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舍梅
(河海大学档案馆、校史馆,江苏南京 210098)
高校拥有一定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承载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和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蕴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厚重的先进文化、崇高的革命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具有超越时空的强大感召力,在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河海大学张闻天陈列馆(以下简称“张闻天陈列馆”)承载着静态的红色文化,是整合和展现河海大学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是进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地,是实地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主课堂。作为一所承载光荣革命传统的高校,如何依托自身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目标有机结合,通过理念思路、内容形式和方法手段的创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使红色文化资源成为立德树人的有效载体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是当前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张闻天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相当长时期的重要领导人[1]。1917年,张闻天抱着“横流浩劫永断绝”的决心来到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河海大学前身,以下简称“河海”),虽然他没有成为水利工程师,但这里的学习生活对他一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培养了他注重实证的科学理性的精神,是他自我觉醒的跳板、革命生涯的起点。
“河海”十分重视师生的道德情操,勉励大家对己奋勉笃实,待人仁民爱物。课程设置注重文化基础知识的广博与坚实,注重国文和英文的教学和训练,当时几乎所有专业课程教材均为英文,讲课也多用英语。在此课程设置影响下,张闻天在参加五四运动之前就能进行英文版马克思主义著作的阅读,并在五四运动后翻译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环节中倡导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注重实证、讲求实用的素质,养成科学理性的精神。在自由和民主思想的感召下,“河海”成立了校友会(学生会、学生自治会),为张闻天等同学提供了一个结交活跃先进分子的平台,《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申报》等进步刊物在学校图书馆公开陈列,学生可以自由阅读新文化的读物,感受新思潮的影响。张闻天在《洛甫自传》中回忆道:“‘五四’前《新青年》的出版给了我很大影响,我的自我觉醒也于此开始”。
自五四运动以后,张闻天投入学生运动的实践,担任《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的编辑和撰稿人,此时的张闻天已经开始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著作,将马克思的理论用于“进窥”和思考中国当代社会病症之所在。1919年8月,张闻天发表了《社会问题》一文,该文不仅仅是简单地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和宣传,更是在阐发相关理论的同时尝试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对中国社会各种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方向。总结过去,窥测未来;弘扬人权,开发民智;唯物史观,绘制蓝图,一位富有崭新思想的理论家的才华初见端倪。
为了继承和发扬张闻天的崇高精神和革命风范,学习他的高尚品德和科学态度,198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在河海大学设立“张闻天生平陈列室”。2015年,河海大学在百年校庆之际重建并开放张闻天陈列馆,陈列馆内展示了张闻天工作以及生活的图片300多幅,陈列了张闻天读过的书籍、用过的实物等。
张闻天陈列馆是“江苏省首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习实践基地”和“南京市鼓楼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学习、继承和发扬张闻天的革命精神和家国情怀,陈列馆精心构筑了教育基地,近4年累计接待参观学习3 000多批总计50 000余人次。
张闻天认识到青年必须把个人的前途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必须把个人追求同“救国救民”的时代主题结合起来,他对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目光、思想从关注自我与狭隘的人生问题,转向对祖国前途和人类命运的深沉思考,从而积极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之中。在南京学生爱国誓师典礼上,张闻天同数千青年一起喊出了“拥护国权,发扬民主,协力同心,死生亦共”的誓词。爱国主义理想在张闻天看来,是最可贵的,是精神支柱。他认为高尚的理想“使我们的青年,在过去,在现在创造了许多惊天动地与可歌可泣的伟大事业。”[2]他激励青年“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急流与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所以人生的意义旨在发展人生,旨在发扬他所给我的生命。”[3]26-27
