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妮娜 张金香 集宁师范学院
随着低碳经济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绿色环保的消费主张在一批消费者中涌现,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对闲置物品回收的倡导者也在不断寻求新的发展之路。同时,随着微公益的快速发展,我们不断设想在微公益基础上建立废旧或闲置物品置换的运营模式。微公益鼓励人们从身边“一点点”的事情做起,从而使社会风尚得到改善。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提倡用微公益的置换方式,去建立一个长期可循环发展的置换平台。
大学生具有相似的消费心理,共同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大多数交易物品都是学生自身需要的,交易商品具有共性。同样,学生中也有无法消费新产品、看重短暂使用价值的需求者。他们希望买到廉价的闲置物品,如学习、生活、娱乐和体育用品等。现在大学校内的闲置物品交易主要是通过校园摆地摊或者一些微信群进行,这不但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且存在着许多弊端,而笔者希望通过成立一家店,能够使大学生及时发现闲置物品、及时出手,免于长期累积,做到既节省宿舍空间,又弥补自己不合理开支的损失[1]。
首先,加强高校环保教育,增强大学生环保意识,带动社会整体环保理念发展与推行。我国是人口大国,对能源的保护尤为重要,而每年有大量被丢弃的废旧物,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而这些废旧物通过处理可焕然一新,可留作他用或被回收再利用。置换是一种很好的处理我们手中丢之可惜、留之无用的废旧物的好方法,使废旧物品经过处理仍然大有可为。其次,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最后,要增强社会责任感。节约型社会的号召,又倡导人们树立环保节约的意识,从资源回收利用的环境角度来分析,可以大大降低废旧物对环境的污染,发挥对能源的节约、保护作用。
从废旧物角度来分析,置换的方式可以延长废旧物的生命周期,使其得到充分利用,实现其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从个人角度来看,解决了废旧物在人们手中的利用率低等问题,做到了物尽其用的同时,提高了大学生对微公益环保事业参与的积极性。由此,废旧物可得到循环利用,从而更好地实现对能源的保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生活所需的物件被频繁更新换代。资源浪费的现象普遍存在的同时,闲置物废弃与浪费成为普遍现象。我们可在装饰艺术中应用闲置物品,如旧衣服、桌椅、布匹、塑料、纸张、金属等,并发掘它们的表现力,对其进行再设计、利用,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不仅是迎合潮流的创新设计,还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2]。
首先,对院校闲置物品进行分类,如衣物、日用品、餐具、工具、装饰品、小家电、小家具、置物架等,依据用途、造型、色彩分别划分区域,根据艺术造型和创意将物品进行整合分类。其次,把坏的物品维修好,旧的物品翻新后,通过线上或者线下平台,将闲置物品出售变现。渠道有三种:(1)设计二手交易App 和logo 与界面,方便大众推广与操作。(2)进行捐赠界面的设计,还可以通过App 进行网络捐赠。(3)开设校园交易驿站(关联App、logo、界面、海报、店面等)。最后,针对旧物改造在现代装饰艺术中的再设计运用进行分析说明,并探讨其可行性。
装饰旧物最基本的一个要点是呈现美感,可以通过复古潮流表现闲置物所处时代的生活水平和设计理念。这不仅是对过去设计风格的延续,还融入了新时代设计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旧物在这一点上已经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它所特有的质感、构造上带来的别样感受,所处时代工艺的特色,在时光磨砺下所呈现的独有的色泽、痕迹都是难以复制的,同时,它也作为承载人们过往记忆和情感的载体而存在。在将旧物重新改造设计和再利用的过程中,它所累积的表现力自然而然就会流露出来,营造出怀旧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每一种旧物都有独一无二的经历,这种经历赋予它别具一格的语言意志,赋予了它更生动的美感。
