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和平发展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2021-11-26 01:30郑金鹏
关键词:和平世界发展

郑金鹏

(1.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2.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一主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从战略决策、道路选择、制度构建和理论发展等角度丰富发展了“和平发展”的科学内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时代我国正确处理国际关系和国际事务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习近平关于和平发展重要论述强调既要“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1]247,既要坚持独立自主、推进改革创新,还要顺应时代潮流、扩大对外开放,努力实现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合作共赢,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与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治理,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与繁荣发展的世界。当今时代,“反全球化”“民粹主义”“单边主义”和“霸凌主义”等思潮有抬头之势,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从理论、历史、现实和价值4个维度,系统梳理和全面把握习近平关于和平发展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局势新变化,构建安定和谐的国内外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理论之维: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和平”的理论探索的坚定信仰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2]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革命导师在领导世界工人运动以及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追求、创造和维护和平发展事业过程中,科学考察世界国际关系问题的现象、本质及其演化,对和平发展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理论探索。这些理论探索成为习近平关于和平发展重要论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提供了强大学理支撑。

1.马克思恩格斯对“和平”的理论探索是习近平关于和平发展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

在提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利用和平手段赢得革命胜利的可能性也进行了研究探讨,只是由于这些思想论述散见于一些事件评论、往来书信和报刊文章中,没有形成系统连贯的理论阐述而为人们所忽视。尽管如此,这些思想仍然闪耀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光辉,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增添了另一种可能,也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石。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至于这一更替是否必须采用暴力革命形式,马克思有过精彩论述,他指出:“工人总有一天必须夺取政权,以便建立一个新的劳动组织……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断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到处都应该采取同样的手段。我们知道,必须考虑到各国的制度、风俗和传统;我们也不否认,有些国家,像美国、英国,……工人可能用和平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3]这就从理论上为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可能进行和平让渡提供了空间。恩格斯在《在爱北斐特的演说》一文中也指出:“如果社会革命和共产主义的实现是我们的现存关系的必然结果,那末我们首先就得采取措施,使我们能够在实现社会关系的变革的时候避免使用暴力和流血,要达到这个目的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和平实现共产主义,或者至少是和平准备共产主义。”[4]马克思恩格斯对“和平”的理论探索在指导当时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采取暴力手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同时,也为其适时选择相对和平的方式夺得政权、实现解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无产阶级采用和平方式争取实现和平、消除战争可能的特殊语境,即:随着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缓和劳资矛盾,资产阶级通过一系列政策,让渡部分福利、改善工人劳动、生活条件等,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固有矛盾相对缓解,无产阶级以和平斗争方式取得政权的可能性得到增强。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和平”,是“彻底消灭了阶级压迫和剥削、也彻底消灭了民族压迫和剥削的和平,是反映各民族和各国人民自由、民主、公平、合作的和平,是体现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和平。”[5]这与资产阶级试图通过缓和阶级矛盾、变相压制无产阶级反抗,进而实现对无产阶级剥削压迫所维持的“和平”具有本质差别。概言之,马克思恩格斯对“和平”的理论探索是他们立足对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分析基础之上,对资本主义发展普遍进程和特殊阶段的清醒认识和科学把握,对无产阶级革命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2.列宁的“革命与和平”理论是习近平关于和平发展重要论述的思想指南

“革命”与“和平”是列宁思想的两个非常核心的概念。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者和重要实践者,列宁对有关和平问题的理解可以概括为“否定之和平”与“发展之和平”。相对革命而言,列宁对和平的认识是建立在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基础上的,贯穿于他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和维护新生苏维埃政权的实践过程。在他看来,资本主义在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以后,为抢占世界市场和掠夺原材料,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之间的战争和冲突不可避免,但帝国主义战争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在生产关系环节的衰弱和退化造成的,本质上是资本主义自我否定的结果。与之相反,“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为目标的无产阶级革命也是一种战争,但它是正义、合理的战争”[6],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彻底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创造真正的持久和平,也就是“否定之和平”。因此,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夺取政权是实现和平的唯一正确选择。十月革命胜利以后,面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经济封锁,加上战争给经济造成的重大创伤,苏俄发展之路困难重重。出于现实需要,列宁认为,苏维埃政权如果不与外国进行技术和装备交流合作,单靠自身力量很难完成恢复经济的艰巨任务。因此,他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高度提出,苏俄必须争取与资本主义和平共处与贸易往来,主张为推动经济发展双方互不侵犯、实现和平,同时,他告诫全党全国人民要时刻警惕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战争的可能性,充满了高度的辩证思维和斗争意识,即所谓“发展之和平”。简言之,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和平”的理论探索,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斗争以及和平共处的有关理论,对我们在当今时代正确认识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稳定的世界新秩序具有重要价值。

