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雨舒
在唐代渤海国的五京之中,上京龙泉府作为都城,时间最长(约160年左右)、遗址保存最完整(是我国东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遗址)、文物也最为丰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上京城考古取得重大进展,相关研究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笔者粗略统计,截至目前,已经出版了10余部上京龙泉府方面的考古调查报告、著作和论文集,发表的相关论文及考古文章等也已近200篇。本文拟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界的上京龙泉府研究情况简要介绍给广大读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六顶山与渤海镇》包括了该研究所1963—1964年在黑龙江省宁安渤海古都考古发掘所获得的全部考古资料,“是迄今内容最为充实、资料最为可靠的一本关于渤海国的考古学专著”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六顶山与渤海镇》,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渤海上京城——1998—2007年度考古发掘调查报告(上下册)》是第一部多卷本的上京龙泉府考古调查报告。该书首先回顾了对上京城的历次考古发掘调查经过,接着详细介绍了1—5号宫殿基址、皇城南门、郭城南北门基址、第1号街基址的发掘调查情况,分析了城墙的建筑结构,附录部分公布了对上京城出土的釉陶器、白灰、金属器金相的测试报告,探讨了出土铁器的金相学与工艺。书后附有英、俄、日、朝等文字的内容提要,为各国读者提供了方便,书后也都附有大量彩色图版,使广大读者对渤海上京城这座重要的渤海国城址有了更加直观地了解。①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渤海上京城——1998—2007年度考古发掘调查报告(上下册)》,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此报告出版之前,该所已先期发表了《渤海上京宫城第一宫殿东、西廊庑遗址发掘清理简报》(《文物》1985年第11期)、《渤海上京宫城第2、3、4号门址发掘简报》(《文物》1985年第11期)、《渤海上京宫城内房址发掘简报》(《北方文物》1987年第1期)、《黑龙江宁安市渤海上京龙泉府宫城第三宫殿遗址的发掘》(《考古》2003年第2期)、《黑龙江宁安市渤海上京龙泉府宫城4 号宫殿遗址的发掘》(《考古》2005年第9 期)、《渤海上京城第四阶段考古发掘主要收获》(《文物》2009年第6期)等多篇考古发掘简报。2015年,该所又发表了《渤海上京城第1号街考古钻探与发掘简报》,见《北方文物》2015年第1期。
赵虹光著《渤海上京城考古》完整展现了1980—1985和1997—2007年进行的两次渤海上京城遗址大型田野发掘全过程,对相关考古发掘资料较全面系统、科学翔实的加以介绍,并对部分研究成果做了阶段性的概括和总结。②赵虹光:《渤海上京城考古》,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赵哲夫、李陈奇著《渤海三彩》发表了大量彩版图片,弥补了《渤海上京城》等著作图片不足的缺憾,并从渤海三彩的使用范围和反映出的社会现象、渤海三彩与唐三彩的异同、渤海三彩的产地与流向等方面入手,对渤海上京城出土的三彩釉陶文物做了深入探讨和研究。③赵哲夫、李陈奇:《渤海三彩》,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年。赵虹光编著《渤海上京城存真》以图片的方式,形象地解读了海上京城田野发掘工作的真实情况,利用图像多角度、直观生动的视觉效果配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说明,既可让多层次民众了解渤海上京城的历史,也可起到宣传普及文物考古知识的作用。④赵虹光:《渤海上京城存真》,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年。朱国忱、金太顺、李砚铁合著《渤海故都》一书以洋洋50 万字的篇幅,详细介绍了上京龙泉府这座著名古都遗址的概况及重要的遗迹遗物、渤海国自建立到定都上京龙泉府的事迹,重点探讨了上京龙泉府的兴衰历程及遗址状况,是国内学术界第一部以渤海国京城为研究对象的专著,堪称是一部集大成之作。⑤朱国忱、金太顺、李砚铁:《渤海故都》,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刘晓东著《渤海文化研究——以考古发现为视角》的相关章节对渤海上京城的分期、建制、形成年代等提出了颇具说服力的观点,认为“渤海上京城主体格局的演变分为三期”,即文王时期——成、康时期(主要是康王时期)——仁秀和彝震(主要是彝震时期)。⑥刘晓东:《渤海文化研究——以考古发现为视角》,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魏存成著《渤海考古》设专门章节详细介绍了上京龙泉府遗址的宫城、皇城、郭城及其附近的杏山砖瓦窑址,指出渤海上京龙泉府的修建和完备,“集中体现了渤海对中原先进制度、文化的吸收融化。”