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商业模式创新引领会计工作变革

2021-11-25 06:03吴永立暴玉麒郭宇琪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6期
关键词:会计工作商业模式大数据

吴永立 暴玉麒 郭宇琪

摘要: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信息革命的出现给会计工作带来了颠覆性变革,尤其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商业模式趋向多元动态化并悄然掀起革新浪潮。在大数据变革与商业模式创新共同驱动作用下现代会计工作正历经着严峻考验。文章着眼于会计假设、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财务报告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四个角度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下商业模式创新对会计工作的变革影响,剖析其变革引领作用,为后续重塑会计理论框架体系夯实基础。

关键词:大数据;商业模式;会计工作

一、引言

时代日益发展进步,从科学到商业,人类社会整体正朝着信息多元动态化方向前进,“大数据”时代应势而生。信息化数据的类型及传播方式异军突起,并能够与时代尖端技术软件应用融合帮助企业制定完备决策方案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而在此类大数据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商业模式动态化已成为变革发展主流,应运而生的“互联网+”已然成为众商追捧的高效智能发展模式。商业模式的创新既是企业转型生存发展催化剂,更是推动会计工作实时更新的助燃剂,因此会计工作颠覆性革新势在必行,迎合大数据时代商业模式创新浪潮明确财务会计工作新思路新方向新重点,促使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紧跟步伐、不断推陈出新提升自身发展价值。

二、大数据时代商业模式创新引领会计工作变革

(一)引领会计基本假设结构性革新

1.会计主体边界虚化

会计主体是会计工作服务的对象,为后续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的空间归属感夯实基础。在传统商业安稳年代中,扮演主角且边界划分明显的实体企业一贯充当着财务会计主体,但随时大数据时代浪潮的冲击,“互联网+”背后虚拟经济的萌生壮大对传统会计主体造成了冲击并引发了理论界对其进行创新性辩证思考。辩证性思想变革主要体现在会计主体衍生化与边界“虚化”两个视角。首先在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秉承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拥有独立核算能力且有固定经营管理活动空间的实体经济默认奉行为会计主体;但随着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如雨后春笋不断发展壮大,大规模多样化并购重组势不可挡成为诸多企业发展壮大之优。这便导致会计主体不再仅局限于一方主体,而形成了一种日益复杂多元化的会计主体层层嵌套组织,其多样庞杂繁琐的特性同样也对会计工作的展开提出了更加严谨苛责的要求。此外会计主体的实际性也随着大数据“互联网+”平台快速融合应用逐漸呈现“虚化”状态,即在数据信息基础上形成的“虚拟互补动态性联盟”会计主体。企业组织边界如此“虚化”同样也使得会计主体边界模糊不再局限于物理空间,因此基于信息化“互联网+”平台的虚拟企业会计主体边界确定则需要辩证性分析对待。

2.持续经营动态灵活化

企业日后发展状态无非持续经营与破产清算两种,在可预见的未来持续经营是一切商业活动之基石,但随着“大智移云物区”技术浪潮的持续冲击、交易手段的繁琐复杂、信息资源的实时交换、品项繁杂的交易产品以及宏观市场震荡的交易环境,企业持续经营激增了几分不稳定性。除宏观环境外,企业自身结构形式也成为影响持续经营不可小觑因素,信息数字虚拟经济下并购重组成为了企业间首选竞争战略,或重获市场份额或破产清算收场;为迎合大数据机遇而形成的动态战略结盟虚拟企业也具有极大的临时不可预测性,与传统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稳定性背道而驰,对其冲击也最为尖锐。

3.会计分期适时弹性化

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进行交易操作的联盟关系持续时间具备较大弹性,虚拟经营主体经营活动信息无法得到及时高效反映,从此角度看传统会计分期并非能很好服务于虚拟经济,对财务会计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需求,但也非无落脚之处,对于此类信息虚拟企业“短期持续经营”假设或适当灵活缩短分期间断或采取“项目经营假设”。与此同时新经济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成熟完善使得信息传播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会计信息化使得纸质原始凭证及票据实现电子版升级同时也加速了会计核算工作流程,为会计分期的适时弹性夯实了基础。