3.中国共产党和平外交理论是习近平关于和平发展重要论述的直接源泉

1949年以来,中国发展奇迹所创造的巨大成就,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得益于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辛勤付出,也得益于相对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十分重视创造和争取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提出了一系列思想观点和政策措施,特别是“总结了古今中外历史上‘强盗’、‘战争’、‘殖民’与‘和平’各种不同发展道路的深刻经验教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和平外交理论”[7],用以指导中国和平发展实践。20世纪50年代,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按此原则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建国初期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平外交理论的雏形。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和新科技革命发生深刻变化,邓小平凭借卓越的政治洞察力,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战略判断,进而提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全面开启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历史新时期。此后,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为相当长时期内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为中国共产党和平外交理论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20世纪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世界进入新旧格局交替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明确提出,无论世界风云怎样变幻,都不会改变我们始终不渝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初衷,强调在外交上要加强战略谋划、抢抓时代机遇、奋力开拓进取,既要看到国际环境对我们发展有利的一面,也要关注不利甚至严峻的一面,力争变不利为有利,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洞悉世界局势变化,直面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继承和发展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外交思想和外交风格,主张进一步深化对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认识,明确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本方略,积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共同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体系、国际秩序和国际力量的深刻变化调整,习近平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强调指出,中国将始终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坚持在独立自主基础上和力所能及范围内,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担当更重的国际责任,并创造性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而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与推动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结合起来,向国际社会表明了中国始终不渝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强决心,展现了中国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强大信心,赢得了世界各国热爱和平人们的普遍赞赏。

二、历史之维:源于对中华文明历史底蕴和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薪火传承

从历史维度来看,习近平关于和平发展重要论述源于对中华文明历史文化底蕴和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薪火传承,是中国共产党人尊重历史、传承历史和发展历史的生动写照。

1.中华文明热爱和平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习近平关于和平发展重要论述的文化基因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爱好和平、崇尚自由的民族。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深深融入在华夏儿女血脉之中,根植于亿万炎黄子孙精神世界之内。老子论及“和”的思想,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42章)。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强调“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主张国与国之间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墨子讲“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兼爱(下)》),倡导积极防御策略,拒绝国与国之间相互攻伐,竭力避免战争。庄子系统总结先秦的“和”思想,在论述“道术”时,他指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庄子·杂篇·天下》)。“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等价值理念更是长期以来中华儿女对世界和平、国家安定的最大期盼与祝福,业已成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传承接续的价值理念。回望历史,20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进行友好交往的历史篇章。中国唐代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建立友好联系,对外文化交流频繁,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之一,作为中西方文化和平交流的使者,马可·波罗的故事广为流传。600年前,郑和七次远洋航行,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民进行和平友好交往的良好愿望,被传为中外交流的佳话。可以说,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平等交流、融合共生的历史。华夏文明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断与其他文明交流融合,获取丰厚滋养,也在实现自身传承发展过程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华文明热爱和平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内含于习近平关于和平发展重要论述之中,成为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文化基因。

2.中国近代的悲惨遭遇是习近平关于和平发展重要论述的历史镜鉴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通过赤裸裸的殖民剥削和疯狂掠夺,使“近代中国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危机。”[8]面对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从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到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戊戌变法”,从“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从未停止反抗帝国主义剥削压迫的斗争,但是所有这些抗争无一例外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除了他们自身的阶级局限性以外,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经济带来的严重破坏、民族和国家力量极度孱弱是重要因素。历史证明,弱国无外交。深重的苦难和悲惨的遭遇警醒我们,没有和平的环境国家就难以集中精力谋求发展、增强实力,而国家没有雄厚的实力做后盾,就会失去维护和平的能力,和平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条件。可以想象,一个经济科技发展落后、综合国力羸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要想与帝国主义国家实现和平共处、平等交往只能是虚无缥缈的幻想。反过来说,要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就要积极创造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针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近代历史上的悲惨遭遇,习近平强调:“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更是陷入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状况。这段历史悲剧决不能重演!”[1]169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面向未来,我们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全局,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才能进一步增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底气。对此,习近平指出:“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使国家更加富强,使人民更加富裕,依靠不断发展起来的力量更好走和平发展道路。”[1]248中华民族在近代史上遭受的屈辱使中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的渴望变得更加迫切,这段屈辱历史也成为习近平关于和平发展重要论述生成的历史镜鉴。