张闻天对青年如何在提升人性、引导社会变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一再强调,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非有高尚的人格不可,“要养成一种不畏声色势力所诱惑的心,保存天真的明净的心”[4]88“要超出时代,要不为现社会上无病呻吟与苟且偷安的恶习所支配”[4]276,他认为青年一旦了解到了自己的理想,便会不顾一切奔赴理想,为实现理想而奋斗。与此同时,他还冷静地告诫青年要做好思想准备。实现自己崇高的理想需要怀着坚定的信念,坚决抵制旧思想和纸醉金迷等一切物质诱惑,不动摇、不放弃,应秉承脚踏实地、勤勉耐劳的品质,保持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斗志,一步一步地向理想迈进。
张闻天十分重视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他认为“青年人的人生价值观刚开始都是模糊不清的,他们对于个人与社会、光明与黑暗、真理与谬误、现实与未来之间的关系缺乏理性的分析选择能力,容易盲目地跟着别人跑。因此,要学习,要有方向,要能够学会很全面地分析问题。”[5]1938年4月,张闻天在陕北公学做了题为《论青年的修养》的演讲,全面概括了青年的优点与不足,紧密结合当时的抗战实际,从革命者与时代关系的角度,结合青年的特点探讨了青年的理想和个人的修养问题。透过张闻天思想折射出来的党性修养,对广大青年加强自身修养有极大的示范作用,对促进党员的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启示,对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张闻天从早期的传统文化教育中,确立起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始终以救国救民、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己任,这是他不断接受新知并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因。张闻天自青年时代就为自己的人格理想确立了较其他人更高的目标,他在思考少年中国学会会员的道德问题时就提出,“我们的人格至少要修养到高出水平线以上”[3]19。在此后的理论学习、革命活动也为他人格理想的实现提供了现实基础。所谓的“艰难困苦,玉汝以成”在他的一生的人格发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纵使他经历过多次政治上的沉浮,不论有怎样的境遇,他都一直坚守信念,执着地为党工作。后人对他也有过这样的评价:他留下的是珍贵无价的精神财富,是感天动地的人格魅力[6]。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张闻天始终践行谦虚谨慎、艰苦朴素、处事民主、善于团结的优良作风,他不仅著有《论待人接物》,自己也是文章中待人接物具体要求的实践者。他服从真理,诚恳修正错误,他总是说“真理在谁的手里,就跟谁走”,表现出一个彻底唯物主义者的宽广胸怀,为了保证坚持真理,他不仅勇敢地修正错误,还不断提醒自己保持理性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既不情绪用事,也不随声附和、人云亦云。在肇庆时,为了让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张闻天把列宁的话写在台历上作为座右铭:“为了能够分析和考察各个不同的情况,应该在肩膀上长着自己的脑袋。”张闻天终身好学,不断求知,重视调查研究,他是倡导并实践终身学习理论的楷模。从青年到暮年,无论是在人生得意之际,还是在颠沛流离之时,读书和学习都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认为“教条主义不是读书的过错,那是读书的态度和方法不对。书还是要多读。”[7]终身学习,不断求知,不仅仅是指向书本学习,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张闻天更强调时时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张闻天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重视调查研究,身体力行地深入到实际中去“求是”,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革命的一系列理论、方针和政策问题。在对东北农村和城市的各种经济成分进行过详细、周密调查的基础上,他写成了重要历史文献《关于东北经济构成及经济建设基本方针的提纲》,透彻分析了我党夺取政权后,我国社会的各种基本经济形态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了一条新民主主义建设的路线。
按照张闻天本人的观点:“研究历史的人并不是因为他对于过去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却因为他要了解现在,建设未来,所以不能不去研究它。”[8]坚定崇高的理想、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这是张闻天在面对事业、生活、工作、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时候,表现出的光辉人格。
张闻天陈列馆承载着静态的红色基因,《张闻天陈列馆纪》曰:“迄今30年间,中央及省市各级领导、社会公众与河海后学,数万之众先后莅临,瞻一代伟人之风采,感忠诚坦荡之胸襟,悟先贤哲人之思想,立无私奉献之志向。”陈列馆重视校园红色文化研究,梳理张闻天精神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结合河海大学校园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要求,让红色成为学校一切文化活动的基本色。
