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 范玉婷 文紫瑞
黄梅戏作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受到湖北,安徽,北京甚至是中国香港等多地的欢迎。但在笔者走访淮安市黄梅戏演员的过程中,让笔者更为担心的是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让黄梅戏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笔者在结合走访淮安市部分黄梅戏演员之后,对“如何在新时代传承和发展黄梅戏艺术”提出以下拙见。
好的剧本是一出经典戏剧诞生的根本。反观以往的黄梅戏,我们都是唱历史,唱经典,例如20世纪以后跨炙人口的黄梅戏《天仙配》,它作为艺术典型,被广大的群众所熟知。但是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在变化。《天仙配》它反映的是当时人们对爱情的追求和不受封建礼教束缚的愿望。但在今天,人们对这方面的诉求基本趋于零,这份经典会让我们在观看时生出对历史故事的感慨之情,但共鸣之情却是少之又少了。
这也从一定的侧面反映出黄梅戏戏曲内容形式的单一化。例如,在我们走访的淮安市相关剧团中,多唱经典唱段与“红色记忆”方面的内容。《梁祝》《天仙配》《大清名相》《党的女儿》基本上每场演出都有。而反映当下社会生活局面的剧本为零。这就使如今的黄梅戏在一定程度上缺少了一种共性。因此,黄梅戏曲的执笔者应该融入到人民的生活当中,顺应时代的潮流,注重现实美与自然美的结合,创造出和《天仙配》一样的反映当时人民群众心声的作品。
对于演员培养的完善化,可以这样来说。黄梅戏的演员也就是黄梅戏的传承人,正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我们才能在今天听到那些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璀璨的佳作。如果说剧本是黄梅戏的根本,那么,传承人就是黄梅戏的支柱。
如何保证这些人才的不流失,这就需要我们在培养机制这一块不断完善。据笔者粗略调查,淮安市文工团平均每年有1至2人离职,而招聘人数却往往不理想。随着社会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这些演员无奈选择转行或者直接从事其他行业,导致人才不断流失。
在这方面,需要剧团和政府要齐心推动演员培养机制的完善,让传承人在传承黄梅戏经典的过程中物质方面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让其自由自觉地进行艺术创作、演出,为我国的传统瑰宝留下支柱。
笔者以为黄梅戏的表演发展不应局限于舞台表演的形式,应该在其基础上衍生出更多的文化艺术产品,以此来扩大黄梅戏的受众群体和影响力。
例如黄梅戏《天仙配》演出的成功,使之创作者马上衍生出了《天仙配》的电影以及电视剧,也正因如此,这段经典的戏曲被传遍千家万户,脍炙人口。
再比如,黄梅戏的戏服是极具特色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汉服的主要因素。我们可以让黄梅戏演员通过公益体验的方式,将黄梅戏的戏服和妆容带到人们的生活当中。让黄梅戏戏服和现如今流行的汉服文化一样,出现在大街上,走进人们的视野中。
而对于黄梅戏戏服上的一些经典图案和版式,创作者或者设计师可以把它加以改进,融入到我们日常的服饰中,这也可以对黄梅戏文化的传承起到一定的作用。这就好比现如今娱乐明星所产出的一些周边产品,我们也可以借用这种形式,来扩大黄梅戏的影响力。
随着新媒体产业链的完善与发展,群众再也不是只能在电视上定时观看一些固定节目了。网络综艺以及各种网剧可以说是占据了人们观看节目的半壁江山。而这些新的艺术形式对戏曲节目的冲击可谓是不小。而要有效规避 这种冲击带来的伤害并又能得到发展,就需要剧团在中间“牵线搭桥”了。
剧团可以试着与新媒体结合,联系当下娱乐节目进行黄梅戏戏曲的传播。通过年轻的“爱豆”下手,以他们的影响力来带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例如最近很火的网络节目《华彩少年》《吐槽大会》《歌手》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传播机制,黄梅戏也可以借此来扩大自己的受众群体和影响范围。
另外,还可以利用现代数字技术,为黄梅戏戏曲建立数据库。现如今的黄梅戏传承者年龄已经偏大,而黄梅戏传承者制度还有待完善,如果将这些经典以数据库形式保留,便可以形成线上学习系统,这样可以规避一些经典作品失传的风险。
我们在许多年前就有过“戏曲文化进校园”的主张,学校也确实开设了与之相关的课程。但大多数都是学校老师对学生进行一些戏曲视频,音频的欣赏,并不具有实践性。让孩子们对戏曲的了解也都停留在表面。俗话说“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学校应当与当地剧团联合起来,开展真正的“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让专业的传承者向孩子们讲解黄梅戏戏曲的魅力,带他们进行不同唱腔的演唱等,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为我国戏曲事业贡献传承的力量。
日益增强的国力、越来越好的生活条件、传播媒介的多样化,无一不为黄梅戏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物质条件。但有机遇就有挑战,希望黄梅戏能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找到适合自己传承和发展的道路,愈加的丰富多彩!为人民创造出更多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