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肉鸡养殖实用技术

2021-11-26 21:48:10周世明
电脑迷 2021年2期
关键词:养鸡雏鸡肉鸡

周世明

重庆市万州区白羊镇农业服务中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鸡肉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市场行情非常看好,供不应求。在万州区,生态肉鸡售价在38 ~48元/kg之间,经济效益可观。生态肉鸡的养殖正常程序是选好鸡种→育雏→野外放养→出售。现就生态肉鸡养殖实用技术介绍如下。

1 选好鸡种

养殖生态肉鸡时,应选择品质好、适应性强、风味独特的地方肉鸡品种,例如:湖南湘黄鸡、岭南黄鸡、云南武定鸡、郑州红鸡等品种,因为这些肉鸡品种具有适应性强、肉用性好、好管理、疾病少、耐粗饲料、生长发育适中等特点。

2 搞好育雏准备

2.1 时间选择

一般育雏鸡大都在春季进行,因春季气温适中,正适合雏鸡生长发育,成活率较高,生长速度较快。

2.2 用品准备

认真检查和维修好育雏鸡常用的饲料槽、饮水槽、鸡舍、保温设备等,并将鸡舍内、外环境打扫干净,准备好育雏鸡常用药品和疫苗。

2.3 环境处理

用百毒杀药液对养鸡场和垫料进行彻底消毒。如果是地面平养育雏鸡,可在地面铺30 cm 厚的木屑或秸秆,有利于保温,减少鸡白痢病的发生。在雏鸡进舍前3 d,应对鸡舍进行加温预热,使舍内温度保持在33℃左右,湿度保持在65%左右,保证雏鸡正常生长。

3 雏鸡饲养管理

3.1 及时喂水

对1 日龄雏鸡,喂食前用8%糖水溶液,供鸡饮用,提高成活率;对2 ~5日龄雏鸡,喂食前用0.02%高锰酸钾溶液供鸡饮用,提高抗病能力,防止雏鸡感冒。

3.2 及时喂食

雏鸡饮水后3 h,及时投喂用热水浸湿的碎米或小米等饲料,3 d 后,改投全价配合饲料,让雏鸡自由采食。

3.3 饲养管理

对初次开食的雏鸡,要进行人工训练啄食,饲喂量要逐日适当增加。在使用全价配合饲料时,不要添加抗生素和其他违禁药品,如果要提高雏鸡口感,可在饲料中适量添加洗净切碎的青菜叶。投喂饲料时,坚持定时定量原则。当雏鸡进入20 日龄时,可在饲料槽中添加适量沙砾,提高雏鸡消化能力,加快生长速度。在夜间,鸡舍内要有值班人员,随时观察舍内温度,防止因舍内温度不匀造成雏鸡脱水,避免下层雏鸡被压死。

3.4 温度调节

鸡舍内的温度是否适宜,是雏鸡养殖成败的关键,由于刚出壳的雏鸡,自身温度调节能力差,所以,鸡舍内的温度要保持在33℃左右,才能保证雏鸡正常生长温度需求。每隔3 d,鸡舍内温度降低0.5℃,直到与外界温度持平为止。确定鸡舍内温度是否适宜,除观察温度计外,还应观察雏鸡活动情况,如果温度适宜,雏鸡会很活泼,食欲良好,分布均匀,饮水适当,睡觉时不打堆、不尖叫,睡眠好,很安静。

3.5 通风换气

由于雏鸡呼吸频率较快(35 次/min),新陈代谢旺盛,每天排粪量较多,粪便被微生物分解后会产生大量硫化氢和氮气,严重破坏雏鸡正常生长条件,所以,要经常打开鸡舍窗口,进行通风换气,排除有毒气体,补充新鲜空气,增加鸡舍内氧气,满足雏鸡健康生长需要。

3.6 光照管理

对1 ~4日龄雏鸡,进行24 h光照,每4 d减0.5 h光照,直到白天与夜间光照时间持平为止。每4 d把雏鸡放出鸡舍外活动,晒太阳,增强体质,提高雏鸡饮水和觅食能力,加快生长速度。

3.7 密度调节

对1 ~3 日龄雏鸡,养殖密度控制在100 ~130只/m2之间;对4 ~7日龄雏鸡,养殖密度控制在80 ~110 只/m2之间;对8 ~14 日龄雏鸡,养殖密度控制在50 ~80 只/m2之间;对15 ~21 日龄雏鸡,养殖密度控制在30 ~60 只/m2之间;对22 ~30 日龄雏鸡,养殖密度控制在20 ~40只/m2之间。通过逐渐调节养殖密度,达到鸡群通风良好、觅食均匀、环境清洁、运动合理的目的。

