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贵
20 世纪80 年代,随着区域史研究的兴起,城市史研究作为其学科的一支也随之兴起。清代至民国,中国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而城市正是这种大变革的见证者,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传统社会在“各个层面的变革,都首当其冲地在城市中得到响应”[1]。宁夏作为中国东部和西部甚至是中亚、欧洲的陆路交流咽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中西交流的成果,而城市正是这种成果的空间载体。为了进一步研究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宁夏城市群落,本文将对清代至民国时期宁夏城市的学术研究做简要梳理。
王亚红在其著作《西北民族地区城市发展研究》[2]91-100中对宁夏地区自秦以来的城市做了一个总体描述,认为历史时期的宁夏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偏低,而且军事职能突出,直至清代,宁夏城市的经济职能才逐渐增强,军事职能逐渐弱化。同时指出,近代以来,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工业化因素少,城市的发展缺少有力地推进因素,导致宁夏地区城市发展不太明显,认为宁夏城市发展历来深受中央政府左右。中央政府重视程度高,在一定历史时期城市发展得就比较好,反之则发展滞后。曹洪涛、刘金声编著的《近现代中国城市的发展》[3]291-297对清至民国时期的宁夏城市也做了详细地探讨与研究,认为宁夏城市在1860年以前是有所发展的,但是之后因战乱频发,社会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城市也随之衰落,认为在民国时期,宁夏虽然有了铁路、电灯等现代化设施,但对整个社会的整体发展影响微弱。1860年,宁夏城市面积还不足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不足3万,城市交通全是土路,没有排水系统,更没有自来水,老百姓住的都还是土坯房。赵鹏《明清时期宁夏中北部地区城镇地理研究》[4]一文则从历史地理的视角探讨了清代的宁夏城市。赵鹏以自然地理基础与人文地理环境为切入点,讨论了这些因素对宁夏城市发展的影响,指出清代宁夏城市的经济职能正在逐步强化。另外,赵鹏认为宁夏清代的城市规模没有超过明代,甚至还有缩小的趋势,这是因为在传统农业社会背景下,这样的城镇规模和人口规模与社会经济水平达到了一种动态平衡,已经能够满足本区人口及人口所引起的消费活动。王婷梅在其硕士论文《近代甘青宁地区城市发展研究》[5]中指出,宁夏城市在鸦片战争之后,受到“洋务运动”和“新政”的影响,出现城市近代化的势头,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而发展停滞。
很多学者都注意到了这一时期宁夏集市的发展。如马宗正、吴静的《明清时期宁夏集市发展初论》[6]一文,从清代宁夏集市的发展情况、集市类型和结构特色以及集市的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其中在集市的发展情况中探讨吴忠集市时,引用的材料是《朔方道志》,用民国时期的方志材料研究清代的集市,其结论显然很难使人信服。因为根据乾隆《宁夏府志》记载,当时的宁夏“一州四县”总共才有40 处集市,而作者在这篇论文中提到吴忠堡、金积堡秦坝关和汉伯堡就有40余处集市。霍丽娜《明清时期宁夏集市及其发展》[7]一文则着重从清代对宁夏集市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上展开研究,提出清代宁夏集市的主要特点,是这些集市大多分布在水路交通上,并且集市的开放时间具有间歇性。虽然学者们在集市的功能上认识有不同的见解,但是在集市对城市发展有促进作用这方面的看法都是一致的。
一般而言,“城市文明正是产生于适宜从事农业生产的平原流域”[8]4,因为农业的发展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宁夏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移民人口在宁夏的人口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农业为民众提供了生活保障,也是城市商品贸易的重要物品。因此,宁夏的城市发展水平离不开当时的农业发展状况,而农业的发展又离不开水利设施建设。反过来,水利设施的兴建、管理,河渠的开凿,修葺河道等又对农业产生重大的影响。黄正林《清朝前期黄河上游区域可耕地的开发和利用》[9]一文对清代河渠的建设和管理做了细致的梳理。