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
一将功成万骨枯。作为军事将领,既能凭借军功走上荣耀的巅峰,也会因为战败而获罪下狱,甚至被处死,成为君王的替罪羊,这也是封建社会军事将领难以逃脱的宿命。
乾隆二十七年(1762),自幼习武、武艺高强的河南人李时升经历了军旅生涯的重重考验,升任云南提督。与此同时,新官上任的李时升就要面对人生最为严峻的考验。这一年,缅甸新王朝建立,新兴势力的肆意扩张打破了边境的安宁。一向息事宁人的清王朝面对缅甸对云南边境的侵扰和劫掠无法坐视不管,随着事态日趋严重,战争也逐步升级。乾隆三十年(1765),两国终于开始大规模交战。文臣出身的云贵总督刘藻应对无方,协作不力,屡战不胜,被革职后畏罪自杀身亡。接任云贵总督的杨应琚收复失地后,一时信心膨胀,热切军功的将士们云集边境被小小的胜利冲昏头脑,自大盲目地主动出击。云南提督李时升也亲率大军抵达铁壁关指挥战斗。然而,孤军深入却遭到致命打击,屡战屡败。无法交代的云贵总督杨应琚仍以大捷上报,事情败露后,乾隆皇帝勃然大怒,举朝震惊。乾隆三十二年(1767)云贵总督杨应琚被逮捕进京赐死,云南提督李时升也在北京被问罪处斩。随后两年,清廷依旧深陷清缅战争的泥潭,将帅如走马灯一般更换,李时升后杨密、五福、谭五格先后出任云南提督。直到乾隆三十四年(1769)与缅甸的连年征战终以议和结束,由在清缅战争中表现出色的本进忠出任云南提督。
本进忠,土族,西宁府(今青海省互助县)人。雍正初年入伍,曾随张广泗入疆平定准噶尔部,因作战勇敢,授把总(正七品),乾隆十一年(1746)升任千总(正六品)。在平定大小金川战役中,本进忠在张广泗麾下参与作战,不畏生死、表现突出,被提升为庆阳右营守备(正五品)。此后,在战斗中越战越勇,被称为“勇将”获得主帅认可和举荐,擢升为四川威茂协右营都司(正四品)。
清军换帅后,本进忠一如既往,勇往直前,得到岳钟琪的赞赏。清军攻陷金川后,本进忠进京觐见乾隆,获得诸多赏赐。
乾隆十七年(1752)六月,四川杂谷土司苍旺举兵反清,四川提督岳钟琪再调本进忠进剿,一举大败叛军,活擒苍旺,迅速平定了杂谷之乱,立下了一等军功,被提升为四川松潘营游击(从三品)。
乾隆十八年(1753),本进忠奉命随驻藏大臣兆惠进藏。到达拉萨后,本进忠马不停蹄即赴后藏巡察防御廓尔喀等入侵的关卡兵站。他不畏艰险,历时数月,详细察看,不但修缮巩固关卡,还对边防军的操练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受到兆惠的信赖和倚重。完成巡察任务后,本进忠按例应返回原职,兆惠为留下精明干练的智勇兼备的本进忠,亲自上书乾隆,提出留任本进忠的请求。
驻藏3年期间,本进忠忠心耿耿,名扬蜀中。乾隆二十一年(1756),驻藏期满换班回川时,本进忠受到四川总督黄天桂上疏推荐,称其:“谙练营务,熟悉边情。”乾隆二十二年(1757)四月,本进忠被擢为绥宁营参将,同年十月,调为漳腊营参将,后出任泰宁协副将和永宁协副将。
乾隆三十二年(1767)清缅战争爆发后,本进忠主动要求赴云南前线作战。虽然年龄比较大,但作战仍然十分勇敢,经常身先士卒,冲杀在前,屡建战功,受到明瑞等将帅的欣赏。其带伤作战的事迹更是受到乾隆的褒奖,获授“法式善巴图鲁”的勇士称号,并赐戴孔雀花翎,赏银一百两,不久擢升为云南临元镇总兵。
驻防龙陵关期间,本进忠修固关卡,操演军队,短短数月间,就把部队气象整饬一新。突出的表现再次获得乾隆的召见,并获赏乾清门行走,可见皇帝的信任和宠爱。回云南后,本进忠出任普洱镇总兵。乾隆三十四年(1769)清缅战争结束后,本进忠终于升为云南提督,走向一省武官的最高位。至此,一生戎马的本进忠终于以无名小卒在血战中奋斗成为一省的最高军事长官。然而,英雄迟暮,不久后旧伤新病齐发的他就病逝于腾越军营。乾隆闻讯哀叹不已,追赠本进忠为太子太保,谥号“勤毅”。与此同时,乾隆也想起另一位昙花一现的云南提督李时升,难得的将才却因为自己的好大喜功而殒命,念及对其处罚过重,内心懊悔不已,于是下旨“平反”,并立“云南提督李时升之墓”碑以示纪念。
提督一职,官居一品,是普通士卒浴血奋战的最高目标,官至提督,荣耀加身,却也如履薄冰,岌岌可危,身居高位也才能体会高处不胜寒的滋味。
相较于从士兵走向将军九死一生的坎坷历程,以武举入仕走上军旅之路,向着最高武职奋斗的另外一条道路相对较为平坦。
乌大经(1734~1804),陕西长安人。自小习武,勇武过人,28岁参加武举考试一举中的,以武举人的身份赴京参加武会试。乾隆二十八年(1763)获武进士,殿试授予三等侍卫,成为皇帝御前跟班,地位无限尊荣,只有武进士中的佼佼者能跻身此列。后出任山东德州营参将(正三品),如此高的起点可谓前程似锦,前途不可限量。
