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迎喜
(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河南 郑州 451450 )
通过突发疫情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三维向度”浅析,以“三个统一”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蕴,讲出“底气”;以“三个新”理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迫性,扬好“正气”;旨在变“疫材”为“教材”,接好“地气”,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以期更好引导大学生“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1]”。
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征着承于古而强于今的时代价值;同时注重与他国文明的包容互鉴,讲求“美美与共”;并且在遵循美的规律过程中实现了个人梦与国家梦价值目标的辩证统一,因此要理直气壮讲出“底气”。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祖就将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视为国之根本,根动则国灭,这一思想深刻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具有普遍意义的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推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自己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
基于此,今天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无魂之体,只有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秉承其内涵的核心价值观基因,才能在潜移默化的教化过程中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另一方面,当今以社会主义为最鲜亮底色的核心价值观,其影响力和生命力亦是在继承和发展过程中主动回应时代课题,展现新时代的精神风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内涵的核心价值观的基因得以充分释放,进而不断彰显其凝聚力和感召力;如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中国显示出的动员、组织、执行能力远远超出了世人想象,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以“世所罕见”一词发出惊叹,并将其原因归之于中国的制度优势,并认为有关经验值得相关国家学习借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抗击疫情过程中中国所显示出的罕见速度和力度就是最好的明证,而其所内核的正是价值观正确。同时中国人民在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中展现出来的担当、奉献、牺牲精神,无不是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最有力诠释和践行,特别是其共赴国难的集体意愿,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甚至将这种集体意愿惊叹为乌托邦式的,而其所表达的也正是对这种力量的高度认同和赞许。概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惟有在守正基础上创新,在实践基础上厚植,才能实现承古强今的辩证统一。
文明的多样、交流和互鉴是其发展动力。迈向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秉承“全人类共同的价值”理念,在兼容并蓄中不断融合,在交流互鉴中达到多元于一体,并且不失自己的特色和魅力。
同样,世界文明也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展现的中国文明而多彩、多样。一直以来,我们所致力的话语体系绝非话语霸权,而是各美其美的民族性、美人之美的互鉴性、美美与共的包容性所构建的话语格局,并且以自己独有的特色和智慧超越着文明的冲突论、优越论、隔阂论,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愈发赢得世人尊重与认可。诚如抗击疫情过程中,中国以其罕见速度为世界赢得宝贵时间,以其悲壮的胜利为世界抗击疫情注入最强信心。无论是“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还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不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跨越国界的永恒魅力和笃定的价值追求。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满足了人民精神道德提高的需求,又回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要求;既构筑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国家、社会未来的宏伟蓝图,又夯实了国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奋斗基础。在真善美的统一中践行美的规律,真正让每一个有志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中国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4]。”同时,民众也因实实在在精神和物质的获得感而日益生成内化于心的价值认同和外化于行的价值践行,正在时时处处彰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
进入新时代,“挨骂”的新态势,价值取向多元与扭曲的新形势,“互联网+”时代价值观话语权建设的新趋势日益凸显,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现主流价值认同与弘扬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紧迫,因此要旗帜鲜明扬好“正气”。
从苦难深渊走向民族复兴的中华民族,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更加渴望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同样,也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更加饱尝落后、贫穷而带来的挨打、挨饿的滋味。诚如新中国解决挨打、新时期解决挨饿历史性问题一样,进入新时代,挨骂的问题正日益成为我们这一代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开始新长征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一份针对中国“民主指数”的调查显示,英国《经济学人》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竟然就同一个问题出现了排名137位和17位的巨大反差[5]。诚如,中国民众了解西方大多通过媒体、报刊、书籍等方式一样,西方民众了解中国也同样如此,问题是掌握世界话语主动权的西方媒体往往出于意识形态考量而带着偏见、傲慢去报道中国,致使我们时常陷入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尴尬境地。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正如18世纪,自由、民主、平等思想经法国走向世界而被恩格斯称为“法国的世纪”一样,根本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在这样的现状下能否汇集起十三亿多人的磅礴之力,能否让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关系到中华儿女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的大问题。而同步、同向源于同心的凝聚,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最大公约数”的感召和共识。同时,当今世界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社会无不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中,反映到人们的价值观,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诸如“小悦悦事件”“老人跌倒了要不要扶”这些社会病态正在败坏着我们的道德风气。换句话说,如果主流价值观得不到彰显和弘扬,就会使整个社会跌入不敢以真为真、以善为善、以美为美的道德低谷,社会发展也必将受到缠裹。概言之,针对价值取向的多元、扭曲现状,亟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以凝聚民心、引领社会风尚。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42次的调查数据显示,学生群体位居第一,在8.02亿中国网民中占比达25.8%。在无人不网、无时不网、无处不网的今天,如何变网络这一最大变量为最大增量,已然成为我们必须直面的重大而根本的问题,因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6]”。习近平总书记把网络意识形态的主导权上升到党能否长期执政高度,愈加凸显出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激烈性和紧迫性,而对青年学生来说,明方向、辨是非、强共识,不断增强其在虚拟世界中的精神免疫力,显然更为重要,因为他们正处在“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关键时期,更“需要加以正确引导”[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在育人过程中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认知认同规律的研究,熟悉需求侧,突出久久为功,强化实践载体,有的放矢的接好“地气”。
“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8]。”,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所彰显的担当与奉献精神,凸显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生生不息的主体力量;但青年价值观的养成又处在一个关键阶段。因此,如何赢得青年便成为亟待解决而又不容回避的根本问题。而武装学生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了解学生的关注点、直面学生的困惑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需求侧研判中,有的放矢,积极转变供给侧话语体系。无论是十月革命中列宁提出的“和平、土地、面包”的口号,还是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的“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其感召力无不是对身处水深火热中民众需求的有力回应。基于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突出学生需求侧研究,才能在情感共鸣中更好地实现价值体系升华,才能在“大我”和“小我”的统一中,引导学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首先不是一时之力,有一个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的量的积累过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到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极端重要意义,要在小处、细处、实处下功夫,积极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价值认同、情感认同,使之成为一种行为习惯、生活方式,进而外化为一种强大的物质力量,并为之奋斗终身。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也不是一人之功,在育人主体上要形成各部门协同育人合力,同向同行;在践行主体上要突出人人参与;在教学内容上要绘就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最大同心圆。概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要形成时时耳濡目染、处处见贤思齐、人人主动参与的生动格局,久久为功,协同发力。
马克思在谈及生活和意识的关系时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只有扎根实践,融入生活,才能让大学生真正的感知和领悟。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实践载体的搭建,实现由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内化到外化再到内化循环往复,惟有将理论的感召,实践的真知真觉统一起来,才能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行。如作为中共七大献礼的歌剧《白毛女》当年公演的时候,据说有士兵因对剧中的黄世仁愤怒到极点而差点开枪,该剧也因巨大的反响,从延安走向全国,由后方走向前线。《白毛女》之所以能够把艺术感染力转化为全国人民的战斗力,演员的精彩表演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还在于剧情触动了人民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和想要实现农奴翻身做主的渴望[10]。同理,在突发疫情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抓好大学生亲眼见证、亲身参与的机遇,充分发掘战“疫”中的思政元素,变“疫材”为“教材”,引导学生在“疫战”的洗礼中真正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马克思主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能”“行”“好”的价值认同中,为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融合夯实实践基础,进而转化为坚定“四个自信”的强大动力和无奋斗不青春的不懈追求。
突发疫情正在使中华民族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正以国人日益剧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而外化出来的凝聚力为补偿。因此,在后疫情时代,充分发掘战疫中生动的思政元素,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总结新办法,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能有着特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