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 技术在医院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2021-11-26 17:45介朝洋李玲慧王召东刘潇冯宁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1年8期
关键词:管线专业模型

介朝洋 李玲慧 王召东 刘潇 冯宁

针对某县人民医院迁建项目门急诊医技楼机电系统专业多、施工协调难度大、后期运维管理要求高的特点,本项目采用了BIM 技术,帮助该项目进行全专业、全过程优化,并且模拟施工以及辅助全过程协同管理,体现了BIM 技术在医疗建筑项目中的应用优势。

1.工程概况

某县人民医院迁建项目门急诊医技楼工程,位于河南省某县经四路与南二环路交叉口。该工程地下一层,地上五层。建筑总长155.5m,宽 104.5m,建筑高度22.35m,总建筑面积76182.7m2,为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其中一层地下室,单层面积19774.11m2,后浇带多达6 条,地下室混凝土用量约为24600m3,钢筋约为2400t,模板需近55000m2。该项目内设病区22 个,建成后可同时容纳包括康复、养老、患者及医护人员2500 余人,能够为当地社会保障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2.项目重难点

本医院项目规模庞大,工艺流程设计复杂,技术难点多,各专业接口繁多,工期紧张。在医院中,患者、家属、探访、医疗、行政等人员较多且复杂,操作和维护服务困难;医院的不同区域(例如公用区域,专用区域和特殊区域)对温度、内部压力、排气、污水和通风各有需求。各种形式的能源(包括电、水、燃气和蒸汽)对操作和维护的质量保证要求较高。

同时,本医院建设项目专业系统多、各专业间交叉施工难度较高,专用医疗设备、器械繁杂,因而涉及专业与单位众多;项目参与方包括房建、机电、玻璃幕墙、钢构、弱电智能化、电梯设备、净化和医疗专项等,信息共享和现场协调难度大[1]。

3.BIM 技术的应用

本医院项目BIM 技术应用旨在利用BIM 技术对全专业模型、设计图纸进行深化、审核,协调全专业碰撞问题;利用BIM 技术的可视化应用模拟、复核复杂施工工序,同时,利用BIM 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对项目质量、进度、安全及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另外,为保证现场工作顺利进行,通过基于BIM 的全过程协同管理模式,构建满足本项目的全过程数据集成管理平台。

3.1 创建BIM 模型进行图纸审查

在项目前期,成立专门的BIM 技术团队,采用鲁班系列建模软件完成模型的创建,BIM 技术团队结合项目设计图纸创建了土建、钢筋、安装全专业模型。在BIM 建模过程中,发现了土建、钢筋以及安装中给排水器具缺失、电气系统图缺失、设备连接管线缺失、回路缺失等问题,通过模型建立可在施工前提前发现图纸问题,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甚至是返工等情况。

3.2 管线综合优化排布

该项目机电专业涉及专业多,并需考虑结构避让或者预留洞等情况。在传统作业方式下,项目进行过程中出现机电各专业之间碰撞以及机电与结构的碰撞,往往需要拆除并进行返工,影响施工进度。另外管线排布不合理,会影响室内净空高度。各专业模型采用BIM 技术创建,能够发现并解决空间布局不合理、各专业碰撞的问题。将模型转换格式,使用Navisworks 软件通过软件中的碰撞检测和漫游功能,查找碰撞和不合格的构件,使用此方法深入解决建筑空间中的设计问题,最后利用BIM 技术的协调性和可视化特性,基于BIM 模型指出、讨论和交流问题,使所有参与者都对设计意图有深刻的了解,提高沟通效率,有助于减少施工期间的设计变更,减少施工中的隐患,从而改善建筑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减少资源浪费[2]。

3.2.1 碰撞检查

该项目管线排布错综复杂,尤其在设备房与走道附近,风管、桥架、给水管之间容易发生碰撞。BIM 小组通过BIM多专业集成平台查看碰撞点,在BIM 系统中进行各专业、空间碰撞检查,输出详细碰撞信息、碰撞点报告,方便各部门、岗位、专业之间的协同工作。针对各类碰撞情况,制定了碰撞避让方案标准,通过碰撞检查,发现并解决地上五层有效碰撞374 处,地下一层有效碰撞156 处,为项目预留洞提供了最终的依据。

3.2.2 净高检查和预留洞口定位

利用BIM 模型,提前检查各区域的净空高度,提前发现问题,事前对净空进行优化,出具净空分析报告,减少后期的变更,降低工程成本,同时提高后期使用的舒适度。同时,利用管线综合排布后的BIM模型,检查施工图预留洞口的准确性,并出具预留洞口分析报告,指导准确预留洞口,提高预留洞的准确性。