乾隆三十九年(1774)山东年岁歉收,地方官妄行加征,激起民众强烈反抗,山东寿张县(今山东阳谷东南)爆发了县民王伦领导的农民起义。乌大经奉命赴临清协防,他处变不惊,率军坚守临清新城,为清军援兵会剿争取了时间机会。临清解围后,他又负责办理善后诸事颇为周详,获得钦差大臣舒赫德的赏识,保荐其升补临清协副将(从二品)。
第二年,乾隆召见乌大经,详细询问去年临清作战的情形。一身戎装,身材魁伟的乌大经应对得当,令乾隆赞许有加,夸赞其:“真将种也。”不久,乾隆皇帝巡幸山东,过临清旧城,再次表彰乌大经昼夜拒守、杀敌保城之功,擢升他为江西南赣镇总兵(正二品)。乾隆四十八年(1783),乌大经平步青云,升任广西提督,3年后调补云南提督。
乾隆五十三年(1788)清朝的藩属国安南(今越南)阮氏与黎氏争夺王位发生内战,清廷应黎氏之请派两广总督孙士毅率军由广西、云南分道出师进军安南。云南总督乌大经奉命由云南带兵八千取道开化府马白关(今文山马关县)进入安南。清军势如破竹一路打到安南国首都黎城,帮助黎氏复国。然而,乾隆五十四年(1789)正月初一,清军因孤军深入加之麻痹大意,被恢复元气的阮氏军队偷袭,两广总督孙士毅侥幸逃出,广西提督许世亨、总兵张朝龙、尚维升等将领阵亡。云南提督乌大经所部幸有黎氏大臣黄文通为向导全师而还,清军损兵折将损失惨重。阮氏见好就收,趁机求和,全盘接受清朝的苛刻条件以换取清廷的认可。安南之役后,乾隆五十七年(1792),乌大经署理甘肃提督,五十八年(1793)实授甘肃提督,离开云南,直到嘉庆三年(1798),64岁的乌大经又被调回云南再次出任提督一职。
此时的云南,经过改土归流后,清廷的政权得以稳固,然而,部分世袭土司与各族人民的矛盾却日益尖锐。嘉庆元年(1796),澜沧江以西的拉祜、佤、布朗等族贫苦农民爆发了反对傣族土司的斗争,随着波及范围越来越大,态势越演越烈。嘉庆四年(1799)十月,云贵总督富纲令刚刚回任云南的提督乌大经尽快查办平息,肃清边境。站在维护统治阶级的立场上,乌大经不辱使命,与总兵苏尔相督率官兵,采取步步为营,分头堵截,遇村寨栅卡即行烧光的手段,攻占了猛猛(今双江)境内的起义军重要营垒,平定了起义,维护了统治云南边境的安定。乌大经因此受到嘉庆皇帝的赏赐和接见。
清嘉庆六年(1801),维西县康普区一带连年发生灾荒,不堪忍受当地流官、土司和喇嘛寺三重压迫的傈僳族人民在恒乍绷率领下揭竿而起,队伍迅速壮大,成为以傈僳族为主,彝、白、纳西、藏、汉等民族参加的大起义。起义波及中甸、德钦、福贡、碧江等8县数千里,坚持斗争达两年之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滇西北的统治。嘉庆七年(1802)二月,68岁高龄的乌大经奉命率兵协同云贵总督觉罗琅玕镇压,在进剿中遭到傈僳族人民的顽强抵抗,损失惨重。乌大经又厚集兵力,分路出击,起义军寡不敌众,退守澜沧江西岸。秉承嘉庆皇帝的旨意,乌大经恩威并施,不断分化义军,直至嘉庆八年(1803)九月,恒乍绷被俘,起义宣告失败。乌大经作为云南提督再次不辱使命,完成了职业生涯的最后战役。嘉庆九年(1804)三月,为清朝统治者效命疆场数十年的乌大经因伤病逝世于云南提督府。
清王朝自乾隆后期积弊甚多,嘉庆之后走向衰落。乾隆的“十全武功”稳定了帝国的江山,消除了内在的割据势力和矛盾,却也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加之土地兼并日益,统治集团腐朽奢侈,社会矛盾日渐突出。乾隆之后,军事将领的首要任务转变为镇压此起彼伏的人民起义。从嘉庆元年(1796)开始延续至嘉庆九年(1804),波及湖北、四川、陕西3省的白莲教大起义,揭开了清末全国各地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嘉庆二十三年(1818),久历戎行、身经百战的张凤被嘉庆皇帝钦点出任云南提督要职。张凤(1760~1832),字栖梧,号岐山,广西马平县(今柳州市)人。乾隆年间投身营伍,在镇压不断爆发的起义中屡立战功,由一名普通兵丁先后担任把总、千总、守备等职务,嘉庆元年(1796)被提拔为广西平乐协左营都司,历任广西提标右营游击、两广督标后营参将、广东罗定协副将,嘉庆五年(1800)擢升为正二品的陕西延绥镇总兵。18年的总兵,因为云南战事需要才升任提督,可见提督晋升之路的艰难。
此外,道光元年(1821),云南永北厅和大姚县爆发以傈僳族为主的各族农民反抗土司、地主商人压迫的起义,起义军攻下清军屯粮之所,开仓放粮,云南提督张凤再次奉命率军镇压,却由于剿办不利被撤职。腾越协李锦麟补为云南提督,继续镇压起义。与此同时,贵州提督罗思举奉命率大军从贵州赶赴云南增援,最终因双方力量悬殊,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最终被清军镇压。随后,贵州提督罗思举调任云南提督。
