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琼 费孝东
摘要:后疫情时代作为抗疫攻坚战的最后一环节,成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战争的重中之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与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下,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全国上下正常的生产生活已经回归正轨,但不能放松警惕。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需要格外重视疫情之后的大学生群体,心理上的创伤远比生理上的恢复缓慢。后疫情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应当适应时代发展,有情怀,有温度,紧紧围绕学生主体,主动出击,做好精细化的学生管理,在日常工作管理中更加注重关怀学生,多维度多角度地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彻底打赢这场抗疫攻坚战。
关键词:疫情;辅导员;心理健康;精细化
前言
庚子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了神州大地,这让原本喜气洋洋的春节笼罩起一层愁云惨淡的焦虑。疫情不仅阻碍了亲朋好友之间正常的面对面交流,还成了高校师生之间近距离交流的绊脚石。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严格遵循防疫要求,共同抗击疫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高校在做好防疫准备后也陆续开学。后疫情时代的学生管理工作尤为重要,需要有完备的知识储备和清晰的工作策略。文章将对后疫情时代的学生管理工作精细化个性化实施路径进行分析、思考和归纳。
一 关注学生疫情后身心健康及学习情况
(一)多渠道持续关注学生身体健康
常态化疫情措施必须落地落实,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严格落实晨体温午晚检制度,采用四级联防联控,网格化管理,一旦出现学生身体不舒服,寝室及时预警,班长迅速上报,快速有效处理。加强信息化建设,采用信息化手段[1],依托钉钉健康信息填报平台,学生每日填报健康信息,及时发现生病学生并督促生病学生就医,对生病学生进行因病缺勤登记。对发烧学生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第一時间上报校医院校内隔离或转市区定点医院进一步核查,确保学生身体健康得到保障。
校园半封闭化管理是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重要举措,坚持“非必要,不出校”,学生外出须坚持外出审批手续,了解清楚学生到哪里去、去做什么、什么时候出校、什么时候回校,是常态化校园疫情防控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的有效渠道之一。
(二)多维度倾情关怀学生心理健康
疫情不仅局限了学生的身体,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更为突出,从禁锢身体无法外出,从而心理上的变化,对后续生活和学习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根据中国矿业大学段鑫星教授的研究数据,共8660名学生填写问卷,有47.48%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日常的学生工作中,也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这一点。总体上来说,大多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趋于平稳地,但也存在一部分心理问题显现出来,其中表现出来比较突出问题有烦躁易怒、不确定感、恐惧和焦虑。特别是疫情严重的地区,学生心理状态明显更差显露出地心理问题也更多,替代创伤、抑郁、无力感也会有不同程度地表现。
作为辅导员,在这个特殊时期应该重点关注疫情后学生的心理变化,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动态,给予学生适当地关怀和辅导。充分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密切关注学生动态,把握学生的心理脉搏,通过班级集体宣讲、个别同学单独疏导等方式,为学生排解心理压力,缓解疫情带来的不良心理情绪。向学生介绍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地点、开放时间和预约咨询渠道等。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情、兴趣,呈现出的心理问题也不尽相同,解决个性化的问题,需要对症施药。针对不同的学生所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耐心倾听是很好的疏导方式之一,主动联系学生谈话,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辅导员的存在、关心和爱护。
(三)密切关注学生学习情况
漫长的假期带来漫长的学习空白期,远程线上教学的局限性、学生时间管理的松散性一定程度上使得学习效率低下,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返校以来,重新建立学生学习、生活作息规律,就十分重要了,重新带领学习各项规章制度,重申班级上课、晚自习、考勤等工作制度,抓学风,促成长,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学生课堂学习情况。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学生会、社联会、志愿者服务中心等学生工作组织,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志愿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 探索精细化个性化的学生管理方法
辅导员是学生的老师也是学生的朋友,应该努力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以人为本是精细化个性化管理的前提[2],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学生工作的时候,不能凭借经验主义,或以刻板的面目来面对学生,转换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适当改变,探索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学生管理方法,或许是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有效渠道之一。
(一)传统的学生管理的弊端
精细是一种意识,是一个认真的态度,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理念和习惯。[3]传统的学生管理往往是粗放的,是着力于团支部的建设,抓好学生骨干,建立和规范工作架构,以少带多,以点带面,发挥班级学生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就像阳光散射,优秀的模范标杆辐射班级同学。这种模式抓核心、抓关键,是效果明显的,在辅导员带班较多的情况下,这样的工作模式无疑是较好的选择,但是这种模式的弊端也非常明显。一旦模式僵化,各项规章制度便无法发挥其本来的作用。
这样的管理方式中班级学生干部是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的,选好用好学生骨干,班级工作自然能够顺利较好的开展,一旦班级学生干部中有玩忽职守,不能认真履行班委职责,就会适得其反,工作效果大打折扣。另外,传统的以班级学生干部为中心模式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重视班委,依靠班委,自然关注点多在班级学生干部身上,对班级其他同学的情况相知较少,这为许多问题的发生埋下隐患。辅导员每天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疲于处理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工作费心费力可能还收效甚微。
(二)精细化个性化学生管理方法的思考
