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萍萍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商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益立方公益学院执行院长、副研究员
余志伟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益立方公益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公益创业教育是基于公益创业的教育活动,公益创业教育(Social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的概念是在2005年由哈佛大学教授笛茨首次提出的,将开展“培养能够识别机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造社会价值的社会企业家”的教育活动统称为“公益创业教育”。从发展脉络来看,创业教育和公益创业教育有明显的先后顺序,公益创业教育是在前者之后才出现的,具有一定的继承性。但在教育理念上,公益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创业者,而不是单纯的商人或管理者。这将创业教育与公益创业教育从本质上区别开来。事实上,正是由于片面、极端的创业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反思,由此公益创业逐渐兴起并广泛开展,带动了高校的公益创业教育的实践。公益创业教育是现代公益慈善理念与创业教育相遇后产生化学反应所出现的结果。在当前背景下,以公益创业教育融合公益慈善通识教育和创业通识教育具有特殊意义。
第一,从价值层面来讲,公益创业教育的本质具有深刻的道德教化性,功能具有鲜明的社会指向性,内容具有独特的公益性和市场性。公益创业立足“全人”培养,对于促进人的道德自觉、关注社会问题、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以及发展人的创业技能,厚实人的社会资本,提升人的发展价值均具有重要意义。这有助于解决当前创业教育过度功利导向而社会价值缺失,以及公益慈善教育强调理念和情怀而系统性的工具和方法不足的问 题。
第二,从路径层面来看,如前所述,当前高校的公益慈善通识教育还处在外部推动和教师个体自发的阶段,其稳定性、持续性和普及性都难以保障,高校缺乏推动公益慈善通识教育的内在动机和外部压力。而创业教育则在绝大多数高校都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育体系架构,既有专门的职能机构负责,又有融入整体教学计划的课程体系,将公益慈善通识教育与创业通识教育融合,借助已有的创业教育体系框架推动公益慈善通识教育是一个可行的路径和着力点。
第三,从效果层面来看,公益慈善通识教育要与大学的教育创新紧密结合,才能丰富内容和形式,增强教学吸引力提升教学效果。如果没有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方法,公益慈善教育也会和某些大学课程一样,流于说教不受学生青睐。
在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以培养“能正确认知社会、正确定义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有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按照“公益创业驱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技能”的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依托“益立方”公益学院及“公益实践基地”等平台与组织支持,构建“专业核心课程+公益创业理论课程+公益创业实践课程”的公益创业人才培养教学内容体系,结合案例教学、基于问题/项目教学、服务学习等方法,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教学方法支持,逐步形成了“公益创业驱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逐步将公益慈善通识教育融入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具体做法 是:
1.以培养既有社会责任感,又有商业运作技能的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公益创业驱动,更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通过关注社会问题,培育大学生作为“社会人”的视角,与社会产生深度链接,培养其社会责任感;通过公益创业,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对大学生进行以公益为主题的社会问题识别、创业策划、创业项目孵化与实施等训练指导,对大学生进行商业技能训练。
2.以“益立方”公益学院等为依托,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平台和组织保障。为系统有序推进公益创业教育,2016年成立了浙江省高校首家公益学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益立方”公益学院,公益学院秉持“益人、益己、益社会”的理念,强调“以专业的精神、用创业的手法、做可持续的公益”,整合了学校、政府、社区多方资源,具有公益创业教学与研究、公益创业项目孵化、公益创业实训、公益文化传播等职能,为系统化推进“公益创业驱动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了组织保障。同时通过开展公益学分认证等方式,将公益类竞赛、课题、论文、活动等折算成公益时长,根据不同时长颁发学生不同的公益认证级别,并面向商科学生全面铺开,提升大学生参与公益创业的驱动力和组织认同感,构建公益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
3.“专业教育+公益创业教育”相结合,构建“专业核心课程+公益创业理论课程+公益创业实践”的教学内容体系。在专业教育层面,面向公益行业培养公益创业与管理紧缺人才,在全校范围招生创办“公益创业特色班”,并构建了完整的公益人才培养教学计划及课程体系。在通识教育层面,一是面向商科学生,采用“专业核心课程+公益”的模式,在“运营管理”“市场营销”“企业战略管理”等管理类专业课程中融入公益创业教育;二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包含“公益创业概论”“如何做可持久的公益”“非营利组织管理”等选修课程;三是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公益创业实践训练,通过公益创业大赛、挑战杯、公益创业项目实践、社会企业参观、公益创业实践基地实习等提供大学生公益创业实践机会。
4.推进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注重实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针对公益创业教育的特点,结合当前大学生学习中存在的被动性、缺乏团队合作、学习效率低下的状况,充分利用公益创业广泛的社会支持、丰富的社会问题和案例素材来源的特点,采用案例教学、基于问题教学、基于项目教学、服务学习等丰富的教学方法,以团队研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分享的主动输出式学习方法为特征,确保公益创业教育的有效性,提升了教学效果。
经多年探索和实践,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益立方”公益学院以公益创业教育整合公益慈善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做法取得了显著成绩。学生受益面广,累计受益学生已达4000余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明显,近4年学生各类学科竞赛获奖、国家和省市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累计达200余项,并孵化社会组织5家,40余项公益创业项目落地实施并获得公益创投支持,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现代大学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21世纪初经过人文教育的大讨论,我国基本上确定了高校通识教育发展的方向。2016年,通识教育正式被写入全国“十三五”规划,通识教育在国内高校蓬勃开展。在院校实践层面,目前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结构大概有150—160个学分。其中2/3左右是专业教育,1/3左右是通识教育。通识教育课程的范畴广、门类多,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开设的包含思政类课程、英语和计算机等工具类课程、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和创新创业类课程等。在公益慈善通识教育还没有引起高校普遍重视,社会认知度不高、教学内容体系缺乏共识、教师短缺的情况下,推动公益慈善通识教育存在较大的障碍和难度。
在此背景下,以公益创业为切入点,借助高校已普遍建立的创新创业通识教育体系架构,将公益慈善通识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是行之有效的路径与策略。而公益创业社会性与商业性融合的特点,又恰好可以弥补当前创新创业过度功利导向的不足。可能存在的一个疑问是:以公益创业推动公益慈善通识教育是否限制了公益慈善通识教育的理论视域及社会实践场域?
事实上,广义的公益创业涵盖开展志愿服务、推动社会创新、创办公益组织及社会企业等活动,同时公益创业教育的优势,在于克服了传统道德教育的“空对空”的说理式、灌输式教育方法,找到了一条让理想落地、让道德变现的现实路径。公益慈善与创新创业的结合会发挥1+1>2的效果,创设出更多的理论和实践议题,从而为公益慈善通识教育提供更丰富的场景和更广阔的空 间。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