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维
近期,《一个放牛娃的博士论文后记》引来网络刷屏,感动网友无数。
事实上,这篇博士论文的后记发表于将近10年之前,近期被人看到后重新翻出,发布于媒体。后记的作者是北京大学博士肖清和,講述了自己从一个放牛娃到北大博士的历程。
朴实无华的文字,道出了作者22年求学路上的坎坷与风雨。一路走来的苦难与艰辛,铸就成文字,句句直抵人心,读来为之动容。
从一个放牛娃成长为北大博士、高校教授,肖清和的经历让人唏嘘的同时也让人为之欣慰:只要努力向上生长,梦想总能照进现实。
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寒门学子逆袭的励志榜样。
“那一年秋天,同龄人都在新学校上学,过着让人兴奋、让我充满想象和向往的中学生活;可我,只能在家里放牛。”“母亲不止一次和我说过,她不能死,她要忍,她要坚持,因为她要让我上学,她要让她的两个孩子好好活着。”……
互联网时代,并不缺少各种人生逆袭的鸡汤故事。然而,这篇博士论文后记却火了。
和鸡汤文相比,真实的故事更能打动人。在那个物质生活较为匮乏的年代,贫穷的乡村不乏和肖清和有着类似经历的人。他窘迫的境遇,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勾起很多人童年的回忆,引起不少人的情感共鸣。
个体命运改变的背后,是努力向上生长的坚持,还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正如每一颗种子破土之前都要顶住种种压力,不停地往下扎根,向上生长。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种破土向上生长的坚持、毅力总能给人以力量。
肖清和的“逆袭”和走红,并非偶然和个例。
除了清华贫困生的“树洞”,同样因为博士后记走红网络的还有中科院博士黄国平,山东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导仲济涛。之所以能破茧成蝶,无不是他们努力向上生长的结果。
一篇篇后记,被很多家长拿来作为教育孩子的案例。
身处困顿之境,仍然保持坚毅的决心去求学实属不易。虽被现实压得脚步沉重,但从未放弃过努力向上生长的渴望。在人生历练中,他们活出生命的厚度和宽度。
近年来,得益于脱贫攻坚,教育救助制度、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寒门学子奋发图强的求学路变得更为顺畅。像肖清和那样家境贫寒的学子,相信会越来越少。
或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或抱怨经济压力大,或埋怨时运不济……身处和平、富足的时代,但很多人却抱怨、吐槽、焦虑不断,久而久之就丧失了努力向上生长的力量。
命运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意的远方”。
每个人都没办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因为家境、突发变故及身体健康等现实因素,可能一时陷入困顿,但只要努力向上生长,梦想总能照进现实,总能活出自己出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