4.货币计量对外延展化

币种唯一且币值稳定一贯为货币计量所默认之潜规则。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空间格局,促使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巩固壮大,经济共同体这一特性愈发显著,潜含“牵一发而动全身”之特点,此时通货膨胀、金融危机等事件便造成市场对货币价值的恐慌;同时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先进性加速了电子货币的发展变革,资本流通与汇率变动愈加频繁,货币风险日益加剧。此外在信息化时代无形资产登上历史革命舞台体现着企业核心竞争力,但如信息技术、科技人才等不可计量核心重量级无形资产日益繁多且于财报中得不到真实准确反映,货币计量受到严峻挑战。

(二)引领确认与计量动态把握

1.确认要素多元化

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应用助推商业模式不断革新,社群平台萌生健全彻底抨击了传统“渠道为王”的商业模式时代,去中心化使得价值创造逻辑表现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平台为王”成为新型价值创造模式。平台信息数据已然逐渐瓜分实体资产份额成为企业核心竞争要素与关键资产,但由于其本身成本价值并不满足资产确认条件无法进行实时可靠认证因而无法披露于报表之中,拓宽要素界限范围势在必行。基于此2015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征求意见稿)》中将资产硬性指标“未来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资源”放宽标准强调为“能够产生潜在经济利益”,该变革使得资产的确认内涵实现了多元,边界得到了延伸,更好进行会计主体资产要素的确认。

2.计量属性实效化

会计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价值的确定基础,历史成本法属于我国资本市场企业多数情况下采用的计量方法。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商业模式的历久弥新使得新型经济资源突出作用愈加明显,相应的计量属性必然会与现实情况产生逐步脱节,尤其是数字化信息经济资源被纳入新资产时,不同类型资产价值创造方式与时效性不尽相同,原先“一刀切”计量属性修整与否、如何修整还有待结合实际商榷。比如基于社群平台存在的APP网络虚拟企业借助“推荐效应”迅速扩大,其初始仅包含研发及相应的销售推广成本,而后借助“流量裂变”使得边际成本渐趋于零,下载用户越多水涨船高APP价值即越大,相反若用户减少则实际价值便会跌落神坛,价值波动瞬息万变。若仍延续历史成本法或传统计量属性对其公允价值必然不能做到准确完善,因此计量属性应结合实事时刻符合“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商业模式时效性之特点。

(三)引领财务报告多元创新

1.信息披露扩展化

一方面大数据时代商业模式下企业信息披露内容会随信息技术及平台不断融合而日益丰富完善,但另一方面互联网信息时代下各类数据类型繁多庞杂且极具变动性。若仅按原先报告内容条例进行披露必然会过滤掉众多核心信息,致使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情况及投资决策可能产生误判;如若超出报告披露惯常内容尽可能将关键信息做到及时披露既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又缺乏相应制度规范进行约束管辖极易造成资本市场信息内容横流,扰乱资本市场秩序。因此综合两方面因素考虑财务报告内容应与结构化、半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进行适当融合扩展;报告内容应以原本会计要素信息为原点向四周辐散,可分为两类:一是对报告主体及其确认、计量、报告直接相关的信息,例如各段报表披露及相关附件等基本报告基础信息;二是对其硬性披露数据非直接相关信息,例如在对相关资产进行货币形式报告之余披露各种新资产、新技术、新资源购置发展状况及形势分析,以第一视角第一人称进行自我剖析披露,对有关企业自身网络热点话题信息公布做到及时准确回应,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平台实现信息披露融合扩展高效化。