张闻天毕生孜孜不倦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善于总结,一生坚定信仰,追求真理,毫不动摇自己的信念,表现出了共产党人的卓越品质[9]。他早早地确定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以后的革命岁月里,他注意观察时代的变迁,及时调整自己的探索方向,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总结,是青年人学习的典范。在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干部教育工作方面,在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和世界观改造方面,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和调查研究方面,张闻天都留下了大量论著,特别是关于党性修养的论述,既是他加强党性修养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原则的总结,又是他自身思想得以形成发展的重要原因,这对当今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总开关”,张闻天在长期的理论和实践中,善于学习、独立思考、严于律己、淡泊名利,这都源于他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结合新时代育人要求,继承和弘扬张闻天精神中所蕴含的核心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创新教育环节,赋予张闻天精神新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打造文化育人的“河海品牌”。
张闻天陈列馆是整合和展现河海大学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是学校师生员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境课堂,在这里可以对高校师生集中高效地进行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推进红色文化大众化传播。
以陈列馆内容为素材,面向学生举办张闻天生平事迹讲解大赛,通过体验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体验陈列馆讲解员角色,变讲解为互动。选择性地提供张闻天在成长、求学选择阶段的生平事迹材料,重点关注张闻天和河海大学的渊源,通过资料阅读、视频观看、人物访谈等形式,全面深入地了解张闻天成长历程中的生动故事,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用专业讲解员的姿态讲述张闻天生平事迹。通过比赛,带给学生全方位的学习体验,张闻天精神随风潜入、滋养心灵,让学生有感悟、真感动。
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参观学习,重点学习张闻天的党性修养和人格魅力。正如胡耀邦所评价的:“毕生勤奋,坚持真理,严于律己,诲人不倦,是老一辈革命家张闻天同志最突出的优点,值得我们永远学习。”[10]通过硬件展览中的历史图片和实物,结合张闻天生动的故事,增强视觉和思想冲击,有触动、真反思,做到自我教育和自我革新。
面向领导干部,重点学习张闻天干部教育思想。张闻天的干部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4个内容:以干部理论教育为先导,以群众路线教育为核心,以干部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干部作风教育为内在要求。其干部教育思想的特点为民主性、人民性、适应性和时代性,学习张闻天干部教育思想,强化党员干部的群众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担当,不断提高党性修养,把“四个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落实到工作的各方面,贯穿于党性锻炼的全过程。
实地参观是陈列馆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最直接形式,在传统实物展示的基础上,陈列馆布置了多媒体,循环播放展现介绍张闻天事迹的视频。开拓虚拟展示方式,利用智能化的互联网传播再现实体陈列馆,让观众即使不在馆内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受。结合学校发展愿景,大力开展校史校情教育、爱校兴校教育,把大学精神真正转化为广大师生共有的价值理念、奋斗目标和行为方式,同时把大学校史、张闻天精神内涵有机融入教育教学过程,引领优良校风和学风的培育,使广大学生切实体会到历史资源中蕴含的方法论,能够科学地指导自己成长成才、建功立业。配合学生对张闻天的故事挖掘,将展馆变身课堂,利用“短视频+直播”的形式开展“闻天精神”主题微党课,全程网络直播,扩大馆室的影响力。
通过短视频、微博、公众号、直播平台等新兴的技术方式拓展红色文化的育人渠道,利用VR、AR、5G等新媒体技术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赋能,满足红色文化“以人为本”的发展可能,通过沉浸式体验实现时空跨越,拓宽文化传播路径。新技术展示出红色文化的全新面貌,可以让观众对红色文化形成新的记忆点,原来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红色文化资源成为人民大众身边触手可及的可选性生活内容,不仅可以通过有线电视、电脑、手机直接查阅感兴趣的话题,还能够通过微信、朋友圈、QQ等功能进行即时性分享和文化感悟交流。新媒体技术满足了大众汲取多样性文化的需要,激发了红色文化活力,从而实现红色文化价值的重塑与释放。
教育现在的青年一代,应该学习张闻天同志,有丰富的生活知识和广博的书本知识,才能左右逢源,或从事文学活动,或从事政治活动;而在活动中逐渐树立无产阶级的人生观,也在活动中实践检验自己的活动[11]。陈列馆充分发挥高校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地方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陈列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为各阶段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便利条件。