罗思举(1765~1840),号天鹏,字子江,是四川宣汉县普光镇东乡村的穷苦农民。青少年时期的罗思举聪敏顽劣,不学无术,混迹乡间。后来凭借武艺行走江湖,已过而立之年还四处漂泊,穷困潦倒。听闻白莲教起义在家乡起义,他选择了参加地主武装,凭借勇武机敏被清军收编,从此投身行伍,走上建功立业的道路。由于罗思举走南闯北,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有勇有谋,在镇压白莲教起义的过程中崭露头角,屡建奇功,甚至得到“罗必胜”的称号,名震一时,也因此加官进爵,平步青云。历任四川夔州(今奉节)协右营千总、四川赤水营守备,陕安城守营都司侯补、太平协副将、川北镇总兵、重庆镇总兵。嘉庆二十三年(1819)升任四川提督。此后,随着全国四处爆发的农民起义,罗思举转战各地,历任湖北、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提督。道光元年(1821)一年之间就频繁调任贵州、四川、云南三地提督。前任云南提督张凤在剿办永北傈僳族起义中表现不力,罗思举率军赶到后一举荡平,表现出色,由此取而代之,出任云南提督一职。在其任上,大理治安一片清明,尤其是每年的三月街,百货骈集商贾如云,盗贼也混迹其间,劫案叠出,唯有罗思举在任其间,境内晏然,远近平安无事。罗思举醉心苍山风景,常登苍山,题名绝壁,还曾于凤眼洞普陀崖绝壁间修建亭台楼阁装点风景,至今犹存遗迹,从中也可窥见他对大理风光的无限喜爱。
道光五年(1825),罗思举陪同即将离开云南升任湖北督粮道的岭南才子宋湘重游苍山洱海。宋湘写下一首歌咏大理的五言律诗:“西南雄阔地,苍洱大名垂。众壑雪同古,此峰云更奇。神灵趋白帝,风雨下金支。莫问劫尘事,仙人方弈棋。”描写了苍山的雪和云,赞美大理山川的雄奇,笔力苍劲,章法自然,一气呵成,整体气势磅礴,雄浑博大,后被刻成诗碑嵌于苍山神祠走廊东壁。走廊西壁与其相对的是一块《钟馗造像碑》,阴刻线的钟馗,蓬发虬髯,瞪眼呲牙,面目可怖,却又一身浩然正气。画面直行隶书诗句“钦哉姓名,金重九首;正直居心,怒目张口;原本武士,扶三尺剑;漫说貌丑,蹈足舞手;邪魔一见,掉头而走;怯懦一见,汗下三斗——云南提督罗思举题”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一位正直无邪的钟馗形象,也可以说是罗思举这位传奇武将的真实写照。
道光六年(1826)冬,罗思举调任湖北提督离开云南。道光二十年(1840)在赴荆商议公事途中病逝,获封“振威将军”,授一等轻车都尉和一品水陆总督,赐“振威将军”,赏加“太子太保”衔,谥“壮勇”。罗思举从一介市井无名小卒通过军旅发迹,最终受两朝帝王重用,光耀族门,堪为清代绿营军官的传奇。
因镇压嘉庆元年爆发的白莲教起义而声名鹊起官至提督的还有四川万源中坪村人张必禄。张必禄(1777~1850),字培斋,号寿轩,嘉庆初年应征从戎,以乡勇入巴州营随川北镇总兵朱射斗剿灭白莲教徐天德、王三槐两部,以勇猛著称,经常手舞大刀,单骑入阵,所向披靡。张必禄以功受赏,先后任直隶提标中营把总、蔚州营守备、四川越巂营守备、维州左营都司,嘉庆二十一年(1816),以军功卓越任参将。道光四年(1824),调任太平游击驻守家乡。道光六年(1826),新疆南疆发生分裂叛乱活动,张必禄奉命赴新疆平叛,骁勇善战。历时两年剿灭叛乱势力,收复失地,道光八年(1828)被赐“励勇巴图鲁”称号,升提标中军副将。道光十年(1830),张必禄升任贵州靖江协副将,同年调任绥定协副将。道光十二年(1832)四月,张必禄先后奉调赴湖南、广东镇压瑶民起义,平定起义后,被授广东高州镇总兵。道光十五年(1835),调任建昌镇(今四川西昌)总兵。
道光十七年(1837)九月,凉山马边、雷波彝族等少数民族起义,张必禄率部围剿起事,仅用两月就大破彝民起事,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正月,赏加提督衔,随即升任四川提督。然而,年底彝民起事复燃,张必禄因剿办失宜被革去官职,仍受四川总督宝兴差遣。戎马倥偬半生,一落千丈,跌至人生低谷。
道光二十年(1840),张必禄因防范平边有功,经四川总督宝兴奏请加恩复授千总,不久出任绵州(今绵阳市)营千总。这一年,英国政府借口“保护通商口岸”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道光二十一年(1841),英军炮轰广州,张必禄随四川提督齐慎率川军飞驰广东,配合广东义勇抗击英国军队入侵,屡建奇功,升任梁万营都司。道光二十二年(1842),英军攻占镇江进犯金陵,张必禄又奔赴江苏,接受江苏督抚差委,复授建昌镇总兵。道光二十四年(1844),半生戎马的张必禄得以升任云南提督。
