体现了全方位育人的要求;从政治理论课学分扩展到专业课学分,体现了全过程育人的要求。毫无疑问,做好“三全育人”工作,课堂教学是主战场,而教师则是主力军。学生在校学习,课堂是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地方,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将他们培养成“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3)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2018年5月3日。课程思政是有效手段。而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必须重视解决好“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这个问题。

复旦政治学课程思政示范专业课实践中,始终抓住中国政治学教学法这个主线。我们认为,“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是教学法的重要内容,也是课程思政教学法的核心内容,抓住这个核心,课程思政整体示范以及各门课的具体实践,就有了一个标准和方向。我们在古人“传道、授业、解惑”基础上,提出“传道、授业、解惑、创新”八个字教学理念,引导每一门示范课程教师或教师团队,做好专业课和育人的统一,破解“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这个难题。

第一个是“传道”,解决的是“为什么这么教”这个问题。我们的“道”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中华传统优秀的政治外交文化等的贯通合一。这个“道”,是专业课要坚守的,不能在论坛上失语了,在教材里失踪了,在课堂上失声了。之前谈到的认识误区,其中之一就是认为专业课不要传道,专业课只讲专业知识,传道是思政课要去完成的任务。其实,不论是思政课、专业课,都一定要“传道”,这是课程思政的目的。即便是西方大学文科教育,也很重视传道,当然,它们传的是它们的“道”。如果我们的政治学专业只传授别人的“道”而放弃了自己的“道”,不仅建设不出世界一流学科,也培养不出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传道”不是光空喊口号,而是要把“道”的逻辑讲清楚。搞清楚我们“道”的逻辑,就需要提炼当代中国政治的逻辑、概括政治学背后的学理、总结中国政治外交实践的最新成果,对很多政治学、国际政治和公共行政中最重要命题以及逻辑关系做总结,对标识性概念进行提炼,形成逻辑自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国际政治、公共行政知识体系。有了我们自己坚实学理知识为支撑的专业课,自然就会起到政治学课程思政的政治育人效果。这就是前面说的一流学科知识体系构建与课程思政紧密结合的意义所在。

第二个是“授业”,指专业知识,解决的是“教什么”这个问题。专业知识并不就是中立、去价值的,专业知识内容的背后,也会体现道路、制度、文化、政治的特点。欧美特色的政治学专业课教育,很重视它们自己道路、制度、文化、政治内涵的育人作用,在“教什么”这个问题上很有讲究,这是它们的专业课育人内涵。以“国际关系导论”这门课为例,美国大学这门课的教材大多将国际关系定义为“为权力而斗争”,或者用各种学说间接地论证美国霸权的合理性,同时多少带有西方中心论的色彩。我们的“国际关系导论”则不该顺着这个路子讲,而是着重讲授新型国际关系的原理和内容。再比如“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这门课,还需要及时地将“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等新内容放进去,将我国逐步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内容贯穿进去。重视中国政治元素和知识点的介绍,不是说就排斥世界其他地区已有优秀的政治和外交文明成果。相反,我们鼓励各门课尽量将古今中外的知识平衡地告诉学生,有了平衡的知识,人就不会容易走极端,不会由于偏重某一门知识而出现判断不全现象,学生基本上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好的价值观、政治观、历史观,形成良好的学术审美能力、鉴别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年,我们有意识地在师资引进以及课程体系上开设了介绍欧美以外政治外交思想和实践的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中外格局而不是中西格局看问题的世界观。当然,这些对教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老师们不断提高自己,对外部各类知识体系要有涉及。

第三个是“解惑”,解决的是“怎么教”这个问题。对课程思政示范专业来讲,就是怎样用理论知识来回答学生感到困惑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年轻人往往阅读西方政府理论知识较多,习惯用西方政府理论解释政治现象。在抗击疫情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对中西政府治理绩效有很深的对比效果,但是学生往往并不知晓背后的政治学原理根源在哪里。教师在有关政治学原理、中国政治、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国际关系等课程中,就需要将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中的政府理论、政党理论在中外比较中将原理讲清楚,加深学生的政治自信,这样既起到解惑作用,也起到传播中国政治学理论的效果。这样的例子很多。还比如在外交中,西方舆论和教科书中有不少诋毁中国国有企业在对外关系作用的观点,这需要我们政治经济学知识体系要重视我们的企业理论解释,从而面对中外学生提出的在阅读国际经济新闻时碰到的困惑,予以有说服力的学理解释。

第四个是“创新”,就是将所学知识转化到实践中,守正创新。创新当然要基于独立思考,复旦校歌里面有“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我们认为,学术独立不是和政府保持距离就是学术独立了,真正的学术独立是拥有自己的知识体系,有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学术独立就有了,只讲别人的东西、传播别人的东西、为别人打工还不叫学术独立,那是学术依附。所以,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实践过程中我们鼓励独立思考,鼓励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创新。独立思考包括批判性思维。但是,批判性思维并不是批判政府、和国家对着干就是批判性思维。我们强调要守正创新。对外来的学术权威,也要敢于质疑和挑战。过去一段时间,我们的教育一定程度上使得我们学生不敢挑战西方的权威,这方面的批判性精神不够。

复旦政治学专业课程中有很多鼓励学生以学术求创新创业的例子。例如,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现在全国很多高校的思路都是怎么把我们的学生送到国际组织去。这是一条腿走路,我们也在做,但还有一条腿,就是同样也要鼓励我们的学生将所学的国际关系知识用于学术创业,比如,自己主动组织国际性学生活动网络,积累全球治理的经验。这些年,学院学生创办并自主运营的青年全球治理创新大赛(YICGG)和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青年治理创新大赛(YICMG)就是很好的例子,在世界上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YICGG活动,完全由我们本科生自主运营,在世界各地轮流举办,每届大赛都能吸引世界上30个国家近百名左右青年学子参赛,为全球和地区治理积极献策,有的方案还引起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的部门的重视。这是学生主动能动精神的体现,从过去参与别人的国际项目转变到主动搭建国际平台,学生们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创办国际性的学生活动,这些活动未来机制化了,为什么它就不是中国人创办的民间国际组织呢?

