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业文明是我国传统社会的基础,因此我们可以确定,我国的传统文化一定是根植在乡土间;根植在田野上;根植在池塘边的,且乡村文化一定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人以坚船利炮即开了近代中国的大门,西方化的工业文明迅速在中国传播开来,导致中国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下文将以乡村振兴为起点,在乡村振兴的视域下,对生态博物馆的建设进行分析。
关键词:乡村振兴;视域;建设;生态博物馆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用短短的四十年,完成了部分发达国家早期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任务。因此,我国的社会转型具有相当明显的“时空压缩”的特点。由此,中国进入以城市为主导的非均衡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这也使得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乡土中国”不断衰落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逐渐显现。党的十九大提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必需的,生态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所以,以建设生态博物馆的方式,实现乡村振兴是当代中国的重要任务之一。
1.建设生态博物馆实现乡村振兴的意义
目前我国乡村和城市最主要的差别就体现在生存环境上的差异。城市如今高楼林立,基建完善,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各种需要的资源应有尽有,在经历多年的飞速发展之后,城市的环境治理问题也早就已经提上日程,如北京早在2008年就将雾霾的治理列为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不同于城市,目前农村虽然自然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难进行招商引资,所以经济水平一直上不去,乡村基建也一直不完善,对于资源的使用,也很难做到物尽其用,经常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由于城市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生态建设,所以早期城市内的工厂都将厂址改建在周围郊区或者乡村,导致乡村出现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所以,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表现[1]。
2. 建设生态博物馆的原因
生态博物馆是起源于1960年左右的一种文化遗产的保护形式,它的保护方式是将特定区域内的环境资源进行遗产化和博物馆化,实现不改变文化形式一点一滴,在文化的原生地对其进行保护和展示,并且通过文化拥有者自行对其管理,进一步保护文化遗产的原生环境和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与此同时,通过对地方历史与文化的重新认识,进而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利用,并且推动文化遗产的重塑与发展。所以,生态博物馆不仅仅是一个保护生态文化系统的工程,更是推进乡村社会发展的工具,是实现“生态文明相统一,人文自然相统一”的理念与方式。由于我国有许多偏远民族村寨,他们也拥有相当丰富的文化遗产,但是他们的遗产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因此早在二十世纪末至二十一世纪初期间,生态博物馆最开始也是主要被用于保护偏远地区的民族村寨文化,是将其实现“中国化”、“本土化”的实践。“中国化”、“本土化”的实质就是将生态博物馆与当地实际的乡村文化相结合,促进生态与文化的共同发展。在生态博物馆二十多年来的建设过程中,其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以一种特有的但是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道路完成了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同乡村经济发展一并发展的任务,在中国乡村建设的任务中起到了示范作用。所以,生态博物馆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成为了推进乡村社会、经济、教育全面发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不可缺少的工具,在当下的乡村振兴中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
3. 建设生态博物馆实现乡村振兴的方式
在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都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包括当地居民,参与兴致不高,文化和遗产保护难度大都是建设生态博物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以,要进一步建设生态博物馆我们还需要通过以下方式:
3.1搭建复合推进机制
生态博物馆是一种由公共权力机构和建设地区当地人民统一思想后共同设计、共同修建、共同经营的一种管理工具,相较于传统博物馆,生态博物馆是当地居民、政府及其相关工作人员、专家学者、同投资企业共同参与建设的生态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建设生态博物馆过程中,由于各方的参与就形成一条生态博物馆的核心原则——“社会参与”[2]。因此生态博物馆建设需要通过确立社会如何才能长期参与的方式,才可以实现生态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以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制度和政策为目标,进一步完善生态博物馆所在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疏导当期居民和投资企业之间的关系,通过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引导当地居民加入到生態博物馆的建设当中来,提高当地居对生态博物馆的建设热情。
其次,生态博物馆的主人一直都是当地居民,也就是当地传统文化的拥有者,当地居民参与生态博物馆建设是支撑生态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通过相应制度对当地居民的参与进行保障,并通过专家学者的引导,对遗产进行合理民主的管理,生态博物馆才能真正发挥其功能,体现其真正价值。
第三,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必须使其具有专业性和科学性,所以引进专家学者等专业性人才才能使其有保障,专家学者不仅能为生态博物馆的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提出客观、真实的意见,也可以充当政府、企业、和当地居民之间的调节者。
第四,推进旅游业的发展既是推进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生态博物馆宣传保护当地生态文化的重要途径。所以以旅游企业为首的投资企业参与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不仅可以给生态博物馆建设带来资金,还可以促进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3.2提升居民参与热情,提高居民参与度
生态博物馆的核心自然是当地居民,其所持有的文化资源是通过生态博物馆实现乡村振兴的活力源泉。所以,生态博物馆应将其教育职能充分发挥,大力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以利益和情感做驱动,强化当地居民的文化自豪感,提升文化自觉丰富居民参与建设的途径和手段,让其参与到生态博物馆的运营和决策中来,实现生态博物馆的自我管理。此外,一定要让居民充分享受乡村发展的成果,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让其从中获益,自觉投身到乡村振兴当中。
3.3负责任的建设生态博物馆
作为承担繁荣乡村经济,推动乡村发展的载体,生态博物馆是将社区文化遗产资源作为基本,根植于发掘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将文化资源再转化为经济资源
和物质财富,为乡村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由于中国的生态博物馆一般的建设于自然资源丰富但经济欠发达或偏远地区,所以当地居民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那个十分强烈,所以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就将作为当地发展的主要途径。但是,发展一定离不开开发,所以如何避免在开发中将当地特色文化庸俗化、同质化、模式化就应成为政府和开发商所要解决的问题[3]。推行遗产保护责任制,通过当地居民监督,秉承“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原则建设生态博物馆,不能丢失掉保护当地特色生态文化的初衷。
结束语:中华文化起源于乡土,根植于乡土,所以乡村振兴就不能只注重与当地经济发展,必须要关注到当地的文化保护与复兴。生态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发展与保护的工具,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具有很多实际意义,所以通过推进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就可以使乡村文化得到发展与建设,中国乡村必将振兴。
参考文献:
[1]朱甄子. 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农村金融生态体系的构建[J]. 农业经济, 2019, 391(11):116-117.
[2]潘梦琳. 乡村振兴视野下的社区(生态)博物馆本土化研究--从文化保护到地域发展[J]. 小城镇建设, 2019, 037(001):113-118.
[3]刘海静. 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博物馆理论的实践意义探究[J]. 四川水泥, 2020, 000(004):105-105.
作者简介:
张亚明(1968—),男,汉族,泰安市,文博官员,泰安市文物店,石刻拓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