道光二十五年(1845),云南回汉民族矛盾日益尖锐,永昌回民起事,年事已高的云南提督张必禄依旧亲自督率官军剿灭。他善于团结各方力量,得到乡勇助力,用兵得当,屡战屡捷,很快平定起事。道光二十六年(1846),张必禄因年迈力衰,得以告老还乡,回原籍,在巴州颐养天年。然而,清末乱世,农民起义此起彼伏,随着广西洪秀全等人组织的“拜上帝会”势力的急遽壮大,反清起义蓄势待发。道光三十年(1850),广西天地会起义。清政府急召已在福州老家退休养病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西督理军务,张必禄也被召回以提督身份驰援广西,会同剿捕。林则徐旧疾未愈,一路劳顿,病弱之躯雪上加霜,还未到达广西就在广东普宁与世长辞。一年以后,太平天国起义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广西境内爆发,张必禄也在前往会剿的途中,因旧疾复发,在浔州城(今广西桂平)逝世,追授“太子太保”衔,谥“武壮”。
道光二十五年(1845),云南提督张必禄负责讨平的云南永昌(今保山)回民起义只是一个序幕,随后的多任云南提督将深陷于云南回民起义的泥潭,为挽救清廷岌岌可危、苟延残喘的统治而冲锋陷阵。
鸦片战争5年后,清政府为了支付巨额赔款加重了对全国人民的压榨。在云南,清朝统治者利用汉、回之间宗教信仰的不同与风俗习惯的差异,进行恶意挑拨,制造民族纠纷,转移矛盾。自道光年间起,云南各地就连续不断发生惨案。道光二十五年(1845),永昌(今保山)汉族地主团练“香把会”勾结官府、残杀回民激起回民反抗就是典型代表。
武力镇压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道光二十七年(1847),永昌金鸡村人杜文秀决定代表回民赴京上诉伸冤。杜文秀(1823~1872),字云唤,号百香,出生于一个回族商人家庭,通晓伊斯兰经典,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道光十九年(1839),杜文秀曾考中秀才,后任教于私塾。在回汉互斗中,杜文秀失去了亲人,眼见矛盾越演越烈,生灵涂炭,他决定为民请命,赴京申诉。
所幸,杜文秀的“京控”得到了朝廷的回应。道光皇帝命陕西巡抚林则徐为云贵总督赴滇审办永昌屠回惨案。林则徐亲赴滇西,秉持“只问良莠,不分回汉”的初衷处理问题,然而实际难免为永昌官绅所左右,以隔绝回汉的方法解决矛盾,结果差强人意,也使得杜文秀对清政府彻底失去信心,迁居蒙化(今巍山)小围埂后便开始秘密团结反清力量。
咸丰四年(1854),汉回地主因矿产之争再起争端,发生械斗,官府坐视不管,祸及各地,终于威胁到省府。云南巡抚舒兴阿密令各地团练杀回,引起回民愤怒,奋起自卫。一时间,以回族为主的各族人民抗暴自卫的斗争烽火燃遍全省。
咸丰六年(1856),杜文秀联合回、汉、彝等各族人民起兵于小围埂,趁云南提督文祥出兵楚雄平乱之际攻打大理府城,占领云南提督府作为起义指挥中心。杜文秀被推举为“总统兵马大元帅”,建立大理政权。
乱世出豪杰,时势造英雄。咸丰七年(1857),滇南回族在马德新与马如龙的带领下进攻昆明。省城被围,云贵总督恒春走投无路而自杀,巡抚舒兴阿逃匿,清廷随后任命的多任督抚面对云南声势浩大的人民起义束手无策,或托病请辞或拖延到任。乱局之中,一员武将崭露头角。褚克昌,字俊生,云南县(祥云)人。其曾祖褚夺元为乾隆九年(1744)武举。褚克昌由武举投标学习,为督标右营千总。咸丰元年(1850)起,先后在广西、云南、贵州等地镇压少数民族起义,先后出任守备、都司、游击,获赐“勤勇巴图鲁”名号。在解围省城中表现突出,升任参将的褚克昌,得到重用,先后任总理云南军务翼长、总兵等职。
咸丰十年(1860)二月,云贵总督张亮基任命禇克昌署理云南提督,领兵西征,一路势不可挡,攻克普淜、沙桥、鹦鹉关、云南驿后,又取姚州、大姚、云南县,随后进攻红岩、弥渡、宾川,兵锋甚锐。
面对大军压境,杜文秀求救于滇南回族,马德新遣马如龙率滇东南回军赶赴滇西救援,与宜良李芳园部联合攻占楚雄府城,截断褚克昌后路。大理政权扬威大都督蔡发春率部自顺宁、云州东下,配合杨德明等部收复红岩、弥渡和云南县等战略要地,反将禇克昌包围于宾川。外无援兵,内无粮草的云南提督褚克昌被马如龙和杜文秀义军合围,力战而亡,年仅46岁,再次上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历史悲剧。清廷闻讯照提督阵亡例从优议恤,加太子少保衔、予谥武烈,给骑都尉加一云骑尉,宣付国史馆立传。40年后,袁嘉谷先生应其曾孙,举人褚锦章之请,为褚克昌撰《禇武烈公神道碑》立于其阵亡处(今宾川小辛村)。