2.报告形式创新化

一方面在现有会计核算理论体系中大量涉及的报税等计提、结转业务一直禁锢着财报实时报送;而另一方面瞬息万变的大数据信息化时代又对财报可靠性与时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提高信息支撑决策的效率,因此如何更好进行权衡便成为企业迫切整改之驱动力。首先基于实时与非实时报告视角来看,目前信息系统基于账簿信息设置编报,而从数据增值来看无论账簿还是报表数据均源于凭证信息,差别仅存在于汇总方式与程度不尽相同,因此在生成实时财报数据信息时,利用信息系统进行报表项目内容数据处理时可从凭证信息中直接抽取,大大缩短流程中间流程。其次针对于非必要实时报告数据也可利用信息系统功能做到实时处理,在数据信息获取上结合凭证模板与信息数据平台中自动结转功能,利用简单加工输入语句直接读取数据进行相应费用结转。

(四)引领会计信息质量精确高效

1.及时性要求精准化

一方面会计信息具有时效性,以大数据“互联网+”为平台的商业模式将大量数据信息融于一体,使得客户与商家直接对接在短期内产生大量交易数据,因此根据及时性便严格要求企业对会计信息及时进行收集整理编制数据精准财报并按规定时间对外报送。另一方面也为数据及时处理搭建了便利,大数据时代会计信息处理以信息技术作为依托工具平台,按照既定程序规则自动进行相应整合编制与报送,数据信息传递时效性相较于人工阶段实现了质的飞跃。

2.重要性要求精细化

重要性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关键基石,大数据商业模式平台包含着数据、文件、图片、视频等形式各样且繁杂多变的信息,企业每天深入处理数以亿计的数据信息时,既要对各类信息进行关联识别分类,更要识别重要性之程度。抽取单独信息相较于整体而言微不足道,此时便要注意整体思维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日益追求重要性精细化。要求企业要迅速提升自身信息识别处理能力,构建数据机理模型从而实现重要性量化剖析。

3.可理解性要求明晰化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商业模式的转变使得会计主体面临着范围更大、质量更高、关联度更强的数据信息。面对信息量庞大的数据库,可理解性要求愈加清晰明确,实现准确性到精确性的转变。初级数据搜集整合阶段,采集数据需完备精确且理解无误;数据分析阶段不仅追求准确性到精确性的跳跃,更要求与时俱进紧跟时代脉搏的可理解性;数据应用阶段在用户可理解基础性上展开,更加要求会计记录与信息的清晰、简明与便于使用性。

4.可比性要求动态化

可比性要求历来被诠释为横、纵向双向可比,前者要求同一主体不同会计期间纵向可比,后者为不同主体同一会计期间实现横向可比。而在大数据时代浪潮、“互联网+”模式推动下,行业市场产品渐趋于个性多元化、不同信息使用者所需信息不尽相同,故而会计信息报送工作不可仅局限于固有统一的格式范畴,更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尽极大程度满足市场信息需求。但若为追求完整性而过多提供信息演变成冗余现象,加之资本市场未能实现对动态可比性同源共流,则对于会计工作而言将无法顺应时代潮流动态深入贯彻双向可比。

三、结语

在互联网商业模式信息化浪潮大背景下,以数量庞大、运作高效、渠道多样、创新整合为特征的大数据已驱使理论界重新探讨审视会计工作变革浪潮,从中探索新理念,创造新价值、变革新方式;较之传统会计所处组织结构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必然会对受其管理环境影响的会计工作方式注入变革基因。

参考文献:

[1]何瑛,马珂,邵翠丽.大数据时代商业模式创新对财务会计变革研究[J].会计之友,2018(13):116-121.

[2]原姗.大数据时代企业财务会计的转型探索[J].今日财富,2021(11):185-186.

[3]李胜军.信息化时代商业模式创新对财务会计变革的影响研究[J].财会学习,2020(12):43+45.

作者简介:

吴永立(1971-),男,河北正定人,博士,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审计与金融;

暴玉麒(1998-)女,山西晋城人,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郭宇琪(1996-)女,山东聊城人,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北省会计学会2021年度会计科研立项课题《信息技术进步、商业模式创新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及我省會计信息化建设路径》(项目编号:20210531)的阶段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会计工作商业模式大数据
探究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实际影响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在校生勤工助学相应时间不计入会计工作年限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比较分析
商业模式考验
2006-2007年度最佳商业模式
2006-2007年度商业模式未来之星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