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文
据《北京青年报》9月16日消息,9月14日晚,9名来自河北驴友被困在北京房山一座名为十八崖的野山最高悬崖处。19时30分许,接到求助信息后,房山蓝天救援队与消防、民警会合上山营救。9月15日零时20分许,成功找到被困驴友。在早上7点多,救援人员连夜冒雨将被困驴友安全带到山下。一名救援人员表示,这些驴友爬山时,没有携带专业装备,也没关注天气预报,他们被困在山上是必然的。近年来,驴友野外活动中安全事件频发。8月1日,还有来自中山、顺德、新会等地的26名驴友自行组织到台山市都斛镇石门未开发的莲花坑山上游玩,被突发山洪围困,虽经当地紧急救援,26人获救,但2人不幸身亡。
近年来,涉及驴友的野外活动安全事件频发。究其原因,与驴友的安全意识不够有莫大关系。像“十八崖”野山活动事件,当事的驴友们只因听说“十八崖”景色秀美,于是“说走就走”,结伴从河北赶来,根本没有携带任何专业探险装备,所以被困在山中可以说是必然的。一名当事救援人员就提醒:驴友游玩时一定要去正规景区,不要挑战人迹罕至的野山,被困之后要及时发出求助信息。
“说走就走”的旅行听着够酷,但风险也是巨大的。国内一些驴友团之所以出事,多是任性使然。自己不知道加强安全防护,准备专业设备,对目标地点的地理环境、当时的天气情况了解也不够细致,就贸然行动,无异于以身试险,很多悲剧也确实就这样发生了。
当然,除了驴友自身问题,相关部门也应出台相应管理措施。在此方面有些省市已走在前面,像广东省9月9日就印发了《驴友野外活动极端天气应对工作指引(部门版)》《驴友野外活动极端天气应对指引(个人版)》(粤防办〔2021〕62 号),对驴友野外活动做出了一定的指引和规范。
应该说,驴友的活动可预测性弱,有不少是跨区域活动,并进入的多是非正规景区,因而在安全管理上存在很大难度。各地相关管理部门,不妨一方面加强极端天气野外活动安全提醒,尤其是驴友经常活动区域的风险警示与安全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强“驴友”进入活动区域的登记备案制度,在备案过程中,告知其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防范措施。最后,增强野外活动遇险应急救援能力。
对驴友们来说,其团体负责人必须对每个成员的身心状况有比较详细的了解,预先准备好专业探险装备,且在出行前要做好天气、环境等情况的功课,以避免因个人盲目的冒险行为,身陷险境,且进一步造成救援力量本不必要的浪费。
险地奇美,但“打卡”需谨慎。“说走就走”并不炫酷,还可能是一次没有归程的旅行。珍爱生命同时,我们必须学会敬畏自然。安