随后,广西壮族土司后裔岑毓英以匡扶社稷江山为己任,带领团练进入云南力挽狂澜。他先后收复宜良、肃清路南、保卫澄江,为清廷稳定云南政局立下汗马功劳。咸丰十一年(1861),岑毓英攻心为上,成功游说马如龙归顺朝廷,分化了云南回族联合起义的势力,进一步稳定了滇东的局势。
马如龙(1832~1891),字云峰,回族,建水回龙人,原名席珍,又字现彩,讳如龙。其祖上为江南人氏,明初入滇,官至临安卫指挥,世沐皇恩,其叔马济美为江西九江镇总兵。马如龙身材魁梧,好武艺,为建水武生。咸丰元年(1850),因回汉矛盾日益尖锐,率回族乡民聚众自保,多次击败汉族地方团练武装,以英勇善战被推为首领。随滇南回族领袖马德新进攻昆明,多次援助杜文秀义军解除清军围困。然而,马德新和马如龙起义的目的“只欲报仇,不敢为逆”,与岑毓英议和后接受了清廷的招安。同治元年(1862),岑毓英以招抚安定云南之功代理云南布政使,马如龙被授临元镇总兵,调转矛头,成为清政府“以回治回”的先锋。
同治二年(1863),马如龙解昆明之围立下头功,被擢升为云南提督,成为岑毓英的左膀右臂,随其征战云南各地,镇压起义。任云南提督期间,他经过被战火烧毁的大观楼,感慨不已,遂于同治五年(1866)捐资重建大观楼并亲自为重建落成后的大观楼题写了《重建大观楼记》,还题写了“曾经沧海难为水,欲上高楼且泊舟”和“千秋怀抱三杯酒,万里云山一水楼”两副对联留存至今,传为佳话。
同治六年(1867),岑毓英奉命平定贵州苗民起义,派云南提督马如龙率军西征杜文秀,遭到义军顽强抵抗,扼守楚雄难以西进。同治七年(1868),杜文秀趁省城空虚,举兵西征意欲夺取昆明,占领全滇。马如龙回师昆明,固守待援。而杜文秀起义军围城将帅不合,贻误战机,苦苦僵持两年的东征最终宣告失败。此后,岑毓英趁杜文秀东征失败,精锐尽失,调集优势兵力,集中力量进攻杜文秀起义军,一直随岑毓英征战沙场的杨玉科成为镇压大理政权的中坚力量。
杨玉科(1838~1885),字云阶,白族,丽江兰坪县营盘街人。以义勇入清军,咸丰七年(1857),21岁的杨玉科随清军鹤庆中营游击张正泰进攻大理,破上关,直逼大理城遭到杜文秀起义军的反击而溃败。杨玉科认为张正泰带兵无方,难与共事,遂拂袖还乡,组织团练与杜文秀起义军对抗。咸丰九年(1859),杨玉科因在鹤庆击杀起义军有功,得授六品官服。随后,杨玉科带兵前往永昌、腾越一带与起义军作战,以把总补用,踏上在清军中晋升的重要阶梯。从此,杨玉科随军征战数年,为人机敏,勇武果断,最终得遇伯乐,受到岑毓英的赏识和重用,很快脱颖而出,从守备、都司、游击一路升迁。尤其是随岑毓英镇压黔西苗民起义时功勋卓著,受岑毓英的大力保举,得授参将、副将,解除杜文秀起义军围城之后以功升为鹤丽镇总兵。
同治八年(1869)后,杨玉科在与杜文秀起义军作战的过程中大展拳脚,攻城掠地,高歌猛进。同治十年(1871),补授开化镇总兵,率军夺取丽江、永北、鹤庆、剑川、宾川、镇南等处城池立下战功,得以赏加提督衔。同治十一年(1872),杨玉科以补授云南提督。乘胜攻占赵州、蒙化并攻陷上关、下关,直逼起义的指挥中心大理府城。在杨玉科的猛烈攻击下,大理城被清军攻破,杜文秀服毒后被送至杨玉科军营就地斩处。岑毓英和杨玉科一手镇压了云南声势浩大的人民起义。同治十二年(1873),岑毓英升任云贵总督,而得到清廷多次封赏的杨玉科以一品顶戴正式出任云南提督,成为封疆大吏的肱骨之臣,再次进京受赏,得二等男爵,荫袭九代,一时风光无限。
凭借镇压起义的血腥手段平步青云,用起义人民的鲜血染红顶戴,也是封建社会军人不可避免的宿命。杨玉科在其《从军记略》里记录了咸丰六年(1856)至同治十二年(1873)作者镇压云南回民起义经历,以胜利者的姿态书写了这段历史。
作为云南提督,除了内防动乱,边防也是职责之重。边境巡防制度由总督亲自部署,提督负责全面实施,尤其是乾隆朝经过清缅之战后,冬季出防成为常规化的军事制度,云南提督率领的绿营兵成为维护国家主权、保持边境地区稳定的重要军事力量。
然而清末的多事之秋,内忧外患加剧。光绪元年(1875),一支英国探险队受英国政府指派擅自闯入云南境内探查,遭到了腾越地区少数民族的阻拦后开枪逞凶,骄横的向导马嘉里被打死,探险队也被赶出云南。英国政府借机向清政府施加外交压力,边境气氛骤然紧张。此时,正逢杨玉科进京觐见归来,他主动申请赴腾越营驻守,以应不测。除了加强边防警戒,杨玉科还率蒋宗汉、丁槐等先后镇压了腾越苏开先和顺宁、云县的兵变。
光绪二年(1876),朝廷对西南地区武职高级官员实行大规模的调动调整,杨玉科调任广东高州镇总兵署提督。他出资在家乡营盘镇捐资创建了第一所学校——“沧江书院”,并聘请内地教师,让当地学生免费接受文化教育。离任前,杨玉科将大理的爵府、田产及其他产业捐赠地方办学,由迤西道承办“五府”(大理、楚雄、永昌、丽江、顺宁)、“三厅”(蒙化、景东、永胜)所共有的公立书院,书院以迤西云阶命名为“西云书院”,从此办学不辍,成为今大理一中的前身。
