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红丽
(甘肃省环县环城初级中学,甘肃 庆阳 745700)
校园欺凌问题出现在青少年时期,主要是青少年身心发展正处在叛逆阶段,并且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青少年校园欺凌问题不断加剧。我国针对青少年校园欺凌问题实施多种措施,其中教育督导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已经明确校园欺凌事件处理目标,防止校园出现欺凌事件。
青少年校园欺凌方式主要分为三种:一是直接欺凌;二是间接欺凌;三是网络欺凌,其中网络欺凌是新型欺凌方式。在直接欺凌方式中,青少年会使用暴力攻击被欺凌的青少年;间接欺凌多为语言恐吓、辱骂以及勒索等形式[1]。上述三种欺凌方式,均是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上,被欺凌青少年的心理和身体均会受到侵害。在上述方式中,直接欺凌产生的危害最为明显,直接欺凌会使被欺凌青少年受到暴力的攻击。
青少年校园欺凌具有反复的特点,主要因素如下:第一,实施欺凌的青少年,会在心理上和身体上产生优势,并在欺凌中获得满足感,在满足感的趋势下,青少年会不断进行欺凌;第二,被欺凌的青少年,在反抗过程中,会受到欺凌者更加严重的报复。如果被欺凌少年报告老师或者家长,欺凌过程会出现反复的情况;第三,被欺凌青少年长期处于欺凌的状态,会助长欺凌青少年的嚣张气焰,在较短的时间内会出现反复的欺凌情况。
青少年校园欺凌事件较为隐秘,主要是青少年在开展欺凌活动时,会选择校园内偏僻的角落,或者在校外选择人少的地方进行,由于被欺凌青少年不敢告诉教师和家长,学校很难得知校园欺凌事件。此外在教室出现欺凌事件,成为欺凌事件较为集中的场所,一方面是学生畏惧欺凌事件,发现欺凌事件也不会告诉教师;另一方面学校疏于管理,无法及时发现校园出现的欺凌事件。与其他欺凌类型相比,直接欺凌多为在肢体上发生的冲突,更容易发现,但是间接欺凌和网络欺凌,体现的隐秘性特点更加明显。以网络欺凌为例,青少年会在网络散布侮辱、诋毁等文字和图片,对青少年的身心伤害更加严重,长此以往青少年会出现自闭等情况,不愿与人交流,最终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在校园欺凌过程中,实施欺凌的一方往往人数较多,并且力量较大,被欺凌的青少年没有足够的力量进行抵抗。被欺凌的青少年经常面对群体性欺凌,在欺凌过程中会受到多人的打骂。被欺凌青少年在受到欺凌过程中,即便有学生发现,且周围有较多的围观者,但是也没有学生愿意制止,导致欺凌事件持续出现在校园内。
个人因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身心发展体现出不成熟的情况,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会出现严重的逆反心理。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青少年情绪出现亢奋情况,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引发欺凌事件;第二,实施欺凌的青少年心理特征与被欺凌青少年心理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一方面实施欺凌的青少年表现出蛮横的状态,并且会提出许多无理的要求,一旦无法满足要求,就会出现欺凌情况;另一方面被欺凌青少年性格较为内向,在受到威胁后未能有效的反抗,导致青少年成为受欺凌的对象;第三,青少年未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缺乏一定的道德观念,无法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并且通过欺凌会得到满足感,采用错误的方式向别人展示自己的能力[2]。
学校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学校的主要教学目标关注在学生的考试成绩,缺乏对学生德育教育。学生受到考试成绩的影响,会将更多的精力用于考试,无法分出更多的精力进行德育学习,学生的德育教育素养较低;第二,学校未能设立有效的规章制度,针对校园欺凌问题无法进行有效的处理。此外学校未能在隐蔽区域配置监控设备,一旦出现欺凌事件无法及时掌握。学校只有提高管理水平,配置完善的监控设备,才能降低青少年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概率;第三,教师未能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由于教师更多的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之间出现矛盾后,未能进行有效的处理,导致存在的矛盾,不断影响青少年之间的关系,最终引发欺凌事件。
家庭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引发欺凌事件的青少年,多数情况下为单亲家庭、重组家庭以及隔辈家庭。上述家庭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出现欺凌事件的概率较高。在上述家庭背景下成长的学生,性格方面体现出孤僻、冷漠的特点;在行为上会体现出缺乏安全感,并且未能获得更多的关爱,在校园会经常出现欺凌情况;第二,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家庭在教育子女方面会投入较多的精力,使家庭承受较多的经济负担,父母会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工作,从而忽视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此外父母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未能与青少年建立平等的关系,父母会以强制性的口吻命令青少年,青少年在产生叛逆心理的同时,还会将父母产生的压力,更多的通过欺凌进行释放。部分家庭会过分宠溺青少年,青少年在良好的环境中,会在心理上产生优越感,一旦在校园自己的意愿未能得到满足,便会采用欺凌的方式获得满足感。
学校是青少年欺凌事件的主要发生地点,学校应针对校园欺凌事件开展管理工作,及时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消除引发欺凌事件的不利因素。学校在开展欺凌管理工作过程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的原则,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在校园中积极宣传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内容,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可以互相帮助,共同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3]。
学校应配置专业的心理疏导教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展有效的指导,使具有攻击性的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精力用于帮助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团结同学,使学生在友爱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学校应对教师在处理欺凌事件方面上提出更多的要求,首先教师应掌握班级每名学生的情况,并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认真观察每名学生的精神状态,然后与精神状态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在交流中消除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避免学生出现欺凌事件。教师应不断提高德育教育水平,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使学生的身心保持在最佳状态。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在满足学生学习条件的前提下,给予学生心理更多的关注,并且给予学生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此外父母应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好学生的榜样。如果父母未能有效处理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应积极寻求学校或者心理医生,在共同配合下,避免学生产生极端的思想。
我国应加快《刑法》与《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完善工作,针对青少年欺凌事件低龄化的情况,降低青少年接受法律处罚的年龄,并且加大上述法律在校园以及社会的宣传力度,通过法律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此外在社会文化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开展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活动,让青少年在活动中感受到温暖和关心,并且在活动中,不断增强青少年团结互助意识,有效降低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概率。
综上所述,针对青少年校园欺凌事件,找出引发欺凌事件的原因,针对原因实施有效的措施,要求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均能发挥各自的作用,使青少年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学习,并且有效规范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有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避免青少年在校园出现欺凌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