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彪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是小儿人群中的多发病及常见病。小儿因其年龄的影响,体内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发育都尚未成熟,极易导致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生。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疾病主要由B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引起感染,或由细菌病原体和病毒病原体混合感染引起的小儿扁桃体感染性疾病[1]。由于日常诊疗中对感染的各类病原体不能明确识别则会导致误诊情况发生,扩散病原体感染,甚至会导致败血症发生。一旦发生败血症,这种并发症发展非常迅速,病情也非常危险。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发病早期的症状与普通的上呼吸道系统病毒感染疾病非常相似,目前临床上仍缺乏快速、简便的鉴别诊断的方法。所以,必须有效鉴别和诊断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疾病。目前较多临床研究发现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 和淀粉样蛋白A(SAA)联合检测更能快速的、准确的监测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病情发展与变化,对儿童化脓性扁桃体炎疾病的早诊断、早鉴别、早治疗尤其重要[2]。该研究以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50 例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在儿童化脓性扁桃体炎疾病中鉴别和诊断中联合检测SAA、WBC、CRP 呈现较大的临床意义,现总结报道如下,供临床参考。
选择2019 年1 月-2019 年12 月在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50 例患儿,其中男孩26 例,女孩24 例,年龄范围为(3.92 ± 2.53) 岁;与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诊断标准相符。病例选择标准:痰液或咽拭子病原菌细菌培养相符,并不存在污染菌;与分子生物学诊断及技术相符,比如腺病毒、RB 病毒(鼻咽)等检测阳性的患儿。病例排除标准: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疾病、甲状腺C 细胞癌、恶性肿瘤疾病、病原体混合感染病例、激素治疗史病例。其中细菌感染组25 例,男13 例,女12 例,感染的病原体主要包括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溶血葡萄球菌等细菌。25 例为病毒感染组,男12 例,女13 例,主要通过鼻咽EB 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抗体检测为阳性的人群。
所有研究人员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用专用生化免疫真空采血管采血量3~5mL,标本离心沉淀后分离血清,置于-20℃下保存备用。用专用抗凝剂的血常规真空采血管采血量2mL 混匀后快速检测。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采用透射比浊法检测CRP含量,在全自动特异性蛋白分析仪上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SAA 含量,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上检测白细胞。用上述仪器和试剂测定两组患者全血WBC 及血清CRP 和SAA 水平,并根据检测标准由仪器自动计算得出结果。以质控标准为依据对室内实施质量控制才能开展检测项目,检验人员检测标本。
两组人群在性别、WBC、体温、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性并不明显(P>0.05);而病毒感染的患儿呈现较长的住院时间,两组研究人群在住院时间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进行比较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一般资料对比
细菌感染组患儿C-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WBC),淀粉样蛋白A 水平、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高于病毒感染组(P<0.05),细菌感染组CRP 含量为21.00(16.0~42.0)(mg/L)、SAA 含量为190.0(90.0~282.0)(mg/L),病毒感染组CRP 含量为6.0(3.2~11.0 (mg/L)),SAA 含量为30.0(20.0-38.0)(mg/L),细菌感染组CRP、SAA 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2 组各项指标(±s)
表2 对比2 组各项指标(±s)
以细菌感染的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CRP含量、SAA 含量的测定值绘制ROC 曲线,分析CRP、SAA 指标联合检测ROC 曲线特征,联合检测SAA、XRP 可对细菌感染性患儿发挥最大的诊断效能,AUC 为0.885,特异度及灵敏度分别为:0.811、0.845。本次研究显示,联合检测对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细菌感染患儿进行诊断,临床价值更高。
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通常发病较急,病情进展较快,呈现复杂的感染途径,在常规检验、体征、临床症状、一般资料方面特异性缺乏,所以,早期诊断可与病原体感染性疾病相混淆,进而造成抗生素滥用情况发生,或发生误诊,错过治疗的关键期而延误病情[3]。以往的对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诊断多通过对患儿的血液、体液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手段。这些检查手段由于检测呈现较为复杂的方法,需要较长时间检测,存在窗口期,降低检测阳性率,造成很多重症患儿病情在确诊之前已经加重,使得早期诊疗目的无法实现[4]。临床医生迫切希望找到一种快速有效的诊断方法,以便及时控制病情,降低其致残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
CRP 作为一种反应蛋白为急性期肝脏合成所得,其血清浓度在健康人体中较低。在手术、人体组织损害、细菌感染时,会明显提升CRP 浓度,因为细胞外发生细菌感染,在作用下细胞膜分离发生,胆碱磷酸分子易暴露,CRP 发生附着,对合成CRP发挥促进作用。而细胞中发生病毒感染,细胞结构(完整)无法将磷脂蛋白暴露,对产生CRP 造成限制[5]。CRP 可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单核巨噬细胞发挥促进作用,对溶酶体酶进行释放,对抗炎作用进行发挥,一般情况下血液中会呈现较低的CRP水平,机体发生感染时,CRP 会受到细胞刺激导致水平提升明显。WBC 为白细胞计数,在病毒性感染等各项疾病发生时,会发生异常变化,对其指标进行检测,可提示炎症或疾病发生。白细胞计数的存在在人体中可对感染发挥抗击作用,此指标作为血常规检验的指标,可鉴别诊断各类疾病,也可观察治疗效果。
SAA 主要在肝脏中产生,是一种敏感的急性期反应蛋白。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含有很少的SAA。当机体受到细菌感染刺激时,肝细胞向血液中分泌大量SAA,在5~6h 内SAA 增加1000 倍,并且超过参考值上限值比CRP 更早。WBC、CRP 和SAA 联合检测对儿童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在细菌感染组患儿中C 反应蛋白(CRP) 和SAA 水平高于病毒感染人群[6]。因此,WBC、CRP 和SAA 对于诊断与鉴别诊断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非常重要。SAA 可与CRP 相结合,其两者之间的不同点为,SAA 提升多见于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病毒感染,与CRP 相比,呈现较高的敏感性,CRP 提升多见于细菌感染,而支原体感染和病毒感染中CRP 会呈现轻微提升或不提升的情况。SAA 作为敏感指标,可对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进行诊断,尤其是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相比于CRP,SAA 呈现较为明显的优势,即较高灵敏度、较大幅度、提升早,特别在早期急性细菌感染中,对SAA 进行检测,呈现更为明显的优势,而CRP 和SAA 联合检测,可对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进行鉴别和诊断,呈现较强的可靠性,也可对临床疗效进行动态观察,同时可对临床用药进行指导。
综上所述,联合检测WBC 及血清CRP 和SAA 水平,动态观察WBC、CRP 和SAA 水平的变化,可有效提高感染性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减少误诊、进一步提高对感染性疾病早期鉴别诊断的水平,采取针对性的精准治疗方案。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由于病原学检测技术的限制,可能存在部分混合感染;部分患儿入院前使用过抗生素,这可能会对本文的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以后的研究中要加大样本量检测,进一步进行相关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