3.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初心是习近平关于和平发展重要论述的血脉根基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不仅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且还包含为世界谋大同。”[9]坚持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使命的重要途径,鲜明体现着党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十分重视对和平发展道路的探索实践,从李大钊阐述“面包与和平运动”,到抗日战争胜利之际提出建立联合政府,中国共产党崇尚和平、向往自由的价值追求始终未改。毛泽东十分珍视和平发展的国内外环境,主张与世界各国和平相处、友好交往,并将之放到极端重要的位置之上,他指出:“所谓天下大事,就是解放、独立、民主、和平友好、人类进步。”[10]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世界,美苏争霸气氛相对缓和,发展中国家力量日益壮大,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呈现许多新的特点,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渐显,客观上为世界和平发展创造了条件。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和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提出“和平与发展”已经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他指出:“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1]到21世纪初,得益于国内外和平稳定的环境,中国经济呈现迅猛发展态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在此基础上,江泽民和胡锦涛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和平发展思想。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进入新世纪,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我们必须抓好的三大任务”[12],从而将和平发展的地位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1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正确分析国际局势,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强调要始终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国与国之间要坚持求同存异、尊重多样,积极寻求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倡导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问题,坚持从各国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持续发展。习近平关于和平发展重要论述是对中国共产党追求、创造、维护和平发展道路的经验总结和血脉传承,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博大的胸襟、自觉的责任意识和强烈的担当精神。

三、现实之维:源于对当今国际国内局势深刻变化调整的科学把握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我们顺势而为,迎接挑战,抢抓机遇,谋篇布局提供了大有作为的空间。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应对世界格局大变革大调整的必然选择,也是运用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谋求国家发展进步的现实要求,更是化解前进道路上各类风险挑战、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有力举措。

1.和平发展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世界各国之间文化、贸易和经济交流合作日益频繁,联系越来越紧密,地球已然成为“世界村”,“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朝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1]274。但与此同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等威胁世界和平,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生态环境恶化、世界性金融危机和核武器扩散等困扰和威胁着人类社会发展。面对这些全球性问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唯有加强合作、共担责任,才能实现国家利益和全人类利益的双赢。世界局势的这种深刻变化为我们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提供了条件和契机,但能不能把握这一机遇,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是一项重大考验。从发展阶段来说,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客观上为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摒弃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吸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先进经验和人类最新科技成果,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从全球范围来看,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特别是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呈现群体性崛起,在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和改善全球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汹涌澎湃的全球化浪潮,我们要坚持在独立自主基础上,将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将中国人民利益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联系起来,与各国一起携手应对全球性风险挑战,共同致力于促进世界良性有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外保持良好合作沟通,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维护和改善全球治理,努力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得到世界各国广泛认同。

2.和平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现实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也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化、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一方面得益于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另一方面得益于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所营造的良好国内外和谐稳定环境。尽管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我们仍要清楚,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一系列涉及民生改善、优化生态资源环境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解决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内外环境。因此,我们只有抢抓全球化发展的机遇,全身心地投入解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才能为进一步实现跨越式发展赢得时间和空间。我们更要明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既不是“传统的”,也不是“外来的”,更不是“西化的”,而是我们“独创的”,是一条人间正道。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实现人民福祉。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和社会主义社会公平正义的本质特征也决定了中国绝不可能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殖民掠夺的“崛起”之路,而必然会走一条从本国人民利益出发,兼顾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互利合作、美美与共的和平发展道路。实践证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既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客观要求,也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应有之义。

3.和平发展是迎接风险挑战、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有力举措

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和平稳定的国内外环境,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继续维护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但是,某些国家据此认为,中国为了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可能会不惜以牺牲国家利益为代价来换取和平发展环境,因此,在各个领域不断挑起事端,在有关中国内政事务上指手画脚,妄图利用这些手段要挟、挑战中国的主权和安全,痴心妄想我国会在核心利益上做出让步。妄图通过歪曲事实、编造故事、捏造假象,炮制所谓“中国威胁论”“中国霸权论”,意图在我国周边国家和世界范围内妖魔化中国,煽动各国对中国崛起的恐慌情绪,干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常秩序。针对长期以来某些西方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在国际社会交往中习惯于我行我素、恃强凌弱,对别国发展道路指手画脚的情况,习近平明确指出:“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1]249两个“不要指望”以毋庸置疑的态度有力回击了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挑衅者,以斩钉截铁的口吻明确提出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鲜明立场和绝不放弃本国正当权益的原则底线。这意味着,尽管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过程中一向秉持和平、和睦、和谐的价值理念,但绝不意味着在处理外交关系时没有底线、没有原则,盲目追求一团和气。面对世界格局变化调整带来的风险挑战,习近平关于和平发展重要论述充分展现了中国立足发展实际,依靠自身力量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强大信心,起到了宣示中国和平发展立场、凝聚世界和平发展共识的作用。

四、价值之维:源于对满足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目标引领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伟大实践取得的成就世所瞩目,为世界和平发展创造诸多机遇,符合全人类的整体利益和共同福祉。习近平关于和平发展重要论述作为价值引领,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为实现世界和平发展承担了中国担当。

