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多重整合的部队心理服务体系

2021-11-26 12:30
政工学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连队服务体系官兵

张 衍 罗 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部队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事关练兵备战,更要建好建强。

一、部队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定位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要社会政策纳入社会治理体系,但目前中央文件中与社会心理服务相关的表述有两个脉络,一个是“社会心态”脉络,一个是“心理健康”脉络,使得人们对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产生了不同的理解。目前,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实践基本上是在个体心理健康层面展开,主要是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然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不应局限于心理健康,而应回到社会治理的层面,从社会心理的综合性视角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调研发现,当前部队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也存在类似问题,有的单位把焦点放在官兵个体心理健康的视角上,未能从官兵心态的综合性视角去理解部队心理服务体系,其实践基本上在个体心理健康的副线上展开,忽略了部队心理服务体系在军队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借鉴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核心问题,部队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应把握:目的上,在践行强军目标的同时,实现士气提升、官兵幸福;对象上,涵盖广大官兵及其整个社会支持系统;内容上,不仅包括个体心理健康,还应包括组织心理健康、部队认同感建设、积极心态培育等相关主题,形成“大心理”“大应用”“大服务”的生态链;方式上,采取大视域下多重整合的方法构建。

二、当前部队心理服务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访谈等方式,发现问题主要表现在:全域全面的整体性还不够。一些单位把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当作单独的方面来对待。例如,有的连队虽然聘请了兼职心理咨询师,但仅关注于心理健康层面,忽略了日常教育管理;或只关注于个体心理健康,没有意识到当官兵出现心理问题时,可能不仅是个体的原因,其系统环境也需要调整。联抓联动的系统性还不够。不同程度存在断层断续、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例如,有的连队虽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发现个别官兵有心理问题时,缺少能进行干预的人员;有的虽设有心理咨询室,却没有心理咨询师;有的有心理咨询师,却少人问津。知心理心的素养度还不够。个别官兵对心理问题存在污名化倾向,羞于求助,或得不到他人理解,导致心理问题难以识别、预防和发现。同时,心理专业工作人员少,有的政治干部虽然自学心理咨询相关课程,但是学习不系统,缺少实践经验,真正工作时屡屡碰壁;有的单位虽招聘了心理学专业文职人员,但实际工作中融入部队、服务官兵的意识还有待加强。创新开新的前瞻性还不够。有的单位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止于建设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咨询师、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等传统做法,没有将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融入官兵日常生活,也未调动官兵能动性创造新的工作模式。同时,未能将前沿的学科研究和应用成果指导实践,研、教、用三者剥离。

三、建设多重整合的部队心理服务体系的路径

部队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军队建设的重要一环,不应仅限于心理健康,更需要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分层分级合作,将心理服务融入部队建设方方面面,实现官兵心理健康水平、积极心态、部队认同感和战斗士气等的整体提升。

(一)工作重点

机关层面侧重于抓好顶层设计。当前国家层面、各省市纷纷出台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和方案,而部队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缺少类似的指导方案。改变当前局面,各级党委机关要担当起统筹协调职能,摸清和调动心理服务资源,做好顶层设计,联动各级制订服务方案,督促落实体系建设,更好更快地反馈和解决问题。

基层层面侧重于构建组织氛围。着力提高组织心理健康,把人文关怀做出温度实感,构建有凝聚力、互相信任、互帮互助的团体,使官兵的烦恼有人能倾诉、压力有人能分担、困难有人能解决。尊重官兵主体地位,用信任的眼光、欣赏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待基层官兵,发挥他们的才能与特长,引导他们把外部压力化为自身成长动力,实现官兵共同发展。

家庭层面侧重于带动家属子女。家庭是官兵坚强的后盾、温暖的避风港。首先,加强部队和家庭的联系,教育官兵意识到两者的相互支撑,单方面强调某一方面都易失去平衡。其次,保障军属权益,落实随军安置、家属来队、就医保障、走访慰问等政策规定,提升家庭满意度和支持度。再次,带动家属参与,采用诸如举办家属讲座、邀请参加晋职晋衔仪式等方式,提升官兵及其家属的荣誉感。

个体层面侧重于培育积极心态。这几年,通过强化习近平强军思想引领,深抓实抓凝心聚魂、强基固本、培塑新人的工作,全军官兵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进一步加强,军人社会地位不断提升。部队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应持续培育这种积极向上、理性平和、自尊自信的心态,营造以参军为荣、以连队为家的氛围。

(二)工作方法

统筹资源,形成联动合力。各级党委机关首先要摸清“心理服务资源”地图,收集并掌握军队专门的心理工作人员、兼职心理咨询师、拥有心理相关知识和证书的官兵、心理相关从业家属等情况。其次要积极与地方建立心理资源联系,形成定点合作单位,组建联合专家组,联动军队、医院、社区和家庭,促进地方优势资源服务部队。第三,做好全员心理摸底,采取心理测查与谈心交心相结合的方式,完善心理健康档案,过细掌握入营新兵、家庭变故、婚恋受挫、长期伤病等重点人员底数。第四,充分调配资源,将各单独资源的使用效益最大化。例如,某连队聘请专家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可通过视频方式惠及更大范围官兵。

分层分级,健全支持系统。分层上,做到全面覆盖,从个体—家庭—连队—机关等四个层面开展服务,改善各个层面上存在的问题,健全支持系统。分级上,做到有的放矢,从教育—预防—一般问题应对—危机干预四级开展。教育是基石,应惠及所有官兵,虽然不需掌握特别高深的专业知识,但要学会识别心理问题,并知道如何求助。可邀请、建立专家组,对营连级单位主官和“两支队伍”开展深训普训,全面提升基层干部骨干发现苗头、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预防是重点,通过加强组织关怀,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发挥家属委员会作用等,改善系统环境,减少引发心理问题的不良因素。一般问题应对是常态,认识到每个人都是有心理问题的正常人,小问题注重依靠连队和家庭资源解决,大问题借助专业人员解决。危机干预是关键,形成一套危机预警和干预方案,建立危机干预资源库,当出现危机状况时,让官兵有指南可参考、有资源可利用、有人员可帮助。

指导帮建,畅通服务链条。加强能力培养,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军队心理工作者、聘请专业人员、邀请地方服务中坚力量等方式,提高部队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能力水平。注重机制建设,建立并完善问题反馈机制,对于实践中的特殊问题,通过调配资源各个击破;对于共性问题,吸收好的做法,及时出台指导手册,先试点后推广。提升自建能力,鼓励官兵间、连队间互帮互助,共享资源、解决问题;深化官兵关系传统教育,持续巩固发展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内部关系。

创新落实,灵活方式方法。善于突破“唯心理咨询”的旧有观念,创新工作模式。例如,可以组织官兵制作自己训练和生活的视频故事,调动官兵自主性,并建立连队认同感;可以切合官兵爱好,组织“迷你马拉松”、话剧社、摄影展等活动,让官兵在训练之余调适减压,发掘每个人的特长,提高自尊自信。

猜你喜欢
连队服务体系官兵
一切为了职工群众
——记二团十七连党支部书记李长功
建设门诊“老年友好型”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探讨
基于“互联网+”的汽车养护网点服务体系
兵团总工会出台连队职代会制度规范化建设意见
连队文化创新对连队管理创新的影响探索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关于发展连队经济的思考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四大特征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