1883年,法国以越南为基地侵略中国。马尾海战之后,清政府对法宣战,与越南接壤的广西镇南关成为前线。杨玉科率领招募的云南各族子弟,组成广武军,于1884年7月驰抵广西凭祥,支援陆路东线战场的抗法斗争。
杨玉科的广武军出广西镇南关驻守越南谅山观音桥,多次给予法军迎头痛击。1885年2月,法军大举进攻谅山,广西巡抚潘鼎新消极避战,不战而退,率诸军弃谅山撤入镇南关内。杨玉科驻守关外,失去后援,遭敌重围,在文渊大战中仍英勇杀敌,孤军奋战,直至中炮牺牲,壮烈殉国,随后镇南关失陷。杨玉科抵御外族入侵,奋勇杀敌可歌可泣,被清廷追赠“太子少保”,谥“武愍”,予大理、镇南关两地建祠纪念。捐资办学和为国捐躯两件事令杨玉科名垂青史。1907年,著名革命者、作曲家,云南大理人李燮羲(1875~1926)在其所作《云南大纪念》的歌曲里就豪迈地唱到“壮哉武愍公!壮哉武愍公!镇南关,为国血流红。名誉战死雄,招国魂,谁作主,法路已修通。铁血外,无主义,竞生存,人人当学武愍公。我滇人,我滇人,大纪念,壮哉武愍公!”如今,“西云书院”内的杨公祠内的一副对联“捐府第兴教育福泽西迤传佳话,戍边关克夷敌血洒南疆耀汗青。”镌刻下这位云南提督的传奇故事。大理古城为纪念杨玉科命名的“广武巷”人来人往,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个名字背后的故事呢?
杨玉科之后的云南提督黄武贤(1821~1898),名侯光,字琼林,广东人,清道光二十八年(1849)应募从戎,随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转战多省。黄武贤智勇胆识过人,历任把总、千总、游击、都司,后出任广东抚标左营守备、贵州松桃协副将。受督办镇江军务的冯子材赏识和保举,于同治五年(1866)出任甘肃西宁镇总兵,得到左宗棠重用,安抚当地百姓促进民族团结,表现突出。同治十一年(1872)底,西宁之战基本结束后,久历行阵,谙练老成却也伤病交加的黄武贤申请开缺回乡休养代职。
光绪四年(1878),冯子材再次保举黄武贤出任云南临元镇总兵。上任后,他关心百姓疾苦、大力发展生产、化解民族矛盾,为云南政局的稳定做出了贡献。光绪七年(1881)黄武贤被提升为云南提督。出任云南提督的黄武贤继前任云南提督胡中和之后,继续请款,重新整饬维修了因为战火兵燹破旧不堪的云南提督府衙署,进一步恢复了云南提督府的原有格局和秩序。黄武贤在任期间居心持正,公正廉明,不但娴熟营伍,治军严明还关心民生,安抚民心,深受爱戴,连续3年京察考核优秀,实属难能可贵。
1883至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黄武贤身为云南提督,因伤病缠身无法带兵出境打仗,依旧恪尽职守,全力协助云贵总督岑毓英及冯子材调兵遣将,备办后勤保障军需。光绪十三年(1887),年老体弱的黄武贤获准解甲归田,完成一生荣耀的军旅岁月。
黄武贤告老回乡后,因政声卓著而德高望重,于乡间扶危济困,广施善举,兴修水利,发展生产,调解民间矛盾,深受爱戴。光绪二十三年(1897)病逝,享年77岁。朝廷给予“忠勇性成,战功卓著”的嘉赏,为一生的军旅岁月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如今,广东汕头潮阳关埠下底村错落有致的民居中还有一座规模宏大的“驷马拖车”大院,被称为“下底提督府”,又称“泰崇公祠”,为云南提督黄武贤的故居,现建为黄武贤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供后人景仰,黄武贤驰骋疆场的故事还将在这里代代相传。
中法战争中,清廷启用年近70的老将冯子材督办广西团练,率军奔赴前线,帮办关外军务。冯子材(1818~1903),字南干,号萃亭,广东钦州人,行伍出身,历任千总、副将、总兵。平定太平天国起义后,先后署广西提督和贵州提督。同治四年(1865)赴任广西提督。在广西提督任上,他多次出关靖边,平定战乱,保境安民,后因官场腐败,人际关系错综复杂而请辞告病还乡。
光绪十二年(1885)爆发的中法战争中,冯子材临危受命出任前敌统帅,尤其是国门失守,杨玉科战死后,冯子材面对败局临危不乱,把生死置之度外沉着应战,坐镇指挥诱敌深入,反败为胜,乘胜追击,连克谅山、文渊、观音桥,最终力挽狂澜,收复镇南关,取得谅山大捷。然而清廷下诏“乘胜即收”,冯子材被迫撤军回国。但此次战役沉重打击了法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中越两国军民的斗志,改变了中法战争的形势,赢得了国际声誉。
