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艳蓉
摘要:目的:探討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一年内在我院收治的早产儿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早产儿分为两组,一组是实验组(n=15),一组是对照组(n=15)。对照组早产儿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早产儿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收集两组早产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早产儿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早产儿护理中应用家庭参与式护理可显著提升护理效果,减少早产儿不良反应的出现。
关键字:家庭参与式护理;早产儿护理;应用效果
前言
早产儿胎龄在37周以下,出生后身体各项器官发育并不完全,通常需要在重症监护室度过一段时间[1]。在此期间对早产儿的护理工作均有医院护理人员实施,在早产儿出院前,家属很少有机会能够亲自照料自己的宝宝,导致早产儿出院后缺少专业的照顾,不利于其生长发育[2]。为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需要对早产儿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因此本文主要目的为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具体如下: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一年内在我院收治的早产儿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早产儿分为实验组(n=15)和对照组(n=15)。两组早产儿胎龄均为28~32周。实验组早产儿男6例,女9例,体重为0.77-2.20kg,平均体重为(1.39±0.53)kg;对照组早产儿男7例,女8例,体重为0.80-2.12kg,平均体重为(1.34±0.59)kg。对两组早产儿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后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所有操作均有护理人员实施,无家属参与。
1.2.2实验组
(1)安排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对早产儿家属进行一对一或集体健康知识宣讲教育,向早产儿家属说明对早产儿而言家庭参与式护理的重要性,对早产儿父母进行专业培训,借助视频演示日常护理技能的培训。
(2)早产儿入院1~2天向家长阐述与足月儿的生理区别、七步洗手法、换尿布以及更衣等操作,指导母亲正确喂养;入院3~4 天后向家长阐明早产儿的并发症预防并提供对症营养支持,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护理方法和技巧,鼓励家长早期与早产儿进行语言交流;入院5~6 天,向家长阐述早产儿的康复护理知识,对早产儿面部、胸部、腹部以及四肢等部位进行按揉,使早产儿放松后再进行喂养。护理过程中家长接受护理人员的指导,指导早产儿出院。
(3)早产儿出院后,医院派遣专职护士行家庭访视,根据家庭实际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3个月内再次每月行病情随访,根据实际情况及家长认知,行再次指导措施。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需对比两组早产儿住院时间和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x±s和t表示计量资料,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两组早产儿住院时间对比
实验组早产儿住院时间为(34.21±2.73),对照组早产儿住院时间为(48.31±6.48),实验组早产儿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t=7.766,P=0.001<0.05)。
2.1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实验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4.33±1.83)分,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2.52±1.34)分,实验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37.242,P=0.001<0.05)。
3 讨论
早产儿是指胎龄不足37周出生的活产婴儿,大部分出生体重在2500g以下,身长较小,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与足月新生儿相比较差[3]。未足月的早产儿由于皮肤薄嫩,自我体温调节能力差且身体器官尚未发育完全,抵抗力较低,极易出现感染、寒冷损伤、呼吸困难等并发症,生命安全时刻受到威胁。因此,为保障早产儿生命安全,需对其实施一定的护理干预。
常规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均有护理人员完成,家属在此过程中缺乏存在感,导致其护理能力较差,早产儿在出院后得不到良好的护理,使得生长发育受到一定的影响。为此,需采用家庭参与式护理来提高家属对早产儿护理的参与感,既能培养与早产儿之间的感情,还可在护理过程中学到专业的护理技巧,为早产儿出院后的护理工作提供了保障。经过护理,实验组早产儿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同时其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家庭参与式护理可在早产儿护理过程中,增加家长与宝宝的情感互动,增进感情,同时还能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
参考文献:
[1]向希盈, 高翔羽, 高喜容,等. 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早产儿体格生长及随访影响的多中心群组随机对照研究[J].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 2020, 35(06):435-438.
[2]黄晓. 家庭参与式护理促进早产儿母婴身心健康的研究进展[J].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 27(6):3.
[3]鲁春燕. 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家庭保健, 2019, 000(02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