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飞
(海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 571133)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爱国主义精神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动力,引导我们的个体和国家不断奋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1)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载人民日报2015年12月30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围绕总体要求、基本内容、教育对象与方法、实践载体、氛围的营造、组织领导等六个方面展开论述,阐明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内容,并明确提出了相关要求,强调要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扎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也相应地有了新的内容和新的要求,与时俱进地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对于进一步凝聚民族力量、振奋民族精神,推动大学生个人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认同是践行的前提,个人能在多大程度上自觉践行爱国主义,取决于个人对于爱国主义的认同程度。认同的实现包括理性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三个维度,需要经历一个“吸收-内化-外化” 的发展过程。即要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同,要加强其对爱国主义的深刻认识,才能形成一种理性认同,并逐渐内化为情感认同,最终在实践中外化为行为认同。
爱国主义是蕴藏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爱国作为我们心中的一种情感,使其要达到情感认同,就必须要以深厚的认识做基础。所谓理性认同就是在了解基本内容基础上,通过认真思考、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并作出理智选择。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和培育学生内心的爱国情,必须要在心中建立起对国家和民族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因而,必须加强大学生明辨是非能力,将爱国道理讲深讲透,引导大学生从理性认识上知晓“为什么要爱国、怎样才是爱国、如何去爱国”这个根本问题,进而理性地培育爱国情。
回望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历史征程,我们的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坚,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儿女在发展中形成了爱国、强国、报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列宁指出:“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情感(2)列宁:《列宁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0页。。”我们对祖国的情感已经融合在血液里,爱国主义精神是推进个人和民族赓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翻开民族史册,一部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史,就是一部浓墨重彩书写的爱国史,在一页页历史卷册上,随处可见爱国主义的精彩华章,爱国主义情感始终激励中华儿女奋发图强。从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担当,到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牵挂;从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壮志,到林觉民“为天下谋永福”的情怀。爱国主义已深深融入到中华儿女的性格和文化中,豪迈激荡的爱国主义壮举,奏响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爱国之歌,滋润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孕育出风雨同舟的胆识与气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始终肩负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大步开创了伟大的新征程。新中国七十年多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向我们彰显着爱国主义精神的蓬勃生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从历史与现实的发展中知晓“为什么爱国”,积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自我的爱国之情。
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的新背景,把握新时代的时代特征,对于大学生深入理解“如何去爱国”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是变与不变共生的时代,要求我们把握时代脉搏,明确责任与使命。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0页。,这一转变说明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与社会主义建设的逐渐完善,把握好这一变化是进行各项事业建设的重要前提。但我国的发展也存在两个“没有变”,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依旧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依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因而我们国家各项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还有待提高,要明确自我的发展定位,把握好新时代变与不变的特征,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征程;新时代是理想与现实共进的时代,要求我们大学生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今天的中国向世界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的生机,向世界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舞台上焕发着勃勃生机,“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金砖国家会议等体现着中国为解决人类共同发展中的问题出谋划策,彰显着中国智慧。新时代的中国既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发展目标,又脚踏实地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展乡村振兴、实施精准扶贫、勇闯脱贫攻坚的难关,扎实推进一项项实践举措的推进,进而通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当前是机遇与挑战共存的时代,新时代背景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并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新时代的改革进程中,中国不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一系列改革,引导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逐步适应和发展,努力完善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中国现在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大,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愈加重要,面临着很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中国威胁论”“中国霸权论”等观点依旧畅行,西方敌对势力依旧进行文化渗透,我们面临着来自时代不可躲避的挑战,要求大学生要加强明辨是非能力,努力学习自身的专业知识,练就过硬本领,强化自我的综合素质,明晓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去爱国。