针对碰撞检查结果,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对管线进行合理优化,提高整体质量。优化结果涉及结构安全问题时通过总包单位报监理单位,最终由设计单位确定最终优化方案,业主单位审批后进行变更。针对碰撞结果,结合管线排布原则对管线进行优化排布工作。

3.3 施工场地优化布置

该项目中运用BIM 技术进行了施工场地布置,建立三维场布模型,改变了传统的场地平面图不能直观展示各专业资料信息的缺陷,利用BIM 技术模拟现场施工场地状况,对现场各种构件进行合理布置,提前将现场布置的问题反映出来并及时进行调整。确定和优化塔式起重机位置、进一步优化钢筋、木料储存加工区及项目人员生活与办公区域,达成合理布局、确保现场水电道路满足要求、减少现场材料二次搬运距离、方便项目人员工作和生活,提高了场地利用率,同时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3.4 建造过程实现虚拟仿真

使用BIM 技术可以实现参数设计、虚拟现实、结构仿真、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其他功能,以在施工阶段模拟该项目的施工,并在真实环境中对施工阶段的人、财、机等信息进行三维模拟。在计算机上对施工过程进行虚拟仿真,以便尽早发现项目中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问题。

3.5 施工进度管理

使用已建立的BIM 模型来模拟建造过程,可以随时随地、快速直观地将项目的施工计划与实际进度进行比较。通过模拟施工进度,非工程行业的业主领导,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都可以很好地理解项目中各种问题和情况。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该模型提前预测施工难点,从而实现高效协同,加速施工进度。

通过流水段划分等方式将模型划分为可以管理的工作面,帮助生产管理人员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提前规避工作面冲突,直观监控工程进度,对于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扬尘治理等情况,可对计划工期进行相应调整,保证在之后的施工过程中继续对进度进行管控。

3.6 材料精细化管理

利用BIM 技术结合施工组织设计,实现项目中的物料精细化管理,采用框选出量等功能准确计算不同部位、不同时间节点物资需求,合理安排物料的进场,另外结合物料精细化管理方案,通过自动排砖中的一键导出排砖图功能,对二次砌体合理排布,方便工人照图施工,有效减少碎砖数量,保证墙体的美观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场布方案堆放物资,减少二次搬运或者二次搬运距离,便于物料资源调配。

3.7 信息协同共享

该项目使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收集施工现场数据,将其与BIM模型实时关联,并建立现场安全风险、质量缺陷、文明施工和其他云共享数据库,促进施工进行期间和完成之后质量缺陷和其他数据的统计管理。其优势主要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陷问题的可视化。利用手机等移动端应用获取照片等数据资料,例如现场缺陷通过拍照来记录,一目了然。另外,利用BIM 模型进行缺陷定位,让管理者对缺陷的位置做到准确掌控。

(2)多设备支持,简单易用。支持iPhone、iPad、Android 等智能设备,施工现场可以随时随地记录问题,施工人员持移动设备指导施工问题整改,操作简单便捷,实施周期短,充分发挥手持设备的便捷性。

(3)有效的信息共享。参与各方根据权限,查看属于自己的问题,项目建设相关方对各类问题统计分析,落实整改,管理人员可以在办公室随时了解现场质量缺陷和安全风险因素,保证各参与方高效的沟通。

(4)基于云端的管理系统,运行速度快,可查询各种工程相关数据。利用以BIM 技术为基础的协同管理平台,结合物联网、大数据、移动通信等,对项目各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统一协调管理各专业BIM 模型,对不同岗位应用人员进行权限管理与控制,在保证数据安全性的同时,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协同,提升管理沟通的水平和效率。

4.结语

本文基于某县人民医院搬迁项目门诊和急诊医技楼建设项目,研究了BIM技术在医院工程项目中的全专业应用和全过程实施,通过3D 虚拟和碰撞检查,可以快速预测、及时沟通和解决房建、机电等专业问题,有利于项目实施风险的全面控制;基于BIM 技术构建项目参与各方的统一信息共享平台、项目实施数据库,能高效协同并有效提升医院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质量、进度及信息的管理水平,实现提升交付能力、缩短工期、节约建设成本等综合效益的目的。

猜你喜欢
管线专业模型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重尾非线性自回归模型自加权M-估计的渐近分布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夹套管线预制安装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3D打印中的模型分割与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