渤海上京城“成为当时我国东北地区又一座繁荣昌盛的小长安城,生动体现了渤海与中原‘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的内在密切联系。”⑦魏存成:《渤海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杨雨舒、蒋戎合著《唐代渤海国五京研究》设专章探讨了上京龙泉府的自然条件、建设过程及历史地位。⑧杨雨舒、蒋戎:《唐代渤海国五京研究》,香港:亚洲出版社,2008年。王林宴编著《渤海王国100题》针对广大观众参观渤海国上京遗址博物馆后所提出的渤海国历史与文化方面的诸多疑问,给出了恰当而又深入浅出的解答。①王林宴:《渤海王国100题》,沈阳:白山出版社,2009年。渤海上京遗址博物馆内部出版了《渤海上京文集》,收录了有关上京龙泉府的考古发掘报告及研究论文50篇,这也是国内学术界首部渤海国都城研究方面的论文集。②渤海上京遗址博物馆:《渤海上京文集》(第一、二集),内部出版,2001年。
刘晓东、魏存成在合撰的《渤海上京城营筑时序与形制渊源研究》一文中认为:“渤海上京城的营建不可能是一次性的,因为渤海哪一代王也没有力量独自承担整个上京城三重城的规模与修筑。根据中原都城的一般营建序列与一般形成过程,暂推测渤海上京城的营建序列也是先建宫城,次建皇城,最后建郭城。”他们还着重探讨了渤海上京城三重城的营建过程、具体年代及其基本布局形制的渊源,论述了渤海上京城在大钦茂、成王和康王以及大仁秀和大彝震三个时期的建设与发展,得出:“现存上京城郭城的总体布局大体完成于彝震之世”的结论。③刘晓东、魏存成:《渤海上京城营筑时序与形制渊源研究》,见《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他们的《渤海上京城主体格局的演变》一文还分析了上京城主要宫殿建筑的年代,指出文王时期“现存上京城宫城遗址中的3、4、5号殿址,在这一时期均已存在”;成、康时期,“似乎没有兴建较大的宫殿建筑群体”;仁秀、彝震时期,“其宫殿建筑群已达到相当可观的等级,现存宫城遗址中的1号、2号大型宫殿建筑,以及宫城正门的门、殿结合式的宏伟城门建筑,均完成于这一时期”。④刘晓东、魏存成:《渤海上京城主体格局的演变》,《北方文物》1991年第1期。姜华昌的《渤海上京龙泉府与唐长安城建筑布局的比较》在系统比较了渤海上京龙泉府与唐长安城建筑布局之后指出:“上京龙泉府仿唐长安城,充分吸取了唐长安城建筑精华,同时,又继承了渤海民族建筑优良传统,保持和发扬了民族建筑特点,使上京龙泉府的建筑布局和建筑风格成为中原文化和东北地方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的产物。”⑤姜华昌:《渤海上京龙泉府与唐长安城建筑布局的比较》,《北方文物》1988年第2期。方学凤在《比较:渤海上京龙泉府与唐长安城》一文中详细对比了渤海上京龙泉府与唐长安城的相同点及不同点,认为:“渤海在原有的都城敖东城、西古城、八连城等建筑艺术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唐长安城的建筑艺术,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本民族的特点,创造出渤海都城上京龙泉府建筑文化。”⑥方学凤:《比较:渤海上京龙泉府与唐长安城》,《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楚福印的《渤海国之上京考》一文指出:渤海上京城是渤海与唐朝“文化大融合的典型代表,是渤海历史文化精髓的物化载体,它真实地反映了唐代建筑的风格和特点。为研究我国唐代城市规划及都城建筑的形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范例和参考佐证。”⑦楚福印:《渤海国之上京考》,《黑龙江史志》2008年第17期。董智、赵忠合撰《浅谈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都城》一文认为:“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都城建设思想,源自于中原强大的‘母体文化’,她们息息相关。在渤海国灭亡之前,汉唐文化给予了渤海国源源不断的养料,不断给予渤海国建筑文化以智慧。”“渤海国天然优越的地理位置,除了学习汉唐文化建筑,没有其他选择和没有理由不学习汉文化,以至在渤海国都城建设及建筑的建造上,受着汉文化传统和习俗的影响。”①董智、赵忠:《浅谈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都城》,《建筑文化》2009年第10期。李传刚《谈渤海国——上京龙泉府的建筑》一文指出:“从考古调查和发掘所揭示出来的渤海遗迹、遗物来看,渤海时期建筑规模宏伟、气势磅礴,具有较高的建筑技术水平。”上京龙泉府的建筑“充分体现了渤海人民的聪明智慧和才能,同时也反映了中原高度发达的封建文化对渤海文化有着巨大的推动和影响作用。”②李传刚:《谈渤海国——上京龙泉府的建筑》,《艺术教育》2008年第8期。乔莉《渤海上京城建筑文化研究》一文指出,“渤海上京城的建筑文化既受到了唐王朝的深刻影响,又保留了渤海国作为地方政权的特色。渤海上京城建筑文化具有极大的历史政治研究价值,同时也为我国古代建筑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渤海上京城是中原建筑文化和少数民族建筑文化的混合体,是我国数以万计的建筑中最独特的那一个。”③乔莉:《渤海上京城建筑文化研究》,《边疆经济与文化》2018年第1期。