情感认同是对理性认同的进一步深化。所谓情感认同,就是个体或群体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等符合自身需要,而自身对其产生积极肯定的态度,并将这种思想观念、价值观等内化于心,这是做到知行合一的重要环节(4)陶韶菁,张婷婷:《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径探析》,《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0期,第97-103页。。因此,个体能否在情感上认同某一事物,对于选择这一事务的态度及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新时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要实现其对于爱国主义的情感认同,鼓舞其把对爱国主义的理性认同内化为一种情感认同,要注重对于爱国主义“共情”的培养,需要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积极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真正切实做到入脑、入心。
培养爱国主义要注重情感认同,通过持之以恒的情感培育,让爱国之情如春雨般滋养大学生的内心情感。这份“共情”是对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赓续不断的文化自豪感,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地理骄傲感,是对于家乡故土的人文依恋感,是对彪炳史册的先烈们的英雄敬畏感,是对共产党坚强领导的政治认同感,是对身处新时代要投身民族复兴伟大建设的光荣使命感。强化和巩固这份“共情”的培养,整个社会需要发挥好舆论宣传作用,加强对于爱国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深度发掘和宣传,讲好爱国故事,营造良好爱国舆论氛围。要积极用好喜闻乐见的大众传媒形式,宣传知名人物,聚焦爱国主义这一主题,以先进事迹鼓舞人,积极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创新方式方法,贯穿网上网下、版面页面,使爱国主义宣传报道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生动讲好爱国故事,在全社会营造爱国主义良好氛围,引导人们将内心情感外化为自己的爱国实际行动。比如,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仪式上,张富清、孙家栋、屠呦呦等一大批为国家发展而奉献自我的英雄集体出现在电视荧屏上,积极宣传他们的英雄事迹,感受他们的爱国情怀,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争做英雄的浓厚氛围,引导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爱国爱家的价值取向。
思政课是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要积极开好思政课,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切实优化教材体系中的内容与结构,把握好当前的学科体系,有机地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丰富和优化课程教学资源,真正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走进学生心中,以一种柔风细雨、润物无声方式,进一步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高校思政课可以利用地方优势,寻找爱国主义教育切入点,将当地的红色历史文化融入到课程内容之中。比如海南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就积极利用海南地方优势,把红色娘子军、冯白驹、王器民、符节等为国家舍生取义的爱国英雄事迹融入到课堂内容之中,唱响“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琼崖革命精神,深刻领悟“信念坚定、不屈不挠;自立自强、敢为人先;依靠群众、甘于奉献;五湖四海,丹心向党(5)李德芳:《琼崖革命精神》,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9年版,第2-3页。”的琼崖精神内涵。积极宣传敢闯敢干的特区精神,鼓舞学生继承和发扬“勇当先锋、争做表率”的胆识与气魄,进一步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鲜活了教学事迹,有助于推进思政课散发蓬勃生机。同时,要积极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做到与时俱进,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改善教学方法,创新教育理念和方式,进而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在课堂上可鼓励学生进行爱国英雄先进事迹的演讲比赛、话剧表演、“爱国之声”的歌咏比赛等活动,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教育灌输和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增进爱国情感。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学生性格养成、心理健康的培育重地,家风是家庭成员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日常行为规范,是家庭成员共同认可的“无言准则”,是一个家族世代相互传承的价值准则、生活方式。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要注重优良家风建设,在爱国善行中,父母要注重言传身教。习近平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6)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5年2月18日(2)。。”父母言传身教,构建良好的家风。首先是言传,孩子和父母的相处时间持久,父母在孩子心中潜移默化地成为孩子学习的标杆,父母须用文明、规范、得体的语言去影响他们,家教内容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言”的内容要正确,“言”的时机要恰当,“言”的方式要合理,彼此之间沟通在方式方法上注意艺术与技巧。其次是身教,优良的家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对于优良家风的延续,需要父母以身作则和典型示范。具象的父母行为比父母语言影响力更大,更有画面感,更容易在孩子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因此,要锻造大学生的爱国之志,就要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注重优良家风的建设,让优良家风浸润孩子心灵,让其感受亲情、培养爱国爱家情怀,感悟人生真谛,积极发挥出“小手牵大手”作用,推动形成社会主义所倡导的家庭文明新风尚,即呼吁家庭成员个体切实做到“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