王玉琴《从乾隆〈宁夏府志〉看清代宁夏的渠道治理》[10]则着重介绍了清政府对宁夏水利设施的管理情况,对宁夏引黄灌溉主要渠道、渠道治理制度以及治渠理念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霍丽娜《明清时期宁夏河渠的开发与管理初探》[11]、薛正昌《宁夏平原历代屯田与水利开发研究》[12]都讨论了宁夏的水利建设问题,同时提出了一个共同观点,即水利设施的修建,使宁夏荒地大面积开垦,从而促进城市繁荣。黎仕明的《农业演进与20 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区域城市发展——以甘宁青地区为例》[13]一文认为,宁夏城市在20 世纪上半叶有了长足的发展,其原因是近代以来宁夏地区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促使如吴忠堡、石嘴山、中卫等城市发展成为本地区的农产品交易中心或者转口贸易市场,从而促进这些城市的兴起。
一座城市的繁荣,贸易是其焕发活力的“血液”,可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薛正昌《清末民国时期固原文化与经济社会变迁》[14]一文,对固原在清末民国时期的贸易进行了研究,认为皮毛贸易是清末民国时期固原的主要贸易商品。畜产品在这一时期走出国门,远销欧美和俄罗斯等世界各国,进入了国际市场。作者同时指出,近代固原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社会还是处在贫困状态。
王正儒《吴忠回商在包头》[15]指出,清末民国时期,吴忠堡逐渐成为辐射方圆数百里的商品集散地。民国十二年(1923),京绥铁路开通后,吴忠的商人利用黄河水运和铁路运输贩运天津。秦坝关、枣园、古城湾即为当时著名的渡口。宁平公路穿越宁夏境内,银川至吴忠的区间公路,始终为宁夏境内最繁忙的运输线。吴忠的商业集市形成了南北对进、四面开通之势,这些成就则要归功于回商这一群体。王伏平《民国时期吴忠回商和商号》[16]一文研究了民国时期吴忠的回族商人经营的商号,提出正是这些回族商人,使吴忠成为当时西北商道上有名的商贾云集、贸易发达的水陆码头和货物集散地。王玉琴在《浅议民国时期宁夏的商业及其特点》[17]中提出,这一时期的宁夏贸易出现了“八大商号”,并对宁夏重要地区的商业贸易城市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指出银川、吴忠、平罗、中卫都承担着对外贸易的城市职能,同时也认识到因为赋税较重、政府重农抑商政策,限制了宁夏贸易经济的发展。
目前,针对宁夏的城市在清至民国时期的城市职能到底是“军城时期”还是“商城时期”,出现了不同的意见。杨蕤《河套地区城市的历史演变及现代启示》[18]76中指出,清代以降,宁夏形成了以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平罗、青铜峡、灵武、贺兰、永宁、中宁等十个城市为中心的沿黄河城市群,宁夏城市进入“商城时代”。杨岳峰《试论宁夏府城在清朝平定噶尔丹叛乱过程中的作用》[19]一文认为,清前中期宁夏府城仍是以军事功能为主,这在清朝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时得到重大体现。之所以出现两种不同观点,是因为杨蕤把这一时期的宁夏城市放置在整个清代历史背景下,以长时段历史视觉予以观察,而杨岳峰则以清前期乾隆平定准噶尔部时间段研究宁夏府城的政治军事功能,因观察角度不同,结论也就不尽相同。但总体而论,学术界一致认为这一时期的宁夏城市经济职能远远大于军事职能,薛正昌、陈明猷、赵毅等人都持这一观点。
宁夏在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城市建置,目前观点都是一致的。清代雍正时大致确定了宁夏“一州四县”的建置格局,学者们也注意到了清政府建立的宝丰和新渠两县。郑济洧《查汉托护的消失》[20]、孙建军、李翔《清朝昙花一现的新渠、宝丰二县》[21]两篇文章对二县的建立、发展和消失做了详细地梳理研究。李冀宁的《清代宁夏满城营建时间及其距宁夏府城里数考》[22]一文,考证了清宁夏满城初建的时间、乾隆三年震后宁夏满城重建时间、宁夏满城距宁夏府城的具体里数。吴忠礼《银川历史上的新城与旧城》[23]则对清朝老银川的新、旧城等方面进行了解释说明。薛正昌在《宁夏沿黄城市带县制变迁与城市文化》[24]中提到,雍正二年(1724)七月设宁夏府。1872 年为了加强对灵州地区的控制,设置宁灵厅。至此,宁夏府领有灵州、宁夏县、宁朔县、平罗县、中卫县、宁灵厅,形成“一州一厅四县”的建置格局,同时认为宁夏城市的形成很容易受到黄河改道的影响,比如灵州城的迁徙并别筑新城历史原因就在于此。同时,薛文还强调,一是由于宁夏平原特殊的空间,决定了其城市位置;二是宁夏极为便利的水、陆路交通使城市在此兴盛;三是农业发达,供给充足,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黄河对宁夏城市的形成有深刻的影响。
