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瑶
摘要:本文从社会发展的历史以及需要推论民族互嵌社区产生的历史以及原因,结合文献研究定义民族互嵌社区的内涵以及特征。根据民族互嵌社区的实践经验,结合文献肯定民族互嵌社区在空间互嵌、文化互嵌、经济互嵌上的积极作用。民族互嵌社区是偏重实践的特殊理论,研究它的应用前提范围,对于实践的运行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民族互嵌 社区治理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民族互嵌型社区的构建无疑为我国民族问题的治理提供了更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策略。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民族互嵌社区自2010年实施至今,呈现出实践先行,学理研究基于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基于对关键词为“民族互嵌”的核心期刊论文的研学,可以发现所有文献论文近一半集中在对于某个具体社区的研究展开,研究问题作用路径,而匮乏对于纯粹理论的研究。已有文献中也有研究民族互嵌社区的运行逻辑的,但是都集中在经济、文化、空间等功能视角的研究,缺乏从历史发展角度结合其学术的定义以及实践的价值对于它的运行界限的界定。
一、民族互嵌社区的历史
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生活结构也在不断变化。城市管理者将城市建设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经济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之上,在社会基层治理方面更多依靠“看不见的手”充分发挥市场自身优势实现资源配置,而减少国家干预的政策以及力度。政府并不主动干预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或者劳动力的分布。由此逐渐形成,一方面,经济发达地区人口结构复杂,城市包容性强,以至于形成少数民族聚居的社区,如成都浆洗街等;另一方面,留在农村、山区等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与城市居民形式经济差距、空间隔离、文化隔离等。这种情况下,少数民族聚居的乡村容易因为客观原因、經济差距,形成受教育程度的差距,以及地区民族宗教文化的影响,容易形成民族关系紧张,为社会的不稳定埋下风险。
2010年中央召开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此次会议上首次提出要将有利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衡量民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 。2010年5月26日中央召开第五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进一步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贯穿到新疆工作各个方面,加强和创新民族团结工作,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010年中央召开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此次会议上首次提出要将有利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衡量民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 。2014 年 5 月 28 日在北京举行了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提出,在民族互嵌型社区建设过程中,要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14年6月1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召开八届七次全委会议,开始推动新疆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 。2014年9月28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要把着力点放在社区,推动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让少数民族更好地融入城市。
至此, 对于“如何更快更好地建设民族互嵌型社区”以促进“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实践的政策执行中有了明确的方向,中国民族互嵌式社区在中国实践中逐步落实,学术界关于民族互嵌式社区的研究从2014年7月杨荣基于云南的实践开始,形成实践先行,学理后研的现象。学者们基于实践基础,对民族互嵌式社区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但是缺乏对于运行逻辑以及实施基础的研究。
二、民族互嵌社区的内涵及特征
(一)民族互嵌社区的内涵
关于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定义研究,学者们普遍将其拆分为“民族”、“互嵌”、“社区”三个部分先进行探讨,再结合起来形成逻辑定义“民族互嵌式社区”。学界对于它的内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普遍认同民族互嵌式社区是社区的一种;社区人口结构具有民族身份多元化的特征;各民族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存在地理空间互嵌、精神生活互嵌、经济市场互嵌、宗教文化互嵌等方面的共治共建共享的民族关系;各民族人民共同参与社区公共生活实务的治理。
“互嵌”指主体之间相互嵌入,最早来源于结构工程学,形容不同部件之间的相互咬合、相互依赖而形成一个新整体 。1985年,“嵌入”一词由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若维特 (Granovetter) 进一步细致化,用于在制度层面上和人类行为的中微观层面上揭示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个人认为,“嵌入”包含于“互嵌”之中,“互嵌”更多的还强调了主体之间的互动过程以及互动关系。而中国的民族互嵌式社区是以“民族社区”为基础的,是民族社区中的一种社区类型。“民族社区”是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社区,根据民族数量及相关文化特征,可以分为单一民族社区和多民族社区 。