光绪十三年(1886),冯子材率军赴琼州(今海南岛),平定黎民起义,随后调任云南提督,因伤病和军务延误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才到任。78岁的冯子材担任云南提督之后,开始大刀阔斧地整顿云南边防,严明军纪,战斗力大大提升。此时,英国对缅甸与中国接壤的怒江泸水片马地区虎视眈眈,意欲吞并片马地区,不断寻衅,甚至派出重兵压境。光绪二十三年(1897)八月,中英片马边界之争不断升级,云南提督冯子材亲临前线,据理力争,一面针锋相对毫不妥协,一面调集军队加强防守,周密准备,不给英国可乘之机,稳定了云南局势。
光绪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运动爆发。第二年,冯子材调任贵州提督,一年后因病去职。光绪二十九年(1903),两广总督岑春煊请86岁的冯子材再次出山管理团防,冯子材刚刚招募训练成军就因病去世,一生戎马倥愡,终究壮志难酬。冯子材死后,谥号“勇毅”,清廷准予建祠纪念。如今,位于钦州市钦州镇白水塘村还留有极富地方特色的“三排九”建筑,被称为“宫保府”,这里是冯子材退居时的住所,现为冯子材故居纪念馆,以供后人凭吊这位晚清抗法将领、民族英雄的光辉事迹。
晚清乱世,内忧外患,政局动荡,云南烽烟四起,各处少数民族起义不断爆发,然而清末绿营废弛,无力平定,清政府只有依靠地方绅士筹措经费,训练乡勇以自保。由此,各地团练武装你方唱罢我登场,其中以岑毓英组织的团练武装最为卓著,先后平定云南回族起义、贵州苗民起义和大理杜文秀起义。其间涌现出一批誓死效忠的云贵本地军事人才,通过了战火的重重考验,最终得以执掌云南提督的大印。除了杨玉科,在岑毓英麾下效力的蔡标和蒋宗汉就是其中代表人物,先后出任过云南提督。
蔡标(?~1906),原名庭标,字锦堂,贵州威宁人。自幼家贫无以为计,咸丰八年(1858),蔡标以勇目入滇投效岑毓英,经历出生入死的战斗,实现升迁得授把总。在镇压贵州苗民起义中表现突出,升为游击。同治七年(1868)署镇雄营参将,后随岑毓英在镇压杜文秀起义中屡建功勋,擢升为鹤丽镇总兵,获副将衔,在永北一带(今永胜)指挥作战,击溃杜文秀大将刘应贵。同治十二年(1872),协同杨玉科攻克大理,在镇压杜文秀起义中表现出色,成为云贵总督岑毓英麾下的股肱之臣。
光绪七年(1881),岑毓英调任福建,奉请蔡标统率黔军随其赴闽差遣,曾入驻台北。同年,云南孟连地区张炳权等领导拉祜族联合佤族举行反抗孟连土司和清政府的武装斗争,义军力量迅速发展。清廷闻讯,调蔡标以开化镇总兵的身份署理云南提督,统军南下,进行镇压。蔡标回师云南,坚持镇压少数民族起义6年之久,直到光绪十三年才取得胜利。
中法战争爆发后,蔡标随岑毓英出关,驻守富良江,率军民遍掘地道,取得多次胜利,并著《地营图说》。光绪十三年(1887)七月,岑毓英奏署蔡标为云南提督。光绪二十年(1894),华坪爆发了丁洪贵、谷老四夷人反抗清廷、土司的战乱。时任云南提督的蔡标率兵马亲赴华坪指挥督战,迅速镇压起义,成为晚清两次入境永北、华坪一带指挥作战的最高武官。
蔡标在任十数年,整顿营伍之余,揖修桥梁道路,兴学校、开河渠、赈济饥民,造福一方。庚子事变曾赴西安救驾,后因治下不严被革职留用。光绪二十七年(1901),蔡标奉命回滇负责撤留滇军八营,先后署腾越镇总兵,开化镇总兵和普洱镇总兵。光绪三十一年(1905),调补广东琼州镇总兵。第二年因病去世。光绪皇帝为表彰其功勋,下旨诰授蔡标为建威将军(正一品),赏头品顶戴,穿黄马甲,挂双眼花翎,建祠纪念,哀荣备至。蔡标起身市井,一生戎马官至云南提督,不但具有军事指挥才能,还有一定的书法造诣,可谓文武双全。
而与蔡标有着同袍之谊的蒋宗汉也在蔡标之后出任云南提督。蒋宗汉(1838~1903),字炳堂,彝族,云南鹤庆人。咸丰六年(1856),以武童投效清军,以作战勇猛而闻名军旅。随杨玉科在镇压杜文秀起义中屡建功勋,获“七品军功”,历任鹤庆把总、千总、守备、副将,同治九年(1870)升任参将,同治十一年(1872)平定杜文秀起义后赏加总兵衔,官至腾越镇总兵。
光绪十一年(1885)在“马嘉里事件”中,身为腾越镇总兵的蒋宗汉慷慨激昂,不畏强权,据理力争,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之后,蒋宗汉随杨玉科赴广西镇南关作战,驻守观音桥给予入侵法军沉重打击。杨玉科阵亡后,蒋宗汉死里逃生,突出重围,因在中法战争中的突出表现受赏头品顶戴,授贵州安义镇总兵。光绪二十六年(1900)升任贵州提督,不久调任云南提督。光绪二十八年(1902)又改任贵州提督。
蒋宗汉任职期间关心桑梓,修书院兴水利办交通。早在光绪二年(1876),他就私人捐资10万,在丽江和鹤庆交界处的金沙江上建桥,耗时5年,终于在清光绪六年(1880)建成金龙桥,成为金沙江上游茶马古道上唯一的一座铁索大桥,也是现存最古老的一座铁链桥,可谓惠泽两岸百姓的惠民实事。除了修建铁索桥,蒋宗汉还在家乡与乡绅共同捐赠修建“玉屏书院”,在贵州花江修建铁索桥。