3.8 防疫消毒

对各种养鸡用具和鸡舍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对鸡舍内、外环境,每天要打扫干净,保持环境干燥卫生。对鸡群中的强鸡、弱鸡、串病鸡等,要进行分群饲养。对健康鸡要按计划进行疫苗接种,提高雏鸡抗病能力,保持健康生长。

4 青年鸡生态放养管理

4.1 选好场地

生态养鸡场地应选择通风良好、环境清洁、光照充足、无污染的果园或草地,先把养鸡果园或草地周围用尼龙网围住,然后按每0.3 hm2面积用尼龙网隔成小区,防止青年鸡逃跑。

4.2 建造鸡舍

在养鸡小区内,选择地势平坦处修建鸡舍。先用木棒捆绑鸡舍木架,长20 m,宽5 m,木架顶部和四周用帆布遮盖和围住,并用小铁丝将帆布与木架连接牢固,防止大风吹走帆布。鸡舍内每隔50 cm高横放1 根直径为6 cm 的竹竿,分三层横放,间距50 cm,每根竹竿与木架用小铁丝捆绑,确保鸡舍牢固。每层竹竿下面铺一层塑料布,布上放些木屑,方便每天清除鸡粪,把鸡粪倒进垃圾车中,运出鸡舍外倒入鸡粪发酵池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4.3 放鸡密度

在每个养鸡小区里,根据果园或草地植被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放养密度,一般在果园内,青年鸡规格为1 kg/只,放养密度控制在300 ~400只/667m2为宜,随着青年鸡长大,适时减小养殖密度。鸡舍外,根据青年鸡的月龄大小,合理设置水槽和料槽的大小,保证每只鸡都能吃饱食、饮足水。

4.4 免疫接种

对鸡新城疫、马克立、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疫苗,按计划要求及时接种,防止各种传染病发生。

4.5 鸡的训练和日常管理

对青年鸡来说,进入果园或草地后,具有一定适应能力,可在晴好天气把鸡赶出鸡舍外放养,逐渐适应外界环境,放养时间和距离逐渐增加,开始距离稍近一点,途中设置多个精饲料补充点和多个饮水点,饲料中可适当添加维生素C,提高鸡的抗病能力,减少应激反应。由于刚放出去的青年鸡不熟悉周围环境,不愿意去觅食,养殖户应用饲料引诱,或者采取吹哨子方法,使鸡产生条件反射,迅速到达指定地点觅食。青年鸡在野外放养时,每天要补充精饲料1 ~2 次,供给饮水2 ~3 次。如果出现大风或大雨天气,应及时将鸡赶回鸡舍,防止丢失或被雨淋而生病,随时注意老鹰、野猫等敌害袭击。鸡在鸡舍内栖息时,应减少外来人员随意进出,保持环境安静,使鸡睡眠良好,体质才会增强,生长速度才会加快。春末夏初时,天气变化大,容易发生冷空气袭击,一定要做好鸡的保温防寒工作。给鸡更换饲料时,要做好平稳过渡工作,同时,也要做好常见病害防治工作,定期在饲料中添加抗菌消炎药品,防止鸡白痢病害发生。特别是1 kg以上的青年鸡,最容易患球虫病,因此,要在饲料中添加氯苯胍150 mg/kg,连续投喂3 ~4 d,即可减少球虫病的发生。

4.6 做好各种记录工作

在生态养鸡过程中,要做好鸡的品种、出雏日期、采食量、投药量、称重等记录工作,建立科学的质量可追溯制度和科学管理制度,为下批生态养鸡提供参考依据,少走弯路,降低养鸡生产成本,提高养鸡经济效益。

5 适时出售生态鸡

生态肉鸡一般体重长到2.5 kg/只时,生长高峰期基本已过,即可开始上市销售,如果继续喂养,就会导致养殖成本增高,经济效益下降。

猜你喜欢
养鸡雏鸡肉鸡
冬春养鸡如何提效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伏天养鸡 注意这四点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春季健康养鸡突出“四个关注”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11-27 17:22:19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05-22 01:32:38
肉鸡腹水咋防治
今日农业(2020年18期)2020-12-14 19:08:44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9-18 01:21:44
优选雏鸡四法
湖南农业(2017年1期)2017-03-20 14:04:43
肉鸡常见腹泻病的诊断和治疗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44
雏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26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