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民族音乐发展之惑,育民族音乐产业之才”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民族音乐产业创新人才交流平台”项目综述

2021-11-26 12:38
黄河之声 2021年6期
关键词:为题民族音乐音乐

孟 猛

引 言

2020年12月29日晚,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支持、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主办的“民族音乐产业创新人才交流平台”项目成功闭幕,30名培训学员提交结业论文顺利完成学业。该项目培训自2020年12月12日正式开启,进行为期18天的集中课程培训。参加培训的学员主要涉及民族音乐或非遗文化的基层工作者、民族音乐专业的在职教师或硕博研究生,以及民族音乐产业的从业者。

该项目以传承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为历史使命,以探讨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发展之道为时代责任,以培育传播民族音乐文化的创新人才为根本目标。其聚拢了30位学界专家与业界资深从业者,通过开展课堂讲授、实地考察、论坛研讨等多种教学模式,与学员共同探讨民族音乐传承与传播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寻求解决途径。项目中,75课时的课堂讲座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主要分为八大板块,分别是媒介技术视野下的传统音乐传播、音乐影像民族志的理论与实践、全球化视野下传统音乐的跨文化传播、中国传统音乐的生态发展与传播实践、当代民族音乐的专业音乐创作与演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主体性与身份建构、民族音乐产业发展现状与人才需求以及应用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实践。另外,两日四地的实地参观活动,让学员实地聆听资深从业者的讲解,并深入了解当代民族音乐产业的空间构成及运营模式。笔者作为培训成员亲历其中,述评如下。

一、民族音乐之“理”,多视角解析

民族音乐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的指导。自上世纪70年代末,自“Ethnomusicology”一词首次被译作“民族音乐学”后,中国音乐学家逐渐开始关注中国民族音乐的前途命运,直至今日,相关学科已发展成熟并形成多种交叉学科的视角理论。本项目培训重视民族音乐学与交叉学科理论的结合,课程设计的讲座题目重点突出用当代民族音乐学研究视角来探讨民族音乐的传播、发展及反映出的相关产业问题。

中央音乐学院张伯瑜教授的《应用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实践》为本次项目培训的开篇讲座,对当代民族音乐学中较为热门的应用民族音乐学的界定、发展历史以及研究内容及方法等进行了系统阐释。同时,他将音乐活动分为音乐制造的过程、制造的组织过程两个环节,将前者研究定义为民族音乐学研究的领域,而后者则为应用民族音乐学研究的领域。他通过多种实例讲解中国音乐出版业中存在的版权等现实问题并提出了个人的独到见解。上海音乐学院的萧梅教授以《传统的演绎与演绎的传统》为题,主要探讨了传统民族音乐如何被演绎,其作为一种方法如何生成并存在的问题。她以民歌为例证,解释何为“转译”,并聚焦于表演者与表演实践的认知系统,注重过程、动态、功能的整体音乐观,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音乐在历时性中所养育的“述作互动”之演释传统。中央音乐学院的杨民康教授则以《少数民族当代节庆仪式音乐与民族文化身份建构——以西南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实践为例》为题,一方面讲述了中国民族音乐话语体系建构与身份认同的理论观点;另一方面则以当代少数民族节庆仪式为例证,探讨少数民族主体、地方政府与国家三者之间的多维互动关系,并介绍了节庆仪式音乐的身份建构与文化认同等知识。另外,湖南师范大学的赵书峰教授以《谁的非遗?——中国传统乐舞类“非遗”传承与传播主体性问题在思考》为题,分上、下两次讲座,列举大量实证中国民族音乐民间与学校、局内人与局外人为主体的两种传承,其关键是“民间与局内人”的“非遗”传承是一种“地方性知识”的内部延续,而学校与局外人的“非遗”传统则是“再语境化”的民间创新与再造。

二、民族音乐之“野”,多方法展现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要获得真实的民族音乐素材,就必须深入田野,从田野做起。科学的田野作业方法是做好民族音乐志的重要基础。录音与音响是当代民族音乐田野调研的重要手段,如何运用拍摄与录音设备、技术来建构音乐音像?如何在民族音乐的茫茫田野中收集音响资料?这些问题也在此次培训讲座中得到了完美解答。