这些功绩不但出于蒋宗汉本人光耀门楣、福泽乡梓的社会意识,也得益于他在商场的丰厚收益。杨玉科、蒋宗汉等清军将领受时代和环境影响颇有商业头脑,一路征战的同时不忘通过置办田产、开办商号等发家致富。蒋宗汉利用镇压杜文秀起义后没收侵吞的回族商号和地产发展实业,与人合资成立“福春恒”商号,通过马帮运输经营缅甸和云南的土特产贸易,获利颇丰,先后在腾越、永昌、下关、鹤庆开设分店,分号遍布重庆、昆明、武汉、济南、香港等各大中小城市,蒋宗汉也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红顶商人。
光绪二十九年(1903),蒋宗汉死后,光绪下旨准许建专祠纪念,谥“壮勤”。如今,大理古城内玉洱路中段还完好地保留了蒋宗汉的祠堂,民国期间作为鹤庆会馆,现为大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蒋宗汉之后的两任提督张春发、李福星,虽然身居提督高位,但在风雨飘摇、岌岌可危的大清王朝统治下,也如昙花一现,面对摧枯拉朽的时代变革无能为力,只有被革命浪潮所席卷,无声无息地伴随着帝国的没落走向终结。幸运的是,云南提督府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风霜雨雪还保持了基本的格局,也在2019年成功地晋升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呼唤着世人对这段尘封历史的关注,对早已消失在历史洪流中的那些人物的好奇,探寻过去,关注当下,放眼未来。
回顾我们所能了解到的云南提督留在历史舞台上的片段,每一位都是通过浴血奋战,一步步从无名小卒晋升于清高级将官之列的。他们无一不是身怀武艺,凭借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军功得到赏识提拔,从社会底层蜕变为封建特权阶级。
他们的每一次升迁和取得的战绩都不可避免地沾染着血腥的味道,既有个人不畏生死流血牺牲的奋斗精神,也有面对外族入侵誓死效忠朝廷,保家卫国捍卫主权的英雄事迹,更有对各族人民残酷镇压,无情杀戮的罪行。作为职业军人的提督个人,他们或许穷兵黩武,嗜杀成性,动辄以杀戮镇压为能事,但他们也是文韬武略、智勇双全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政权稳固和国家安宁的良臣骁将。我们更应该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在看到他们所处的阶级局限性的同时,肯定他们在平叛戡乱、保家卫国的历史功绩,尤其是在面对帝国主义列强和外来入侵时不畏强暴,以死相拼时展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强烈的国家观念和主权意识,以及为维护云南边疆领土完整做出的巨大贡献,以积极的眼光评价他们所肩负的维护清政府在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统治的主要职责和推动云南边疆的发展、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巩固国家的统一和安宁做出的积极的贡献。
战争无正义。金戈铁马、战火硝烟的岁月已经走远,云南提督们的故事已经消散在历史的烟云中,只有云南提督府衙署还占据着如今热闹喧嚣的大理古城一角,默默感受岁月流转,风云变幻,而回溯云南提督们所串联起的那段历史,我们在感慨之余,唯有回到当下,珍视和平,才不枉前人走过的那些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编辑手记:
云南提督由于设立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使得他们具有了双重色彩。一方面,作为统治者的封疆大吏,要维护中央王朝对边疆地区的统治,这难免暴力镇压,使其中某些人成为阻挡历史发展和民众意愿的负面角色;另一方面,清末乱世,云南提督面对列强的不断侵蚀而奋起反抗,又让他们带上了维护国家主权、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的正义色彩。正是因为这种特殊性,这些历史人物的画面多种多样,但如果不客观全面认识他们的历史功过的话,难免使这些认识失于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