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馨
摘 要:本文从《供应链管理》课程性质和特点、课程的教学任务出发,表明基于专业知识、应用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教学任务和课程目标的设置,分析现阶段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方法的问题与缺陷,探索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具体方法。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供应链管理》课程通过考虑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家贸易分工日益细化、企业竞争焦点不断变化的前提下,利用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基本操作确保企业的管理重点从传统的单个企业为主体转变为以整条供应链为主体。学生通过模拟供应链物流运营者,能合理、有效的组织供应链中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活动,通过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将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组成一个虚拟的整体,通过信息共享,实行横向一体化的管理,使整条供应链能更好地与功能类似的供应链进行竞争。
1《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供应链管理》作为现代物流管理、物流信息技术、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等商务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如何构建供应链模型,供应链管理理论在采购、生产、物流和库存成本控制等领域的应用,以及优化供应链资源的方法;使学生建立起供应链管理知识结构。通过案例分析与校外实训基地参观见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企业供应链运作流程,优化物流供应链管理技能。在学生具备了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知识后,树立全球竞争意识,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与时俱进是本课程的主要特点。供应链管理从传统的纵向一体化管理运营模式到现代的协同合集成化的横向一体化管理模式,是信息化技术、社会经济工业化不断进步、资源有效集成利用的重要体现。该课程发展至今,形成了一个成熟的教学体系,但前提是不能脱离实际,必须始终以企业供应链管理实际运作为导向,顺应新时代新技术的发展,该课程的讲授才更具意义。
2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的设置
通过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利用供应链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解决供应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确保在模拟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零售商、消费者整体供应链流程中的高效便捷,并能对供应链整体成本和绩效进行控制与管理。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中共设计十个教学项目,每个教学项目又分为不同的任务,分别从供应及供应链管理的概述、供应链的结构要素及其主导的供应链、供应链的运作及优化以及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价和流程重组这五个方面构建。在具体的教学环节首要采用互动式和小组教学方式,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典型的案例进行教学内容的分析深入。学生通过小组内讨论与小组间互动,能够取长补短,得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的积累。教师在案例选择中,尽可能选择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的案例,预先根据学生讨论的内容和可能分析出的论点进行安排和归纳,确保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能够指明和把握方向,起到引导的作用。最后,学生根据讨论结果进行阐述和说明,以此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老师做最后总结归纳。
整个课程任务的设置始终围绕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探索创新精神,教师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引入的思政育人元素,能够培育与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匠精神和中国精神等。
3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课内容覆盖面广泛,课程内容综合性与理论性较强
在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学习中,一方面该课程内容覆盖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商流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突出企业运作过程中各节点企业的协同性与集成性的体现,可见该课程是一门综合性与应用性较强的学课,需要学生从战略层角度进行思考,树立全局观和集成的思想。另一方面,该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先修学科,交叉学课的知識点掌握要求较高,其中所需知识间的关联性很强,在一定物流基础和经济学基础的要求上,还需要财务管理、生产与采购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高职学生的学情分析中,普遍存在理论性知识掌握较差的特点,所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普遍会感觉知识点抽象,重点模糊,如果知识点掌握不牢固,很难发散思维,难以从全局和统筹的角度思考问题。
1.2 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较低
受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师很难进行企业相关教学实践活动,出现了该课程理论性较强,应用型和实践型教学模式无法落地,学生学习积极性难以提升的缺陷。从该课程的当前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来分析,主要围绕理论讲解和案例讨论的方式开展。一方面,理论讲述是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另一方面,案例教学中的案例选取虽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但有些案例过于陈旧,且案例分析只浮于表面,学生并没有实际参与到真实企业运作过程中,无法全面了解企业真实运作背景,不能形成系统全面的认识,供应链管理的理解缺乏积极性,且理解较为局限和片面。
4高职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实践性教学设计改革思考
4.1 课证融通,以赛促学,利用1+X等级证书制度和职业技能大赛提升课程职业能力培养
在课程设置中,除了获得满足基本的理论知识外,可以融合1+X职业资格标准及技能大赛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1+X职业资格标准是围绕行业技能和企业实践中的具体内容制订的,等级证书制度内容的融入能更好的评价学生对供应链管理的理解、认识和应用。同时,将职业技能大赛的内容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学生职业技能大赛的实操环节,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通过专业实训室的现场实操,感受真实工作作业过程。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坚持教学做一体化的行动导向教学设计,凸显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结合职业技能大赛和1+X职业技能等级考证的教学需求,及时吸收行业发展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构建课堂教学的深度学习的管理体系,坚持教学做一体化的行动导向教学设计,进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4.2 进一步与时俱进,引入仿真供应链实训软件与信息化模拟教学软件
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方式优化与创新要体现时俱进,进一步合理并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将相应的教学实训软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尤其通过企业实践模拟克服理论教学的缺陷,将企业供应链运作过程的工作流程与方法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更生动直观的展现供应链运作过程。在引入仿真实训软件的时候,注重软件的信息化程度与企业案例与仿真的深入程度,充分利用和把握企业的资源,扩大体验式的教学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的感受企业在供应链运作流程,包括采购、外包、生产、运输、销售和信息集成各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还可以通过角色模拟,通过小组模拟的方式,在任务中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和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余波,兰莹霜. 基于实践教学的供应链管理课程优化[J]. 物流教育,2020,(3): 147-149.
[2]王青.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J]. 思想文库,2020,(10):90-91.
[3]亓呈明,胡立栓,孙雪,等. 基于供应链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物流技术,2017,36(5):17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