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权
摘要:当前,各种类型的工程建设不断增多,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施工质量及安全防控有着深刻影响。本篇文章主要是从不同角度对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进行了介绍,明确了应用地质条件及加固原理,明晰了后注浆技术的基本流程及施工要点,进而对施工技术应用当中存在的问题、应对策略等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新时期;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关键技术;研究分析
引言:
钻孔灌注桩,是一种以成桩方法进行定义的桩型。钻孔灌注桩,在实际应用上对周围环境影响低,噪音比较小,没有挤土效应。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一定数量的孔底沉渣,难以清除,同时还会产生影响桩端阻力发挥等问题[1]。后注浆技术的应用,能够有力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在成桩的过程中,在桩侧或者桩底位置进行注浆管路及注浆装置的预置,需要确保桩身符合相应的强度要求,依托注浆管路,将以水泥为主要材料的浆液进行压注,实现对桩侧泥皮等的固化,对于提高桩基的承载能力,将沉降量进行最大限度减少等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一、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加固机理
(一)化学作用
在实现了土体和浆液的全面接触后,水泥当中包含的硅酸盐就会对土地当中的水分进行有效吸收,推动水化反应的发生,从而使得土体含水量明显下降,增强土体颗粒的粘聚力,这些都是土体抗剪能力的保障因素。在水泥中的钙离子会对土体中的钠离子等进行有效置换,从而让大量原土体矿当中的易溶盐转化为难溶盐,土体之间的连结强度得到明显增加[2]。
(二)物理作用
填充与挤密是物理作用的基本表现,受到浆液扩散等方面不同的影响,实际的作用情况会表现出显著差异。如果是砂、卵等渗透性偏好的物质,在浆液注入后渗透是最明显的扩散方式,如果注浆压力比较小,对土体结构的破坏性影响就会小,对土体中的孔隙进行渗入,对于加固土体有重要作用。
粘性土,在渗透性上的表现不佳,浆液在扩散及土体加固上,与注浆压力有直接联系。浆液受到的注浆压力比较小,压密就是主要的扩散形式,浆液在土体间难以有效渗透,反而会对土体进行压缩。伴随注浆压力的提升,会对土体结构带来一定的破坏性影响,浆液在土体周围产生劈裂缝,并充填劈裂缝,产生网状浆脉。
二、后注浆施工工艺
(一)压浆管的制作
将钢筋笼的制作与压浆管同时进行。压浆管使用镀锌管,直径为25mm,使用丝扣对接头进行连接,应用丝堵对两端进行封严。确保压浆管在长度上多于钢筋笼55cm,在桩底部长出钢筋笼5cm。在压浆管下部大约20cm位置处进行压浆喷头制作,最后使用图钉对压浆孔进行封堵。
(二)压浆管布置
突出图纸指导,在钢筋笼的外侧进行压浆管的绑扎,对称进行。在成孔后,需要依次进行清孔、提钻、下鋼筋笼,在对钢筋笼进行吊装安放的进程当中,需要对压浆管进行保护,不能让钢筋笼出现扭曲,对喷头需要增加混凝土垫块进行专门保护,不能对孔壁造成摩擦,而且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还需要严格遵循标准规范。
(三)压浆时间的选择
在碎石层当中,水泥浆受到压力的作用,实际的影响面往往比较大。为了避免薄弱点在压浆操作时候出现水泥浆液冒出的情况,一般压浆的桩需要在完成混凝土灌注后3~7d,而且在桩周围不能出现钻机钻孔作业,实际范围要控制在不少于桩周围8m内。
(四)注浆施工顺序
在注浆上,需要先对周圈桩位置进行施工,然后上中间桩。在注浆上选择两根桩做到循环进行,需要先将第一根桩的A管进行注浆,在完成注浆后再进行另一根A管的注浆,之后是第一根桩的B管,再后是第二根桩的B管。注浆作业时的施工内容必须做好相应的施工记录,对施工的实际时间、注浆的数量以及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和对应的处理措施等进行详细把握[3]。
三、注浆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首先,存在喷头无法打开的问题。如果压力超过了10MPa,但是注浆喷头仍然无法打开,这就说明喷头已经无法正常使用,单纯的靠增加压力已经无法满足施工需要,可以在另外一根管中进行注浆数量的补足。
其次,存在冒浆问题。在进行注浆操作中,容易出现水泥浆顺着桩侧或者其他的位置出现不同程度的冒浆情况,如果水泥浆液是在桩顶位置冒出,这就非常好的表明了桩底已经全面饱和,需要将注浆作业予以停止。如果是从本桩侧壁位置出现了冒浆,在注浆量等已经满足设计基本要求的情况下,就需要对注浆予以停止。如果是从本桩侧壁位置出现了冒浆,但是注浆量并不是特别多,就需要对注浆管使用清水进行清洗或者使用压力水进行冲洗,等到第2天原来注入的水泥浆液终凝固化、堵塞冒浆的毛细孔道时再重新注浆。
再次,单桩注浆量不够。在进行注浆作业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整个承台群桩进行一次性注浆操作,施工作业顺序,首先要对周圈桩进行施工,塑造一个封闭的圈,在进行中间桩后注浆施工,实际注浆到中间桩位的浆液量要严格控制,如果在施工中出现了某个桩注浆量无法达到行业标准要求的情况,就需要对周围桩的注浆量进行适当增加。
四、注浆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如果在注浆操作过程中存在着注浆压力突然下降或者注浆量不正常增加的情况,需要对原因进行分析,在操作中出现了浆液跑、冒的情况就需要第一时间停止注浆,对注浆压力进行封堵、减少等操作,或者选择间歇注浆的方式。在注浆顺序的选择上,需要按照先桩侧注浆、后桩端注浆,先群桩外侧注浆,后群桩内部注浆来进行施工操作。在完成了注浆作业后,需要将注浆管端部进行有效封堵,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冒浆的情况。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篇文章主要是对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加固机理进行了分析,进而从压浆管的制作、压浆管布置、压浆时间选择、注浆施工顺序展开了探讨。同时对注浆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策略、操作注意事项等进行了探索与研究,这对于加快现代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的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郑惠颖.建筑工程中桩基后注浆施工工艺及关键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5).213.
[2]任道兵.建筑工程桩基后注浆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6,(15).269.
[3]李体兵.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J].企业技术开发.2019,(2).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