精细化个性化是充分考虑到学生作为主体的需求,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管理主体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面对学生的具体需要而提供的管理服务,包括校园文化服务、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和就业指导服务等。[4]
1.辅导员主动出击,密切与班级同学之间联系
辅导员作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大量的工作时间应当是与学生在一起,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感等情况,这也是做好精细化个性化管理服务的必要前提,只有了解我们管理和服务的对象,才能够扎实做好学生的个性化服务工作。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下班级管理多依靠班级学生干部,辅导员从事事务性的工作过多,无法与学生打成一片,从而不可能直观的感受到学生的异常思想,往往等到问题暴露以后才能警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做在前面,针对学生的不同的思想,作出适当的引领和导向,预防性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而不是到处跑场救火,新型的精细化模式中辅导员应该主动出击,了解和联系学生,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2.变被动为主动,提高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
现代学生的思维活跃,知识储备丰富,尤其是在网络上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强、兴趣高涨,但是网络中的信息有真有伪,良莠不齐,需要我们学会辨别,必要时辅导员需要介入引导。与这样的群体打交道,我们在不断学习的同时,更要学会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紧跟时政热点,学生的兴趣就是辅导员应该关注的,这才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好的材料。主动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见微知著,善于发现学生兴趣点、讨论热点和问题,才能以学生喜爱的话语进入学生心灵,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才是有效的,这样的管理和服务学生才是乐意接受的。
3.采用信息化渠道,把握学生思想脉搏
当今社会,信息化发展程度很高,通讯手段发达,校园信息化建设也日趋完善,学生更加依赖手机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服务也应当与时俱进,我们的管理和服务对象在哪里,辅导员就应该在哪里。用多种方式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把学生当作朋友,推心置腹、开诚布公,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才能弄清学生思想,及时洞悉学生思想动态变化,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做到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 不断提升辅导员的素养和能力
(一)辅导员个人提升的必要性
由于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这一职务的特殊性,很多人对这样一个角色是不太理解的,他们认为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边缘人,是学生的大管家。一些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也无法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主业,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工作成就感低,获得感不足,缺乏专业成长的信心,久而久之产生职业倦怠。
由传统的“管理员式辅导员”转变为新型的“教练型辅导员”,我们必须做到不怕麻烦,敢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变单向灌输为深度陪伴和辅导,不断学习本领,提升个人专业素养。在工作中善于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形成一套自己的工作理念和策略,成为一名理论素养扎实,善于做学生思想工作的专职辅导员,努力向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
(二)新时代辅导员如何进行个人提升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特点是以辅导员工作内涵为主题,深入探究两个规律,一个是大学生思想行为发生发展的规律,第二个是辅导员工作的规律。以提高辅导员工作成效为目标,以这两个规律为任务,通过探究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促使职业能力得到提高。[5]
新辅导员应该重点了解自身工作的任务、使命、实质,积极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培育良好的职业奉献精神。同时应该虚心求教,努力积攒经验,为日后进一步深造夯实基础,做好铺垫,更好完成从素人到辅导员的身份转变。之后三四年,当新辅导员逐渐适应工作,有了一定经验基础,就应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学校、社会发展需要,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研究的“主方向”与“副方向”,努力在自己选择的方向上做深入研究。工作满五年的时候是职业发展的另一转折点,此时对于自身工作已经有了明确清晰的认识,积攒了相对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应该选择一个方向主攻,最终成为专家型辅导员。
(三)做有情怀的精深专型辅导员
打铁还需自身硬,从事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和思想教育教学引领工作,要先从自身着手,严格规范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加强对党理念的学习,在学生日常管理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弘扬和践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个人素质,做好个人职业的选择规划,确定好自己职业发展研究的主副方向,对自己有着明确清晰的自我定位,要从信仰高度、理论深度、知识厚度、现实温度四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扩大知识储备,转变工作方式方法,锻炼提升能力,增强育人实效,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合可靠接班人,做一名追求上进、有人格魅力、有时代感、有情怀的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赢得学生认可与爱戴。
参考文献
[1]董秀华.浅谈高校学生精细化管理[J].商,2006.04
[2]马杨利.关于高校学生管理精细化的思考[J].亚太教育,2016.12
[3]孙涵,王佳琦.精细化管理思想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3
[4]李赞.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J].2017
[5]何然然.高校院校学生精细化管理研究[J].当代教育实踐与教学研究.2017.11
作者信息:王琼,女(1993.4—),汉族,安徽铜陵人,研究生,未定级,研究方向:历史、思想政治教育;
费孝东,男(1994.10—),汉族,安徽滁州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邮编:245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