张闻天陈列馆积极开拓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扩大教育职能,逐渐成为学生校外教育和成人教育的重要课堂。结合学校“河长制”培训和水情教育,突出张闻天的水利情结和水利人“献身、求实、负责”的态度,开展适合观众求知和求学愿望的“陈列馆+课堂”教育。发挥红色资源优势,面向整个社会,开展社会调研,研究和掌握社会中存在的各种思想观念、文化思潮、舆论焦点、道德倾向,组织开展面向社会宣讲、运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传播等活动,吸引社会关注度,弘扬正气,倡导崇德向善,引导社会风尚。
北京大学的红楼见证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和北京历史上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组织的诞生;哈尔滨工程大学诞生在新中国急迫建设强大国防的年代,创造了我国“第一台军用电子计算机”“第一艘试验潜艇”等“共和国第一”;中国医科大学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在新冠疫情肆虐之时,“红医精神”绽放在战疫前线。这些都是高校红色文化资源,是传统精神的浓缩与沉淀,将这些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中,有助于师生深入了解党的革命历程,感知革命前辈艰苦卓绝奋斗的崇高品质,强化对党的执政是人民和历史的必然选择的理解,从而更加自觉坚定地拥护党的领导。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的魅力和时代风采”[12]。红色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脉灵魂和不变初心。文化内涵是红色基因的编码序列,只有深入挖掘精髓要义、充分揭示时代价值,红色资源才能在高校乃至社会中释放更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高校红色文化挖掘和传播不仅依靠校内力量,同时也应注重社会效益。分布于高校中的红色文化博物馆、陈列馆、展示馆已经从重视“物的收藏”向重视“为人服务”的社会职责转化,对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教育的重要性也随之提高。回溯这些场馆建设的原因和初衷,一般离不开教学、科研、文化、科普方面的需求,它们与高校的学科成长密切相关,是配合高校专业教学实践的第二课堂。教育学科子系统的发展,需要学术共同体建设,积极开拓理论知识生产,并为实际工作、学术研究活动提供平台、条件[13]。建立高校间红色文化陈列馆联盟,通过馆际交流、合作展览的方式,建立高校间巡展、联展机制,提升红色文化展示度,发挥高校红色文化陈列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服务所在社区和周边学校,进而推广自身文化以扩大高校的社会影响力,赢得社区的青睐和支持。
与此同时,将社会红色文化资源引入高校育人系统,如革命旧址(旧居)、纪念馆、博物馆等,围绕“就近原则”和“适当远行原则”开展各种丰富的实践活动,组织师生赴革命老区、战争遗址等地开展参与式、体验式的教学活动,让他们了解本土的革命历史和革命事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提高思想政治的实效性。可以建立校内和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实现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基地是校内为师生提供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包括自身特有的红色文化纪念馆、图片业绩展和相关图书资料。校外教育基地是与国家级或省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以签订协议等方式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积极加强和地方文化部门的联系和合作,建设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基地,成为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的重要平台。
在探寻红色文化资源的过程中,融入对传承其当代价值的审视和思考,契合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把握红色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14]红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创新力,不是“老掉牙的东西”,更不是“已经过时”的文化。红色文化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更加鲜明的主题和更具多样性的表现力,折射出时代精神的光辉,体现出每一个特定时期的历史印记和时代声音。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背景下,与时俱进地把握时代脉搏,充分挖掘、深入阐释、活化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让它不断升华,符合时代的需求,反映每个时代特有的精神气质,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引导广大青年向红色文化靠近,发挥红色文化鼓舞人、激励人、启迪人的作用,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奋斗精神和创造活力,让红色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鼓励广大青年牢固树立理想信念、加强自身品德修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红色文化资源既是珍贵史料,也是鲜活教材,教育、研究和实践是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的主渠道,以创新的眼光和独特的视角,通过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梳理出蕴含新时代文化内涵的精华,找到符合新时代思想观念和语境的内容,丰富传播途径,让红色文化成为校园文化创作的“源头活水”。通过红色文化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感知红色文化“革新”的天然气质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从而实现内容、形态、平台、时空、方法、模式和途径的“全方位和根本性”的系统渗透带来的变革[15]。