张铁宁的《渤海上京龙泉府宫殿建筑复原》依据材栔、柱网形式、柱础柱和柱头铺座、木装修、屋面的做法和屋顶形式以及台基等建筑元素,对上京龙泉府的宫殿建筑进行了复原,并指出:“上京宫城这种布局仍源于隋唐宫殿。”“尽管渤海距离唐京师长安数千里之遥,上京城却成功地效仿了唐长安的形制,成为我国东北地区所建立的地方政权渤海国的都城,为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④张铁宁:《渤海上京龙泉府宫殿建筑复原》,《文物》1994年第6期。董智、潘驰宇、谭红毅合撰《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都城建筑的装饰风格》一文认为,上京龙泉府建筑的装饰风格无论是在整体布局、整体色调、构建样式、文化特征还是墓室壁画的绘画风格上均与“唐风一致”,同时又受气候、材料及技术、经济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仍有自己的特点”。“在漫长的文化融合中,中原文化既吸纳、消化了外来文化,又极大地影响了周边少数民族文化的形成。”“渤海国的建筑是以盛唐文化为背景的产物……它的建筑及装饰风格势必与唐风一致。”⑤董智、潘驰宇、谭红毅:《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都城建筑的装饰风格》,《中文自学指导》2008年第5期。陈涛、李相海《渤海上京龙泉府城门建筑初探》一文认为,根据方位的不同,渤海上京龙泉府的城门建筑在形制上分为“殿阁建筑与门道组合”(Ⅰ型)和“单门道城门”(Ⅱ型)两种类型。“通过对两种城门形式的分析,尤其是通过与唐长安城城门建筑及高句丽城门建筑的比较”得出如下结论:“渤海除了继承及模仿了高句丽和唐的城门形式外,也发展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殿阁建筑与门道组合的Ⅰ型城门。”⑥陈涛、李相海:《渤海上京龙泉府城门建筑初探》,《华中建筑》2009年第7期。王楠《渤海上京城的佛教建筑》一文重点梳理了渤海上京城内外众多的佛教建筑,推测城内7处佛寺址中最北两处“很可能是统治阶级专用佛教场所。其他佛寺可能是面向一般官吏和居民,城外的佛寺可能是为城外的一般民众礼佛所用。”并指出,“渤海国受唐朝文化影响很深,尤其表现在上京城众多佛教建筑上”。⑦王楠:《渤海上京城的佛教建筑》,《北方文物》2014年第3期。
梓筠《宁安县发现的唐代舍利函》一文是最早涉及上京城出土文物的文章。该文简要介绍了1975年黑龙江省在宁安市渤海镇土台子大队村南发现的九层套盒唐代渤海舍利函,指出它和“甘肃泾川唐代舍利函的花纹十分相似,很可能是直接来自中原地区的产品”“这组舍利函的发现再次表明,渤海同唐王朝在宗教信仰方面也是一脉相承的。”①梓筠:《宁安县发现的唐代舍利函》,《学习与探索》1979年第4期。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黑龙江宁安渤海上京城出土渤海国舍利函》一文介绍了2010年出土的舍利石函和舍利铁函的形制特点及制作工艺,并与1975年和1997年在渤海镇发现的舍利函做了比较,指出“本次舍利函及其相关器物的出土为研究渤海国佛教及葬俗、葬具等提供了新资料”。②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黑龙江宁安渤海上京城出土渤海国舍利函》,《文物》2015年第6期。李辰元、李延祥、赵哲夫《渤海上京城出土金属及冶炼遗物科技分析》一文通过现代化仪器对渤海上京城宫城、东廊、御花园出土的铁质遗物、有色金属遗物以及冶炼废弃遗物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渤海上京城所进行的金属冶炼工业流程进行推演,指出“上京城出土遗物的技术路线和原料来源内涵十分丰富且相对复杂,但也从侧面说明上京城中的冶金加工体系并不稳定,相比中原王朝系统性较强的金工匠作体系,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这种更富有创造性的对技术的吸收和融合,不仅能够体现出渤海国与技术更为发达的中原王朝的紧密联系,也能反映出地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生产生活中体现出的灵性和智慧。”③李辰元、李延祥、赵哲夫:《渤海上京城出土金属及冶炼遗物科技分析》,《北方文物》2018年第2期。李鹏《渤海上京遗址博物馆藏铜伎艺“黑人像”探究》一文在分析了渤海上京城出土的铜黑人像的造像特点、来源以及性质与用途后指出,它们“有可能为渤海上京寺庙内佛像前一对儿陈列铜造像,”因与唐代寺院中“昆仑奴”铜造像较相似,所以这两个“所谓的铜伎艺‘黑人像’不妨改称为昆仑奴铜像”④李鹏:《渤海上京遗址博物馆藏铜伎艺“黑人像”探究》,《地域文化研究》2020年第4期。