此外,也有学者对乾隆年间宁夏震后的城市建设作了相关研究。如李学勤、徐爱信、杨双利、徐宝学《1739 年宁夏大地震后的灾区重建》[25]一文,通过对灾后宁夏诸县城城址的勘定与重建的规模、遴选主持重建工作的人员、物料费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宁夏在城镇的重建中很好地结合了集赈济与城镇建设于一身、以工代赈的办法,节省了人力财力,又安置了失业灾民,使宁夏社会经济迅速地发展繁荣起来。马建民在其《乾隆三年宁夏大地震后城镇重建与阿炳安侵冒案述略》[26]一文中,从地震对宁夏诸城的破坏程度以及震后的重建工作进行了梳理和研究。文中对主持重建工作的官员贪污案也进行了细致地研究,而对这种贪污腐败造成的结果,即由此造成的城市重建的质量问题则没有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民国时期的宁夏建置又有所变化。1929 年宁夏从甘肃省脱离,单独划省,下辖9县2旗,分别是宁夏县、宁朔县、平罗县、中卫县、灵武县、金积县、盐池县、预旺县、磴口县和阿拉善、额济纳二旗。1945年,宁夏省改为银南、银北两个行政督察区。[27]
清代宁夏城市在布局上和全国绝大多数城市一样,都有一个“城中之城”——满城,其目地是有助于清王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民国后,各地满城陆续被拆除,这是由于满城的存在已不适应城市的发展需要,对城市规划起到了阻碍作用。薛正昌《明清时期宁夏镇(府)城与沿黄城市变迁》[28]中就对清代的宁夏府城和满城在外形做了比较详细地研究,认为清代宁夏府城市建筑文化,在明代的基础上得到了提升和丰富。同样的,薛正昌认为宁夏府城的商业文化,到了清代才得以形成。李卫东在《银川城市变迁及住区发展》[29]一文对民国时期城市民居的建筑形制进行探究,指出宁夏在民国时期的居民以砖砌二层楼为风气,回族民居上多刻有花饰。
李芳从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探讨了清代的宁夏府城。根据其《清代宁夏府城城市内部结构述略》[30]一文,从宁夏府城的建城沿革、官署机构布置、文化教育机构和设施、神权宗教设施、城市辅助设施与服务设施、居民住宅和商业店铺等方面对清代宁夏府城市内部结构进行了空间上的研究,认为清代宁夏府城的空间结构基本上沿袭了西夏、元、明的城市格局,是一座复式城,而且城内官衙众多又分布无序,教育机构比较集中,宗教建筑集中在城市的边缘地带。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汉族、回族、满族等民族在宁夏地区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和居住格局。但是,由于材料的缺乏,我们过去无法对历史时期各地区的人口与各民族的分布、居住状况进行具体考察。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档案材料的公布和学术研究的深入,对这些问题的考察也成为可能。马建民、李建华《雍正乾隆时期平罗县人口与回汉居住格局》[31]对雍正、乾隆时期平罗县回汉居住格局做了研究,认为平罗县在乾隆三年地震以前就形成了“南北分界而居”(以鼓楼为界)的回汉居住模式。
王学深对清代宁夏府进士这个群体进行了研究,在《清代“宁夏府”进士群体初探》[32]中指出,清代“宁夏府”的进士群体在地域上是平均的,时间上是集中的,但在文武数量上却是有差异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武进士多于文进士。
林思雨《明至清前中期宁夏行政建置与人群变迁研究》[33]和陆文学《清代宁夏人口的地理分布及其变化》[34]两篇文章,从人群的分布情况来研究清代宁夏城市形成的机制和原因。其中林思雨强调清代“回回”这个群体,由于风俗习惯和其他(如满族、汉族)群体不同,使宁夏城市的形成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陆文学认为清代宁夏除了增加了满族和蒙古族,而且回族的人数迅速增加。回族人口主要集中在以吴忠为中心的区域内,同时,他还提出,与回族和满族相比,这一时期的蒙古族在人数上所占的比例很小。王晓霞《人口、商贸与政治:民国初期宁夏吴忠堡城市发展探究》[35]一文,从吴忠的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为突破口,讨论了吴忠堡自清末以来人口增加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同治以后,该地区人口逐步恢复;另一方面,民国初年,随着政治形势的转变,大批被迁置于固原等地的原吴忠堡、金积堡回族人群不断返回故乡。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人口迁移基本定型,吴忠堡、金积堡、崇兴寨等地在民国初期再次成为回族聚居地。同时她还指出吴忠城市功能的拓展,即吴忠“堡”到“城”的转变是由人口增加和商业发展等因素造成的。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移民的大量涌入,扩大了宁夏城市的人口规模,也促进了宁夏城市的发展。