(二)民族互嵌社区的特征
1、人口结构多元:少数民族是基础
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民族互嵌社区首先满足少数民族社区的前提,其社区人口结构必定含有少数民族群体,且少数民族群体在该社区中达到一定的聚居量,在社区中拥有一定的地位。可以是像广州市越秀区光塔街道,光塔街地处广州城旧中轴线上,是集“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之一”“满族、回族世居地”和“民族宗教交融地”于一体的特色街区,辖区内分布有回、满、维吾尔等28个少数民族 。这种社区由于城市包容性大,为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提供了土壤和空间,最终形成社区内多民族聚居的情况。另一种也呈现出单一少数民族居多,汉族嵌入其中的情况,新疆南疆最为显著。但是由于少数民族的普遍受教育程度低,易受到宗教宣传的影响,结合其他恶势力的介入,容易对汉族等其他民族产生敌意,不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所以该类社区是实施民族互嵌社区的典型区域。
2、社区参与是民族互嵌型社区运作的基本条件
通过不同主体的行动关联以及共同参与,亲近社区与他人的行为能够有效整合社区资源。社区居民则借助于互惠合作的社会网络将整合的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投入到社区建设之中,进一步强化社区成员内部的凝聚力以及他们对民族社区的归属感,民族互嵌型社区的有效运作从而获得重要支撑。
3、认同再造是民族互嵌型社区运作的动力源泉
多民族社区的存续、发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社区成员对社区集体性认同意识的消长。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以及他们对社区的整体认同是多民族社区正常运作的内生性因素,认同在民族互嵌型社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弱化社区成员之间的边界意识而强化群体意识。认同再造,是在与其他民族接触过程中,认同的内容、范围和意义有了新的诠释。相互认同对方群体资格的同时不断认同对方在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三、民族互嵌社区的实践界限
(一)少数民族社区是民族互嵌社区的本质属性
民族互嵌社区在概念上属于民族社区的次级概念。少数民族社区指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该社区的人口结构中的少数民族人口并不一定是人数最多的民族,但是从宏观的角度判定少数民族达到聚居的标准。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除去汉族外的五十五个民族届是少数民族。从全国各民族的居住分布来看,各民族分散在全国各个省市区,和汉族混合居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大杂居”现象。但是细化到具体的乡镇,则可以看到少数民族多数喜欢聚集居住在一起,尤其在原生地区,特别是中国边境地区。这样的小聚居中只有少量的汉族居住其中,多数还是因为姻亲关系等。由此形成的少数民族占社区人口结构重要地位的则为少数民族社区,具体展开来分,包括少数民族占主体,少量汉族人口嵌入其中,形成互嵌的民族互嵌社区;包括汉族人数较多占主体地位,但是少数民族聚居其中,具有一定团体性和影响力,形成相互嵌入的格局;还包括汉族人数和少数民族人数相当,彼此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相互嵌入在同一个社区空间内共同生活的社区。
民族互嵌社区在政策上的制定导火索是新疆等地的多次民族活动引发的暴乱,为解决相关问题出台的民族互嵌式社区针对的对象是聚居的少数民族群体。民族互嵌社区的本质是通过空间互嵌的前提,实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民族之间,共同生活,相互影响,相互理解,实现共同团结。在汉族群体包容和接纳少数民族群体的文化、风俗、习惯等,在经济生活等方面给予资源共享等帮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使得少数民族深入理解汉族群体,化解思想上的矛盾、误解、敌意等,实现民族之间的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共同繁荣,思想上达成一致,不给恐怖主义势力等可乘之机,真正实现民族团结,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民族互嵌社区的根本保障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我国国家治理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只有民族平等才有真正的民族团结,才能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项显著优势。民族互嵌社区的提出首先是中央政府对于民族团结问题的重视而制定的,民族问题以及相关的社会稳定一直都是国家、党、政府工作的重点。在民族互嵌社区的相关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仅从宏观层面指导相关工作,保证工作方向的不会偏移,更加是社会稳定的保障,是民族互嵌社区在实践中运行的基本保障。
(三)社区居民参与是民族互嵌社区的必要环节
民族互嵌社区的社区参与指各族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意愿或者参与行为,这强调社区参与的基础在于各民族的高度社区认同感。少数民族群体因文化差异、生活习惯等原因,偏好民族隔离式的独立生活,以至于逐渐将自己隔离起来,形成少数民族文化“孤岛”。而民族互嵌社区空间上的嵌入无法直接打破这种文化隔离、思想隔离,这就需要通过各民族共同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治理作为媒介。在此过程中,各民族作为社区治理的参与者,可以彼此理解他人这么做的难处以及未达到理想状态的原因。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各民族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治理,彼此因为工作需求相互协商、频繁沟通、相互协作,民族和民族之间增加了交往的频率,有助于打破传统的“孤岛式”的空间隔离、心理隔离。社区居民借助工作中形成的互惠互助的社会网络,促进了民族间精神、文化、经济的融合,并且将这些社会资源投入到社区建设当中,提高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加促进了民族互嵌社区的发展。