许鸿雁《渤海上京城外的重要渤海遗址》一文介绍了渤海上京城外的和干苑遗址、七孔桥及五孔桥桥址、虹鳟鱼场墓葬、三陵王陵区等渤海遗址遗迹的情况,指出这些遗址、遗迹“为研究当时的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文化特点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显示它们在渤海史研究中的价值。”⑤许鸿雁:《渤海上京城外的重要渤海遗址》,《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第10期。关燕妮、尤洪才《关于渤海上京城考古及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一文认为,“渤海考古历来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尤以上京城为其考察的龙头。以现有考古成果为基础资料,通过渤海上京城内和周边相关遗迹的考古学系列考察,进行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构建,可以对其形制、布局以及功能有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进而在相当程度上将渤海历史考古研究引向深入。”⑥关燕妮、尤洪才:《关于渤海上京城考古及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大庆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
张高在《渤海上京遗址不在今东京城》一文中指出:“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曾位于历史上的东京城,但不在现在的东京城,是在现在的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以唐代及五代十国时期渤海王国的名称命名的城镇。”⑦张高:《渤海上京遗址不在今东京城》,《社会科学辑刊》1982年第4期。许子荣的《渤海上京俗名“东京”考辨》一文认为:“渤海上京俗名‘东京’,实属误传。”⑧许子荣:《渤海上京俗名“东京”考辨》,《龙江史苑》1984年创刊号。李兴盛在《清代有关渤海国“东京城”的诗文资料辑录》一文中收集了清代有关渤海国“东京城”的大量诗文,为研究上京龙泉府的历史及风土人情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①李兴盛:《清代有关渤海国“东京城”的诗文资料辑录》,《学习与探索》1983年第3期。赵哲夫的《“东京城”名称小考》对民间流传的上京龙泉府的各种名称进行了考证。②赵哲夫:《“东京城”名称小考》,见孙进己、孙泓主编《高句丽渤海研究集成》(5)渤海卷(二),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4年。朱国忱、金太顺、李砚铁《渤海故都》一书进一步厘清了“东京城”和“渤海镇”的关系,指出,“上京城址内有几个村镇,其中较大的一个在历史上长期称东京城,现名渤海镇。”“现在的东京城是城址东侧约3公里、以火车站为中心发展起来的村镇,该城镇1949年以前称中马河,1949年以后一度改称世环镇,以后复称中马河,20世纪70年代后才改称东京城。”③朱国忱、金太顺、李砚铁:《渤海故都》,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上京龙泉府下辖龙、湖、渤三州。学者们对上述三州及其所属各县进行了一些考证。朱国忱的《渤海龙州三县考》一文认为:富利县与永宁县同为龙州之附郭县;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城东乡土城子古城为龙州长平县故址。④朱国忱:《渤海龙州三县考》,《求是学刊》1986年第5期。刘晓东、罗葆森、陶刚合撰的《渤海国渤州考》一文认为:从左近山川旧称、上京城始建之初的形制规模以及出土遗物与遗迹现象来看,牡丹江市郊的南城子古城为渤海国的渤州。⑤刘晓东、罗葆森、陶刚:《渤海国渤州考》,《北方文物》1987年第1期。关金泉、魏学臣合撰的《渤海上京龙泉府地区古城考》一文认为:位于牡丹江市西南5 千米处牡丹江右岸的龙头山古城“从地理位置和规模可以认定是上京龙泉府下辖的渤州的治所”。⑥关金泉、魏学臣:《渤海上京龙泉府地区古城考》,见孙进己、孙泓主编《高句丽渤海研究集成》(5)渤海卷(二),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4年。孙秀仁、朱国忱在《渤海国上京京畿南北交通道与德里镇》一文中认为:“南城子古城不是渤海渤州,渤海渤州当于海浪河流域求之。”⑦孙秀仁、朱国忱:《渤海国上京京畿南北交通道与德里镇》,《大同高专学报》1997年第4期。关金泉、魏学臣合撰的《渤海上京龙泉府地区古城考》一文认为:“湖州在龙州之南,位于镜泊湖一带,治所为南湖头古城。”⑧关金泉、魏学臣:《渤海上京龙泉府地区古城考》,见孙进己、孙泓主编《高句丽渤海研究集成》(5)渤海卷(二),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4年。杨雨舒的《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地理环境概述》一文认为:“上京龙泉府良好的自然环境为该城市的建都、发展与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所起的促进作用是很大的。尤其是在当时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主要依赖自然条件的情况下,这种作用就显得更为突出。”⑨杨雨舒:《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地理环境概述》,《北方文物》1997年第2期。