重视“互动”所带来的积极作用,灵活运用互动设施,采用便捷而高效的模式协助观众在参观过程中写下活跃的文字,让观众获得更为隆重的参与感,从而促进两者间的紧密联系,帮助观众建立更清晰的认知思路,使观众获得更佳的教育效果。撰写观众感兴趣的文本,做出独特的展品组合,创新红色文化资源的运用方式,做到真正学有所得。创作传播内容精细化,注重因人因时且有所侧重,实现传播对象的精准化,充分满足听众的期待,通过内容的重构激活校园内爱国主义文化基因,让红色文化不仅做到“共享”,还能让听众产生“共鸣”。红色文化的传承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关键在于抓住时代变革的基础去创造,去凸显时代性。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6]明确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教育引导、价值引领的方式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是落实高校里的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红色文化包含的坚定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精神、实事求是路线、一心为民情怀等宝贵财富,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题材,把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育人全过程,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
红色文化创新实践是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校园红色传统向多领域转化的发展,结合新时代去制造“红色文化文本”,实现红色文化价值的展现和升华,成为当代以至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遗产。结合高校特色学科,采用“红色文化+学科”的融入教育方式,利用思想政治课及人文素质选修课,构建“陈列馆+”“校史馆+”等形式的第二课堂,提高青年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接触频率和感官体验,倡导家国情怀的融入,满足青年学生在红色情感释放层面的硬性需求,激发青年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热情表达。建立看、听、悟、行的立体式旋转课堂,把收藏在高校陈列馆、校史馆中的红色资源,把沉淀在故事中、历史中、书柜中的红色记忆真正融入现实生活之中,让历史得以延续、不断推进,为发展中华民族文化注入了新的精神内涵。
“天边不如身边,道理不如故事”,打造认同度高、归属感强的文化产品,压实文化传承之“厚”;结合学科发展和院系调整,兼容并包,催生出包容性强的文化内容,描绘文化传承之“博”;丰富传播载体,拓展宣传渠道,线上线下协同发力,虚实结合、潜移默化,传达文化传承之“润”。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围绕“双一流”关于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构筑主流价值深入人心、文化传统基础深厚、学术氛围浓郁、服务影响深远的特色文化体系,全面提升师生的文化素养。
有计划、接地气地对红色文化进行划分、重组、设计、包装,将“大数据”概念注入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17],使红色字符转化为更具有传播功能和推广价值的“精神数字”和“文化数据”。培育符合新时代的“互联网+红色文化”组合模式,从直接的物理性教育转变为蕴含红色精神实质的自我融合式表达,使红色文化更顺畅地融入日常的生活体系和知识架构。着力整合信息的传播途径,将文化活动与实践相结合。依靠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秉承将“静态的”史料转化为“动态的”史料、把“陈列室”变成“思想库”理念,将相关实物、资料、照片、文件通过信息技术软件进行整理和管理,并通过多媒体发布,学生在“文化+”的主题之下,进行具体活动的策划和宣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红色文化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实根基,其中所蕴含的真理的力量、人格的力量,说到底是信仰的力量,正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才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坚持和发展。通过对高校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挖掘,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更好地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和最大化,让新时代青年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基本遵循,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自觉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自觉提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