人的行为是一个人思想品德的总体反映和外化表现,也是衡量和判断一个人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标尺(7)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页。。经过理性认同和情感认同阶段,大学生在思想、情感层面已经对爱国主义形成了较为强烈的认同。但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同需要落实到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进而外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要使一种价值观念起作用,就要将其切实融入到生活中去,同样,爱国主义情感要发挥作用,就必须融入到学生学习、生活中,让学生感知、领悟爱国主义、践行爱国主义,真正达到知行合一。当前学生在对爱国主义践行的环节中出现“知、情、行”相互脱节,一些实践活动内容流于形式,弱化了实践活动的体验性、针对性和深度性,因此需要学生个人、学校、社会协同发力,完善学生践行爱国主义的内容环节,一起致力于爱国主义实践落地生根,让学生真正实践自我的报国之行,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爱国是作为一种内心炽热的情感,对新时代的青年而言,爱国是一种立身之本,成才之基,要把个体内心的爱国之情落实到学生的行为认同之中,进而外化为一种实践行动,即把大学生内心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转化为报国之行。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凸显,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正在重构全球世界经济结构,中华民族正处于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国家的发展既面临着重大机遇,也迎来了巨大挑战。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见证者和承担者,青年一代重任在肩。大学生要充分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努力学习,增长才干,明确爱国主义深刻内涵,根据自己需求和目的,对其进行重塑,进而与时俱进,明确新时代要求下对爱国主义的把握,知晓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不是文化保守主义,从个人成长成才和时代发展需要出发去领悟爱国的现实要求,明确新时代的爱国主义,一方面要求我们坚定自我的理想信念,敢于突破“小我”的舒适圈,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要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锤炼品格,练就本领。即大学生依据自己的内心情感去指导自我的行为选择,把自己内在的规定性转变为外在的行动自觉,在生活中做好每件小事,完成每项任务,履行好每项职责,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我的一份力量。另一方面又要求以开放包容理性平和心态,助推国与国之间相互发展,共进共荣,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积极发挥学校党组织、共青团作用,也要调动学生社团这一具有影响力的组织,把爱国主义内容有机融入到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中。比如,全党发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号召,各级部门积极响应,并深入推动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全国各地积极开展,并将其融入到学校的党日团日活动中,积极开展初心教育,其中一个重要价值在于,提醒我们要铭记先辈的英勇付出,提醒我们不能忘记过往的历史,要在前人基础上勇挑重担,继往开来。同时,要积极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凝聚人民力量、激发爱国热情作用,加强其爱国主义教育重要功能,加强对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使其具有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特点,带领学生走进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指导他们参观学习。比如让学生掌握相关历史知识,暑期担任各种红色纪念馆的志愿讲解员,了解先辈们的英雄感人事迹,借助暑期实践平台,进一步培养自我的家国情怀,提升自我的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
高校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爱国实践活动,借助“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等重大节日,开展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爱国主义教育良好氛围,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的博物馆、展览馆,鼓励学生参加夏令营、冬令营等实践活动,进而丰富学生实践经历,为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提供很好的活动载体。但是这些活动载体在推进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实践活动的策划者在制定方案期间,缺乏对实践活动地点的详细介绍与调研,没有重视前期的培训引导工作,前往活动场地参观学习的学生,未能提前充分了解活动场所的相关知识,这就使得实践活动流于一种形式,存在“走过场”“讲排场”问题,组织一支浩浩荡荡的学生队伍前往革命圣地学习,然而学生却并没有从心底真正切实地了解革命圣地的文化,导致实践活动的意义游离于一种形式上的表面价值,弱化了实践活动的体验性和深度性。因此,要求高校在组织相关实践活动时,策划者要重视对实践活动的价值评估体系,扎实推进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活动策划前,策划者就要对实践目的和计划进行审视,判断实践活动的形式是否切实有效可行;活动实施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进行自我评估,切实推进实践活动有效开展,让学生真正投入到实践活动参与过程中,获取内心的情感体验,培育爱国情怀;活动结束后,策划者要对活动进行总结回顾,对活动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形成实践总结报告,同时也要组织学生对实践活动进行再学习,比如参观完革命纪念馆后要写心得体会,总结自己的收获,并进行分享,扎实有效地推进实践活动开展,有助于充分发挥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推动我们国家和民族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学生是肩负重任的一代,肩负着国家的希望与民族的未来,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与时俱进地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入开展,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之情、砥砺其强国之志、实践其报国之行,真正引导大学生自觉地将自我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未来发展紧密相连,进而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