刘晓东、祖延苓合撰的《南城子古城、牡丹江边墙与渤海的黑水道》一文认为:在渤海国与黑水靺鞨“两者之间确有一条较为固定的交通道路。这条道路,对黑水靺鞨来说,应该就是黑水入渤海道,但对渤海来说,则可称为渤海入黑水道。”⑩刘晓东、祖延苓:《南城子古城、牡丹江边墙与渤海的黑水道》,《北方文物》1988年第3期。孙秀仁、朱国忱在合撰的《渤海国上京京畿南北交通道与德里镇》一文中主张:“应正式把上京黑水道归入渤海主要交通干线中,合为6条,这较为符合渤海国历史实际。”渤海国上京京畿地区南北两线各有两条交通线。今牡丹江市桦林东北之南城子古城是渤海国之德里镇,“是渤海国上京迤北的重要屏障和关隘之一,是上京黑水道必经的咽喉之地。”①孙秀仁、朱国忱:《渤海国上京京畿南北交通道与德里镇》,《大同高专学报》1997年第4期。
孙玉良的《渤海迁都浅议》一文认为:“迁都既是社会矛盾尖锐的反映,又是解决矛盾的一种办法。”渤海国第一次迁都上京是出于两个因素的考虑:“主要是由于军事上的原因”,也就是要防止来自契丹人和安禄山势力的双重威胁;另一个原因是“为了寻求更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地区”,而“上京龙泉府是辽阔平地,也具备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易于农作的有利条件。”第二次迁都上京,“则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恢复王都的中枢作用。”②孙玉良:《渤海迁都浅议》,《北方论丛》1983年第3期。张高在《论渤海迁都上京的原因》一文中,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重点分析了渤海第一次迁都上京的原因,指出“迁都上京是渤海进一步发展农业经济所采取的一个重大措施”;迁都上京是出于渤海国封建化、政治中心北移以及居安思危的考虑,也是为了渤海国的长治久安和进一步发展;迁都上京也是渤海国“民族文化发展水平的具体反映”。③张高:《论渤海迁都上京的原因》,见《高句丽渤海研究集成》渤海卷,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4年。徐学毅的《渤海国四次迁都探因》则从自然灾害(主要是水灾)入手,论证了渤海国第二次迁都上京的原因。④徐学毅:《渤海国四次迁都探因》,《延边教育学院学刊》1989年第3、4期合刊。董健的《浅谈文王大钦茂的三次迁都》一文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三个方面对大钦茂时期三次迁都的历史作用做了总结,指出,“这是大钦茂维护期统治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对其自身发展而言还是对周边国家而言,无疑都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迁都上京龙泉府“亦保障了渤海的国家安全,避免了中原战乱带来的影响。”⑤董健:《浅谈文王大钦茂的三次迁都》,《知识文库》2019年第16期。
张高《渤海文化史宏观研究诸问题》一文认为:“上京遗址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渤海上京城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渤海文化发展序列的一个缩影。”⑥张高:《渤海文化史宏观研究诸问题》,见《北方文化研究——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论文集》第一集,1987年,内部出版。他在另一篇论文《关于渤海上京研究的若干问题》中指出:“上京文化的内容,包括:上京社会的社会制度;哲学、伦理、道德、宗教等思想;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生活、习俗;文化交流等。”“上京文化的性质当为封建文化。”“从体系上看,上京文化属于渤海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京文化作为一种城市文化……又是渤海文化的精华,是渤海文化的代表,”“上京文化,渤海文化也为丰富唐代中国文化做出了贡献,”“上京文化吸收、集中了中国北方各民族文化的精华,主要是吸收了汉族精华,它所代表的渤海文化是中国北方民族文化形成的标志之一。”“上京文化的民族属性当为渤海族文化。”从地理范畴上说,上京文化既是一府之文化(具有地方性),同时“还具有渤海文化的特色——国家性、民族性。”①张高:《关于渤海上京研究的若干问题》,见孙进己、孙泓主编《高句丽渤海研究集成(5)渤海卷(二)》,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4年。楚福印在《渤海国之上京考》一文指出:“渤海国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盛唐文化与东北地区古老民族文化相融合的具有特定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的历史文化。”②楚福印:《渤海国之上京考》,《黑龙江史志》2008年第17期。