上海音乐学院刘桂腾教授以《缘于田野的音乐影像志》与《三个观察视角·两种文本类型——音乐影像志的田野实战案例》两场讲座讲述了音乐影像志的概念及历史发展,阐释了数字媒体设备与技术的相关知识,并强调“影像”是当代田野记录的重要手段,而田野记录是音乐影像志形成的起因与缘由,真实性是音乐影像志的命脉,只有音乐影像志才能为民族音乐“创新”提供依据。同时,通过对藏族《拉什则》音乐影像民族志的实战分析,讲述了音像文本的“旁观视角”、“自观视角”以及“互观视角”的影像文本的音乐民族志书写规则与技术操作手段。而作为“行走的耳朵”创始人及创意总监的程俏俏以《栖息在世界与世界之外——创客语境中的“非遗”音乐》为题,给大家展示了她自导的作品《回家——侗族小黄村春节礼俗志》,通过对两部民族音乐影像志拍摄过程的诉说,将田野影音文本纳入“重构”的经验与挑战,探讨以创客身份出现的民族音乐学家,如何在文化持有者、学者、政府机构、媒体与大众之间搭建桥梁。中国音网总编魏小石以《一个人的工作站:如何在“田野”中收集音响资料》为题,系统介绍了将在田野中收集到的音响资料转化成音响档案的过程。他认为音响档案的数字化、内容管理及其在全社会的传播,将决定新时代传统民间音乐的延续和存在形式。自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后,环京津冀地区的传统音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门领域,河北大学齐易教授对京津冀地区的民间音乐做了多年深入式田野调研,其讲座《现代化背景下的传统文化固守——京津冀地区民间的乐社与花会》,正是丰富的田野工作基础上,个人多年田野实践经历的集合与分享。

三、民族音乐之“业”,多元化呈现

以文载业,以业兴文,产业服务于文化,文化孕育出万物。文化衍生出来的文化产业,正成为当下的朝阳产业。民族音乐作为当前中华民族重要的艺术形式,正与产业结合,并以多元化的产业形式不断传承与演变。虽然民族音乐产业正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起始阶段,但呈现出来的态势是积极的。本项目的主题主要关注民族音乐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因此项目重点突出与民族音乐产业相关的课程设置,涉及民族音乐文化交流项目、音乐杂志、传统音乐品牌、原生态音乐与当代乐队的结合、传统音乐的国际传播与路径、新媒体与民族音乐等课程。

中国音乐学院谢嘉幸教授以《新时代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交流传播策略》为题,从“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和“传承与传播”两个核心问题入手,以北京传统音乐节、华夏乐府行动计划为例,针对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在文化交流中的现实问题,提出在以信息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交流传播的策略。音乐杂志作为民族音乐产业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受到当今社会的关注。培训组织方邀请到了《乐器杂志》执行主编,为学员们以《中国民族乐器的改革与创新发展》为题,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乐器改革与新时代民族乐器的创新发展做了深入讲解。音乐生态学是当今音乐学新型的理论学科,对于民族音乐与所处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如何共处、传播与发展的问题,中国传媒大学曾田力教授以《中国传统音乐的生态传播》为题,通过分享居庸书苑开展的中国传统音乐的生态传播路程与经验,介绍“琴韵流深”与“再续兰亭”两个音乐品牌,提出心理生态与自然生态两种生态传播,对当代音乐传播的态度是以精品意识指导精品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让民族音乐策划人、表演者以及创始人融入到课堂中,以面对面谈话的形式讲述他们对传播与革新民族音乐的心得与体会,让学员们更深入了解民族音乐产业基层工作者工作常态与发展思路是此次培训的一大亮点。北河三音乐联合创始人兼CEO苗韵仪以《北河三与民族音乐产业的探索与发展》为题,系统介绍了北河三发展现状,并对非遗和原生态音乐生态、当代融合音乐的趋势、流量节目造就艺人给市场带来的意义与价值等问题进行畅谈。为了生动展现民族音乐产业的实体文化,还实地参观了国家大剧院、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北京东苑戏楼以及摩登天空唱片公司。