五、课程思政工作推进的全方位设计

做好“课程思政”工作,需要对相关课程做好全方位的设计,使其切实发挥在教学过程中启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这就需要正确理解“课程思政”的实质,要明确什么样的课程才能符合“课程思政”的要求,从课程建设的实际出发,我们力图从信、融、理、实、全五个方面把握好课程思政之钥。

1.课程思政之信。课程思政要发挥出思想政治工作的功效,关键是要让学生学而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因此,课程思政首先要解决学生的信仰问题,习近平指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4、377页。“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4、377页。要将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筑牢他们的理想信念,补强理想信念的钙。因此,无论在培养方案制定、教学大纲确立,还是教材建设、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中,都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原理为指导,不断推动学生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这是“课程思政”的魂,没有这个魂,是无法让学生确立坚定理想信念的,也就谈不上是“课程思政”。

2.课程思政之融。课程思政不是简单地在普通课程的内容中简单增加一些思政课元素,而是要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课程内容中,让其和现有课程达到有机融合,才能起到专业课加思政课1+1>2的作用,发挥好课堂教学的思政功能。“推进‘课程思政’改革,不是简单增开几门课程,也不是增设几项活动,而是把价值观培育和塑造,通过‘基因式’融入所有课程,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在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课程都上出‘思政味道’,都突出育人价值,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6)虞丽娟:《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光明日报》2017年7月20日。课程思政不是生硬的漫灌式的教学,应该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让思政元素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大脑,就像美国的很多动画片,都体现了美国人的价值观,但他们从来没有说这个动画片是思想教育片,而是寓教于乐,通过将正面人物塑造成孩子们心目中的偶像,自然而然地会依照他们的这些偶像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发挥出了很多说教式教学所起不到的效果,深深地烙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同理,“课程思政”也是要在讲学科内容的时候,融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寓理于教,自然而然地为学生所接受。

3.课程思政之理。让学生真信,能够入脑入心,并不是仅仅靠强行灌输式的教学那么简单,要充分让学生知原理、悟道理,教师要能讲清楚道理,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时,也要在课程内容设计时要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用事实说话、用数据服人,要说得清楚道理,理得清楚逻辑。因此,要不断推动中国特色学科知识体系建设。课程思政课的内容中不仅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还要有将这些伟大实践上升为理论内容。一方面,我们的理论不仅要学习吸收西方经典理论;另一方面,也要继承发扬中国几千年历史积累下来的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理论创新,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课题,不断根据新的实践推出新的理论,为我们制定各项方针政策、推进各项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43、344页。“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43、344页。课程思政的课程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理论来不断完善学科体系,不断完善我们的育人说服力。

4.课程思政之实。也就是说课程思政的内容不是脱离实际的,而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紧密结合的,理论能够落地,对现实有指导意义。能够切实让学生感受得到,并能够从内心感到认同。理论都是来自实践的总结,课程思政的课程更需要有中国的实践,从政治学学科来讲,中国的基层党建、协商民主,中国的精准扶贫、乡村治理,中国的区域协作,中国的举国体制等等,都是在实践中取得成功的例子,要积极推动教师参与社会实践,去深入研究这些实践,总结理论,将这些鲜活的例子体现在课程中。

5.课程思政之全。课程思政不是仅仅体现在某几堂课上,也不是仅仅体现在课程中讲几个与中国相关的故事,而是全面布局,一要体现在培养方案中,培养方案要明确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培养目标。二要体现在教学大纲中,教学大纲中不仅要介绍和学习西方学科理论,也要学习世界各国的学科理论,更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接地气,将中国的历史、传统理论、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体现在教学大纲中。三要体现在教材中,要推动教材编写工作,形成符合中国特色学科知识体系的教材体系。四要体现在授课过程中,要推动党的理论传播,要推动学生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结合,去亲身观察、亲身实践,五要体现在教师思政工作方面,“课程思政”的推动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让学生真学真信、入脑入心,首先教师要真学真信、入脑入心,因此,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课程思政不断深入的基础工程。

因此,“课程思政”需要融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的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新时代中国发展,要融入中国传统理论的发展脉络,要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要融入学科知识体系的创新发展,要从理论到实践全面融合,通过润物细无声的讲授,自然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当然,这些目标并非一蹴而就的,但要不断地围绕这些目标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结 语

课程思政示范专业是面,需要学科和知识体系的支撑;示范课程是点,关键在教师和教材。复旦大学政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中,取得了以上一些经验。课程思政作为思政课和专业课改革的重要突破点,首先要在舆论和氛围上形成共识,回归本科教育育人的专业、社会、政治属性本质。在课程思政理念上,特别是在每一门示范课程上,重在解决好“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这个教学法根本问题上。在课程思政的整体设计和推进上,主要抓住有信、融合、说理、实践、全面五个方面进行布局。这些经验一定程度上也只是局部探索,希望求教于本学科国内同行以及其他学科,共同促进专业学科育人这一工作。

猜你喜欢
政治学专业课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学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的城邦与公民思想及启示
“西学东渐”时期政治学学科发展研究刍议
近十年我国政治心理学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