刁丽伟的《渤海上京文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一文认为:渤海上京文化“严格意义上说应该称为‘渤海上京城文化’”,其“含义基本上可以明确是指渤海时期上京龙泉府所辖区域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因此,渤海上京文化的研究对象也应该定位在研究这四个层面上所反映出来的“诸种文化现象。”要强化对渤海上京文化中民族精神的挖掘,因为“渤海民族精神才是渤海国取得辉煌文化、被誉为‘海东盛国’的最重要因素。”该文在回顾了渤海上京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后进一步指出,“渤海上京文化是海东盛国——渤海国灿烂文化的代表。深入挖掘和研究渤海上京文化,不仅有助于我们揭开这个中世纪东方神秘都城的面纱,使后人更容易解读这个城市的文明,更进一步了解东北古代民族的对外交往与城市发展,同时也更有助于从一个侧面使后人感知渤海国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从而对渤海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③刁丽伟:《渤海上京文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满族研究》2010年第4期。张馨文《渤海国上京城建设及其多元文化特征》则认为,“上京城建设既受到先进的唐文化影响,又吸收高句丽文化中的精魄,同时还保留了渤海多民族文化特征,这种多元文化交融的方式造就了上京城的独特性。”④张馨文:《渤海国上京城建设及其多元文化特征》,《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文史哲·考古)2020年。
黑龙江省历来对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的保护工作十分重视,早在1985年就建立了黑龙江省渤海上京遗址博物馆,承担起研究、保护和宣传这一著名文化遗存的重任。1990年,魏学臣在提交“渤海上京遗址博物馆建馆五周年暨学术研讨会”的论文《谈上京城的保护和利用》中率先探讨了上京龙泉府遗址的保护和利用问题,指出:“上京城遗址业经国家公布为保护单位之后,仅是取得了合法地位,大量的保护管理工作还有待于我们这一代文物工作者去做,”“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虽然千头万绪,复杂繁重,但实际就是‘保’和‘用’。保护是基础,利用是目的。”“上京城遗址应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在自身保护管理工作中,紧跟时代建设的步伐,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⑤魏学臣:《谈上京城的保护和利用》,见《渤海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内部出版,1991年。2001年,“中国渤海上京遗址保护利用学术研讨会”在黑龙江省宁安市召开,张高在会上主张:“通过政府与有关文物部门的科学规划,有步骤地在上京遗址上分批、分期复建上京城建筑,形成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良性循环,不失为一个最佳方案。”⑥张高:《渤海上京遗址与旅游开发》,《渤海上京文集》第一期,内部出版,2001年。杨荣斌也提出了“建设高品位、大文化含量的旅游文化景观,”“创建世界级旅游文化名城”的目标。⑦杨荣斌:《加强渤海上京遗址的保护利用创建世界级旅游文化名城》,《渤海上京文集》第一期,内部出版,2001年。2006年6月9日,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颁布《黑龙江省唐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保护条例》之后,学术界掀起了上京遗址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研究热潮,先后发表多篇论文。陶刚、申佐军合撰的《大遗址保护若干问题的探讨——就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保护而谈》一文从文物保护的目的性、复杂性、研究性、探索性保护理念与保护形式等多个角度出发,分析了上京龙泉府遗址保护的诸多问题,认为:“如渤海上京城这样的大遗址,面积较大、遗迹复杂、保存状态不一,即应该采用多种可逆的形式进行保护与展示。”他们还总结出上京城继续保护的四点设想,并且指出,上京城的保护“需要我们在遵从国际公约和惯例的前提下,借鉴外国文物保护的经验,借用更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引进环境学、景观学、美学等最新的理念,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思维方式、审美意识、以及文物本体和环境的特点,总结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文物保护理论方法、技术规范和展示形式。使文物遗址更好地发挥其感染、凝聚、教育的作用。”①陶刚、申佐军:《大遗址保护若干问题的探讨——就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保护而谈》,《北方文物》2006年第1期。