四、民族音乐之“瞻”,多思维碰撞

民族音乐及产业的未来,不仅需要当代新的科技技术手段,更离不开学者们对于未来发展高瞻远瞩的指导。在当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思想大爆发时代,民族音乐的创新发展需要多维度、多角度、多元素的思索,民族音乐产业所涉及的问题需要具体化、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此,此次培训组织者邀请众多民族音乐产业的专业人士对当今民族音乐产业的实质性问题进行了解答。

中国当代民族音乐作品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现状,面对中国音乐创作中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交融问题,《人民音乐》张萌副主编以《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路径与反思》为题,为学员们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认为中国音乐的发展正在完成一次与文化母体的重新联通,而当下中国音乐生活正在逐渐摆脱上述的二元对立状态,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成为人们认识自身与世界、表达情感与思索、与世界其他族群沟通交流的桥梁。而中国传媒大学汪静渊副教授通过对浙江、西安地区的民间器乐作曲中调式与旋律发展手法的个案研究,以《敬畏未知 探索未知——对若干常用民间器乐作曲技法的再研究》为题,为大家展示“中国风格、中国风韵”音乐作品背后的作曲技法及内涵。古琴及古琴音乐可以说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它的未来发展及定位值得学界深入探讨。著名古琴演奏家、作曲家陈雷激先生以《古琴的历史定位及未来发展》为题,为大家在讲解古琴历史背景及发展的同时,将讨论延伸到对古琴文化推广及未来的探索。当前,民族音乐的发展一方面受到专业实用性人才匮乏的限制,培训组织方针对此问题,邀请到了中国唱片集团企划部耿丽媛主任和总编室卢映雪副主任,分别以《民族音乐产业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以中唱为例》和《关于传统音乐音频史料数据化、智能化传播的思考》为题,为学员们解答了目前相关人才所应具备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以及民族音乐产业的业务布局发展及音频史料数据化、智能化的实际操作等问题。如何运用新媒体传播民族音乐?如何运用媒介新技术推动音乐艺术文化大发展?这些都是民族音乐产业当前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解决的问题。张谦副教授以《世界音乐已死?——民族身份在全球市场中的解构与突围》为题,探讨全球视野下的世界音乐,以及中国在非遗与旅游机制下的民族音乐产业中民族身份市场、原真性生产以及新全球秩序等相关问题。李小莹副教授以《新媒体视域下的民族音乐传播》为题,提出新媒体为民族音乐提供了新的载体与传播方式,也改变了音乐创作、编辑制作、发行传播模式的观点。俞锫教授以媒介技术为切入点,以《媒介技术视域下的音乐艺术与音乐文化》为题,剖析技术推动下音乐形态与音乐场景的变迁,探索民族音乐产业创新发展的新途径。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民族音乐产业的发展需要国家对音乐资料数据的规范化管理,民族音乐资料的数字化已初具规模,而标准化的整理需要得到普及推广,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孙豪副研究员以《民族音乐资源的数字化与标准化》为题,提出“写”音乐已从“言传身教”发展至“数字”音乐的观点,并进一步解答了民族音乐数字化及标准化技术具体的实施要求及操作方式等问题。

结 语

当前,中国所提倡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离不开艺术创新人才的培养,有了创新性人才才能创建出符合社会进步与时代发展的文化产业。此次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支持,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主办的“民族音乐产业创新人才交流平台”课程培训项目紧扣时代主题,符合民族音乐发展的内在需求,探索出一条当代民族音乐产业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本次项目设置了丰富多样的教学培训课程,让每位学员在民族音乐的理论与实践层面都获得了极大提升,为民族音乐产业确立了人才培养的新思路与新途径,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储备与力量支持,这必将推动未来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实现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为题民族音乐音乐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21年精准点中75道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2020年点中70道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
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本刊2017年点中65道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