(四)维护社会稳定是民族互嵌社区的根本目的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根据需要的性质,把人类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存和繁衍的需要,它是所有需要中最底层的,也是最需要优先满足的需要;安全需要:寻求保护、安稳和秩序,消除恐惧和焦虑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指个体从属于某一群体的需要,以及被人喜欢、被人接纳、得到他人支持和认可的需要;尊重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到他人的尊重。自尊的满足使人感到自己有价值、有 力量,反之则会感到自己处处不如别人,产生自卑感;认知需要:指个体想要了解自己、他人和世界的愿望和需求;审美需要:指对美好事物感知和欣赏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指人们实现自己内在潜能的需要。这种需要驱动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最终成为他想要并能够成为的人。高级需要的满足要以低级需要的满足为基础,通常只有在低级需要满足或部分满足后,高级需要才会出现。最重要的是需要的层次越低,驱动的力量越强;随着需要层次的提高,力量逐漸减弱。而安全需要仅次于生理需要,可以看作是人们活着的基本需要,从对人的驱动型也可以判定出在人心理上的重要性。
中国少数民族中虽然存在及少量的极端主义,但是大部分群体同汉族群体一样,都是心理健康的普通人,都需要社会稳定下的社会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是全国人民共同的心愿,也是中国共产党工作的基本原则。民族互嵌型社区的构建无疑为我国民族问题的治理提供了更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策略,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维护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杨鹍飞.民族互嵌型社区建设的特征及定位[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2]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N].新华网,2014
[3]祁虹.多民族社区公共性构建研究——从杂居到互嵌的路径分析[J].西北民族究,2019
[4]杨鹍飞《边疆民族互嵌型社区建设的困境及对策研究——基于新疆乌鲁木齐、和田和喀什等地的调查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5]曹生龙,朱远来,论新疆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实践与发展——以“访惠聚”工作中的新疆农村社会为例[J].新疆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
[6]冯杨钰.刍议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构建路径[J].新西部,2019
[7]Granovetter, M.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5, 91 (3) .
[8]高永久, 朱军.试析民族社区的内涵[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9]杨鹍飞.民族互嵌型社区:涵义、分类与研究展望[J].广西民族研究.2014,(05),17-24
[10]马晓玲.关于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内涵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
[11]吴泽荣.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与共建共享——以广州回族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9,(06),32-36
[12]葛燕林.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形成逻辑与运作机制——以E市X社区为例[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9
[13]平维彬.互嵌与交融: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视野下的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1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新华社,2017-10-18
杨鹍飞.民族互嵌型社区建设的特征及定位[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N].新华网,2014
祁虹.多民族社区公共性构建研究——从杂居到互嵌的路径分析[J].西北民族究,2019
杨鹍飞《邊疆民族互嵌型社区建设的困境及对策研究——基于新疆乌鲁木齐、和田和喀什等地的调查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曹生龙,朱远来,论新疆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实践与发展——以“访惠聚”工作中的新疆农村社会为例[J].新疆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
冯杨钰.刍议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构建路径[J].新西部,2019
Granovetter, M.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5, 91 (3) .
高永久, 朱军.试析民族社区的内涵[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吴泽荣.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与共建共享——以广州回族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9,(06),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