国内学界还就渤海上京遗址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宁士敏在对宁安渤海民俗风情园进行详细调查后,肯定了当地政府依托地缘优势创办渤海民俗风情园的做法,认为他们依靠科学规划、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和严格管理,“走出了一条以古渤海文化为底蕴、旅游兴镇的成功之路。”②宁士敏:《一个以文化旅游兴镇富民的典型——关于牡丹江市宁安渤海民俗风情园的调查与思考》,《民间文化旅游杂志》2001年第2期。郭思维、荣玥芳合撰的《古渤海国上京城遗址保护性开发研究》一文“从城市规划、管理角度出发,以东京、渤海两镇总体规划为契机,通过深入研究,为古渤海国上京城遗址保护寻求一条良性发展之路。”并根据古渤海国所在地的特殊情况,提出了综合性与特色性、历史性与科学性、生态与可持续以及保护性开放等四项遗址保护原则,强调要“在绝对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开发。”③郭思维、荣玥芳:《古渤海国上京城遗址保护性开发研究》,见《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4年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4年。
吕丽辉、王建中在合撰的《唐代渤海国旅游遗址规划与环境保护——兼论如何更合理地开发利用》一文中认为:“从渤海国遗址旅游景观规划中,我们可以利用其有过的磅礴的文化遗产,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开发规划唐代渤海国旅游遗址、唐代诗词意境游”等人文旅游景观来吸引游客,“达到减轻自然资源重负,保护景区环境的作用。”④吕丽辉、王建中:《唐代渤海国旅游遗址规划与环境保护——兼论如何更合理地开发利用》,《黑龙江环境通报》2005年第2期。曹继宏的《宁安“渤海国”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策略分析》一文在对宁安市境内“渤海国”旅游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景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后,指出:“‘渤海国’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只有建筑在转变组织管理模式、重新整合旅游资源、提高经营单位协作效率、理顺利益群体关系之上,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⑤曹继宏:《宁安“渤海国”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策略分析》,《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年第10期。吕丽辉在《“渤海国”景区满族文化旅游开发模式探索》一文中总结出上京龙泉府遗址景区的满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四种模式,即原生形态式、主题公园式、历史复原式和节庆活动式,指出这些开发模式各有利弊,“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可能,最可取的方式是对以上模式有机整合,集中统一或部分统一进行修建提炼与包装策划,多方面、多层次糅合满族文化各要素,提高满族文化的综合展示能力,丰富民族内容,从而增强满族文化的灵活性和吸引力”。①吕丽辉:《“渤海国”景区满族文化旅游开发模式探索》,《满语研究》2007年第1期。楚福印在《把渤海上京遗址建成历史文化旅游胜地的几点构想》一文中指出,要想把这座中世纪都城遗址建设成为著名的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就“必须加强对渤海文化的开发,必须突出靺鞨民族的特点,形成高品位、大涵量的人文自然景观”;“加强对遗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渤海上京遗址的知名度”;“以人为本,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工作”。②楚福印:《把渤海上京遗址建成历史文化旅游胜地的几点构想》,《黑龙江史志》2009年第21期。董智在《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都城遗址保护及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一文中提出了遗址保护与景观规划设计相结合的理念,强调渤海古国遗址保护的指导思想是:“确立可持续保护的方针,不破坏现有遗址现状”;“退耕还城,不要再继续破坏古城遗址”;“完善保护机制,使古城的保护真正落实”;“结合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强化遗址景观风貌,注意周边环境的保护,控制特定环境,控制周边环境的开发,防止过度旅游开发造成的伤害。”③董智:《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都城遗址保护及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旅游学研究》第二辑,2006年。