赵毅根据宁夏的地方志资料,对宁夏府城社会生活做了详细地研究。他在《清代宁夏地方志与府城社会》[36]中认为,清代宁夏府城内普通居民平时穿短粗布衣,冬天着羊皮袄,以小麦和水稻为主食,住普通的木质土坯房,房顶以薪覆盖,过元旦、春节、元宵、清明、中秋等节日,祭祀和信仰方面,士农工商阶层存在着差异。
仇王军《明清时期宁夏的民间信仰》[37]和赵毅、徐国凯《明清时期宁夏地区水神信仰探析》[38]两篇文章对这一时期的城市居民的信仰做了讨论。由于研究的对象不同,得出的观点也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认为宁夏居民在信仰方面有着明显的功利性和差异性,认为在宁夏地区的居民信仰以龙王为主的“水神”,由于宁夏北部和南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存在明显差异,祈雨还是祈晴因地区差异而不同。宁夏北部居民信仰“水神”是为了保证河渠通畅不淤塞,而南部居民是祈求风调雨顺。
学者们从城市的时代发展变迁、城市建置、空间结构和内部结构等方面对清代的宁夏城市做了细致地研究,据此我们不难看出清代的宁夏城市在一定程度上较之前代有一定的发展:城市军事功能越来越淡,经济功能逐渐加强;城市发展深受水利事业的影响,水利兴则城兴,水利怠则城废;城市文化多种多样,使城市景观也具有多样性;城市内居民宗教信仰自由;城市普通居民主要以小麦和水稻为主食;节庆日大多和今日没有什么不同,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宁夏城市更是出现近代化的苗头。黎仕明《近代视野下西部民族地区的城市发展——以甘宁青区域为考察对象》[38]对这种转型期的宁夏城市做了详细地探讨,认为西方国家在宁夏设立的基础设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宁夏城市的近代化并没有在这段时间内完成。因此,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城市的近代化根本是依靠自身的积累,而不能把希望寄托于外来力量上。
以上的研究主要在清前中期这个时间段进行,研究的材料主要依靠的是乾隆《宁夏府志》。我们都知道城市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而不是静止不动的,清代更是处在中国历史上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从政治制度到风俗习惯都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文化紧跟着西方的“坚船利炮”涌进中国这个传统社会中,改变了城市居民的思维习惯。宁夏也不能例外,其政治制度、居民生活等都受到了影响。
据此,笔者认为在对清代宁夏城市的研究还存在着几处不足之处。其一,清代宁夏城市发展分为两个阶段,以鸦片战争为分界线,之前是传统型的中国城市,之后则受外来文化影响,开始迈进近代化。鸦片战争之后,不管是城市的外貌特征,还是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肯定有巨大的改变,而这些问题学者们还没有注意到。其二,学者们只是研究探讨了清代城市兴起的原因,但是对其兴起之后的管理没有做深入地研究。其三,对清代的宁夏城市研究都集中在宁夏府城上,对宁夏其他城市的研究少有涉及。比如沿长城一线的城镇在清前中期因为承担着和蒙古之间的贸易,兴盛一时,而到了鸦片战争之后就渐渐没落了,随之又有一些城市因商业发展而兴起。这些都应该进入研究者的视角,去观察研究其背后的影响因素。最后,城市繁荣的表现主体是人,学者们对清代宁夏城市的宏观关注远远高于对于人的关注。对人在城市里生存的因素没有关注,比如城市的卫生、粮食供应、排水系统、应急系统等等。
针对民国时期的宁夏城市,学者们在城市的人口结构、民族、经济等方面有比较深入地研究,但大多是对城市的单一要素进行论述,因此,对于这一时期宁夏城市的发展就产生了不同的结论。如有的学者从人口结构和经济等方面入手,认为宁夏城市在这一时期发展了。有的学者从外部战争、自然灾害等方面入手,认为宁夏城市在这一时期没有发展。也有学者则认为,整个民国时期宁夏城市的发展存在阶段性。在1911年至1937年,西北城市发展缓慢,这是由于这一时期国内军阀混战、国共两党冲突,战争在西北这一片空间肆虐,造成城市发展的凋零;1937年至1945年,这期间城市有一定的发展。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40]中指出,抗日战争期间随着东南沿海的相继陷落,国民政府不得不把政府、军队、工厂、学校等向远离日战区的西南、西北转移,随着这些人员的迁徙,西北诸省城市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很大发展。虽然1946 年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这些内迁的政府、军队、工厂、学校都迁回原地,但是八年的抗战,西北的这些城市较之前有了明显的发展,后又随着国共两党内战的爆发,这些西北城市开始衰落。