旧物改造除了修饰外,还要增强生活的趣味性,营造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如果能在保证美好外形条件的基础上开发其实用功能,并且替代了其实用功能所需物件要占据的空间和成本,这样的装饰物自然会受到人们的喜爱,还能充分发挥价值,在日常生活中留存更长时间。附加功能的融入能给旧物改造带来全新的思路,也可以给旧物改造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例如,淘汰下来的羽绒服、毛衣,可以洗净、裁剪成块状,然后拼接成撞色的靠枕;穿旧的牛仔裤,可以利用其耐磨、厚实、颜色简约的特点缝制成房间入口的地垫;积累下来的一些瓶瓶罐罐和杂志、旧书也可以用来做成鞋柜,可以在瓶中充气作为主体,在外面覆盖书本杂志,然后在最外层加盖上玻璃,既简约又美观。结合旧物的特点和功能进行的设计,不仅能够凸显设计者的巧妙构思,还能够营造温馨的氛围,省钱的同时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可谓两全其美。
每一件旧物设计作品最终都要经受生活的考验,有特色的设计作品能在时间的洪流中经久不衰。打破旧物本身的局限,在固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作,才能称得上好的旧物改造。完全套用原有物品的设计思路和结构只能算一种复制,只有加入新的想法和材料,才能碰撞出艺术的火花,让装饰艺术体现出不一样的品位。当前时代,个体特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有个性、有创意的装饰环境,有地域性特点的装饰设计也备受欢迎。人们希望装饰设计能够匹配个人或者地域特性,能够表现某一个体系的核心思想。在这种需求下,我们不能简单地着眼于改造,而应展现独特性的创新。
很多时候,旧物的实际功能和质量在久经岁月后仍被保留下来。我们可以简单地从旧物的外在表现入手,通常色彩和结构的调整是最常见的一种手法。像一些较大的面积上的装饰,如壁纸、窗帘,因为使用年限长,被氧化、风化,出现了褪色或者局部出现了微小破损。对于这种情况,若是整个换掉则耗费时间和金钱。在颜色上,我们可以用一些颜料在墙面或窗帘上加入彩绘,让其重新变得鲜艳、亮丽;在结构上,我们可以在壁纸破损处加入艺术挂画或者置物柜进行遮掩,使整个墙面有立体感。对于窗帘,我们可以在原来的破损处进行设计裁剪,然后在镂空处缝补上不同颜色的蕾丝花边,让其整体变成一个镂空状,在外形上更加美观。
对于那些已经失去使用功能的废旧物,很多人会选择当成废品丢掉。但是如果改变其使用途径,就能变废为宝。例如,我们可将一些喝完的玻璃饮料瓶、酒瓶、口服液瓶,用彩线把它们穿挂起来做成风铃,五颜六色的瓶子随风摆动时发出清脆的碰撞声,悦耳的声音让人心情愉悦;把坏掉的灯泡去掉尾部、废置保龄球的中间沿着弧线挖成半空,可当成小花盆,种一棵多肉或者小小的鲜花。简单的流线外形搭配小巧可爱的植物,既能净化空气又美观,且能为生活增添更多的乐趣。
有些旧物本身的外形似乎难以被运用,但是经过简易的拼装组合,不仅能突出原有形状的特色,还能形成巧妙的趣味点,给人意想不到的视觉冲击。例如,淘汰下来的自行车,从外形上看,形状并不规则,也没有便于利用的线条,单独拆下车轮又破坏了其外形所能够体现的时代印象。我们可以考虑在其现有的基础上添加一些元素,如传统洗手间的洗脸面盆下总是很空洞,在下面加个柜子虽然利用了空间,但是视觉上还是会显得呆板。如果让面盆安置在车座位置上,整个形象就变得生动了,好像这废置的自行车载着面盆在洗手间里又“活”了起来,同时,面盆的简易色调和对车篓的置物功能的利用,使整个结构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个简单纯粹的年代。
好的旧物改造艺术在具备设计感的同时,应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我们在注重设计感的同时也要表现出旧物背后的故事等元素。例如,一些泛黄的信件,我们可以将其类比照片墙,通过专门设计的摆放角度,保留信件上岁月留下的痕迹。黑白相间的字迹,泛黄折损的边角,让人第一眼看到就能联想到一个饱含深情的人,在昏黄的灯光下,一遍一遍地摩挲、翻看着信件。
很多院校中都有过剩和闲置的各类物品,因为逐渐堆积而没有地方放置或不知道该怎么利用,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有价值的东西被当作废品丢掉。这种做法对资源配置仍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在艺术处理中,把旧物作为对象,佐以最新的设计理念,改造成全新的物品,能使其重新在生活链中流动起来,是非常好的资源利用途径,同时也是践行低碳环保理念的有效手段。
总之,我们要遵循旧物改造的原则,合理运用旧物改造的方法,充分利用和发挥废置资源的余热,这不仅迎合了装饰艺术潮流理念,减少了资源浪费,还推动了低碳环保科学发展观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