吕丽辉在《渤海国历史遗址探微——对渤海上京遗址景区旅游规划之思考》一文中指出:“上京龙泉府建筑规模宏大,其遗址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其价值存在决定了旅游规划的可能性,而好的旅游规划将加大对历史遗址的保护力度。”“渤海国历史遗址由于自身的特殊地位,在规划中要时刻考虑到二者(旅游景区开发与历史遗址保护)的辩证关系,这样才能有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④吕丽辉:《渤海国历史遗址探微——对渤海上京遗址景区旅游规划之思考》,《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3期。谭红毅、董智合撰《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建筑遗址保护的思考》一文认为,“我国虽然是遗产大国,但不是遗产保护强国,因此,在保护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方面,警惕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在遗址周边大兴土木,影响和破坏古城遗址。”“遗址保护应该科学、合理、有效地进行全面设计,使遗址景观发挥更大的作用。”⑤谭红毅、董智:《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建筑遗址保护的思考》,《山西建筑》2008年第34期。马姗姗《上京龙泉府遗址公园开发建设研究》一文指出,“上京龙泉府遗址公园开发建设研究,不仅丰富了我国遗址公园建设的经验和案例,更为弘扬东北地方民族文化提供宝贵思路。”该文“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考察、案例分析与对比三种研究方法……挖掘上京龙泉府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遗址区的旅游资源体系和开发现状;提出建设上京龙泉府遗址公园的总体思路、规划和具体的旅游产品设计。”⑥马姗姗:《上京龙泉府遗址公园开发建设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7年。时雨晴《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公园的旅游开发潜力与发展策略》一文指出,“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公园是具有较高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代遗址,对其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可以有效解决遗址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并对促进区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⑦时雨晴:《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公园的旅游开发潜力与发展策略》,《中国边疆学》第十三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
综上所述可知,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界的上京龙泉府研究成绩斐然,出版了一批考古调查报告、著作和论文集,发表的论文涉及上京城建设与建筑、文物与遗址遗迹、地名考证、地理环境与交通、迁都、文化等多个方面。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大,学者们也越来越关注上京遗址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当然,我们也应看到,上京龙泉府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例如,国内学界还应加强对上京龙泉府周边古遗址的发掘调查工作,厘清上京龙泉府与这些古遗址的关系;又如,对上京龙泉府的经济、军事、科技、社会生活以及历史地位等方面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再如,日本、朝鲜、韩国等国的学界也有很多上京龙泉府方面的论著,但国内学术界翻译工作相对滞后,不利于开展学术交流,也不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我们期待着能有更多的考古新发现问世,这必将为解开上京龙泉府的神秘面纱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将会促进上京龙泉府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进而推动整个渤海史的研究。
上述八个方面只是反映了国内学界关于渤海上京龙泉府的部分研究状况,至于国外学界的研究情况拟另文介绍。由于受资料来源及笔者学识水平所限,所以本文介绍的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研究情况难免存在挂一漏万、分类或取舍详略不当等瑕疵,敬祈广大读者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