1.人类命运同体: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14]。人类命运前所未有地联结在一起。“在国际格局深刻变化的全球化时代,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全球治理体系? 如何建设一个符合国际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全球治理体制? 围绕这两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核心主张。”[15]可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实际,站在全球高度,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情怀的创造性转化,来应对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的创新发展理念,也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发展的重要行动举措,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和精准认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丰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向全人类贡献了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中国智慧。针对如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用“四个坚持”确立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核心要义,其中,“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是价值理念,“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是目标指向,“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是条件保障,“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是实现路径。概括来说,就是世界各国要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在共同维护好世界和平安全前提条件下,着眼于创造由全人类共同享有的利益和福祉,一起建设一个全世界互联互通、风雨同舟的命运共同体。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现代社会“人类在生产力、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全球范围内的生态恶化、贫富分化加剧等问题。人类正面临现代性的各种危机与挑战。”[16]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大流行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这更加深刻地表明,人类已经成为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任何国家和个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全世界人民只有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坚持携手并肩、风雨同行、守望相助、共担责任,才能共同建造美好的地球家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对世界和平发展贡献的具有中国传统和东方智慧的重大战略思想,它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生存和发展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的智慧结晶,对于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促进经济共同发展、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家秩序是凝聚国际价值共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制度障碍,也是人类共同价值安全威胁的制度根源。”[17]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从正确处理大国关系和发展好同周边国家外交关系两方面入手,谋求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一方面,倡议建立以“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为核心内容的新型大国关系。在深刻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世界发展变化趋势基础上,习近平主张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待大国关系,积极确立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民主原则,并根据不同的国与国之间关系实际制定差异化外交战略政策。他强调指出,世界各主要大国应该摒弃“零和博弈思维”,树立双赢、共赢理念,努力形成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国际关系格局,合力破解所谓“修昔底德陷阱”。针对中美关系,习近平形象生动地指出:“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18],彰显了一个负责任的东方大国领袖的宽广胸怀和豁达气度。另一方面,按照亲、诚、惠、容理念推进周边外交。习近平科学分析国际地区形势发展和我国同周边国家关系新变化,将正确处理同周边国家关系置于我国外交全局的突出位置,与时俱进对周边外交战略布局进行调整,以更加积极稳妥审慎的态度维护和稳定周边国家关系,促进地区共同繁荣。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外交实践中,习近平提出“亲诚惠容”外交理念,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致力于通过协商解决面临的共同问题,得到周边国家普遍认同。由于我国周边国家面临的发展环境和形势比较复杂,加上各种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叠加,造成地缘政治形势严峻,对此,习近平主张,要以促进地区共同繁荣发展作为开展周边和平外交的根本前提,主动承担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近些年,我国先后提出“一带一路”设想、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倡议,积极同周边国家一起迎接挑战、解决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事实证明,对周边国家而言,越来越广泛的合作途径和更加密集的利益网络只能使周边国家从中国发展中获益,中国的发展对周边国家是大利好,而非威胁。

3.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为实现世界和平发展承担的中国担当

“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让人民过上安宁富足的生活,是各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共同梦想。”[19]和平是实现发展的前提条件,离开和平讲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发展是和平的基础保障,没有发展作为基础,和平不可能持久维持,最终必将失去和平。如何实现持久和平?怎样促进共同发展?两者如何才能相互促进、相向而行?这是世界各国治理中面临的共同考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何去何从?各国是寻求合作、谋求共识还是封闭对抗、各自为战?这都牵涉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对此,习近平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强调:“解决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矛盾,各国应该努力形成更加包容的全球治理、更加有效的多边机制、更加积极的区域合作。”[20]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遭受重创,至今恢复乏力,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走独立自主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建设,努力做全球经济合作发展、共赢发展的推动者。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特别是在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下行风险进一步加大的形势下,我国经济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为提振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推力,也为在全球范围内引领世界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坚实基础。“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保护主义威胁世界经济发展,单边主义破坏现行国际秩序,霸凌行径挑战国际关系准则,世界和平发展面临现实威胁和挑战。疫情检验着全球治理体系,同时也暴露了全球治理体系中不适应、不匹配的问题。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是国际社会必须解答的一道时代课题。”[2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协调和解决国际事务过程中,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呼吁建立民主化、法治化的国际治理规则,不断推动全球性事务的协调与解决,“倡导国家间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平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22]实践证明,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争取和平环境努力发展壮大,反过来,又以自身发展为维护世界和平、提振世界经济、促进共同繁荣贡献中国力量,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大国,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相统一的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

习近平关于和平发展重要论述牢牢把握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一主线,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义出发,为人类携手共建美好未来贡献了中国智慧,不仅对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推动全人类携手创造一个持续发展繁荣和谐稳定的新世界,一起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提供了基本准则和行动指南。

猜你喜欢
和平世界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博弈·和平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教师发展
期盼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