民国时期,在“宁夏大地演绎了无数大大小小残酷的历史情状:军阀割据、诸侯纷争、独裁统治、苛捐杂税、频繁的血腥的战争、烟毒匪患侵害、严重的自然灾害”[41]。基于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在这一时期宁夏的城市整体上没有明显的发展,因为城市发展水平是一个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的集中反映,它不是由一个要素决定的,同时又容易受到外力的影响,比如战争和自然灾害。学者们在研究这一时期的宁夏城市时着重强调的是城市的经济发展。从逻辑上讲,仅有经济这一个要素并不能全面说明宁夏的城市发展状况。虽然说这一时期的宁夏城市没有明显的发展,但是因为其他影响城市发展要素的加入,使这一时期的城市呈现出动态的情景。比如因人口、贸易、水利、交通等要素的参加,在客观上给城市注入发展的活力,却因为外力(比如战争)的作用,使城市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归纳起来,学者们对民国宁夏城市的研究涉及很多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没有把这一时期宁夏城市放在当时特定的背景中去做研究,割裂了时代与城市之间的联系。研究者们往往用城市的单一要素对其进行解剖,没有把城市发展状况放到当时大的社会背景下去研究,所以得出的结论比较乐观。二是这一时期的宁夏处于战乱之中,因受战争的影响,城市的社会结构、居民生活、防御等都会受到影响,而我们的研究者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三是对这一时期的资料发掘还不够充分,除了官方的文献之外,我们应该加强对私人笔记、游记等的整理和利用。四是这一时期宁夏的城市不管是形制和格局布置都受到西方政治和文化的影响,关于这一点学者们只是注重宏观层面的研究,缺少微观具体的研究。
20 世纪80 年代后,学者们开始从城市的经济、文化、功能等方面对中国古代城市进行深入地研究,为中国的现代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目前城市史的研究面临着诸多问题。何一民认为,由于我国城市史学出现时间不长,当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在理论、方法上,或是队伍建设上都还任重而道远。就目前展示的成果而言,个体城市研究成果较多,区域乃至全国性的成果较少;专题研究的成果较多,整体研究的成果较少;中国城镇研究的成果较多,中外城镇比较研究的成果较少。而且缺少一部具有通史性、基础性的中国城市史,这是急需补上的一个空白。[41]4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对东部城市研究成果多,西部尤其是西北的城市研究成果少。就目前西北的城市研究成果而言,一是没有单独的西北城市研究的成果,一般是其他区域或全国城市研究的附带品。二是西北城市史还没有形成学术生态,也没有建立起一套研究队伍机制。
宁夏作为西北省份之一,研究还不够深入,更为重要的是宁夏城市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相关研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通过回顾和梳理,我们可以看出清至民国时期对宁夏城市的研究呈现出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本通史性的、基础性的著作对宁夏的城市做详细地研究介绍。二是对宁夏这一时期的城市的研究都停留在宏观层面,对城市的内部组成、社会结构、市政管理等关注度还是很少。三是学者们对清至民国时期的宁夏城市的研究,过多地关注了城市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对影响城市发展的外部要素关注度不高,比如战争、外来文化等,割裂了时代环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四是对这一时期的城市的研究往往针对的是单个城市,对城市群的关注较少,而宁夏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黄河自宁夏北部穿流而过,因此在沿黄一带形成了以中卫、中宁(清时叫宁安堡)、吴忠、灵武、平罗、石嘴山为中心的城市群和沿黄河支流清水河一带以同心、海原、固原为中心的城市群,因历史上的军事原因而形成的、沿长城一带形成的花马池、安定堡、兴武营、清水营、横城为中心的城市群。这些城市群因为共同的特点组合而成,点缀在宁夏的舆图上,需要学者们去关注和研究。五是对清至民国这一时期宁夏城市的研究材料还是主要依靠乾隆《宁夏府志》和《朔方道志》,对材料的发掘明显不够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