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对“互联网+”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影响加以阐述,提出在“互联网+”基础上,创设教学情境、落实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措施,希望能为有效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 小学语文 教学改革 创新发展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2.022
现下正处于互联网时代,网络技术与电子智能设备的普及与应用,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极大地便利,改变传统过于陈旧且单一的教学方法,拓展与整合现有教学资源,丰富小学语文教学手段,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是同时,也能为素质教育精准落实打下坚实基础。基于“互联网+”背景,如何有效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及促进创新发展,是目前各语文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愈加完善,因其技术优势与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领域中,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保证语文教学质量,不仅有利于素质教育落实,也能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提供助力。通过对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情况调研和分析,虽然现下正处于互联网时代,但小学语文教学信息化程度仍比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发展,与时代发展脱节较为严重。基于此,“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显得尤为必要,融入互联网技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信息化水平,利用互联网技术深入挖掘现有教学资源,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构建多元化教学体系,促进课堂教学趣味性提升的同时,也便于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以及独立思维发展,真正做到现代化高效语文课堂建立,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局限,加强线上线下教学融合,达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延伸的目的,突显学生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二、“互联网+”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影响
1.有利于教学资源拓展
互联网普及度较低时,部分小学教学资源有限,并不能充分满足现下学生各项学习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降低了学校教学水平,也阻碍了学生发展,特别是语文这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十分需要大量教学资源给予支撑。“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改革与创新,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也有利于教学资源拓展。通过利用互联网实现网上教学资源获取,将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收集与整合,填充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空白,将丰富且多样的素材内容在课堂上导入,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又能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帮助学生快速融入教学活动,从而强化学习效果。
2.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开放性是互联网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为资料查阅、语文教学活动开展提供极大地便利。“互联网+”背景下,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通过建立网络学习交流平台,打破时间与空间上教学局限,随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将“教”与“学”理念真正落实到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教育功能作用,实现高效小学语文课堂构建。
3.有利于合理分配语文教学资源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是时代发展形势必然要求。受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影响,不仅小学语文教学水平难以提高,还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诸多语文教学活动开展受到阻碍。“互联网+”背景下,实施与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可在实现语文教学资源合理分配的同时,也能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资源共享。就农村地区小学而言,互联网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地区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缩小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差距,完善教育条件,进而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基于“互联网+”背景如何有效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及促进创新发展
1.“互联网+”基础上,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教学,除了教授学生文章内容含义以外,也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文字的表达方式,以及在不同情境中的运用,便于对其内容含义更加深入探索与认知。创设教学情境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就小学生而言,在特定情境中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互聯网+”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根据教材内容,完成教学情境创设,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语文教学活动中,在熟悉的教学情境中,独立自主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索,发现问题,在强化课堂教学体验的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
例如,在学习《题西林壁》这一首古诗时,《题西林壁》描绘庐山美景,诗词中也寓含了一定的哲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打破常规,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结合古诗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贴合学生熟悉的场景来完成教学情境创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以及探究的学习能力。学生自主理解能力尚未发展健全,对古诗所寓含哲理的理解必会不够透彻。因此,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教学情境,再现庐山飞瀑的壮观景象,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诗句的意境美,切实体会“对待事物要全面分析,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的古诗寓意,实现有效性开拓学生教学视野目的。
2.“互联网+”基础上,落实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的形势影响下,小学语文若想有效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必须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局限,树立与时俱进思想观念,结合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要求,改变原有教学模式与方法,构建多元化语文教学课堂,提升课堂教学生动性与趣味性。因此,“互联网+”基础上,小学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互联网+”的运用,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精准落实,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成效。
例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篇文章时,首先,教师可结合文章主旨对本篇文章关键内容进行讲解,并将讲解过程制作成短视频,将制作完成的短视频上传至班级微信群或网上学习交流平台,便于学生利用课前时间对教师上传的视频进行观看,完成课前预习任务,了解圆明园毁灭的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尽可能不要将课堂教学环节安排得满满当当,而是为学生预留一些对疑问进行提出的空间,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进行探究,给学生一个表达心声的平台,让学生抒发内心的真实感受,既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又能增强学生民族责任感;最后,教师应深入观察学生对本节课程内容接受程度,以及实际掌握的语文知识,为后续其他教学内容调整与优化提供参考依据,确保小学语文教学极具针对性与实效性,为小学语文教学顺利改革与创新提供基础保障。
3.“互联网+”基础上,挖掘与整合现有教育资源
为了确保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实效性,丰富现有语文课程资源是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前提条件,在“互联网+”基础上,深入挖掘与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并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突破原有语文教学在教学内容方面的限制,适当进行外部延伸,拓展教学资源,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全面掌握文章内容提供助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过程中,应不断强化“互联网+”的运用,促进互联网技术与语文教学相互结合,借助互联网技术优势,丰富语文课程资源,更好地完善现有小学语文教学内容。
例如,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篇文章时,在教学之前,教师可向学生布置一些课前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自己熟知的教学辅助工具查阅与收集少年周恩来成长故事,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辅助完成课前任务,其目的让学生通过完成教学任务来感受少年周恩来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采用此种教学方法来导入“振兴中华”核心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体会当时中国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社会现实。现今正是中国共產党建党100周年,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来播放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所完成重要任务以及产生了哪些变化,以此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重要性。灵活运用“互联网+”背景下先进教学手段,拓展学生语文视野,强化核心素养,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基于“互联网+”背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不仅有利于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趋势,也能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教学水平。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构建多元化语文教学体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局限,建立语文高效课堂,在充分满足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的同时,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秀强《“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小学生作文辅导》2020年第6期。
[2] 邵日高《“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课外语文》2020年第12期。
[3] 赵海峰《“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创新探究》,《新课程(小学)》2019年第11期。
(魏天霞,1973年生,女,汉族,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大柳镇后魏村人,专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课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